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点在第三象限,则点在.,已知点A,已知函数和 的图象交于点P,已知一次函数y=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四章一次函数同步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直线与分别交轴于点,,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或
2、下列关于变量x,y的关系,其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 )
A. B.
C. D.
3、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80km的A、B两地相向而行,乙车比甲车先出发1小时,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途径C地,甲车到达C地停留1小时,因有事按原路原速返回A地.乙车从B地直达A地,两车同时到达A地.甲、乙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千米)与甲车出发所用的时间x(小时)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①乙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②甲车从C返回A的速度为70千米/时;③t=3;④当两车相距35千米时,乙车行驶的时间是2小时或6小时,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若点在第三象限,则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已知点A(x,5)在第二象限,则点B(﹣x,﹣5)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已知函数和 的图象交于点P(-2,-1),则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
A. B. C. D.
7、已知一次函数y=(1+2m)x﹣3中,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
A.m≤﹣ B.m≥﹣ C.m<﹣ D.m>
8、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匀速前往B地、A地,两人相遇时停留了4min,又各自按原速前往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停止. 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m)与甲所用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下列结论:①A,B之间的距离为1200m;②乙行走的速度是甲的1.5倍;③b=800;④a=34,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为(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x+1与直线l2:y=x交于点A1,过A1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B1,过B1作l2的平行线交l1于A2,过A2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B2,过B2作l2的平行线交l1于A3,过A3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B3…按此规律,则点An的纵坐标为( )
A.()n B.()n+1 C.()n﹣1+ D.
10、正比例函数y=mx的图象经过点(-1,2),那么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
A.y=x B.y=x C.y=2x D.y=-2x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将一次函数的图像沿x轴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图像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
2、学校“青春礼”活动当天,小明和妈妈以不同的速度匀速从家里前往学校,小明害怕集合迟到先出发2分钟,随后妈妈出发,妈妈出发几分钟后,两人相遇,相遇后两人以小明的速度匀速前进,行进2分钟后,通过与妈妈交谈,小明发现忘记穿校服,于是小明立即掉头以原速度的2倍跑回家中,妈妈速度减半,继续匀速赶往学校,小明到家后,花了3分钟换校服,换好校服后,小明再次从家里出发,并以返回时的速度跑回学校,最后小明和妈妈同时到达学校.小明和妈妈之间的距离y与小明出发时间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小明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_____米.
3、如图,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B,直线与y轴交于点A,直线与x轴交于点D与y轴交于点C,交x轴于点E.直线上有一点P(P在x轴上方)且,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
4、A,B两地相距60km,甲、乙两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出发,如图,l1,l2表示两人离A地的距离:s(km)与时间t(h)的关系,则乙出发_____h两人恰好相距5千米.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分别是,,则点的坐标是_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的解析式为y=x,直线l2的解析式为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点B,直线l1与l2交于点C.
(1)求点A、点B、点C的坐标,并求出△COB的面积;
(2)若直线l2上存在点P(不与B重合),满足S△COP=S△COB,请求出点P的坐标;
(3)在y轴右侧有一动直线平行于y轴,分别与l1,l2交于点M、N,且点M在点N的下方,y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MN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如图,表示一个正比例函数与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它们交于点A(4,3),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且OA=OB.
(1)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2)求两直线与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3、科学家研究发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y(米/秒)与气温x(℃)有关.当气温是0℃时,音速是331米/秒;当气温是5℃时,音速是334米/秒;当气温是10℃时,音速是337米/秒;当气温是15℃时,音速是340米/秒;当气温是20℃时,音速是343米/秒;当气温是25℃时,音速是346米/秒;当气温是30℃时,音速是349米/秒.
(1)请你用表格表示气温与音速之间的关系.
(2)表格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
(3)当气温是35℃时,估计音速y可能是多少?
(4)能否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直线y=﹣x+8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
(1)A点坐标为 ,B点坐标为 ;
(2)若动点D从点B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沿射线BO方向运动,过点D作OB的垂线,动点E从点O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沿射线OA方向运动,过点E作OA的垂线,两条垂线相交于点P,若D、E两点同时出发,此时,我们发现点P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请求这条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3)在(2)的基础上若点P也在直线y=3x上,点Q在坐标轴上,当△ABP的面积等于△BAQ面积时,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与关于轴对称,点,,的对应点分别为,,.请在图中作出,并写出点,,的坐标.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解析】
【分析】
观察图象,可知当x<0.5时,y=kx+b>0,y=mx+n<0;当0.5<x<2时,y=kx+b<0,y=mx+n<0;当x>2时,y=kx+b<0,y=mx+n>0,二者相乘为正的范围是本题的解集.
【详解】
解:由图象可得,
当x>2时,(kx+b)<0,(mx+n)>0,则(kx+b)(mx+n)<0,故A错误;
当0<x<2时,kx+b<0,mx+n<0,(kx+b)(mx+n)>0,但是没有包含所有使得(kx+b)(mx+n)>0的解集,故B错误;
当时,kx+b<0,mx+n<0,故(kx+b)(mx+n)>0,且除此范围之外都不能使得(kx+b)(mx+n)>0,故C正确;
当x<0.5时,y=kx+b>0,y=mx+n<0;当x>2时,y=kx+b<0,y=mx+n>0,则(kx+b)(mx+n)<0,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函数图象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数形结合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D
【解析】
【详解】
解:A、对于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所以是的函数,此项不符题意;
B、对于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所以是的函数,此项不符题意;
C、对于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所以是的函数,此项不符题意;
D、当时,有两个的值与其对应,所以不是的函数,此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熟记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与,并且对于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是自变量,是的函数)是解题关键.
3、B
【解析】
【分析】
由乙车比甲车先出发1小时,与出发地的距离为千米,可判断①,由 千米/时,可判断②,由小时,可得可判断③,利用检验的方法计算当乙车行驶的时间是2小时或6小时时,两车相距的路程可判断④,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由函数图象可得:乙车比甲车先出发1小时,与出发地的距离为千米,所以乙车速度为:35千米/时,故①不符合题意;
乙车行驶280千米需要的时间为:小时,
所以甲车返回的速度为:千米/时,故②符合题意;
由小时,所以 故③符合题意,
当乙车行驶2小时时,行驶的路程为:千米,
此时甲车行驶1小时,千米,
所以两车相距:千米,
当乙车行驶6小时时,行驶的路程为千米,距离A地70千米,
此时甲车行驶了4个小时,行驶的路程为千米,此时在返回A地的路上,
距离A地千米,所以两车相距千米,故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理解点的坐标含义,特别是利用检验的方法判断④,可以化繁为简,都是解本题的关键.
4、A
【解析】
【分析】
根据第三象限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是负数,然后判断点Q所在的象限即可.
【详解】
∵点P(m,n)在第三象限,
∴m<0,n<0,
∴-m>0,-n>0,
∴点在第一象限.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5、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直接根据各象限内点坐标特征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点A(x,5)在第二象限,
∴x<0,
∴﹣x>0,
∴点B(﹣x,﹣5)在四象限.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题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6、B
【解析】
【分析】
由两个函数的交点坐标同时满足两个函数解析式,从而可得方程组的解.
【详解】
解:∵函数y=ax-3和y=kx的图象交于点P的坐标为(-2,﹣1),
∴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函数的交点坐标确定方程组的解,明确交点坐标的含义与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解题是关键.
7、C
【解析】
【分析】
利用一次函数的参数的正负与函数增减性的关系,即可求出m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那么1+2m<0,
解得m<.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值与函数增减性的关系,,一次函数为减函数,,一次函数为增函数,掌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8、A
【解析】
【分析】
由图象所给信息对结论判断即可.
【详解】
由图象可知当x=0时,甲、乙两人在A、B两地还未出发
故A,B之间的距离为1200m
故①正确
前12min为甲、乙的速度和行走了1200m
故
由图象可知乙用了24-4=20min走完了1200m
则
则
故②正确
又∵两人相遇时停留了4min
∴两人相遇后从16min开始继续行走,由图象x=24时的拐点可知,到24min乙到达目的地
则两人相遇后行走了24-16=8min,两人之间的距离为8×100=800米
则b=800
故③正确
从24min开始为甲独自行走1200-800=400m
则t=min
故a=24+10=34
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均正确,共有四个结论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9、A
【解析】
【分析】
联立直线l1与直线l2的表达式并解得:x=,y=,故A1(,),依次求出:点A2的纵坐标为、A3的纵坐标为,即可求解.
【详解】
解:联立直线l1与直线l2的表达式并解得:x=,y=,故A1(,);
则点B1(,0),则直线B1A2的表达式为:y=x+b,
将点B1坐标代入上式并解得:直线B1A2的表达式为:y3=x﹣,
将表达式y3与直线l1的表达式联立并解得:x=,y=,即点A2的纵坐标为;
同理可得A3的纵坐标为,
…按此规律,则点An的纵坐标为()n,
故选:A.
【点睛】
本题为探究规律类题目,求此类和一次函数的交点有关的规律题,需要将前几个交点一次求出来,然后找到点的横坐标,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可能出现周期的规律,或者后面的数时前面数的倍数或差相同等的规律.
10、D
【解析】
【分析】
把点(-1,2)代入正比例函数y=mx即可求解.
【详解】
解:∵正比例函数y=mx的图象经过点(-1,2),
∴-m=2,
∴m=-2,
∴这个函数解析式为y=-2x.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理解待定系数法,把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
1、##y=4+2x
【解析】
【分析】
根据一次函数的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左加右减”来解题即可.
【详解】
由一次函数的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
化简得:,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求直线平移后的解析式时要注意一次函数的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左加右减”.
2、1760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图象可知,小明出发2分钟后走了160米,据此可得小明原来的速度,进而得出小明回时的速度.
【详解】
解:小明离家2分钟走了160米,
∴小明初始速度为160÷2=80米/分;
小明返回家速度为80×2=160米/分,妈妈继续行进速度80÷2=40米/分;
小明在家换衣服3分钟时间,妈妈走了40×3=120米,
设小明换好衣服离开家到与妈妈同时到达学校的时间为t分,
则有160t=1200+120+40t,
∴t=11,
∴小明离家距离为11×160=1760米.
故答案为:1760米.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从函数图像获取信息,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分析出函数图像中的数据.
3、(-3,4)
【解析】
【分析】
先求出A(0,4),D(-1,0),C(0,-2),得到AC=6,再求出B点坐标,从而求出△ABC的面积;然后求出直线AE的解析式得到E点坐标即可求出DE的长,再由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A是直线与y轴的交点,C、D是直线与y轴、x轴的交点,
∴A(0,4),D(-1,0),C(0,-2),
∴AC=6;
联立 ,
解得,
∴点B的坐标为(-2,2),
∴,
∵,
∴可设直线AE的解析式为,
∴,
∴直线AE的解析式为,
∵E是直线AE与x轴的交点,
∴点E坐标为(2,0),
∴DE=3,
∴,
∴,
∴,
∴点P的坐标为(-3,4),
故答案为:(-3,4).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求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三角形面积,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
4、0.8或1
【解析】
【分析】
分相遇前或相遇后两种情形分别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由题意可知,乙的函数图象是l2,
甲的速度是=30(km/h),乙的速度是=20(km/h).
设乙出发x小时两人恰好相距5km.
由题意得:30(x+0.5)+20x+5=60或30(x+0.5)+20x﹣5=60,
解得x=0.8或1,
所以甲出发0.8小时或1小时两人恰好相距5km.
故答案为:0.8或1.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象信息,灵活应用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5、
【解析】
【分析】
如图,过作于 证明轴,则轴, 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如图,过作于
轴,则轴,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坐标与线段长度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1)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0,3),点C(2,2);△COB的面积=3;(2)P(4,1);(3)点Q的坐标为(0,127)或(0,125)或(0,65)
【解析】
【分析】
(1)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0,3),联立式y=x,y=﹣x+3得:点C(2,2);△COB的面积=12×OB×xC,即可求解;
(2)设点P(m,﹣m+3),S△COP=S△COB,则BC=PC,则(m﹣2)2+(﹣m+3﹣2)2=22+12=5,即可求解;
(3)分∠MQN=90°、∠QNM=90°、∠NMQ=90°三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
【详解】
解:(1)直线l2的解析式为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点B,则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0,3),
联立式y=x,y=-x+3并解得:x=2,故点C(2,2);
△COB的面积=12×OB×xC=×3×2=3;
(2)设点P(m,-m+3),
S△COP=S△COB,则BC=PC,
则(m-2)2+(-m+3-2)2=22+12=5,
解得:m=4或0(舍去0),
故点P(4,1);
(3)设点M、N、Q的坐标分别为(m,m)、(m,3-m)、(0,n),
①当∠MQN=90°时,
∵∠GNQ+∠GQN=90°,∠GQN+∠HQM=90°,
∴∠MQH=∠GNQ,∠NGQ=∠QHM=90°,QM=QN,
∴△NGQ≌△QHM(AAS),
∴GN=QH,GQ=HM,
即:m=3-m-n,n-m=m,
解得:m=67,n=127;
②当∠QNM=90°时,
则MN=QN,即:3-m-m=m,解得:m=65,
n=yN=3-12×65=125;
③当∠NMQ=90°时,
同理可得:n=65;
综上,点Q的坐标为(0,127)或(0,125)或(0,6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几何的综合,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1)y=34x,y=2x-5;(2)SΔAOB=10
【解析】
【分析】
(1)由点A的坐标及勾股定理即可求得OA与OB的长,从而可得点B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函数的解析式;
(2)由点A的坐标及OB的长度即可求得△AOB的面积.
【详解】
∵A(4,3)
∴OA=OB=32+42=5,
∴B(0,-5),
设直线OA的解析式为y=kx,则4k=3,k=,
∴直线OA的解析式为y=34x,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把A、B两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得:4k'+b=3b=-5,
∴k'=2b=-5,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5.
(2)S△AOB=12×5×4=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知识,本题重点是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 (1)见解析;(2)两个变量是: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温度是自变量;(3) 352米/秒; (4) y=331+35x.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中数据列出表格.
(2)找出题中的两个变量.
(3)根据传播速度与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而得出答案.
(4)结合(3)中发现得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详解】
(1)列表如下:
x(℃)
0
5
10
15
20
25
30
y(米/秒)
331
334
337
340
343
346
349
(2)两个变量是: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温度是自变量.
(3) 根据表格中音速y(米/秒)随着气温x(℃)的变化规律可知,
当气温再增加5℃,音速就相应增加3米/秒,即为349+3=352(米/秒),
当气温是35℃时,估计音速y可能是:352米/秒.
(4)根据表格中数据可得出:温度每升高5℃,传播的速度增加3,当x=0时,y=331,故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 y=331+35x.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变量与常量以及函数表示方法,理解两个变量的变化规律是得出函数关系式的关键.
4、(1)(6,0)、(0,8);(2)y=8﹣2x;(3)点Q的坐标为:(0,)或(,0)或(,0)或(0,).
【解析】
【分析】
(1)令x=0,则y=8,令y=0,则x=6,即可求解;
(2)由题意得: ,从而得到 ,进而得到点P(2t,8﹣4t),则有x=2t,y=8﹣4t,即可求解;
(3)分两种情况:①当点Q在AB下方时,当点Q在AB上方时,即可求解.
【详解】
解:(1)∵y=﹣x+8,
令x=0,则y=8,令y=0,则x=6,
∴A点坐标为(6,0),B点坐标为(0,8);
(2)由题意得:,
∴点P(2t,8﹣4t),
则x=2t,y=8﹣4t,
故点P所在的直线表达式为:y=8﹣2x;
(3)当点Q在AB下方时,
将y=3x与y=8﹣2x联立并解得:x=,y=,即点P(,),
当△ABP的面积等于△BAQ面积时,点Q在过点P且平行于AB的直线上,
设过点P且平行于AB的直线表达式为:y=﹣x+b,
将点P的坐标代入上式得:=﹣×+b,解得:b=,
故函数的表达式为:y=﹣x+,
当x=0时,y=,当y=0时,x=,
即点Q(0,)或(,0).
当点Q在AB上方时,
同理可得:点Q的坐标为:(,0)或(0,);
综上点Q的坐标为:(0,)或(,0)或(,0)或(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次函数与动点问题,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5、作图见解析,点A' (-3 , 2 ),点B' (-1 , -2 ),点C' (-4 , -3 )
【解析】
【分析】
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即可.
【详解】
解: 如图所示.
点A'(-3,2 ),点B'(-1,-2 ),点C'(-4,-3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变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坐标,熟知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点A个单位长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点在第四象限,则点在第几象限,如图,过点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