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我们需要食物》教学设计 教案 74 次下载
- 4.2《动物的食物》教学设计 教案 78 次下载
- 4.4《食物链》教学设计 教案 80 次下载
- 4.5《生态平衡》教学设计 教案 78 次下载
- 5.1《苍耳的启示》教案 教案 76 次下载
2020-2021学年第四单元 食物与能量3 植物的“食物”教案及反思
展开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人和动物需要摄入食物来获取能量。以满足生长发育和牛命活动的需要。同样一颗植物的种子长成高大的植株也需要能量。那么植物需要的能量从哪里来?本课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探究:首先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然后通过收集科学家研究历程中的相关信息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实验验证阳光下绿色植物产生淀粉最后整理分析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观察得到的信息,尝试建立绿色植物制造“食物”的模型并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科学家研究历程中的相关信息了解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即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
(2)通过实验探究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3)学会通过收集资料实验等方式收事物的信息。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科学家研究历程中的相关信息天竺葵酒精灯陶土网酒精、水大烧杯、小烧杯、三脚架火柴、碘液培养皿等。
(2)活动场地:实验室。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谈话导人。
师:同学们人和动物的一生需要吃很多食物来获取能量以满足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需要。那么,一颗植物的种子长成高大的植株也需要能量吗?
生:我觉得植物虽然不能像动物一样进行大范围移动但是植物会生长发芽也同样需要能量。
师:是的,植物也需要能量。大家知道植物需要的能量从哪里来吗?
(2)作出假设
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作出假设。
生1:我觉得植物的能量从土壤中来,因为植物生长在十里。
生2:我觉得植物的能量从阳光中来,因为植物生长需要阳光。
生3:我觉得植物的能量从水中来,因为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生4:……
(3)搜集证据、验证假设。
师:我们的假设合理吗?我们可以通过收集科学家研究历程中的相关信息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交流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教师通过多媒体进一步补充)
师:从科学家的研究历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1:一开始人们认为植物的能量从土壤中来,后来海尔蒙特用实验证明植物的能量从雨水中来;再后来萨克斯发现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能够产生定粉。这就证明了植物可以利用阳光的作用,在绿叶中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从而制造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能量。
生2:科学总是在不断进步的科学家们为此不断付出努力。
生3:由于条件的局限科学家们提出的观点,也不总是对的我们得对科学家们的观点保留质疑。
生4:科学家证明了绿色植物是自己制造食物的。
师:是的正是无数科学家的不断探索最终发现绿色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在绿叶中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那么真的是这样吗?大家想不想自己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4)实验:阳光下绿色植物产生淀粉。
师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绿色植物可以利用阳光的作用在绿叶中合成淀粉,我们应该怎样来设计实验呢?
生:我们需要绿色植物,绿色植物有绿色叶片。看它在阳光下能不能产生淀粉。
师:怎么知道产生了淀粉呢?
生: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所以可以在绿色叶片上滴上碘液。
师:那假设会产生淀粉我们怎么证明这些淀粉是因为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产生的呢?
生:我们可以将这棵植物的一部分叶子放在阳光下一部分不照射阳光比较一下哪部分能产生淀粉。
课件出示实验步骤:
暗处理 ②叶片部分遮光后再光照 ③把叶片放入酒精中并隔水加热
④清水漂清 ⑤滴碘液 ⑥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师:同学们的设计真不错。为了实验更明显。我们首先让绿色植物先“饿”两天,也就是先把绿叶进行暗处理两天将绿叶里本来的淀粉消耗掉。然后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后,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接着将叶片放人酒精中隔水加热,再用清水漂清。最后在叶片上滴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情况,大家明白了吗?看老师给大家准备好了实验材料。(课件出示实验材料)
师:这些实验器材都会使用吗?实验时要注意什么?生:使用酒精灯要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师:是的,还要注意隔水加热温度过高,酒精会溅出。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教师巡视指导)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现象?
生:绿色叶片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了蓝色遮光的部分没有变蓝。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没有遮光的部分产生了淀粉,遮光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说明绿色植物需要阳光才能产生淀粉。
师:那么植物产生淀粉的过程具体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介绍。
(教师出示视频: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师:结合实验和视频我们又能发现什么?
生:绿色植物在阳光下可以利用自己的叶绿素,把吸收来的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淀粉。而且释放出氧气。
师:绿色叶片中有很多小小的“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加工厂”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为植物所需要的养分(主要是淀粉)供植物生长。同时放出氧气。这样植物就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且储存在植物体内。
【教学反思】
本课先通过回顾前两节课所学内容提出问题:“植物需要食物”吗?植物的“食物”从哪里来?接着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当然学生的假设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学生限于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也无法理解植物的“食物”是自己产生的。通过收集的大量资料,包括科学家的相关研究历程的资料与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才使得“植物的食物来源于自身生产”的这一假设逐渐明晰,紧接着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一假设并根据模型图描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过程,从而最终建立光合作用的模型。因此本课的教学过程既是学生作出假设并验证假设的过程,是建构科学概念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的思维架构逐渐完善的过程。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以充足的探究时间,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实验观察、讨论等途径去实践、探究、发现并掌握相关的原理和结论,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和内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建构自己的概念。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醒学生规范使用酒精灯,注意安全避免高温,学会隔水加热的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五年级上册20 食物链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五年级上册20 食物链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导入,成语故事,在游戏中认识食物链,认识食物链中各部分名称,深入认识食物链,了解食物网,了解食物链破坏所带来的后果,拓展应用,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四年级上册15 食物的营养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四年级上册15 食物的营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活动过程,总结,拓展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大象版 (2017)五年级下册3 植物的“食物”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大象版 (2017)五年级下册3 植物的“食物”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