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C1:35.5 O:16 Na:23 Mg:24 S:32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活性炭净化水
B.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干冰人工降雨
D.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化学反应区别于其他就是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而其他则无新物质生成。
【详解】A、活性炭净化水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该过程无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降低土壤酸性,该过程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故B符合题意;
C、干冰受热升华,吸收大量的热量,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因此该题答案为B。
2. 分类法是化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碱:消石灰、烧碱、纯碱
B. 有机物:酒精、尿素、葡萄糖
C. 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氢二铵、硫酸铵
D. 单质:钢、汞、石墨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A错误;
B、酒精、尿素、葡萄糖均属于常见有机物,故选项B正确;
C、硫酸铵只含N、P、K中的氮元素,为氮肥,不属于复合肥,故选项C错误;
D、钢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单质,故选项D错误;因此,该题答案为B。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验满氧气
C.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D. 测溶液酸碱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A选项正确;
B、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说明已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B选项错误;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放在左盘的烧杯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C选项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D选项错误;因此,该题答案选A。
4.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是
A. 氢气——H2
B. 钙离子——Ca+2
C. 2个氢原子——H2
D. 硝酸钠——NaN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氢气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可知氢气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2;故A选项正确;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钙离子可表示为:Ca2+,故B选项错误;
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C选项错误;
D、硝酸钠的化学式为NaNO3,故D选项错误;因此,该题答案选A。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个O2中共含有15个电子
B.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NaCl溶液,需称量NaCl固体3.0g
C. pH小于7的雨水是酸雨
D. 50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小于50g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一个氧原子有8个电子,每个O2中共含有16个电子,A错。
B、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需称量NaCl固体50g×6%=3.0g,B正确。
C、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C错。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50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大于50g,D错。
故选:B。
6.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B. 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2
C. 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别
D.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蒸馏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时正极生成氢气,负极生成氧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1: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32:4=8:1,故B选项符合题意;
C、加肥皂水,易起浮渣儿的是硬水,有很多泡沫的是软水,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H+和碱中的OH-结合成水,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该题答案选B。
7.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黄铜片与铜片相互刻画,黄铜片上有划痕
B. 铜丝在空气中灼烧时表面有黑色氧化铜固体生成
C.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 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
【答案】D
【解析】
【详解】A、黄铜片与铜片相互刻画,由于铜片比黄铜片硬度小,应该是铜片上有划痕,选项A错误;
B、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现象是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黑色物质是氧化铜”是结论不是现象,选项B错误;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在氧气中燃烧才发出白光,选项C错误;
D、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盐酸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选项D正确。故选D。
8.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公共场所喷洒过氧乙酸(CH3COOOH)消毒液进行消毒。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宏观上看:过氧乙酸中含有三种元素
B. 从微观上看:过氧乙酸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 从类别上看: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D. 从质量上看:过氧乙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答案】A
【解析】
【详解】A、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A选项正确;
B、由过氧乙酸(CH3COOOH)的化学式可知, 一个过氧乙酸分子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故B选项错误;
C、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氧化物是指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因此过氧乙酸不属于氧化物,故C选项错误;
D、过氧乙酸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 : (14)=6:1 ,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9. 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学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铸迹斑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
B. 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
C. 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D. 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金银铜铁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正确;B、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银排在铜、铁的后面,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正确;C、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的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金属铁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错误; D、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银不能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故选C。
点睛:在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通常采取“三取中”的方法,即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
10. 下图为汽车尾气处理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C.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1D. 该反应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A、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正确;
B、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正确;
C、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NO+2CO=N2+2CO2,故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错误;
D、该反应将有害气体CO、NO转化为空气的重要成分,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正确。故选C。
11.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成实验目的是
A. 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
B. 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两种液体
C. 除去CaO中少量CaCO3的方法是高温充分煅烧
D. 除去硝酸钾溶液中少量氯化钾的方法是滴加过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答案】D
【解析】
【详解】A、硝酸铵、氢氧化钠两种固体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温度分别降低、升高,可以鉴别,故A选项正确;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水不能,可以鉴别,故B选项正确;
C、高温煅烧CaCO3可以生成CaO与二氧化碳,因此除去CaO中少量CaCO3可以用高温煅烧法,故C选项正确;
D、向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溶液中滴加过量硝酸银溶液,虽然除去了氯离子,但是引进新的杂质:银离子,故D选项错误。
故选D。
12.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C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报拌,可得到100ga 的溶液
B. c物质可能是熟石灰
C. a中含有少量b,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D. 将20°C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C,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
【答案】D
【解析】
【详解】A、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所以5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的a物质,最终可得到90ga的溶液,故A选项错误;
B、20℃时,c物质的溶解度是35g,所以c物质易溶于水,而熟石灰微溶于水,因此不能是熟石灰,故B选项错误;
C、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而不是蒸发结晶,故C选项错误;
D、20℃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升高温度,a、b物质的溶解度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所以将20 C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 a>c ,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13. 善于梳理化学知识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以下梳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属都是由金属原子直接构成的,①说法不正确;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②说法正确;因为NH4+能与OH-反应生成氨气和水,所以在溶液中NH4+与OH-一定不能大量共存,③说法正确。该组梳理归纳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B、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Fe2+中右上角的“2+”表示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①说法正确;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的是该元素的化合价,中汞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的“+2”表示氧化汞中汞元素显+2价,②说法正确;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CH4前的“2”表示2个甲烷分子,③说法正确。该组梳理归纳全部正确,符合题意;
C、人体缺乏维生素A容易患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①说法错误;洗涤剂除油污利用了乳化原理,②说法正确;高钙牛奶中的“钙”指钙元素,③说法正确。该组梳理归纳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所以进入溶洞前必须检验CO2浓度,以免造成危险,①做法正确;因为混有空气的可燃性气体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②做法正确;因为一氧化碳不能溶于盐水,所以煤炉上放盐水不能防止CO中毒,③做法不正确。该组梳理归纳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 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 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B. 加热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
C. 一定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并充分反应
D. 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镁粉至过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化钙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使原溶液中溶剂减少,会析出溶质,溶质减少,溶液质量也随之减少,但最终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不变,故图示错误;
B、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用作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加热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故图示错误:
C、一定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并充分反应,硫完全参与反应,最后硫的质量为零,故图示错误;
D、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镁活动性强于铁,铁的活动性强于铜,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镁粉至过量时,镁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根据化学方程式,Mg+CuCl2=MgCl2+Cu,每24份质量的镁能生成64份质量的铜,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减小,等氯化铜完全反应,镁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铁,根据化学方程式,Mg+FeCl2=MgCl2+Fe,每24份质量的镁能生成56份质量的铁,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减小,减小幅度小于镁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变,故图示正确。故选D。
15. 现有一不纯的氧化铜样品16g,可能混有氧化铁、氧化镁、木炭粉、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生成3.6g水,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原固体样品中肯定不含有木炭粉B. 原固体样品中混有的杂质可能有氯化钠
C. 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9.8%D. 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84g
【答案】B
【解析】
【分析】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木炭和氯化钠不能反应,和稀硫酸也不能反应。
【详解】A、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说明原固体样品中肯定不含炭粉,故A正确;
B、
16g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3.6g水,16g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5.4g水,16g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7.2g水,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生成3.6g水,则可能含有氧化镁,也可能含有氧化铁,但一定含有氯化钠,故B不正确;
C、设硫酸的质量为x,生成的水中的氢元素完全来自于硫酸,则
x=19.6g
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水质量为
所用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故C正确;
D、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为,故D正确。故选B。
【点睛】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木炭和氯化钠不能反应,和稀硫酸也不能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16. 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科技发展中,都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用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A金刚石
B氮气
C氯化钠
D小苏打
①可用于充填灯泡的是____________
②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___。
③可用于作发酵粉的是__________。
④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________。
(2)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糯米是粽子的主要配料之一,它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
(3)加热冷水,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水中常有气泡冒出的原因是_________。
(4)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食盐资源,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海水晒盐,将得到的粗盐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精盐,精盐属于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在我国四川某地发现了一个超大规模的锂矿,储量高达52万吨,被称之为“中国锂谷”。理矿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有着21世纪改变世界格局的“白色石油”和“绿色能源金属”之称。如图是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B 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 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g
D 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
(6)研发高性能“中国芯”是我国信息产业的当务之急。“中国芯”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工业上用 来制取粗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填字母)
A X的化学式是SiO2
B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
D 该反应体现了C的氧化性
(7)科学家认为:“氢气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2017年10月世界首列使用氢燃料电池的有轨电车在河北唐山投入商业运转,标志着我国氢能源的利用上了一个新台阶。氢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氢气被称为“绿色能源”的主要原因是____。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南极撞击坑成功软着陆,探测器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8)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9)聚酰亚胺聚合材料覆盖在探测器表面,可以保证探测器在温差极大的月球上正常工作,请推测该材料的一条性质:________。
【答案】 (1). B (2). A (3). D (4). C (5). 糖类 (6). 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7). 混合物 (8). AD (少选或错选不得分) (9). AB (10).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水,对环境无污染 (11). a (12). 热稳定性强或导热性差
【解析】
【详解】(1)①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充填灯泡,故填:B;
②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故填:A;
③小苏打能与面粉发酵时产生的酸物质反应,可用于作发酵粉,故填:D;
④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故填:C;
(2)糯米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糖类;
(3)加热冷水,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水中常有气泡冒出,是因为溶解的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会逸出;
[工业生产]
(1)将得到的粗盐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精盐,还含有可溶性杂质,故精盐属于混合物;
(2)A 锂元素的原子有2层电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A说法正确;
B 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B说法错误;
C 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单位不是g,C说法错误;
D 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D说法正确;故填:AD;
(3)A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的硅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的数目分别为1、2、2,反应前的硅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的数目分别为为0、2、0和X,根据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X的化学式是SiO2,A说法正确;
B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为置换反应,B说法正确;
C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少,C说法错误:
D 该反应体现了C的还原性,D说法错误。故填:AB;
(4)氢气被称为“绿色能源”的主要原因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水,对环境无污染;
[科技发展]
(1)图2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聚酰亚胺聚合材料,故填:a;
(2)聚酰亚胺聚合材料覆盖在探测器表面,可以保证探测器在温差极大的月球上正常工作,说明该材料的热稳定性强或导热性差。
17. 科学方法对化学学习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1)分类归纳是研究化学物质的重要方法。如右图是某同学整理的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
①铁丝燃烧生成Fe3O4的过程中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②铁制品的锈蚀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③与FeSO4中铁元素化合价相同的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④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已经开始炼铁。请写出赤铁矿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微观粒子模型是研究化学变化的重要方法。
①图甲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该图说明化学反应过程中________(填字母)一定发生变化
A原子核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原子的电子层数
②图乙是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示意图。从粒子角度分析该化学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
(3)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①实验1中同时向烧杯中加入一粒相同大小的品红, 发现整杯水变红的时间热水比冷水短。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②实验2中使用白磷和红磷是为了对比___________不同。
③实验3是大小、形状相同的Mg、 Zn、Fe、 Cu四种金属同时投入盐酸中发生的现象,金属周围的黑点表示生成的气体。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铜不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气
B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Mg
C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质量: Zn比Fe多
【答案】 (1). 放出 (2). O2和H2O (写氧气和水也可)少或错不得分 (3). FeO (4). (5). B (少选或错选不得分) (6). Ba2+和SO42-形成难溶于水的BaSO4 (无沉淀或难溶不得分) (7). 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8). 可燃物的着火点(或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9). AC
【解析】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铁锈蚀的条件、化学式写法以及炼铁的原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的性质、燃烧的条件、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分析作答。
【详解】(1)①铁丝燃烧生成Fe3O4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②铁制品的锈蚀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③FeSO4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硫酸根显-2价,则+2价的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O;
④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即:;
(2)①图甲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该图说明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发生变化;
②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化学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Ba2+和SO42-形成难溶于水的BaSO4;
(3)①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所以同时向烧杯中加入一粒相同大小的品红,发现整杯水变红的时间热水比冷水短;
②在实验2中,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需要达到物质燃烧的最低温度,即二者的着火点不同;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而且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和稀酸溶液反应时现象就越剧烈,所以:
A、金属铜周围没有生成的气体,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的后面,铜不能置换酸中的氢元素,盐酸中没有氢气,只有氢元素,结论错误,符合题意;
B、镁表面的气泡产生最多,最剧烈,所以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Mg,不符合题意;
C、每65份质量的锌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发生生成气体质量:Zn小于Fe,符合题意。故选AC。
18. 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与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装置D集满氧气后,集气瓶应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在桌面上。
(3)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要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气流,则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填序号)装置。小红同学利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如图是小红同学在实验室模拟工业上用大理石(含少量氧化铁和二氧化硅)为原料提纯碳酸钙的实验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氨水呈碱性,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代替,原因是_________。
②操作a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
③滤液B中加入试剂X恰好完全反应,若滤液C中只含有两种溶质,则试剂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试管 (2). (3). 正立 (4). C (5). a (6). 硫酸与块状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附着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7). 漏斗 (8). (NH4)2CO3
【解析】
【详解】(1)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试管;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猛酸钾、二氧化锰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在底部聚集,所以正立于桌面上保存;
(3)获得平稳气流需要控制反应速率,C中带有分液漏斗,漏斗上有活塞,通过控制活塞的开启与关闭,可以调节加入液体的量,控制反应浓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先在底部聚集,因此从短口a进气,达到收集目的;
(4)①硫酸与块状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附着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②操作a实现了固、液分离,操作a为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③滤液B中含有氯化钙、氯化铵和氨水,加入X生成了碳酸钙,说明X含有碳酸根,所以是氯化钙与X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一种氯化物,由于B中存在氯化铵和氨水,不能再生成别的溶质,否则不符合两种溶质的要求,因此氯化钙与X反应除生成碳酸钙外,另一种氯化物只能为氯化铵,且所以X除了碳酸根还应含有铵根离子,所以X为碳酸铵,化学式为(NH4)2CO3。
.
19.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小组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NaOH;
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
猜想三:含有NaOH、Ca(OH)2。
同学们取少量B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
(3)A、B、C、 D四个实验中,能体现碱化学通性的是 ________(填字母)。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四个实验并没有探究出碱所有的化学通性。从这四个实验中选择一个,继续加入相关试剂,能得出碱的其他化学通性。该实验的方案是_________(写出操作和现象)。
(4)实验C中盛有一定质量5%的氢氧化钠溶液,当加入66.9g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4.9g蓝色沉淀。试计算:
①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
②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解题过程: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1). 气球胀大 (2). (3). 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4). ACD (少选或错选不得分) (5). 向D中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向C中继续滴加稀盐酸,蓝色沉淀消失) (6). 80g (7). 5%
【解析】
【详解】(1)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锥形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胀大,所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胀大;故填:气球胀大;
(2)实验B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若猜想二正确,即溶液中溶质为NaOH、Na2CO3,加入盐酸后,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后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产生气泡,故填: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3)碱的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盐和水,都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碱的通性是ACD,还未验证的是碱与酸的反应,要探究该性质,实验的方案是在D试管中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故填:ACD;在D试管中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4)设所用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y
x=4g y=7.1g
①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
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故填:80g;5.0%。
A.一定与不一定
B.数字“2”含义
①金属不一定都由原子构成
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
③在溶液中NH4+与OH-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①Fe2+: 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②:氧化汞中汞元素显+2价
③2CH4:2个甲烷分子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乏维生素A容易患坏血病
②洗涤剂除油污利用了乳化原理
③高钙牛奶中的“钙”指钙元素
①进入溶洞前必须检验CO2浓度
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
③煤炉上放盐水防止CO中毒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不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错误
在试管乙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__________
猜想二正确
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景山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景山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景山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景山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