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一)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一),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4g,1mm,24,9km,【答案】B,【答案】A,【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一)
1. 乐队演奏时,听众能分辨出二胡声和小提琴声,主要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 )
A. 响度不同 B. 音色不同 C. 音调不同 D. 频率不同
2. 2003年10月22日“神舟五号”绕地球载人飞行时,用某种金属做微重力实验.在太空中,这种金属的哪个物理量一定不会改变( )
A. 质量 B. 温度 C. 体积 D. 密度
3. 下列图象与描述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对应错误的是( )
A. 晶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
B. 液体沸腾前后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
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D.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4.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B超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B. 倒车雷达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
C. 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是15Hz,则它翅膀每分钟振动15次
D. 在30dB环境中正常人耳听不出有声音
5. 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酒精蒸发时放热
B. 98℃的水也可沸腾---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降低
C. 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温---酒精的凝固点低
D.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水蒸气凝华
6. 如图甲、乙是常见的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像示意图,现要进行视力矫正,则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 )
A. 甲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B. 乙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C. 甲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D. 乙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7. 有关雪的形成,正确的是( )
A. 凝固现象且吸热 B. 凝固现象且放热
C. 凝华现象且放热 D. 凝华现象且吸热
8. 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 向右移动游码
9. 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 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C. 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D. 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10. 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 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
B. 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
C. 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
D. 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
11. 古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中,诗人描述山是运动的,应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
A. 河水 B. 河岸边的树 C. 诗人乘坐的船 D. 山
12. 小风矫正了近视眼后看书轻松多了,心想也该帮爷爷矫正老花眼,下图中是用来表示老花眼的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③① C. ②④ D. ③④
13. 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空,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形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
A. “▽”形的 B. 圆形的 C. “△”形 D. 无法确定
14. 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的“能量”的是( )
A. 用超声波碎石 B. 用声纳探海深 C. 利用B超做体检 D. 利用回声定位
15. 量程为200mL的量筒,一次最多可测量出酒精的质量为( )
A. 200g B. 250g C. 160g D. 0.04g
16. 小兰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_ m.
17. 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4.1mm,24.2mm,24.1mm,25.2mm,24.3mm,其中一次明显错误的数据是______ mm,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 mm.如图所示,被测木块的长度是______ cm.
18. 有人形容歌手李健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李健声音的______比较独特;李健自弹自唱时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______。
19. 图甲一人用手敲桌子,另一个耳朵紧贴桌面能听到敲击声,这说明______可以传声;图乙所示的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从______方面控制噪声的。
20. “我是歌手”的比赛现象,吉它手弹奏电吉它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美妙的歌声是通过______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如果把点燃的蜡烛放到音箱附近,烛焰会随着音乐跳动,这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
21. 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如图表示某两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甲需要配戴______ 镜,乙需要配戴______ 镜.
22. 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在如图甲、乙的示意图中,属近视眼的是______,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______。(选填“丙”或“丁”)
23.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______m。
24. 请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如图所示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25. 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26. 关于凸透镜成像实验,完成以下内容:
(1)首先应将蜡烛、凸透镜和______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图中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画出烛焰上的S发出的三条光线(中间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其像的位置S′。
(3)实验中当物距u等于焦距f时,某同学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______。
A.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
B.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
C.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
27. 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从0点开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50
从0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25
2.50
3.75
5.00
6.25
(1)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如何测量气泡从0点运动到10cm、20cm、30cm和40cm处所用的时间?”,甲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立即计时”;乙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等气泡运动上升一定距离开始计时”。______(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案更科学。
(2)气泡上升时,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用的时间为7s,则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4)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选填“快”或“慢”)。
28. 小贝想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药液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调好天平后,她称得药液和药液瓶的总质量为60g,然后将药液倒一部份在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再将药液瓶放在天平上称剩余的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量筒中药液的质量是______g,量筒中药液的体积是______cm3,这种药液的密度是______kg/m3。
29. 小明乘西安地铁3号线从起点到终点只需要66分钟,此全程总长为39.9km.
(1)小明坐在车厢内感觉行车时平稳安静,了解到由于车身底部安装了钢弹簧浮置板道床,这种装置可降低振动产生的噪声,这是在______ 处减弱噪声.他在列车行驶在高架桥段时通过车窗看见夕阳下长安塔巍然耸立,水面上雾气蒙蒙,雾是由水蒸气______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2)当车匀速驶在高架桥段时,他从第1根电线杆开始计时,到第11根电线杆停止计时,共用10秒,他又了解到每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10m,则车在高架桥段的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若车长20m,要全部经过桥上长15m的隔音板,需要多长时间?
30. 我国约有4亿多人需配戴近视或远视眼镜.组成眼镜的主要材料指标如下表:
材料
技术指标
树脂镜片
玻璃镜片
铜合金
钛合金
透光量
92%
91%
密度(kg/m3)
1.3×103
2.5×103
8.0×103
4.5×103
性能
较耐磨损
耐磨损
较耐腐蚀
耐腐蚀
(1)若要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样的镜片?试说出你选择的结果及理由.
(2)若你所选择的镜片每块体积为4×10−6m3,试求出该副眼镜的镜片质量.
(3)若所用的是一副铜合金镜架,其质量为2×10−2kg,如图所示.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这副镜架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由于二胡和小提琴振动物体的材料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和其他选项内容无关。
故选:B。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与发声物体的材料有关,不同物体发声的音色是不同的。
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色定义的理解情况,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2.【答案】A
【解析】
【分析】
熟知质量、密度、体积和温度的概念及其特性是解此类题的基础,同时还要准确分析题目中所举的实例到底是引起了哪些方面的变化,是位置、形状、状态、体积、温度等等,再进一步分析这种变化是否会引起质量、密度和体积的改变.
同时兼顾质量、密度、体积和温度四个概念,逐一进行分析排除.
(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体积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
(3)根据公式ρ=mV判断密度是否发生变化;
(4)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解答】
解:
A、“神舟五号”绕地球载人飞行时,它的质量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质量不变,故A正确;
B、温度会随着外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温度会改变,故B错误;
C、由于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因此当物体的温度改变时,体积也会随着改变,故C错误;
D、根据公式ρ=mV可以知道,当质量不变、体积变化时,密度也会随着改变,故D错误.
故选A.
3.【答案】B
【解析】解:A、由图象可以看出,晶体在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后吸热温度升高,所以晶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是正确,故A正确;
B、液体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不变,而图中表示温度降低、不变、降低,故B错误;
C、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故C正确;
D、物质的质量m与物体的体积V成正比,物体的m−V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乙图象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关系相符,故D正确。
故选:B。
先思考图象中两个物理量的关系是怎样的,再看图象中所反应的这两个物理量的关系与这个关系是否吻合。
此题考查了对m--V图象、晶体的熔化图象、s--t图象的分析,关键是搞清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4.【答案】A
【解析】解:A、利用B超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能传递信息,故A正确;
B、倒车雷达是利用声能传递信息,故B错误;
C、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是15Hz,则它翅膀每秒振动15次,故C错误;
D、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db∼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故D错误.
故选A.
(1)声音不但能传递信息,还能够传递能量;
(2)频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是Hz;
(3)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30db∼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5.【答案】C
【解析】解:
A、酒精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所以在皮肤上涂一些酒精,酒精蒸发时带走部分热量,会感到凉爽.此选项错误;
B、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如果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98℃的水也可以沸腾.说明液体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减低.此选项错误;
C、在北方很冷的地区温度非常低,甚至低于水银的凝固点,水银先凝固了,所以应该选凝固点低的物质做测温物质,一般选酒精温度计.此选项正确;
D、从冰箱中刚取出的易拉罐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其表面液化,形成小水珠.此选项错误.
故选C.
①液体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所以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②液体沸腾时是温度叫沸点.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③温度计内的测温物质的凝固点应该比被测温度低,沸点应该比被测温度高;
④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此题考查的是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热现象,包括蒸发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温度计工作原理及液化现象,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6.【答案】A
【解析】解:由甲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故选:A。
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
7.【答案】C
【解析】解:雪是固体,是由地面上蒸发的水蒸气,在向上流动时,遇到极冷的气流而放热,形成了固态的雪花,然后雪花变大,下落,形成下雪。整个过程中雪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冰而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凝华过程要放出热量。
故选:C。
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雪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凝华过程要放出热量。
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是一道基础题。
8.【答案】D
【解析】解:称量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说明左边重,左边放的是物体,则应向右盘里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右盘中增加了一个更小的砝码。而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A、B、C错误,
故选:D。
天平的使用包括两大步,即天平的调节和物体的称量,平衡螺母是在调节过程中来调节横梁平衡的,而称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要解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对天平的使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用规则、注意事项等,都要考虑到。
9.【答案】D
【解析】解:
A、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形影不离中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同时还考查了光的色散,知道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10.【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噪声的控制,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关键是将具体的措施与方法对应起来,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防治噪声的途径主要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明确题干中是通过哪种方法来减弱噪声的,再对照选项中提到的物理情景,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
C.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相同,故C符合题意;
D.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C
【解析】解:以诗人乘坐的船为参照物,山与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山是运动的,所以会感觉到“看山恰似走来迎”,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中研究的分别是山的运动状态,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因此,解答中要抓住“参照物”这个中心,认真分析,灵活处理。
12.【答案】C
【解析】解:由图可知,物体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是远视眼,即是②图;
矫正远视眼,就要对光线进行会聚,即需要带凸透镜,④图符合要求;
故选:C。
本题要抓住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远视眼。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
本题考查了远视眼成因和远视矫正方法,注意与近视眼相互区分,属于易错点,是中考热点。
13.【答案】B
【解析】解:因为太阳离地面非常远,而小孔又非常小,所以该现象为小孔成像,即形成太阳的像(圆形的);并且小孔成像就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所形成的。
故选:B。
因为是很小的孔,所以当太阳光照射时会形成太阳的像即小孔成像,又因为太阳是圆形的,所以,地面上的光斑也是圆形的,而小孔成像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注意小孔成像时,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形状一样。
14.【答案】A
【解析】解:用声呐探海深、利用B超做体检、利用回声定位都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而用超声波碎石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
故选:A。
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识;
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洁牙,使我们的牙齿上的牙垢去掉,使我们的牙齿更洁净。
本题考查的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音在传递过程中,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
15.【答案】C
【解析】解:由量程知量筒的最大容积(一次最多测量酒精的体积):
V=200mL=200cm3=2×10−4m3,
由ρ=mV得:
故选C.
根据量筒的量程可知量筒的最大容积V=200mL=200cm3,再根据密度公式变形m=ρV求出一次最多可测量出酒精的质量.
本题主要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注意题目隐含的条件:量筒的量程是一次最多测量酒精的体积.
16.【答案】1
【解析】解: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晶晶距平面镜1m,晶晶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故答案为:1.
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物点和像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牢记平面镜成像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答案】25.2;24.2;1.75
【解析】解:
(1)由题意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所记录的测量数据应该准确到毫米级,所以数据中的准确值应近似一致,数据25.2mm的准确值与其余四次记录的数值不一样,因此25.2mm这个记录数据是错误的;
排除错误数据25.2mm之后,这一物体的长度为24.1mm+24.2mm+24.1mm+14.3mm4=24.2mm;
(2)图中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时,起始端没从0开始,从6.00cm处开始,末端刻度值为7.75cm,物体长度为7.75cm−6.00cm=1.75cm.
故答案为:25.2;24.2;1.75.
(1)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但只准确到分度值所对应的那一位,如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则准确到毫米级,毫米级以下为估计值;为了减小误差通常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在数据处理时通常是先将错误数据删除,然后求平均值并保留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6.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6.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本题主要考查对分度值的意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理解与运用以及刻度尺的读数,关键是知道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对应于记录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所对应的单位.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8.【答案】音色; 音调
【解析】解:每个人发声的音色不同,可以通过音色区分不同的人的声音。因此有人形容歌手李健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李健声音的音色比较独特;
当李健自弹自唱时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
故答案为:音色;音调。
此题考查的是乐音的特征以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
19.【答案】固体;防止噪声产生
【解析】(1)图甲所示的实验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2)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控制噪声的。
故答案为:固体;防止噪声产生。
(1)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
(2)减弱噪声的途: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入耳处减弱。
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和减弱噪声的途径,题目比较简单。
20.【答案】音调 空气 能量
【解析】解: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用手指拨动琴弦使琴弦振动而发声;不断地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从而改变了琴弦振动的快慢,也就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把点燃的蜡烛放到音箱附近,烛焰会随着音乐跳动,这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音调;空气;能量。
(1)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3)声音不但能传递信息,还能够传递能量;
本题考查声音产生的条件和特性,声音传播的条件,声与能量以及声音音调的影响因素,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分析解答。
21.【答案】凹透;凸透
【解析】解:根据物理知识可知: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故甲是近视眼原理图,应佩戴凹透镜;乙是远视眼原理图,应佩戴凸透镜.
故答案为:凹透;凸透.
本解答本题需掌握:①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②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
22.【答案】甲;丁
【解析】
【分析】
正常人眼的晶状体的焦距调节功能很强,所以物体的像总能成像在视网膜上,当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其焦距变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应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本题主要让学生了解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及矫正方法。
【解答】
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属于近视眼的是甲图;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即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丁。
故答案为:甲,丁。
23.【答案】5;0.8
【解析】解: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该同学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1m=2m,则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3m+2m=5m,
视力表全长为0.8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可知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也为0.8m。
故答案为:5;0.8。
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人和人的像相对于镜面对称,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依据数学知识计算。
熟记并灵活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与物大小相同;②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③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④虚像。
24.【答案】解:近视眼晶状体比较突出,比正常眼的焦距短,晶状体折射光线的本领比正常眼要大些,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制成的近视镜眼镜,在光线进入眼睛以前就先发散一些,这样就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近视眼的人就能看到物体所成的清晰的像了。
作图如下:
【解析】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或者眼球前后方过长引起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要用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来矫正。
此题考查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这是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25.【答案】解: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变,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经过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作出折射光线。
【解析】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光垂直射到水中,传播方向不变,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同时也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和光的反射定律。注意当光垂直入射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即折射角和入射角都是0∘。
26.【答案】(1)光屏;(2);(3)B。
【解析】解:(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首先应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如图所示,S′为像点:
(3)据题可知,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故
A、若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即蜡烛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应该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
B、若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即在1倍焦距以内,此时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正确;
C、若是通过透镜的表面反射成像,即相当于凸面镜成像,故成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故C错误。
故答案为:(1)光屏;(2);(3)B。
(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首先应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这样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
(3)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析即可判断;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光路图的做法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的实验题,难度不大。
27.【答案】乙;运动;0.08;慢
【解析】解:(1)因为实验目的是测量气泡从O点运动到10cm、20cm、30cm和40cm处所用的时间,因此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等气泡运动上升到0位置时开始计时,故同意乙同学的方案;
(2)因为塞子向对于气泡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塞子是运动的。因气泡是在上升过程中,所以若以上升的气泡为参照物,塞子是向下运动的。
(3)由题知,路程s=56cm=0.56m,时间t=7s.则气泡的速度:v=st=56cm7s=8cm/s=0.08m/s。
(4)要测量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由于物体是动态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物体运动的越慢,越易于测量。故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
故答案为:(1)乙;(2)运动;(3)0.08;(4)慢。
(1)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一直保持不变,路程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且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不变的。
(2)利用塞子与气泡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否变化,结合机械运动中有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定义,即可确定答案。
(3)根据题目中告诉的路程与时间结合速度的计算公式,即可求得气泡的平均速度。
(4)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即可知道哪种情况更便于测量气泡的运动时间和距离。
此题考查到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由于气泡的运动,导致了塞子与气泡间的位置的变化,气泡被选作参照物后,气泡就静止不动,所以位置的变化是由塞子引起的,故塞子是运动的。此外还考查了速度的计算,计算时要注意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综合性较强,而且有一定的难度。
28.【答案】左;31.4;20;1.57×103
【解析】解:(1)天平使用前首先将天平放到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调节螺母使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平衡调节原则:右偏左调,左偏右调,先快后慢。如图所示,指针右偏,应左调平衡螺母。
故答案为:左。
(2)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而要准确读出游码所对刻度,必须明确标尺的分度值及以游码左端所对刻度为准。所以药液瓶和剩余的质量是砝码20g+5g,游码刻度3.6g,共20+5+3.6=28.6g;根据题意,量筒里液体的质量是:60g−28.6g=31.4g。
读取量筒液体的体积时,视线与液面(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据图知,每个大格中5个小格,每小格2ml,所以读数为16ml.所以量筒中药液的体积是20cm3,
故答案为:31.4;20。
(3)根据密度公式ρ=mv,代入数值,单位转换得:
故答案为:1.57×103。
本题目是测定密度的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天平、量筒的读数及密度的基本计算。天平使用前的注意事项做到放、拨、调,称量前指针指在刻度盘偏右调螺母,称量时指针指在刻度盘偏右说明右盘质量大。读取量筒体积时,视线与液面(凹液面的底部)相平。
天平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之一,放、调、称、读等都是基本的知识要求,必须掌握扎实牢固。量筒读数要视线与液体凹面平行。
29.【答案】解:(1)声源;液化
(2)高架桥的长度为:s=10m×(11−1)=100m,
车的速度:v=st=100m10s=10m/s;10m/s=10×3.6km/h=36km/h;
车完全过桥上长15m的隔音板:s′=15m+20m=35m,
车完全过桥所用时间:t′=s′v=35m10m/s=3.5s.
答:车在高架桥段的速度是10m/s,合36km/h;若车长20m,需要3.5s.
【解析】(1)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别针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接收三个方面;根据选项中减弱噪声的位置,可选出答案.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吸热;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
(2)先计算出高架桥的长度,再根据速度公式v=st计算车的速度;车完全通过高架桥通过的路程等于桥长加车长,再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完全通过桥所用时间.
本题考查了减弱噪声的途径、物态变化和速度公式的灵活应用,综合性较强,难度不大.
30.【答案】解:(1)我会选择树脂镜片,因为树脂镜片不但透光度好,而且质量相对较轻.
(2)∵ρ=mV,
∴树脂镜片质量:
;
(3)∵ρ=mV,
∴铜合金镜架的体积:
;
镜架体积不变,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这副镜架的质量:
答:(1)选择树脂镜片;因为树脂镜片不但透光度好,而且质量相对较轻;
(2)该副眼镜的镜片质量为10.4g;
(3)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这副镜架的质量是11.25g.
【解析】(1)从题目所给数据中可以看出树脂镜片的透光度好,且密度小,同样体积的镜片质量小;
(2)确定选择镜片的密度和体积,根据公式m=ρV可求该副眼镜的镜片质量;
(3)已知铜合金镜架的质量,根据公式V=mρ可求铜合金镜架的体积,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镜架的体积不变,根据公式m=ρV可求这副钛合金镜架的质量.
本题考查质量、体积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要学会从题目所给信息中找到有用的数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二),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答案】A,【答案】B,【答案】D,【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三),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A,【答案】B,【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一),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m/sD,9km,【答案】D,【答案】B,【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