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3.2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设计

    3.2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设计第1页
    3.2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设计第2页
    3.2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设计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数学四年级下册五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五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共8页。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第28~32)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理解并掌握这两种数量关系。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以及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理解并掌握这两种数量关系。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以及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课件。:同学们,请看下面的问题并口答列式。(课件出示下面问题)(1)每个文具盒10,5个文具盒多少元?(2)50元买文具盒,每个10,可以买多少个?(3)50元买了5个相同的文具盒,每个多少元?指名让学生口答,老师板书。:你能自己列式解答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下面问题)(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3小时行多少千米?(2)一辆汽车行了150千米,每小时行50千米,行了多少小时?(3)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5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算式,然后口答、校对。: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应用题,知道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各种数量关系,并且我们已经接触了许多数量关系。像上面做的题里有哪些数量呢,这些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1.教学例2:请同学们先自己看图了解信息,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2)学生仔细看图。:每种商品的单价各是多少?购买的数量呢?:钢笔的单价是每支12,购买的数量是4;练习本的单价是每本3,购买的数量是5本。:单价每支12元可以写成“12/支”(板书),/支读作元每支。你知道练习本每本3元可以怎样写、怎样读吗?:练习本的单价可以写成“3/本”,/本读作元每本。:根据我们获得的信息,先填写商品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再分别求出总价,填写在课本第28页的表格中。学生填写表格;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表格填写情况,给予填写正确的学生以表扬。:从上面的题里,你发现总价与单价、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请同学们根据这个关系想一想,如果已知总价和单价,可以求什么?怎样求?:如果已知总价和单价,可以求数量,总价÷单价=数量。:再想一想,如果已知总价和数量,可以求什么?怎样求?你是怎样想到的?:如果已知总价和数量,可以求单价,总价÷数量=单价。根据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结合实际生活中例子都可以想到。: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这里三个数量关系式,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你觉得只要记住了哪一个,就能记住其他的两个?根据什么知识来记其他的两个?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汇报交流,归纳小结:我们从这里的三个数量关系式可以看出,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三个量的关系,只要知道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我们在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想出“总价÷单价=数量”和“总价÷数量=单价”。【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数量,思考求的是什么数量,是怎样求的,既可以巩固刚学到的量的概念,又是对这两题计算方法的分析。接着引导寻找共同特点,归纳数量关系,在分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能力。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对具体问题的感知、分析的基础上认识抽象的数量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2.教学例3:认真阅读,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3):知道了一列和谐号列车每小时行260千米;李冬骑自行车每分行200米。:这里所说的“每小时行260千米”,“每分行200米”,都是速度,可以写成“260千米/时”“200/分”,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分读作米每分。你能根据所得信息填写和谐号列车与李冬骑自行车的速度,再分别求出行驶的路程,完成课本第29页的表格吗?学生填写表格;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表格填写情况,给予填写正确的学生以表扬。:这道题里,你发现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路程=速度×时间。:如果已知路程和速度,可以求什么?怎样求?:如果已知路程和速度,可以求时间,路程÷速度=时间。:如果已知路程和时间,可以求什么?怎样求?:如果已知路程和时间,可以求速度,路程÷时间=速度。:这里主要记住哪一个,就能记住其他的两个?根据什么知识可以从乘法的关系式想出其他的两个?:速度×时间=路程。:请大家把这三个数量关系式齐读一遍小结:速度、时间和路程是一组联系紧密的数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想出“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设计意图:采用与上一例题相同的教学思路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1:“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2:常见的数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学会总结和应用数量关系。……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1.本节课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在交流评价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体验,较好地体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经过合作和谈话的过程,自觉地运用了比较的方法,不仅使学生初步感知了什么是速度,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在解题时学会运用转化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动脑思考,发现规律,让他们把发现的规律说给同伴听,然后全班交流,总结常见数量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学生应用这些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做准备。A从西村到东村两地相距2400,张叔叔从西村出发去东村,每分钟行60米。(1)出发10分钟后,他大约在什么位置?(在图中做标记)(2)张叔叔8:10出发,走完一半路程时是什么时间?(考查知识点: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能力要求: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B小唐从家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行80,能在上课前6分钟到达学校,如果每分钟走50,就要迟到3分钟,那么小唐家距离学校有多远?(考查知识点: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能力要求: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堂作业新设计A:(1)(2)2400÷2÷60=20(分钟) 810+20=830B:(80×6+50×3)÷(80-50)=21(分钟) 80×(21-6)=1200()教材习题教材第29页“练一练”1. (1)218/ (2)16/2. 340×5=1700()3. 325×48=15600()教材第30~32页“练习五”1. 25 41 20 40 32 352.  
      121× 13 363121 1573   
       604×  26 36241208 15704   
      248× 371736744 91763. 8804 2800 20502 93154. 2650 36455. 84 540 92 90 64 75 1500 816. 285×12=3420()7. 54÷18=3()8. 910÷13=70(/)9. 360÷8=45(/)10.(1)537×16=8592() (2)(845-537)×13=4004()11. 85×8÷10=68(千米/)12. 2128 8050 6576 961413. (按行填)(1)18 58 2712 (2)245 7 612514. 京沪高速铁路:264×5=1320(千米) 京沪高速公路:105×12=1260(千米)15.(1)24×8=192() (2)192÷24=8() (3)192÷8=24()16. 104×24=2496() 72×24=1728()17. 115×45=5175() 5300>5175 不能打完。18. (64+20)×135=11340(千克)19. (26+31+24+28)×12=1308()思考题:      

    相关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共3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计算练习,复习铺垫,回顾整理 沟通联系,练习与应用,反思与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