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难点详解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定向测评试卷(无超纲带解析)

    难点详解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定向测评试卷(无超纲带解析)第1页
    难点详解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定向测评试卷(无超纲带解析)第2页
    难点详解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定向测评试卷(无超纲带解析)第3页
    还剩3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点E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定向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度数是( ).
    A.65° B.65°或80° C.50°或80° D.50°或65°
    2、如图,等边中,D为AC中点,点P、Q分别为AB、AD上的点,,,在BD上有一动点E,则的最小值为( )

    A.7 B.8 C.10 D.12
    3、小明把一副含有45°,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其中∠C=∠F=90°,∠A=45°,∠D=30°,则∠a+∠β等于( )

    A.180° B.210° C.360° D.270°
    4、以下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3,5 B.4,4,8 C.3,4.8,7 D.3,5,9
    5、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点E、F分别在边AB、CD上,连接EF,将∠BEF对折,点B落在直线EF上的点B′处,得折痕EM,将∠AEF对折,点A落在直线EF上的点A′处,得折痕EN,则图中与∠B′ME互余的角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6、将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这个三角形木架具有稳定性.解释这个现象的数学原理是( )
    A.SSS B.SAS C.ASA D.AAS
    7、下列所给的各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11,13 B.5,12,7 C.5,5,11 D.5,12,13
    8、如图,△ ABC≌△CDA,∠BAC=80°,∠ABC=65°,则∠CAD的度数为( )

    A.35° B.65° C.55° D.40°
    9、如图,,AC,BD相交于点O.添加一个条件,不一定能使≌的是( )

    A. B.
    C. D.
    10、如图,ABC≌DEF,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若BC=7,EC=4,则CF的长是( )

    A.2 B.3 C.4 D.7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______.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0,3)、(4,0)、(0,0),AB=5,点P为x轴上一点,若使得△ABP为等腰三角形,那么点P的坐标除点(,0)外,还可以是_____.
    3、如图,在等边三角形中,,是边的高线,延长至点,使,则BE的长为__________.

    4、如图,,,BE平分交AD于点E,连接CE,AF交CD的延长线于点F,,若,,则的度数为______.

    5、如图,在△AB1C1中,AC1=B1C1,∠C1=20°,在B1C1上取一点C2,延长AB1到点B2,使得B1B2=B1C2,在B2C2上取一点C3,延长AB2到点B3,使得B2B3=B2C3,在B3C3上取一点C4,延长AB3到点B4,使得B3B4=B3C4,……,按此操作进行下去,那么第2个三角形的内角∠AB2C2=________°;第n个三角形的内角∠ABnCn=________°.

    三、解答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如图,在中,,AD是角平分线,E是AB边上一点,连接ED,CB是的平分线,ED的延长线与CF交于点F.

    (1)求证:;
    (2)若,,则______度.
    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同时从A、B、C以同样的速度沿AB、BC、CA方向运动,当点D运动到点B时,三个点都停止运动.
    (1)在运动过程中△DEF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2)若运动到某一时刻时,BE=4,∠DEC=150°,求等边△ABC的周长;

    3、已知:如图,点D为BC的中点,,求证:是等腰三角形.

    4、已知:如图,点B、C在线段AD的异侧,点E、F分别是线段AB、CD上的点,∠AEG=∠AGE,∠C=∠DGC.
    (1)求证:AB//CD;
    (2)若∠AGE+∠AHF=180°,求证:∠B=∠C;
    (3)在(2)的条件下,若∠BFC=4∠C,求∠D的度数.

    5、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

    (1)如图(1),若∠DCE=33°,则∠BCD= ,∠ACB= .
    (2)如图(1),猜想∠ACB与∠DCE的大小有何特殊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2),若是两个同样的直角三角板60°锐角的顶点A重合在一起,则∠DAB与∠CAE的数量关系为 .
    6、在四边形ABCD中,,点E在直线AB上,且.
    (1)如图1,若,,,求AB的长;
    (2)如图2,若DE交BC于点F,,求证:.

    7、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P为△ABC内一点,连接AP,BP,CP,将线段AP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 ,连接 .
    (1)用等式表示 与CP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当∠BPC=120°时,
    ①直接写出 的度数为 ;
    ②若M为BC的中点,连接PM,请用等式表示PM与AP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8、如图,在中,,,点D是内一点,连接CD,过点C作且,连接AD,BE.求证:.

    9、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DE∥AB,过点E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CE=CF;
    (2)若CD=2,求DF的长.

    10、在ABC中,AB=AC,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 =∠BAC,连接CE.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如果∠BAC=90°,则∠BCE= 度;
    (2)设,.
    ①如图2,当点在线段BC上移动,则,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②当点在直线BC上(线段BC之外)移动,则,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分析】
    可以是底角,也可以是顶角,分情况讨论即可.
    【详解】
    当角为底角时,底角就是,
    当角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底角为,
    因此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或.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做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2、C
    【分析】
    作点关于的对称点,连接交于,连接,此时的值最小,最小值,据此求解即可.
    【详解】
    解:如图,

    是等边三角形,

    ∵D为AC中点,
    ∴,,,

    作点关于的对称点,连接交于,连接,此时的值最小.最小值,
    ,,




    是等边三角形,

    的最小值为.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轴对称最短问题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轴对称解决最短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3、B
    【分析】
    已知,得到,根据外角性质,得到,,再将两式相加,等量代换,即可得解;
    【详解】
    解:如图所示,

    ∵,
    ∴,
    ∵,,
    ∴,
    ∵,,
    ∴,
    ∵,,
    ∴;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角定理的应用,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4、C
    【分析】
    由题意根据三角形的三条边必须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
    解:A、2+3=5,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B、4+4=8,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C、3+4.8>7,能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
    D、3+5<9,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应用.注意掌握判断是否可以构成三角形,只要判断两个较小的数的和大于最大的数即可.
    5、C
    【分析】
    先由翻折的性质得到∠AEN=∠A′EN,∠BEM=∠B′EM,从而可知∠NEM=×180°=90°,然后根据余角的定义找出∠B′ME的余角即可.
    【详解】
    解:由翻折的性质可知:∠AEN=∠A′EN,∠BEM=∠B′EM.
    ∠NEM=∠A′EN+∠B′EM=∠AEA′+∠B′EB=×180°=90°.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MB′E=∠B=90°.
    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知:∠B′ME的一个余角是∠B′EM.
    ∵∠BEM=∠B′EM,
    ∴∠BEM也是∠B′ME的一个余角.
    ∵∠NBF+∠B′EM=90°,
    ∴∠NEF=∠B′ME.
    ∴∠ANE、∠A′NE是∠B′ME的余角.
    综上所述,∠B′ME的余角有∠ANE、∠A′NE、∠B′EM、∠BEM.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余角的定义,掌握翻折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6、A
    【分析】
    根据三根木条即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确定唯一三角形即可得.
    【详解】
    解:三根木条即为三角形的三边长,
    即为利用确定三角形,
    故选:A.
    【点睛】
    题目主要考查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确定唯一三角形,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解题关键.
    7、D
    【分析】
    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判断选择即可.
    【详解】
    ∵2+11=13,
    ∴A不符合题意;
    ∵5+7=12,
    ∴B不符合题意;
    ∵5+5=10<11,
    ∴C不符合题意;
    ∵5+12=17>13,
    ∴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构成三角形的条件,熟练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8、A
    【分析】
    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CB=35°,再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即可求出∠CAD=35°.
    【详解】
    解:∵∠BAC=80°,∠ABC=65°,
    ∴∠ACB=180°-∠BAC-∠ABC=35°,
    ∵△ABC≌△CDA,
    ∴∠CAD=∠ACB=35°.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知两个定理是解题关键.
    9、C
    【分析】
    直接利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定理)即可判断选项;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定理)即可判断选项;直接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定理)即可判断选项,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当添加条件是时,
    在和中,,
    ,则选项不符题意;
    当添加条件是时,

    在和中,,
    ,则选项不符题意;
    当添加条件是时,
    在和中,,
    ,则选项不符题意;
    当添加条件是时,不一定能使,则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
    10、B
    【分析】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根据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ABC≌DEF,

    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BC=7,EC=4,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180度
    【分析】
    如图,连接 记的交点为 先证明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答案.
    【详解】
    解:如图,连接 记的交点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作出合适的辅助线构建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2、(,0)、(,0)、(9,0)
    【分析】
    先表示出PB=|a-4|,PB2=a2+9,AB=5,再分三种情况①当PB=AB时.②当PA=PB时,③当PA=AB时,讨论计算即可.
    【详解】
    设P(a,0),
    ∵A(0,3),B(4,0),
    ∴PB=|a-4|,PA2=a2+9,AB=5,
    ∵△ABP是等腰三角形,
    ∴①当PB=AB时,
    ∴|a-4|=5,
    ∴a=-1或9,
    ∴P(-1,0)或(9,0),
    ②当PA=PB时,
    ∴(a-4)2=a2+9,
    ∴a=,
    ∴P(,0),
    ③当PA=AB时,
    ∴a2+9=25,
    ∴a=4(舍)或a=-4,
    ∴P(-4,0).
    即: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1,0)、(-4,0)、(9,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规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和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是解本题的关键.
    3、3
    【分析】
    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AD=DC=1,由BE=BC+CE不难求解.
    【详解】
    解: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BC=AC=2,
    又 是边的高线,
    DC=,
    =1,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4、80°
    【分析】
    先根据,,得出,可证AD∥BC,再证∠BAD=∠BCD,得出∠AEB=∠F,然后证∠ABC=2∠CBE=2∠F,得出∠ADC=2∠F,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得出∠CED=180°-∠EDC-∠ECD=180°-2∠F-3∠F=180°-5∠F,根据平角得出∠AEB+∠CED=180°-∠BEC=180°-80°=100°,列方程∠F+180°-5∠F=100°求出∠F=20°即可.
    【详解】
    解:∵,
    ∴∠ABC+∠BCD=180°,

    ∴,
    ∴AD∥BC,
    ∵,
    ∴∠BAD+∠ADC=180°,∠BAF+∠F=180°,
    ∵∠ADC+∠BCD=180°,
    ∴∠BAD=∠BCD,
    ∵,
    ∴,
    ∵∠BAF=∠BAD+∠DAF,
    ∴∠BAF+∠AEB=180°,
    ∴∠AEB=∠F,
    ∵AD∥BC,
    ∴∠CBE=∠AEB,
    ∵BE平分,
    ∴∠ABC=2∠CBE=2∠F,
    ∴∠ADC=2∠F,
    ∵,
    在△CED中,∠CED=180°-∠EDC-∠ECD=180°-2∠F-3∠F=180°-5∠F,
    ∵,
    ∴∠AEB+∠CED=180°-∠BEC=180°-80°=100°,
    ∴∠F+180°-5∠F=100°,
    解得∠F=20°,
    ∴,
    故答案为80°.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角平分线定义,平角,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角平分线定义,平角,解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证出∠ADC=2∠F.
    5、40
    【分析】
    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1B1A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B1B2C2,∠C3B3B2及∠C4B3B2的度数,找出规律即可得出∠ABnCn的度数.
    【详解】
    解:△AB1C1中,AC1=B1C1,∠C1=20°,
    ∴∠C1B1A= ,
    ∵B1B2=B1C2,,∠C1B1A是△B1B2C2的外角,
    ∴∠B1B2C2= ;
    同理可得,
    ∠C3B3B2=20°,∠C4B3B2=10°,
    ∴∠ABnCn=.
    故答案为:40,.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B1B2C2,∠C3B3B2及∠C4B3B2的度数,找出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1)见解析,(2)46
    【分析】
    (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得到∠B=∠ACB=∠BCF,由AD是角平分线,得到BD=CD,证△BDE≌△CDF即可;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E=DF=DA,根据求得∠DAB,进而求出∠B的度数即可.
    【详解】
    (1)证明:∵,
    ∴∠B=∠ACB,
    ∵CB是的平分线,
    ∴∠ACB=∠BCF,
    ∴∠B=∠BCF,
    ∵AD是角平分线,AB=AC,
    ∴BD=CD,
    ∵∠BDE=∠CDF,
    ∴△BDE≌△CDF(AAS);
    ∴;
    (2)∵△BDE≌△CDF;
    ∴ED=FD,
    ∵,
    ∴ED=AD,
    ∵,
    ∴,
    ∴,
    ∴∠B=∠ACB=∠BCF=23°,
    ∴,
    故答案为:46.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证明和计算.
    2、(1)△DEF是等边三角形,理由见解析(2)等边△ABC的周长为
    【分析】
    (1)利用△DEF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点的运动情况,求证和,进而证明,最后即可说明△DEF是等边三角形.
    (2)利用题(1)的条件即∠DEC=150°,得出是含角的直角三角形,求出,最后求解出等边△ABC的长,最后即可求出等边△ABC的周长.
    【详解】
    (1)解:△DEF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由点D、E、F的运动情况可知:,
    △ABC是等边三角形,
    ,,
    ,

    在与中,



    同理可证,进而有,

    故△DEF是等边三角形.
    (2)解:由(1)可知△DEF是等边三角形,且,
    ,,,


    在中,,



    等边△ABC的周长为.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和含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找到相等条件,进而证明全等三角形,综合利用全等三角形以及含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对应边长,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3、证明见解析
    【分析】
    过点D作,交AB于点M,过点D做,交AC于点N,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通过证明,通过证明,得,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完成证明.
    【详解】
    如下图,过点D作,交AB于点M,过点D做,交AC于点N



    直角和直角中



    ∵点D为BC的中点,

    直角和直角中



    ∵,
    ∴,即是等腰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三角形中线、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角平分线、三角形中线,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
    4、(1)见解析;(2)见解析;(3)108°
    【分析】
    (1)根据对顶角相等结合已知条件得出∠AEG=∠C,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证得结论;
    (2)由∠AGE+∠AHF=180°等量代换得∠DGC+∠AHF=180°可判断EC//BF,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出∠B=∠AEG,结合(1)得出结论;
    (3)由(2)证得EC//BF,得∠BFC+∠C=180°,求得∠C的度数,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D的度数.
    【详解】
    证明:(1)∵∠AEG=∠AGE,∠C=∠DGC,∠AGE=∠DGC
    ∴∠AEG=∠C
    ∴AB//CD
    (2)∵∠AGE=∠DGC,∠AGE+∠AHF=180°
    ∴∠DGC+∠AHF=180°
    ∴EC//BF
    ∴∠B=∠AEG
    由(1)得∠AEG=∠C
    ∴∠B=∠C
    (3)由(2)得EC//BF
    ∴∠BFC+∠C=180°
    ∵∠BFC=4∠C
    ∴∠C=36°
    ∴∠DGC=36°
    ∵∠C+∠DGC+∠D=180°
    ∴∠D=108°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及“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
    5、(1)57°,147°;(2)∠ACB=180°-∠DCE,理由见解析;(3)∠DAB+∠CAE=120°
    【分析】
    (1)根据角的和差定义计算即可.
    (2)利用角的和差定义计算即可.
    (3)利用特殊三角板的性质,角的和差定义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1)由题意,


    故答案为:57°,147°.
    (2)∠ACB=180°-∠DCE,
    理由如下:
    ∵ ∠ACE=90°-∠DCE,∠BCD=90°-∠DCE,
    ∴ ∠ACB=∠ACE+∠DCE+∠BCD
    =90°-∠DCE+∠DCE+90°-∠DCE
    =180°-∠DCE.
    (3)结论:∠DAB+∠CAE=120°.
    理由如下:
    ∵∠DAB+∠CAE=∠DAE+∠CAE+∠BAC+∠CAE=∠DAC+∠EAB,
    又∵∠DAC=∠EAB=60°,
    ∴∠DAB+∠CAE=60°+60°=120°.
    故答案为:∠DAB+∠CAE=120°.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的和差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6、(1)5;(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推出∠ADE=∠BEC,根据AAS证△AED≌△CEB,推出AE=BC,BE=AD,代入求出即可;
    (2)推出∠A=∠EBC,∠AED=∠BCE,根据AAS证△AED≌△BCE,推出AD=BE,AE=BC,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解:∵∠DEC=∠A=90°,
    ∴∠ADE+∠AED=90°,∠AED+∠BEC=90°,
    ∴∠ADE=∠BEC,
    ∵,∠A=90°,
    ∴∠B+∠A=180°,
    ∴∠B=∠A=90°,
    在△AED和△CEB中

    ∴△AED≌△BCE(AAS),
    ∴AE=BC=3,BE=AD=2,
    ∴AB=AE+BE=2+3=5.
    (2)证明:∵,
    ∴∠A=∠EBC,
    ∵∠DFC=∠AEC,
    ∠DFC=∠BCE+∠DEC,∠AEC=∠AED+∠DEC,
    ∴∠AED=∠BCE,
    在△AED和△BCE中

    ∴△AED≌△BCE(AAS),
    ∴AD=BE,AE=BC,
    ∵BC=AE=AB+BE=AB+AD,
    即AB+AD=B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的运用,掌握“利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是解本题的关键.
    7、(1),理由见解析;(2)①60°;②PM=,见解析
    【分析】
    (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AC,∠BAC=60°,再由由旋转可知:从而得到,可证得,即可求解 ;
    (2)①由∠BPC=120°,可得∠PBC+∠PCB=60°.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C=60°,从而得到∠ABC+∠ACB=120°,进而得到∠ABP+∠ACP=60°.再由,可得 ,即可求解;
    ②延长PM到N,使得NM=PM,连接BN.可先证得△PCM≌△NBM.从而得到CP=BN,∠PCM=∠NBM.进而得到 .根据①可得,可证得,从而得到 .再由 为等边三角形,可得 .从而得到 ,即可求解.
    【详解】
    解:(1) .理由如下:
    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AC,∠BAC=60°,
    由旋转可知:


    在和△ACP中

    ∴ .
    ∴ .
    (2)①∵∠BPC=120°,
    ∴∠PBC+∠PCB=60°.
    ∵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AC=60°,
    ∴∠ABC+∠ACB=120°,
    ∴∠ABP+∠ACP=60°.
    ∵ .
    ∴ ,
    ∴∠ABP+∠ABP'=60°.
    即 ;
    ②PM= .理由如下:
    如图,延长PM到N,使得NM=PM,连接BN.

    ∵M为BC的中点,
    ∴BM=CM.
    在△PCM和△NBM中

    ∴△PCM≌△NBM(SAS).
    ∴CP=BN,∠PCM=∠NBM.
    ∴ .
    ∵∠BPC=120°,
    ∴∠PBC+∠PCB=60°.
    ∴∠PBC+∠NBM=60°.
    即∠NBP=60°.
    ∵∠ABC+∠ACB=120°,
    ∴∠ABP+∠ACP=60°.
    ∴∠ABP+∠ABP'=60°.
    即 .
    ∴ .
    在△PNB和 中

    ∴ (SAS).
    ∴ .

    ∴ 为等边三角形,
    ∴ .
    ∴ ,
    ∴PM=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图形的旋转,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判定和性质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图形的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8、证明见解析.
    【分析】
    先根据角的和差可得,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证出,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证.
    【详解】
    证明:,




    在和中,,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
    9、
    (1)证明见解析;
    (2)4
    【分析】
    (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EDC=∠ECD=∠DEC=60°,再根据直角定义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证得∠F=∠FEC=30°,利用等角对等边即可证得结论;
    (2)由等角对等边可知CE=DC=2,结合(1)中结论即可求解.
    (1)
    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B=60°.
    ∵DE∥AB,
    ∴∠B=∠EDC=60°,∠A=∠CED=60°,
    ∴∠EDC=∠ECD=∠DEC=60°,
    ∵EF⊥ED,
    ∴∠DEF=90°,
    ∴∠F=30°
    ∵∠F+∠FEC=∠ECD=60°,
    ∴∠F=∠FEC=30°,
    ∴CE=CF.
    (2)
    解:由(1)可知∠EDC=∠ECD=∠DEC=60°,
    ∴CE=DC=2.
    又∵CE=CF,
    ∴CF=2.
    ∴DF=DC+CF=2+2=4.
    【点睛】
    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线段的和与差,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的联系与运用是解答的关键.
    10、(1)90;(2),见解析;②或
    【分析】
    (1)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ACB=45°,由“SAS”可证△BAD≌△CAE,可得∠ABC=∠ACE=45°,可求∠BCE的度数;
    (2)①由“SAS”可证△ABD≌△ACE得出∠ABD=∠ACE,再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出结论;②分两种情况,由“SAS”可证△ABD≌△ACE得出∠ABD=∠ACE,再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
    ∴,
    ∵AB=AC,AD=AE,
    ∴,,
    ∵,
    ∴,
    在和中


    ∴,

    (2)或.
    理由:①∵,
    ∴.
    即.
    在和中

    ∴.
    ∴.
    ∴.
    ∴.
    ∵,
    ∴.
    ②如图:

    ∵,
    ∴.
    即.
    在和中

    ∴.
    ∴.
    ∵,,


    综上所述:点D在直线BC上移动,α+β=180°或α=β.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性质是关键.

    相关试卷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39页。

    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32页。

    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下列说法,尺规作图,如图,在中,,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