初中语文11 老王教案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1 老王教案及反思,共2页。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七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 10.《老王》
难点名称
理解《老王》如何细致刻画人物形象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象。
2.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1.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体会老王与作者夫妇之间的相互关爱,体察作者的爱心,理解本文的主旨。
3.让学生领悟到在与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爱。
难点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 2.走进作者
3.初读课文 4.再读课文 5.揭示主旨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在我们身边有着很多生活艰难但心灵美好的人,他们平凡、普通,不引人注意也不被人注意,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走进人物
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老王之“苦”
老王之“苦”,表现在哪些方面?
1.说说开篇第1段在文中的作用。
在内容上,交代老王的职业,表明“我”与老王的身份差异,表明“我”与老王关系融洽;在结构上,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对老王身世的介绍。
2. 第3段最后一句中的两个“也许”和“更深”有何含义?
两个“也许”是不确定的意思,表明是作者的猜测,从中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世无人知晓,他从不被人重视。“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从侧面再现了老王生活的艰辛,有病没钱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我”在这样的条件下仍坐他的车,则是对他的关照,体现了“我”的善良。
老王之“善”
说说作者记叙了与老王交往中的哪几件事,老王品质的如何?
第5段中“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一句表明了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大概”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这一句是对前面的“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的补充说明,表明老王从来没有想过要占“我们”的便宜或是欺负“我们”,可见老王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
2.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段?在这个片段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
3.第8段“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一句中的“镶嵌”能否改为“站立”?为什么?
不能。“镶嵌”一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老王消瘦体弱、身体僵直的状态,暗示他命不久矣。而用“站立”并不能形象地表现出老王的身体状况。
4.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营养补充,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体现出老王的什么性格特点?
老王受过“我”一家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于是拖着病体硬撑着拿了鸡蛋、香油上门感谢,体现出老王淳厚善良、知恩图报的性格特点。
四、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刻画描写细致入微。
文章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老王这一形象。如文中叙述老王给“我”家送香油和鸡蛋时对老王的外貌描写“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又如对老王的动作描写“直着脚往里走”“滞笨地转过身子”“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从这些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垂死的病人憔悴的面容、枯瘦的身躯和僵直的动作,这些描写也突出了老王病情的严重。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请依据你对老王临终赠送香油和鸡蛋的理解,揣摩作者听到老王死讯后的心理,以第一人称口吻,写一段作者听到老王死讯后回家沉思的内心独白。
小结
作者通过回忆老王窘迫的生活状况以及与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段,展现了特殊时代背景下,老王与作者一家珍贵的友情,凸显了孤苦、微寒的老王纯朴、仁义、善良的品行,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之美的讴歌、对“不幸者”的关怀、对自身的反省以及对命运的慨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老王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讲解生字,作者简介,合作与探究,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老王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11 老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出示学习目标,初步感知,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