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第6章溶解现象精讲练习学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922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遵义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第6章溶解现象精讲练习学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922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遵义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第6章溶解现象精讲练习学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922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遵义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第6章溶解现象精讲练习学案
展开第6章 溶解现象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D.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
2.化学实验室常需要配制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
B.配制硝酸铵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会下降
C.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水缓缓注入浓硫酸中
D.将10 g氯化钠溶于100 g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3.(2017,孝感)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 ℃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C.乙溶液从t3 ℃降温到t1 ℃,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
D.t3 ℃时,50 g水中加入40 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 g甲的饱和溶液
4.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D.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一定能形成溶液
5.(2017,三明)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
,,B.称量药品)
,C.读取体积),,D.溶解固体))
6.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 )
A.甲图表示称取7.5 g氯化钠
B.乙图表示量取42.5 mL水
C.丙图表示溶解氯化钠
D.丁图表示向试剂瓶中转移溶液
7.一杯7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 D )
A.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不变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t1℃时,a点表示乙的饱和溶液
C.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一定有晶体析出
D.t2℃时,将甲和乙各15 g分别加入到100 g水中,均能完全溶解
9.(2013,遵义)物质M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溶解度(g) | 12.6 | 15.3 | 20.0 | 25.0 | 38.2 |
A.0 ℃时,15.9 g M溶于150 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B.20 ℃时,M形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5.3%
C.若要配制200.0 g 20.0%的M的饱和溶液,对应温度必须是60 ℃
D.80 ℃时,M的饱和溶液138.2 g降温至40 ℃,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20.0 g
二、非选择题
10.请根据如图实验现象并结合溶解度曲线回答(其中甲、乙、丙均不含结晶水)。
(1)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O+H2O===Ca(OH)2__,试管内所盛饱和溶液的溶质为对应溶解度曲线中的__丙__(选填“甲”“乙”或“丙”)。
(2)如果要配制相同浓度的甲、乙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__t2__℃。
(3)t3 ℃时,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丙<甲<乙__。
11.(2015,遵义)溶解度是解决溶液相关问题的重要依据。
Ⅰ.根据如图解决下列问题(M、N均不含结晶水):
(1)温度为__t2__℃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20 g M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65__g,保持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再加入10 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不变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t2℃时,将25 g N加入50 g水中,完成溶解后要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其操作方法是__降温并增加溶质__。
Ⅱ.根据下表解决实际问题。
温度/℃ | 20 | 30 | 50 | 60 | 80 |
|
|
|
|
|
|
溶解度/g |
|
|
|
|
|
KNO3 | 31.6 | 45.8 | 85.5 | 110 | 169 |
K2CO3 | 110 | 114 | 121 | 126 | 139 |
某KNO3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其提纯过程如下:
(1)上图中溶液C是__饱和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为__33__g(结果保留整数)。
12.(2017,南京)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__D__。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2)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16__g,水的体积为__84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cm3)。
(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40__g。t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乙__(选填“甲”或“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4)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则可能的组合是__AD__。
选项 | x | y |
A | 水 | 氧化钙 |
B | 水 | 硝酸铵 |
C | 浓硫酸 | 水 |
D | 稀盐酸 | 镁 |
13.(2017,广州)如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a、b在溶解度曲线上。
(1)a点对应的溶液是__饱和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a点对应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100%__(只列计算式)。
(3)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 ℃,其质量分数__不变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加溶剂__。
14.(2017,武汉)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1)t1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40__g。
(2)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25%__。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出R是__硝酸钾(或KNO3)__(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
(4)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有__BC__。
A.①、②、③中,只有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若使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
C.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
15.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40 ℃时,物质A的溶解度是__30__g。
(2)20 ℃时,将10 g物质B投入到50 g水中,得到物质B的__饱和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13.0%__(结果精确到0.1%)。
(3)如果物质A中混有少量的物质B,可采用__降温结晶__的方法提纯物质A。
(4)使一定质量接近饱和的物质A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__降低温度(或加入溶质A等)__(取一种)。
16.(2017,呼和浩特)t2 ℃时,将甲、乙各80 g分别放到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 ℃,现象如图1。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_a__(选填“a”或“b”)。
(2)M点的含义__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__。
(3)向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 g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甲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甲物质溶解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__。
(4)将t2 ℃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abd__(填字母)。
a.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两溶液质量甲<乙
c.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17.(2017,重庆)张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M做了如下实验,图一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
(1)上述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的是__丁__(填序号)。
(2)上述实验可以判断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2对应的__A__(填序号)。
(3)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__乙__(填序号)。
(4)根据图2,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__8__g的M固体。
18.(2017,金华)在室温条件下,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甲__。
(2)乙溶液在加50 mL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减小的是__②④__。
①溶解度;②溶质质量分数;③溶剂的质量;④溶液的密度。
遵义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精讲练习学案: 这是一份遵义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精讲练习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遵义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精讲练习学案: 这是一份遵义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精讲练习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遵义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精讲练习学案: 这是一份遵义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精讲练习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