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四个命题是真命题的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重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已知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a,b,c的值可能分别是( )
A.1,2,3 B.3,4,7
C.2,3,4 D.4,5,10
2、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已知:如图,∠ACD是△ABC的外角.求证:∠ACD=∠A+∠B.
证法1:如图,
∵∠A=70°,∠B=63°,
且∠ACD=133°(量角器测量所得)
又∵133°=70°+63°(计算所得)
∴∠ACD=∠A+∠B(等量代换).
证法2:如图,
∵∠A+∠B+∠ACB=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又∵∠ACD+∠ACB=180°(平角定义),
∴∠ACD+∠ACB=∠A+∠B+∠ACB(等量代换).
∴∠ACD=∠A+∠B(等式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法1用特殊到一般法证明了该定理
B.证法1只要测量够100个三角形进行验证,就能证明该定理
C.证法2还需证明其他形状的三角形,该定理的证明才完整
D.证法2用严谨的推理证明了该定理
3、小明把一副含有45°,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其中∠C=∠F=90°,∠A=45°,∠D=30°,则∠a+∠β等于( )
A.180° B.210° C.360° D.270°
4、下列四个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
①同位角相等;
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③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④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如图,ABC中,∠ACB=90°,∠ABC=40°.将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使点C的对应点恰好落在边AB上,则的度数是( )
A.50° B.70° C.110° D.120°
6、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70°,则它的底角的度数是( )
A.110° B.70° C.35° D.55°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0,2),B(a,0),C(m,n)().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当时,点C的横坐标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8、以下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3,5 B.4,4,8 C.3,4.8,7 D.3,5,9
9、如图,在Rt△ABC中,∠ACB=90°,∠BAC=40°,直线a∥b,若BC在直线b上,则∠1的度数为( )
A.40° B.45° C.50° D.60°
10、如图,若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0°后与重合,则( ) .
A.40° B.50° C.70° D.100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在△ABC中,已知∠B是∠A的2倍,∠C比∠A大20°,则∠A=_____________.
2、如图,在中,,,,则的大小等于_______度.
3、如图,在等边三角形中,,是边的高线,延长至点,使,则BE的长为__________.
4、如图,在△ABC中,点D为BC边的中点,点E为AC上一点,将∠C沿DE翻折,使点C落在AB上的点F处,若∠AEF=50°,则∠A的度数为__.
5、如图,正三角形ABC中,D是AB的中点,于点E,过点E作与BC交于点F.若,则的周长为______.
三、解答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E在BC上,连接DE、AC相交于点F,∠BAE=∠CAD,AB=AE,AD=AC.
(1)求证:∠DEC=∠BAE;
(2)如图2,当∠BAE=∠CAD=30°,AD⊥AB时,延长DE、AB交于点G,请直接写出图中除△ABE、△ADC以外的等腰三角形.
2、直线l经过点A,在直线l上方,.
(1)如图1,,过点B,C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E.求证:
(2)如图2,D,A,E三点在直线l上,若(为任意锐角或钝角),猜想线段DE、BD、CE有何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
(3)如图3,过点B作直线l上的垂线,垂足为F,点D是BF延长线上的一个动点,连结AD,作,使得,连结DE,CE.直线l与CE交于点G.求证:G是CE的中点.
3、如图,是的角平分线,于点.
(1)用尺规完成以下基本作图:过点作于点,连接交于点.(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在(1)中所作的图形中,求证:.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是CB上一点,分别延长AE,DC相交于点F,,.
(1)求证:;
(2)若,求BE的长.
5、已知:如图,,,求证:
6、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D=3,DC=5,动点M从A点出发沿线段AD—DC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动点N同时从C点出发沿线段CD—DA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A运动.ME⊥PQ于点E,NF⊥PQ于点F,设运动的时间为秒.
(1)在运动过程中当M、N两点相遇时,求t的值.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DM的长.(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3)当DEM与DFN全等时,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DN的长.
7、如图,△ABC中,AB=AC,D为BC边的中点,AF⊥AD,垂足为A.求证:∠1=∠2
8、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P为△ABC内一点,连接AP,BP,CP,将线段AP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 ,连接 .
(1)用等式表示 与CP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当∠BPC=120°时,
①直接写出 的度数为 ;
②若M为BC的中点,连接PM,请用等式表示PM与AP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9、如图,CE⊥AB于点E,BF⊥AC于点F,BD=CD.
(1)求证:△BDE≌△CDF;
(2)求证:AE=AF.
10、如图,在中,AD平分,于点E.求证:.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分析】
三角形的三边应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求解.
【详解】
解:A、1+2=3,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B、3+4=7,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C、2+3>4,能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
D、4+5<10,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满足两条较小边的和大于最大边即可.
2、D
【分析】
利用测量的方法只能是验证,用定理,定义,性质结合严密的逻辑推理推导新的结论才是证明,再逐一分析各选项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证法一只是利用特殊值验证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证法2才是用严谨的推理证明了该定理,
故A不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证法1测量够100个三角形进行验证,也只是验证,不能证明该定理,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的验证与证明,理解验证与证明的含义及证明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3、B
【分析】
已知,得到,根据外角性质,得到,,再将两式相加,等量代换,即可得解;
【详解】
解:如图所示,
∵,
∴,
∵,,
∴,
∵,,
∴,
∵,,
∴;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角定理的应用,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4、B
【分析】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详解】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错误,是假命题;
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错误,是假命题;
③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正确,是真命题;
④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正确,是真命题,
综上所述真命题有2个,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命题真假的判断,要说明一个命题是正确的,需要根据命题的题设和已学的有关公理、定理进行说明、推理、证明,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5、B
【分析】
根据旋转可得,,得.
【详解】
解:,,
,
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使点的对应点恰好落在边上,
,,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旋转的性质.
6、C
【分析】
先求出与这个外角相邻的内角的度数为,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
【详解】
解: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
与这个外角相邻的内角的度数为,
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底角的度数为,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判断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是解题关键.
7、B
【分析】
过点作轴于,由“”可证,可得,,即可求解.
【详解】
解:如图,过点作轴于,
点,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
,
,
在和中,
,
,
,,
,
,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画图及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8、C
【分析】
由题意根据三角形的三条边必须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
解:A、2+3=5,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B、4+4=8,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C、3+4.8>7,能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
D、3+5<9,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应用.注意掌握判断是否可以构成三角形,只要判断两个较小的数的和大于最大的数即可.
9、C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确定,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
解:∵,,
∴,
∵,
∴,
故选:C.
【点睛】
题目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熟练掌握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0、C
【分析】
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 , ,从而得到,即可求解.
【详解】
解:∵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0°后与重合,
∴ , ,
∴.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旋转,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图形旋转前后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40°
【分析】
根据已知得出∠B=2∠A,∠C=∠A+20°,代入∠A+∠B+∠C=180°得出方程∠A+2∠A+∠A+20°=180°,求出即可.
【详解】
解:∵∠B是∠A的2倍,∠C比∠A大20°,
∴∠B=2∠A,∠C=∠A+20°,
∵∠A+∠B+∠C=180°,
∴∠A+2∠A+∠A+20°=180°,
∴∠A=40°,
故答案为:40°.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用了方程思想.
2、
【分析】
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求出的度数,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出的度数即可.
【详解】
解:,
,
,
,
,
,
故答案为:54
【点睛】
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外角的性质,掌握相应的性质和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3
【分析】
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AD=DC=1,由BE=BC+CE不难求解.
【详解】
解: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BC=AC=2,
又 是边的高线,
DC=,
=1,
,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4、65°度
【分析】
由点D为BC边的中点,得到BD=CD,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DF=CD,∠EFD=∠C,得到DF=B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FD=∠B,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和平角的定义得到∠A=∠AFE,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
解:∵点D为BC边的中点,
∴BD=CD,
∵将∠C沿DE翻折,使点C落在AB上的点F处,
∴DF=CD,∠EFD=∠C,
∴DF=BD,
∴∠BFD=∠B,
∵∠A=180°-∠C-∠B,∠AFE=180°-∠EFD-∠DFB,
∴∠A=∠AFE,
∵∠AEF=50°,
∴∠A=(180°-50°)=65°.
故答案为:65°.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翻折变换的图形能够重合的性质,以及等边对等角的性质,熟知折叠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18
【分析】
利用正三角形ABC以及平行关系,求出是等边三角形,在中,利用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的长,进而得到长,最后即可求出的周长.
【详解】
解:是等边三角形,
,,
,
,
为等边三角形,
,
由于D是AB的中点,故,
,
,
在中,,
,
,
,
故答案为:18.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地综合应用等边三角形和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边长,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1)见解析;(2)△AEF、△ADG、△DCF、△ECD
【分析】
(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AE=∠CA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D=∠AB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AEB,于是得到结论;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证明:(1)如图1,∵∠BAE=∠CAD,
∴∠BAE+∠CAE=∠CAD+∠CAE,
即∠BAC=∠EAD,
在△AED与△ABC中,
∴△AED≌△ABC,
∴∠AED=∠ABC,
∵∠BAE+∠ABC+∠AEB=180°,
∠CED+∠AED+∠AEB=180°,
∵AB=AE,
∴∠ABC=∠AEB,
∴∠BAE+2∠AEB=180°,
∠CED+2∠AEB=180°,
∴∠DEC=∠BAE;
(2)解:如图2,
①∵∠BAE=∠CAD=30°,
∴∠ABC=∠AEB=∠ACD=∠ADC=75°,
由(1)得:∠AED=∠ABC=75°,
∠DEC=∠BAE=30°,
∵AD⊥AB,
∴∠BAD=90°,
∴∠CAE=30°,
∴∠AFE=180°−30°−75°=75°,
∴∠AEF=∠AFE,
∴△AEF是等腰三角形,
②∵∠BEG=∠DEC=30°,∠ABC=75°,
∴∠G=45°,
在Rt△AGD中,∠ADG=45°,
∴△AD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③∠CDF=75°−45°=30°,
∴∠DCF=∠DFC=75°,
∴△D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④∵∠CED=∠EDC=30°,
∴△ECD是等腰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1)见解析;(2)猜想:,见解析;(3)见解析
【分析】
(1)先证明和,再根据证明即可;
(2)根据AAS证明得,,进一步可得出结论;
(3)分别过点C、E作,,同(1)可证,,得出CM=EN,证明得,从而可得结论.
【详解】
解:(1)证明:∵,,
∴,
∴
∵,
∴
∴,
在与中
,
∴
(2)猜想:,
∵
∴,
∴,
在与中
∴,
∴,,
∴
(3)分别过点C、E作,,
同(1)可证,,
∴,
∴,
∵,,
∴
在与中
∴,
∴,
∴G为CE的中点.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垂线的定义、角的互余关系,证得△ABD≌△CAE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1)见解析;(2)见解析.
【分析】
(1)以点D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AC于两点,再分别以这两点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连接两条弧的交点所在的直线,该直线与AC的交点即为点F,连接交于点;
(2)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可得,由此证明,得到,继而证明,证得即可解题.
【详解】
解:(1)如图,点F、G即为所求作的点;
(2)是的角平分线,,,
【点睛】
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一般,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4、
(1)见解析
(2)
【分析】
(1)利用是的外角,以及证明即可.
(2)证明≌,可知,从而得出答案.
(1)
证明:∵是的外角,
∴.
又∵,∴.
(2)
解:在和中,
,
∴≌.
∴.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以及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5、证明见解析
【分析】
由,,结合公共边 从而可得结论.
【详解】
证明:在与中,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利用边边边公理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本题的关键.
6、(1)2;(2)当0≤t≤3时,DM=3-t,当3<t≤8时,DM=t-3;(3)2或1
【分析】
(1)根据题意得: ,解得:,即可求解;
(2)根据题意得:当0≤t≤3时,AM=t,则DM=3-t,当3<t≤8时,DM=t-3,即可求解;
(3)根据ME⊥PQ,NF⊥PQ,可得∠DEM=∠DFN=90°,再由∠ADC=90°,可得∠DME =∠FDN,从而得到当DEM与DFN全等时,DM=DN,根据题意可得M到达点D时, ,M到达点C时, ,N到达点D时, ,N到达点A时,,然后分两种情况:当时和当时,即可求解.
【详解】
解:(1)根据题意得: ,解得:,
即在运动过程中当M、N两点相遇时,t的值为2;
(2)根据题意得:当0≤t≤3时,AM=t,则DM=3-t,
当3<t≤8时,DM=t-3;
(3)∵ME⊥PQ,NF⊥PQ,
∴∠DEM=∠DFN=90°,
∴∠EDM+ ∠DME =90°,
∵∠ADC=90°,
∴∠EDM+∠FDN =90°,
∴∠DME =∠FDN,
∴当DEM与DFN全等时,DM=DN,
∵M到达点D时, ,M到达点C时, ,
N到达点D时, ,N到达点A时,,
当时,DM=3-t,CN=3t,则DN=5-3t,
∴3-t=5-3t,解得:t=1,
∴此时DN=5-3t=2,
当时,DM=3-t,DN=3t-5,
∴3-t=3t-5,解得: ,
∴DN=3t-5=1,
综上所述,当DEM与DFN全等时,所有满足条件的DN的长为2或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动点问题,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答是解题的关键.
7、见详解.
【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合一性质以及等边对等角性质得出AD⊥BC,∠B=∠C,根据AF⊥AD,利用在同一平面内垂直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得出AF∥BC,利用平行线性质得出∠1=∠B,∠2=∠C即可.
【详解】
证明:∵△ABC中,AB=AC,D为BC边的中点,
∴AD⊥BC,∠B=∠C,
∵AF⊥AD,
∴AF∥BC,
∴∠1=∠B,∠2=∠C,
∴∠1=∠2.
【点睛】
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
8、(1),理由见解析;(2)①60°;②PM=,见解析
【分析】
(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AC,∠BAC=60°,再由由旋转可知:从而得到,可证得,即可求解 ;
(2)①由∠BPC=120°,可得∠PBC+∠PCB=60°.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C=60°,从而得到∠ABC+∠ACB=120°,进而得到∠ABP+∠ACP=60°.再由,可得 ,即可求解;
②延长PM到N,使得NM=PM,连接BN.可先证得△PCM≌△NBM.从而得到CP=BN,∠PCM=∠NBM.进而得到 .根据①可得,可证得,从而得到 .再由 为等边三角形,可得 .从而得到 ,即可求解.
【详解】
解:(1) .理由如下:
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AC,∠BAC=60°,
由旋转可知:
∴
即
在和△ACP中
∴ .
∴ .
(2)①∵∠BPC=120°,
∴∠PBC+∠PCB=60°.
∵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AC=60°,
∴∠ABC+∠ACB=120°,
∴∠ABP+∠ACP=60°.
∵ .
∴ ,
∴∠ABP+∠ABP'=60°.
即 ;
②PM= .理由如下:
如图,延长PM到N,使得NM=PM,连接BN.
∵M为BC的中点,
∴BM=CM.
在△PCM和△NBM中
∴△PCM≌△NBM(SAS).
∴CP=BN,∠PCM=∠NBM.
∴ .
∵∠BPC=120°,
∴∠PBC+∠PCB=60°.
∴∠PBC+∠NBM=60°.
即∠NBP=60°.
∵∠ABC+∠ACB=120°,
∴∠ABP+∠ACP=60°.
∴∠ABP+∠ABP'=60°.
即 .
∴ .
在△PNB和 中
∴ (SAS).
∴ .
∵
∴ 为等边三角形,
∴ .
∴ ,
∴PM=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图形的旋转,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判定和性质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图形的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9、(1)见解析;(2)见解析
【分析】
(1)根据CE⊥AB,BF⊥AC就可以得出∠BED=∠CFD=90°,就可以由AAS得出结论;
(2)由(1)得DE=DF,就可以得出BF=CE,由AAS就可以得出△AFB≌△AEC就可以得出结论.
【详解】
证明:(1)∵CE⊥AB,BF⊥AC,
∴∠BED=∠CFD=90°,
在△BED和△CFD中,
,
∴△BED≌△CFD(AAS);
(2)∵△BED≌△CFD,
∴DE=DF,
∴BD+DF=CD+DE,
∴BF=CE,
在△ABF和△ACE中,
,
∴△ABF≌△ACE(AAS),
∴AE=AF.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直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等式的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
10、证明见解析.
【分析】
延长CE交AB于F,求出∠AEC=∠AEF,∠FAE=∠CAE,根据ASA证△FAE≌△CAE,推出∠ACE=∠AFC,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AFC=∠B+∠ECD,代入即可.
【详解】
证明:延长CE交AB于F,
∵CE⊥AD,
∴∠AEC=∠AEF,
∵AD平分∠BAC,
∴∠FAE=∠CAE,
在△FAE和△CAE中,
∵ ,
∴△FAE≌△CAE(ASA),
∴∠ACE=∠AFC,
∵∠AFC=∠B+∠ECD,
∴∠ACE=∠B+∠EC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点,关键是作辅助线后求出∠AFC=∠ACE.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三个说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点E,如图,点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