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校八年级人数相等的甲,篮球队5名场上队员的身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某体育场大约能容纳万名观众,在一次足球比赛中,上座率为.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名观众观看了比赛?( )A. B. C.2、一组数据:1,3,3,4,5,它们的极差是( )A.2 B.3 C.4 D.53、若样本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则对于样本,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平均数为30,方差为8 B.平均数为32,方差为8C.平均数为32,方差为20 D.平均数为32,方差为184、甲、乙、丙、丁四名学生近4次数学测验成绩的平均数都是110分,方差分别是S甲2=6,S乙2=24,S丙2=25.5,S丁2=36,则这四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最稳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5、某校随机抽查了10名学生的体育成绩,得到的结果如表:成绩(分)4647484950人数(人)123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10名同学的体育成绩的方差为50B.这10名同学的体育成绩的众数为50分C.这10名同学的体育成绩的中位数为48分D.这10名同学的体育成绩的平均数为48分6、为了解学生假期每天帮忙家长做家务活动情况,学校团委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线上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频数直方图(不完整,每组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并且知道80~100分钟占所抽查学生的17.5%,根据提供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次共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B.抽取学生中每天做家务时间的中位数落在40~60分钟这一组;C.如果全校有800名学生,那么每天做家务时间超过1小时的大约有300人;D.扇形统计图中0~20分钟这一组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30°;7、某校八年级人数相等的甲、乙、丙三个班,同时参加了一次数学测试,对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平均分都是72分,方差分别为,,,则成绩波动最小的班级( )A.甲 B.乙 C.丙 D.无法确定8、篮球队5名场上队员的身高(单位:cm)分别是:189,191,193,195,196.现用一名身高为192cm的队员换下身高为196cm的队员,与换人前相比,场上队员的身高( )A.平均数变小,方差变小 B.平均数变小,方差变大C.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小 D.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大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买中奖率为的奖券10张,中奖”是必然事件B.“汽车累积行驶,出现一次故障”是随机事件C.襄阳气象局预报说“明天的降水概率为70%”,意味着襄阳明天一定下雨D.若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则方差大的更稳定10、数学老师将本班学生的身高数据(精确到1厘米)交给甲、乙两同学,要求他们各自绘制一幅频数分布直方图.经确认,甲绘制的图是正确的,乙在整理时漏了一个数据.由此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班共有学生60人B.乙在整理时遗漏的数据一定在169.5-173.5这个范围内C.某同学身高155厘米,那么班上恰有10人比他矮D.某同学身高165厘米,那么班上比他高的人数不超过全班人数的25%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南京2021年11月1号的最高气温为22℃,最低气温为12℃,该日的气温极差为 __.2、下表中记录了甲、乙两名运动员跳远选拔赛成绩(单位:cm)的平均数和方差.要从中选择一名运动员参加决赛,最合适的运动员是______. 甲乙平均数368320方差2.55.6 3、某校八年级(1)班甲、乙两名同学在10次射箭成绩情况如下表所示,体育老师根据这10次成绩,会选择______同学参加比赛.(填“甲”或“乙”) 平均数(环)众数(环)中位数(环)方差(环)甲8.7991.5乙8.71093.2 4、已知有50个数据分别落在五个小组内,落在第一、二、三、五小组内的数据个数分别为2,8,15,15,则落在第四小组内的频率是_____.5、已知一组数据a、b、c、d、e的方差为,则新的数据2a﹣1、2b﹣1、2c﹣1、2d﹣1、2e﹣1的方差是 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 “西安年,最中国”.西安某校九年级1班数学兴趣小组就“最想去的西安市旅游景点”,随机调查了本校部分学生,A﹣临潼秦始皇帝陵博物馆(兵马俑),B﹣大唐芙蓉园,C﹣西安城墙、D﹣陕西历史博物馆,E﹣大雁塔.要求每位同学选择且只能选择一个最想去的景点.下面是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后绘制出的不完整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条形统计图,则扇形统计图中表示最想去景点C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度;(2)所抽取的部分学生的众数落在______组内;(3)若该校共有1800名学生,请估计最想去景点D的学生人数.2、某学校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欲增购一些体育器材,为此对该校一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你最喜欢的体育活动”的问卷调查(每人只选一项).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如下统计图(不完整),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在这次问卷调查中,一共抽查了多少名学生;(2)请将统计图②补充完整;(3)如果全校有3600名学生,请问全校学生中,最喜欢“踢毽”活动的学生约有多少人.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了更好地对中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甲、乙两校进行了相关知识测试.在两校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百分制),并对数据(成绩)进行了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a.甲校20名学生成绩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表1甲校学生样本成绩频数分布表:成绩(分)频数(人)频率0.05c30.1580.4060.30合计201.00b.甲校成绩在的这一组的具体成绩是:83,86,87,84,88,89,89,89c.甲、乙两校成绩的统计数据如表2所示:学校平均分中位数众数甲83.789乙84.28585根据以如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表1中____;表2中___;并补全图1甲校学生样本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2)在此次测试中,某学生的成绩是86分,在他所属学校排在前10名,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学生是___校的学生(填“甲”或“乙”),理由____;(3)若甲校共有1200人,成绩不低于85分为“优秀”,则甲校成绩“优秀”的人数约为多少人?4、2021年9月起,重庆市各中小学为落实教育部政策,全面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某区教委为了了解该区中学延时服务的情况,随机抽查了甲、乙两中学各100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家长对延时服务的综合评分记为x,将所得数据分为5组(“很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区教委将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如下部分信息:a.甲中学延时服务得分情况扇形统计图b.乙中学延时服务得分情况频数分布直方图c.甲、乙两中学延时服务得分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表:学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甲797980乙85m83d.乙中学“满意组”的分数从高到低排列,排在最后的10个数分别是:.e.甲、乙两中学“满意组”的人数一样多.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a和m的值;(2)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哪所中学的延时服务开展得更好?并说明理由(一条即可);(3)区教委指出:延时服务综合得分在70分及以上才算合格,请你估计甲中学2000名家长中认为该校延时服务合格的人数.5、国家应急管理部、司法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普法办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于今年10月18日开赛.某校学生处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开展了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活动,并从七、八年级各随机抽取了40名同学的知识竞赛成绩数据,并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竞赛成绩用x表示,共分为四个等级:A.x<70,B.70≤x<80,C.80≤x<90,D.90≤x≤100);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七年级C等级中全部学生的成绩为:86, 87, 83, 88, 84, 88, 86, 89, 89, 85.八年级D等级中全部学生的成绩为:92, 95, 98, 98, 98, 98, 98, 100, 100, 100.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知识竞赛成绩统计表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满分率七年级91bc25%八年级918798m%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上述表中a,b,c,m的值;(2)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该校七、八年级的知识竞赛,哪个年级的成绩更好,并说明理由(写出一条理由即可);(3)该校七年级的1800名学生和八年级的24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知识竞赛,若成绩在90分(包含90分)以上为优秀,请你估计两个年级此次参加知识竞赛优秀的总人数.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根据体育场的容量×上座率计算即可.【详解】解:∵某体育场大约能容纳万名观众,上座率为.∴观众观看这一次足球比赛人数为:30000×68%=20400人,与20000接近.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频数频率与总数的关系,掌握频数=总数×频率是解题关键.2、C【分析】根据极差的定义,即一组数据中最大数与最小数之差计算即可;【详解】极差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极差的计算,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3、D【分析】由样本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可得再利用平均数公式与方差公式计算的平均数与方差即可.【详解】解: 样本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方差的含义与计算,熟练的运用平均数公式与方差公式进行推导是解本题的顾客.4、A【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详解】解:∵S甲2=6,S乙2=24,S丙2=25.5,S丁2=36,∴S甲2<S乙2<S丙2<S丁2,∴这四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最稳定的是甲,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差;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掌握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5、C【分析】根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及方差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详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46+47×2+48×3+49×2+50×2)=48.2,故D选项错误,这组数据的方差为×[(46﹣48.2)2+2×(47﹣48.2)2+3×(48﹣48.2)2+2×(49﹣48.2)2+2×(50﹣48.2)2]=1.56,故A选项错误,∵这组数据中,48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48,故B选项错误,∵这组数据中间的两个数据为48、48,∴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48,故C选项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及方差,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数序排列,在中间的一个数字(或两个数字的平均值)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叫这组数据的众数;熟练掌握定义及公式是解题关键.6、D【分析】由80~100分钟占所抽查学生的17.5%,且由条形统计图可知有7人,可得抽查总人数,即可判断A选项;通过总人数减去其他各组人数,得到60~80分钟的人数,根据中位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后,最中间的数为中位数)即可判断B选项;由图中数据可得每天超过1小时的人数,然后用学校总人数乘以每天超过1小时的人数占抽查人数的比例即可判断C选项;根据扇形统计图圆心角得计算方法:乘以该组人数所占抽查总人数得比例即可判断D选项.【详解】解:80~100分钟占所抽查学生的17.5%,且由条形统计图可知有7人,∴抽查总人数为:,A选项正确;60~80分钟的人数为:人,先对数据排序后可得:最中间的数在第20,21之间,,,∴中位数落在60~80分钟这一组,故B选项正确;从图中可得,每天超过1小时的人数为:人,估算全校人数中每天超过1小时的人数为:人,故C选项正确;0~20分钟这一组有4人,扇形统计图中这一组的圆心角为:,故D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题目主要考查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及估算满足条件的总人数,中位数,扇形统计图圆心角的计算等,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点是解题关键.7、C【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详解】解:∵,,,∴,∴成绩波动最小的班级是:丙班.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正确理解方差的意义是解题关键.8、A【分析】分别计算出原数据和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即可得.【详解】解:原数据的平均数为=192.8,
则原数据的方差为[(189-192.8)2+(191-192.8)2+(193-192.8)2+(195-192.8)2+(196-192.8)2]=4.512,
新数据的平均数为=192,
则新数据的方差为[(189-192)2+(191-192)2+(193-192)2+(195-192)2+(192-192)2]=4,
所以平均数变小,方差变小,
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和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方差的计算公式.9、B【分析】根据随机事件的概念、概率的意义和方差的意义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买中奖率为的奖券10张,中奖”是随机事件,故本选项错误;B、汽车累积行驶10000km,出现一次故障”是随机事件,故本选项正确;C、襄阳气象局预报说“明天的降水概率为70%”,意味着明天可能下雨,故本选项错误;D、若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则方差小的更稳定,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和方差的意义,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0、B【分析】由两幅统计图的数据逐项计算判断即可.【详解】解:根据甲绘制的统计图,可知该班共有学生10+15+20+10+5=60(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甲绘制的统计图,可知该班身高小于154.5的学生有10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甲绘制的统计图,可知该班身高大于或等于165的学生有15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甲的直方图能够得出身高在(169.5﹣174.5)cm之间的人数为5人,从乙图中发现,身高在(169.5﹣173.5)cm的人数是4人,因此,乙在整理时遗漏的数据一定在169.5-174.5这个范围内,故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二、填空题1、10℃【分析】用最高温度减去最低温度即可.【详解】解:该日的气温极差为22﹣12=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减法,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在生活中运用方法,难度不大.2、甲【分析】首先比较平均数,平均数相同时选择方差较小的运动员参加.【详解】解:∵甲的平均数比乙的平均数大,
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
∴最合适的运动员是甲.
故答案为:甲.【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3、甲【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详解】解:∵甲、乙两名同学平均数相同且S甲2<S乙2,∴甲的成绩较稳定,∴从稳定性角度考虑,会选择甲同学参加比赛.故答案为:甲.【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4、0.4【分析】先求出第四小组的频数,再根据频率=频数÷样本容量计算即可;【详解】由题可知:第四小组的频数,频率=频数÷样本容量;故答案是0.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频率和频数的计算,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5、【分析】根据方差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答案,即当数据都减去一个数时,方差不变,当乘以一个数时,方差变成这个数的平方倍.【详解】解:∵数据a、b、c、d、e的方差是1.2,∴数据2a−1、2b−1、2c−1、2d−1、2e−1的方差是22×1.2=4.8.故答案为:4.8.【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当数据都加上一个数(或减去一个数)时,方差不变,即数据的波动情况不变;当乘以一个数时,方差变成这个数的平方倍.三、解答题1、(1)图见解析,36;(2);(3)估计最想去景点的学生人数为360人.【分析】(1)先根据景点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信息求出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从而可得最想去景点的学生人数,由此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再利用乘以最想去景点的学生所占百分比即可得其圆心角的度数;(2)根据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求出所抽取的部分学生的众数,由此即可得出答案;(3)利用1800乘以最想去景点的学生所占百分比即可得.【详解】解:(1)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人),则最想去景点的学生人数为(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即扇形统计图中表示最想去景点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36度,故答案为:36;(2)因为最想去景点的学生人数最多,所以所抽取的部分学生的众数落在组内,故答案为:;(3)(人),答:估计最想去景点的学生人数为360人.【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信息关联、众数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统计调查的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2、(1)200人;(2)见解析;(3)人【分析】(1)根据喜欢“球类”的人数以及百分比,求解即可;(2)根据总人数,求得跳绳的人数,补全统计图即可;(3)求得“踢毽”活动的百分比,即可求解;【详解】解:(1)从统计图中可以得到喜欢“球类”的人数为80人,所占百分比为,则总人数为人,故答案为200人(2)喜欢“跳绳”的人数有人,补全统计图,如下:(3)最喜欢“踢毽”活动的学生约为人,故答案为人【点睛】此题考查了统计的基本知识,涉及了计算样本容量,统计图以及根据样本估算总体,解题的关键是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取有关数据.3、(1)1,87.5;补全图见解析;(2)乙,理由见解析;(3)甲校成绩“优秀”的人数约为720人.【分析】(1)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以求得a、b的值,进而由中位数的定义可得m的值,可补全图1甲校学生样本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2)根据表2中的数据,可以得到该名学生是哪个学校的,并说明理由;(3)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甲校成绩“优秀”的人数约为多少人.【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a=20×0.05=1,b=20-1-3-8-6=2,由题意知甲校成绩的中位数恰好在的这一组重新排列后的第4、5两个数,∴m=(87+88)÷2=87.5,故答案为:1,87.5;补全甲校学生样本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2)由表2可知:在此次测试中,某学生的成绩是86分,在他所属学校排在前10名,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学生是乙校学生,理由:乙校的中位数85<86<甲校的中位数87.5,故答案为:乙;(3)甲校学生样本成绩在的这一组数据中成绩不低于85分有6人,在的这一组数据中有6人,1200×=720(人),∴甲校成绩“优秀”的人数约为720人.【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分布表,用样本估计总体,中位数等知识,明确题意,数形结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1);;(2)见解析;(3)名【分析】(1)根据甲、乙两中学“满意组”的人数一样多得出甲组满意的人数为人,从而得出甲组满意所占总人数百分比,进而得出的值;根据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得出乙组的中位数位于第和的平均数;(2)根据平均数以及中位数进行分析即可;(3)由甲组70分及以上所占百分比估算甲中学2000名家长中认为该校延时服务合格的人数即可.【详解】解:(1)∵甲、乙两中学“满意组”的人数一样多,∴甲满意的人数为人,∴甲满意的人数占甲组的百分比为:,∴,∴;乙学校中位数为第名和名的平均数,∴乙(中位数)=,∴;(2)从平均数来看,乙学校整体成绩高于甲学校整体成绩;从中位数来看,乙学校的高分段人数较多;综上:乙学校的延时服务开展得更好;(3)甲中学70分及以上的百分比=,(名),答:甲中学2000名家长中认为该校延时服务合格的人数为名.【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频数分布直方图,中位数,平均数,由部分估计总体等知识点,读懂题意,理解相关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5、(1)a=10,b=89,c=100,m=7.5;(2)七年级的成绩更好,理由见解析;(3)估计两个年级此次知识竞赛中优秀的人数约为873人.【分析】(1)用七年级C等人数除以40即可得出C等所占比例,再用单位“1”分别减去B、C、D所占比例即可得出a的值;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可得b的值;根据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可得c的值;用满分人数除以40即可得出m的值;(2)根据中位数,满分率解答即可;(3)总人数乘以90分(包含90分)以上人数所占比例即可【详解】解:(1)∵七年级C等有10人,∴C等所占比例为×100%=25%,∴a%=1-20%-45%-25%=10%,∴a=10,七年级A等有:40×10%=4(人),B等有:40×20%=8(人),把七年级所抽取了40名同学的知识竞赛成绩从低到高排列,排在最中间的是第20名和第21名的成绩,分别是89,89,∴中位数b=89;∵七年级满分人数为:40×25%=10(人),∴众数c=100;八年级满分率为:×100%=7.5%,∴m=7.5;(2)因为两个年级的平均数相同,而七年级的中位数、众数和满分率都过于八年级,所以七年级的成绩更好;(3)1800×45%+250××100%≈873(人),答:估计两个年级此次知识竞赛中优秀的人数约为873人.【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利用数据进行决策,用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点,熟悉掌握相关知识点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频数分布表中,所有频数之和,为考察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一次投篮训练中,甲,下列一组数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组数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