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北京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练习专题
北京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05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05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练习,共35页。
题型突破(五)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题型分类突破
类型一 基本实验
角度1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2018·东城二模]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图T5-1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备和收集氧气的装置是 (填序号)。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E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实验室常用较浓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中,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最适合的装置组合是 (填序号)。
图T5-2
3.课堂上老师利用如图T5-3所示的装置演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T5-3
(1)实验现象是 。
(2)水的作用是 。
(3)仪器a的名称是 。
4.[2018·房山区二模]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木炭燃烧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2)若验证生成物,需向集气瓶中加入的药品为 。
B
铁丝燃烧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的作用是 。
5.同学们在实验室用5%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
图T5-4
气体制备:用配制好的5%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请你在A、B两套装置中选择其中一套,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待反应结束后同学们回收了混合物中的MnO2,实验操作为 。
性质实验:小明用收集好的氧气,进行了图T5-5的实验:
图T5-5
把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中,实验现象是 ;为使铁丝在氧气中持续剧烈燃烧,他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 ,缓慢插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持续剧烈燃烧。通过实验得出,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且可燃物燃烧更剧烈。
6.图T5-6是同学们制取氧气和探究氧气性质的活动。
图T5-6
(1)图Ⅰ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仪器a的名称是 。操作中有很多注意事项,例如在收集氧气时看到气泡从瓶口逸出,应该 ,再将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实验中有些错误操作可能会使试管炸裂,写出为避免试管炸裂的一个正确操作 。
(2)图Ⅱ①中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完毕盖好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如图②),玻璃片未掉下来的原因是 。
角度2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7.[2018·怀柔二模]图T5-7是用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时的主要步骤:
图T5-7
(1)A的实验现象是 。
(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C装置收集气体的原因是 。
8.[2018·西城二模改编]如图T5-8为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T5-8
(1)加热液体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9.[2018·镇江改编]某同学设计如图T5-9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图T5-9
实验一:A瓶中 (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现象,B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控制的变量是 。
实验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 (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由此现象可知二氧化碳具有 的物理性质。
10.[2015·朝阳二模改编]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图T5-10
(1)图甲中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甲所示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另一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图乙烧杯中有两支高低燃烧的蜡烛,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图丙有三支高低燃烧的蜡烛,被罩在一只稍大一些的烧杯中。分别观察到乙、丙中蜡烛燃烧的现象是 (填序号)。
A.乙、丙都是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B.乙、丙都是自上而下依次熄灭
C.乙中自上而下依次熄灭,丙中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D.乙中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丙中自上而下依次熄灭
角度3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1.[2018·北京]用如图T5-1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
图T5-11
(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 。
(2)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 (填序号)。
A.酒精燃烧
B.蜡烛熔化
C.火柴燃烧
12.[2016·东城一模改编]根据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T5-12
(1)图Ⅰ中,铜片与黄铜片相互刻画,铜片表面留下明显划痕,结论是 。
(2)图Ⅱ中,先燃烧的是 ,结论是 ,图Ⅱ中铜片的作用是 。
13.[2017·房山二模]课外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锌、铜、镍三种金属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一根铜丝,在铜丝一端滴上一滴石蜡,用酒精灯加热铜丝的另一端。
实验二取粗细、长短相同的锌丝、铜丝、镍(Ni)丝分别与50 mL稀盐酸反应,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锌
镍
铜
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15%
15%
15%
主要实验现象
大量气泡
少量气泡
无现象
(1)实验一中观察到石蜡 ,说明铜丝具有 性。
(2)由实验二得出锌、铜、镍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14.[2017·海淀一模]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同学们设计了如图5-13所示实验。
图T5-13
(1)第1步实验的目的是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第2步实验中,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溶液甲可以是 (填序号)。
A.稀盐酸 B.FeSO4溶液
C.CuSO4溶液 D.ZnSO4溶液
角度4 常见化合物酸、碱、盐的性质
15.探究紫色石蕊变色规律的实验中,往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图T5-14所示的试剂,再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
图T5-14
(1)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是孔穴 (填序号)。
(2)孔穴中试剂变蓝的是 (填序号)。
16.[2018·石景山二模]根据图T5-15所示实验,Y烧杯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图T5-15
(1)该实验可证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红色变为无色的原因 。
(3)该实验得出氢氧化钠的性质有 。
17.[2018·房山二模]如图T5-16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稀盐酸。
图T5-16
(1)无明显变化的孔穴有 (填序号)。
(2)孔穴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孔穴5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出所有可能)。
18.[2017·东城一模]炎热的夏天,在家中可以自制汽水来解暑。
制备材料 1.5 g小苏打、1.5 g柠檬酸、蔗糖、果汁、凉开水、500 mL饮料瓶
制作过程如图T5-17所示。
图T5-17
(1)柠檬酸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检验柠檬酸的水溶液显酸性,可以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
A.铁钉 B.铜丝
C.鸡蛋壳 D.食盐
(2)上述自制汽水属于“碳酸饮料”,其中碳酸的来源是 。
(3)材料中的小苏打是 的俗称,其水溶液显碱性。
(4)打开该汽水瓶盖,能够看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9.同学们运用对比的学习方法探究碱的性质。
实验一
观察固体表面
实验二
向两块固体表面滴加稀盐酸
实验三
振荡3个塑料瓶
(1)由实验一、二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 ,因此要密封保存。
(2)实验三中观察到3个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对比A瓶与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 。
20.氧化钙俗名生石灰,某同学针对氧化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图T5-18
(1)分离B中难溶物的操作Ⅰ叫 。
(2)如果要用实验证明C中不是水而是一种溶液,可以选择下列 (填序号)进行实验。
①稀盐酸 ②酚酞溶液 ③二氧化碳 ④氯化钠溶液
(3)操作Ⅱ可以加入某种物质或进行某操作使无色澄清液C出现白色浑浊,操作Ⅱ是 。
(4)C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质,原因(方程式表示) 。
21.[2018·丰台二模]现有三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
图T5-19
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1)分别滴加紫色石蕊后,A烧杯中溶液变为红色,则所盛溶液为 。
(2)将A中溶液分别加入到B、C烧杯中,即可鉴别出B为碳酸钠溶液,C为澄清石灰水,依据的现象为 。
角度5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2.[2017·东城二模]利用下列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去,因导管产生的误差忽略不计)。
图T5-20
(1)打开止水夹a、b,向集气瓶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空气,通入集气瓶内空气的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测得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
(2)关闭止水夹a、b,用强光照射引燃白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b,看到的现象是 ,测得量筒内水的体积是V2。根据实验记录V1、V2,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式是 。
图T5-21
23.[2018·房山二模]利用如图T5-21 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燃烧匙中盛有足量红磷,左右管中盛有等量水。点燃红磷迅速放入左管中,并盖紧胶塞。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红磷量不足将导致的结果是 。
(3)整个实验过程中,左管中的水面变化情况为 。
24.[2017·通州一模]可以利用手持技术较准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乙、图丙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过程中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p'分别是反应结束时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
图T5-22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什么集气瓶中的压强会先增大后减小?请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能否用木炭来进行氧气含量的测定?请结合图进行说明: 。
角度6 探究燃烧条件
25.[2018·海淀一模]用图T5-23所示的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
图T5-23
(1)实验甲:用可燃物红磷和白磷进行探究,若要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则固体A为 。
(2)实验乙:将长、短两支蜡烛固定在烧杯中,点燃。
①向烧杯中放入干冰后,长蜡烛继续燃烧,短蜡烛的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②向烧杯中继续加入干冰,长蜡烛仍然不熄灭。这一现象反映出CO2具有的性质是 。
26.[2018·门头沟一模]用图T5-24所示装置,分别对燃烧条件进行研究。
图T5-24
内容
研究燃烧条件
步骤
①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关闭弹簧夹,加热木炭。
②停止加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通入O2。
③加热木炭。④停止通O2,熄灭酒精灯。
(1)木炭充分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步骤②的目的是 。
27.[2018·朝阳二模]利用下列装置完成A或B两个实验(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
A
B
挤压滴管1,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240 ℃以上。
(1)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燃烧管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其原因是 。
挤压滴管2,一段时间后,微热燃烧管至80 ℃。
(1)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结论,对应的现象是 。
(续表)
角度7 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混合物(如粗盐中
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8.[2018·丰台区二模]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可供选择的主要仪器如下: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蒸发皿 ④托盘天平
⑤10 mL量筒 ⑥100 mL量筒 ⑦药匙
⑧胶头滴管 ⑨漏斗 ⑩酒精灯 铁架台 玻璃棒
(1)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2)蒸发过程中,需不断进行搅拌,其原因是 。
29.[2016·通州二模]某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进行了如图Ⅰ操作:
图T5-25
(1)将粗盐进行提纯并计算其产率。操作步骤为:①→ (填序号)。
(2)实验结束后,发现产率较低。可能原因是 (填序号)。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3)操作⑥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如图Ⅱ所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填序号)。
角度8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30.[2018·西城二模改编]实验室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图T5-26
(1)操作⑤中量筒的量程是 (填“10 mL”“50 mL”或“100 mL”)。
(2)若操作①中有部分固体洒落桌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1.[2017·朝阳一模]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
(1)配制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g。
(2)用量筒量取所需浓盐酸与水的体积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 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3)将两种液体都倒入 (填仪器名称)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4)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备用。
角度9 综合对比实验
32.[2018·朝阳期末考试] “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图T5-27
(1)实验1中,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到乒乓球碎片比滤纸片先燃烧,通过此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A.可燃物 B.空气 C.温度达到着火点
(2)实验2中,把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B.水具有酸性
C.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D.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3)实验3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会出现明显现象的是 (填序号,下同)。欲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结论,需要对比 。
(4)实验4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
33.[2017·东城二模]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图T5-28
(1)A实验中,将盛有氧气的试管倒扣在被热水浸没的白磷上方,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2)B实验的目的是 。
(3)C实验中,甲试管的铁钉生锈,乙试管的铁钉不生锈,说明铁钉生锈与 有关。
(4)D实验的现象是 。
(5)E实验中,将塑料瓶充分振荡后,发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子比盛有水的瓶子明显更瘪,据此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4.[2017·石景山一模]实验小组同学用完全相同的4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已知: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实验
操作
现象
1
向瓶①内倒入13体积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
瓶子均变瘪,变瘪程度依次为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专版中考化学基础复习专项突破七实验原理分析之酸碱的性质练习,共3页。
这是一份北京专版中考化学基础复习题型突破七实验原理分析练习,共8页。
这是一份北京专版中考化学基础复习题型突破六基本实验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最低处 烧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