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阶段检测卷二课件
展开泰安市二○一八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满分:50分 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C ①是禁止吸烟,②是节约用水,③是禁止放置易燃物,④是塑料制品回收,⑤是禁止烟火,故①③⑤属于消防安全标志。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Fe+O2 Fe2O3B.C+O2 CO2↑C.2H2O 2H2↑+O2↑D.MnO2+2H2O2 MnO2+2H2O+O2↑
C A中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B中反应物O2是气体,故生成物二氧化碳不能有气体符号;D中MnO2是催化剂,应写在等号上方,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3.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 B.Cl2 C.O2 D.N2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高氯酸铵中不含碳元素,所以分解后的生成物中不会含有碳元素,故不能生成CO2。
4.“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 )A.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 “蜂窝煤”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
5.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两种。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的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干燥的玻璃片上有水雾,用另一个蘸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不可能是( )A.CO B.H2和CO C.CH4 D.H2和CH4
A 干燥的玻璃片上有水雾说明有水生成,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而CO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故该气体成分中不能只有CO。
6.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物可能都是氧化物B.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C 由两种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每种生成物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如果●代表氧元素,就都属于氧化物;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组成单质乙的元素在反应后与其他元素组成了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或2∶1);由反应前后微粒的构成及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7.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烧杯中的热水为9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C.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B 实验时烧杯中的热水不仅可以提供热量,还可以隔绝氧气;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由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若将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则不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C.待测质量一定为4g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8g,故甲为反应物;丙、丁的质量分别增加了12g、6g,故丙、丁为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故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则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8g∶12g∶6g=3∶2∶1;乙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但由于反应前乙的质量未知,故待测质量不一定为4g;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为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故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室内着火时,温度升高,许多有毒气体、粉尘等都在高处,应该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匍匐前进;在通风不良的厨房里发现煤气泄漏,点火检查可能会引起爆炸,应关闭阀门,开窗通风;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住可以隔绝空气,使火焰熄灭;面粉厂、加油站、矿井等场所漂浮着大量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进入面粉厂、加油站、矿井等场所前应停止吸烟。
9.学习化学的目的,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室内着火被困,立即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的地方B.在通风不良的厨房里发现煤气泄漏,点火检查泄漏处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火焰D.进入面粉厂、加油站、矿井等场所前停止吸烟
D 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而气体的体积比不属于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范围;水变成水蒸气为物理变化,不属于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范围;根据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镁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的质量比为(24×2)∶32=3∶2,可知6g镁完全燃烧只能消耗4g氧气,因此6g氧气中有2g未参加反应而剩余,则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应为6g+4g=10g,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
10.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B.10克水完全蒸发可产生10克水蒸气C.6克的镁带在6克氧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12克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
B 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都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不能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固体升华可以从周围吸热,使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无毒,能制作碳酸饮料。
1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12.“纸火锅”(如图)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C.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D 物质燃烧以及剧烈程度与氧气及氧气浓度有关,故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不一定能燃烧,如铁丝在纯氧中能燃烧,但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木柴燃烧时,常把木柴架空的目的是使木柴与氧气充分接触,以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加充分;可燃物燃烧时都能发光放热,但不一定都有火焰;急速燃烧只有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短时间积聚大量的热,使空气急剧膨胀,才会引起爆炸。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不一定能燃烧B.木柴燃烧时,常把木柴架空的目的是使木柴与氧气充分接触C.可燃物燃烧时都能发光放热,但不一定都有火焰D.急速燃烧都会形成爆炸
B 物质燃烧需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水可以降低可燃物周围环境的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从而灭火,但不是所有可燃物燃烧都可以用水来灭火,如油失火、电器失火等;缓慢氧化不一定引起自燃,如食物在体内的氧化属于缓慢氧化,并没有引起自燃。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一定能燃烧B.并不是所有的物质和氧气接触都会燃烧C.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燃烧都可以用水来灭火D.发生缓慢氧化就一定会引起自燃
D 实验中火焰很快就熄灭了,说明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使金属线圈内气体的温度降低了,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15.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C.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D.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C 化学方程式的左边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和18个氧原子,右边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和2个X分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2个X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即1个X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X的化学式为SO2;根据乙硫醇的化学式可知,在乙硫醇中含有碳、氢、硫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乙硫醇中含有碳元素,根据碳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可以推知乙硫醇在不完全燃烧时也可能产生一氧化碳。
16.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2X+6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X为SO2 B.乙硫醇由三种元素组成C.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g D.乙硫醇不充分燃烧也可能产生CO
B 纯净物M加热可分解为NH3、H2O和CO2,说明M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M是纯净物,其中不可能含有水;根据题意“稍加热就分解”,说明M不稳定。
17.某纯净物M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据此实验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M由四种元素组成 B.M中含有水C.M是化合物 D.M不稳定
B 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O+3O2 2CO2+4H2O,故参加反应的甲醇、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3∶2∶4。
18.工业酒精中含甲醇(CH4O),甲醇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这个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醇、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A.1∶2∶1∶2 B.2∶3∶2∶4C.8∶12∶11∶9 D.2∶3∶4∶2
D 由图乙可知,蜡烛燃烧前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为19%,蜡烛熄灭后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为1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密闭容器内,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当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6%时蜡烛熄灭,所以当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19.足量蜡烛在图甲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C.该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 化合反应的产物一定是化合物,Z中一定含有X与Y中的多种元素,故Z一定是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粒子数目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该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由质量守恒定律,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应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和等于生成Z的质量,故消耗Y的质量等于生成Z的质量减去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即消耗(b-a)gY。
2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 2Z的叙述,错误的是( )A.Z一定是化合物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12分)21.(2分)地球正在变暖!温室效应的影响不容忽视。(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_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__;(2)请举出一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__植树造林,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贺卡等__。
22.(2分)用石油作原料,制取汽油、煤油,是利用了组成石油各物质的__沸点__不同而分离出来的,所以分离石油是__物理__变化。
23.(4分)(1)近几年来,科学发现在生物体内存在少量一氧化氮,它有扩张血管和增强记忆力的功能,成为当前生物科学研究的热点。一氧化氮是工业制取硝酸的中间产物,生成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NO+6X,则X的化学式是__H2O__。(2)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长征3号火箭用液氧和液氢作推进剂,点火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2H2+O2 2H2O__。(3)为了适应火车提速,沪宁线上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工程技术人员常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来焊接铁轨间的缝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2Al+Fe2O3 2Fe+Al2O3__。(4)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是氢氧化钙和氧气。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CaO2+2H2O===2Ca(OH)2+O2↑__。
24.(1分)氢氧化钙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如鲜鸡蛋进行呼吸作用会通过蛋壳表面的大量微小孔隙呼出二氧化碳。为停止鸡蛋的呼吸作用达到保鲜的目的,人们常用石灰水作为保鲜剂,其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CO2+Ca(OH)2===CaCO3↓+H2O__。
解析:石灰水与鸡蛋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生成的碳酸钙沉淀覆盖住鸡蛋壳表面的大量微小孔隙,可停止鸡蛋的呼吸作用,达到保鲜的目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25.(3分)(1)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高且产物都是无毒物质,是一种理想燃料。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CH4+2O2 CO2+2H2O__。(2)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就是天然气,为安全起见,计划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该同学认为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如图所示。你认为这样安装合理吗?写出理由。__合理,CH4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如果泄漏,会聚集在房间上部__。(3)如果报警器显示有天然气泄漏,下列应急措施可的行的有__AB__。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防止气体进一步泄漏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C.立即打开电动抽风机抽风,把泄漏出的天然气尽快排出室外
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甲烷属于易燃气体,使用时应注意安全,安装报警器的位置取决于甲烷的密度,由于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若甲烷泄漏,会聚集在房间上部,所以报警器应安装在房间上部,故该同学家的安装方法是合理的。由于甲烷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所以应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而不应使用电动抽风机(产生的电火花易引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危险)抽风。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26.(7分)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ABCD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CO3+2HCl===CaCl2+H2O+CO2↑__。(2)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__装置漏气__,②__药品量不足(稀盐酸或石灰石不足)__,③__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未伸入液面以下__。
解析:(1)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固体和液体混合不需要加热的反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A、B、C、D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在制取过程中,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的大,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药品量不足(稀盐酸或石灰石不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未伸入液面以下等;(3)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收集方法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所以导管应该是短进长出。
(3)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__向下__(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若用右图所示J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
27.(5分)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1)作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__相等__。(2)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3)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小洁的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4)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小洁__,请你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__小刚所做的实验反应后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使反应后余下的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__。(5)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结论的依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种类__、__数目__、__质量__不变。(6)查阅资料:小刚和小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法国伟大的科学家拉瓦锡,早在18世纪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准确、缜密的研究,并做出了科学的结论。
解析:(1)结合题干中提供的探究过程可作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4)小洁用的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气体逸出,所以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而小刚的实验过程中反应生成的CO2气体逸出烧杯,导致剩余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物的总质量少,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5)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然相等。
泰安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综合检测卷一课件: 这是一份泰安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综合检测卷一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综合检测卷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泰安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阶段检测卷一课件: 这是一份泰安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阶段检测卷一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阶段检测卷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阶段检测卷二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河北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阶段检测卷二课件新人教版,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