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广东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教学课件专题
广东专版中考化学复习第六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图像题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专版中考化学复习第六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图像题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题型剖析,※考点精练,※考点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类型一 有关pH变化的图象(5年3考)
【例】(导学号08224486)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来探究中和反应的规律时,其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6-1-1所示,则a点表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A. HCl、NaOHB. NaCl C. NaCl、NaOH D. NaCl、HCl
方法点拨:从反应曲线判断是酸加入碱还是碱加入酸:首先要根据图象起点pH的大小来判断起始溶液的酸碱性,然后根据曲线的走势和pH的变化确定加入溶液的酸碱性,最后根据反应的进程和溶液的酸碱性确定溶液中溶质的组成。
1. (导学号08224487)向装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入稀H2SO4至过量,有关溶液pH和滴入稀H2SO4体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2. (导学号08224488)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需要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来降低某些环境中酸或碱的含量。学校课外活动小组利用5%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10 mL 5%的稀盐酸中,将测得溶液pH的变化绘制成图6-1-2所示曲线。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说法中,合理的是( )A. 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呈酸性,pH=0B. 未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显酸性,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显碱性C. 滴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反应,溶液呈中性,pH=7D. 滴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14
3. (导学号08224489)某种消化药片的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镁,它能减缓因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pH变化的情况是( )
4. (导学号08224490)(2017北京)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6-1-3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 30 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C. 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D. 从20 s到40 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增大
类型二 物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图象(5年2考)
【例】(导学号08224491)将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与蒸发时间的变化关系可表示为下图中的( )
方法点拨:根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100%,审题时先确定原溶液为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分析变化过程中溶液、溶剂、溶质三个物理量的变化,判断出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时,虽然溶质在不断析出,但由于溶剂和溶质同时按一定比例减小,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发生改变。
1. (导学号08224492)图中能正确反映题中所描述的变化事实的是( )
2. (导学号08224493)某温度时,将烧杯中的m g KNO3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然后再将烧杯中的物质逐渐升温(假设溶剂没有损失),能够正确表示此过程中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是( )
3. (导学号08224494)将某H2SO4溶液分成两等份,分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ZnO,ZnCO3固体,充分反应,所得ZnSO4溶液质量分数与所加固体质量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类型三 金属与溶液反应的图象(5年2考)一、金属与酸反应的图象
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图象金属与几种盐的混合溶液反应时,遵循“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距离越远越容易反应”的原则。
【例】(导学号08224495)用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跟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情况用下列图象表示,纵坐标是氢气的质量,横坐标是反应时间,其中正确的是( )
方法点拨: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的位置越靠前,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越快,在坐标图中曲线越陡。相同质量的活泼金属分别和足量的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如果金属的化合价相同,则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产生的氢气越多,在坐标中表现出曲线越高;如果金属的化合价不同,则产生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化合价成正比,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就镁、铝、锌、铁四种金属来说,铝产生的氢气最多,锌产生的氢气最少。
1. (导学号08224496)等质量的三种金属a、b、c和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的硫酸盐,其反应情况如图6-1-4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2. (导学号08224497)过量的Mg、Zn、Fe三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放出H2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
3. (导学号08224498)某不纯的铁粉与稀硫酸反应时,质量关系如图6-1-5所示,x表示不纯铁粉消耗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试判断不纯铁粉中混入的杂质是( )A. Mg B. Zn C. Cu D. Ag
4. (导学号08224499)有等质量的A、B两金属的粉末,相对原子质量Ar(A)<Ar(B),将A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稀硫酸中,B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稀盐酸中,在反应中A、B均为正二价,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图6-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活动性强弱:A>BB. 反应后A、B可能都有剩余C. 消耗B的质量一定小于A的质量 D. 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一定不相等
类型四 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变化图象(5年4考)1.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的变化图象
2.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曲线
【例】(导学号08224500)下列四个示意图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滴入蒸馏水 B. 在恒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 C. 向一定量的硝酸和硝酸钙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 D.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硫酸
方法点拨:解题时要读懂每个选项所提供的信息再观察图象。对图象的分析首先要看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同一个反应,坐标发生改变,图象就发生改变,不能大意;然后分析图象中出现的起点、拐点和变化趋势是否符合题意,通过排除法确定正确答案。
1. (导学号08224501)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若继续通入CO2,白色沉淀将完全溶解。其反应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 =Ca(HCO3)2。当CO2持续不断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时,沉淀质量的变化符合下列图象中的是( )
2. (导学号08224502)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图6-1-7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④
3. (导学号08224503)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4. (导学号08224504)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 向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水B. 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铝C. 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D. 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广东专版中考化学复习第六部分专题突破专题四化学实验探究题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题型剖析,※考点精练,V3V2,V1<V3<V2,※考点演练,水流出,水蒸气,变蓝色,CO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专版中考化学复习第六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三推断题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题型剖析,※考点精练,CaOH2,置换反应,※考点演练,Fe2O3,CuSO4,CuO,复分解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专版中考化学复习第六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二化学工艺流程题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题型剖析,※考点精练,Na2CO3,冷却或降温,NH3,NaCl,CO2,作氮肥,※考点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