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化学总复习开放性试题基础巩固练习讲解专题
- 中考化学总复习信息给予题基础巩固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化学总复习信息给予题提高巩固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中考化学总复习开放性试题提高巩固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化学总复习学科综合题提高巩固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探究题基础知识讲解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中考化学总复习学科综合题基础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学科综合题基础巩固练习,共4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
A.冰雪消融 B.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
C.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冒“白气” D.日光灯用久后两端变黑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融化成水时体积不变
B.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4.对下图所示实验产生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反应后天平指针偏右,是由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B.乙:不断抽气,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幅不断减小
C.丙:进入瓶中的水约占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是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D.丁:不断用力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是由于球下方受到的压强增大
二、填空题
5.2017年春,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旱灾。
(1)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干冰等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撒在云层上的干冰________(填物态变化)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
(2)施用磷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磷矿粉是常用的磷肥,其主要成分磷酸钙[Ca3(PO4)2]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面对旱情,我们更要节约用水。写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 。
6.晓涵同学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把气球中的镁屑加入到盛有稀盐酸的锥形瓶中,整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整个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用理化知识解释A→B过程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7.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之一。为了得到少量纯净的氧气,在实验室可以利用氯酸钾等物质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在自然界里,空气中的氧气是由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通过________作用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还伴随着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即________。
比较上述两种不同的反应,我们既可以找到两者之间的异同点,还能进行科学的推测。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在叶绿体制造氧气的同时还生成了________为生命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从反应的条件看,在叶绿体中可能存在具有________作用的物质。
8.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以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的影响。
步骤1:将一定数量的性别、日龄、大小相同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编号为A和B。
步骤2:A组小鼠饲喂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B组小鼠不饲喂。
步骤3:两组小鼠饲喂等量的饲料一段时间。
步骤4:将A、B两组小鼠分别放入甲、乙两装置,待小鼠安静后塞紧胶塞,一段时间后记录两装置中液滴移动情况。
(1)实验方案中对装置的设计有不妥之处,请加以改正。
(2)选用性别、日龄、大小相同的健康小鼠,并随机均分为两组的目的是 。
(3)若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则甲装置中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装置。
(4)该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动物呼吸作用吸收________,而呼吸作用放出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导致广口瓶内气压下降。
9. 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用的“祥云”火炬,内装燃料是液态丙烷。常温下,丙烷气体通过________的方法变为液态,灌装在火炬内。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xO2yCO2+zH2O,则x值为________。已知丙烷的热值为5.04×107 J·kg-1,完全燃烧0.05 kg丙烷,放出的放量是________J。
三、计算题
10.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当加入73克稀盐酸时,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多少?
11.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得到的固体粉末为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粉末中的单质铜的含量进行测定。三组同学各取10克粉末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加入不同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对烧杯中剩余固体进行称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组实验中剩余固体是 。(写出物质名称或符号)
(2)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 。
(3)加入的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冒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2.【答案】B
【解析】冰融化成水时体积会减小;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肯定会改变,否则便无新物质产生;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故A、C、D均错。溶液稀释时加水,溶质质量不变。
3.【答案】C
【解析】量筒只用于量取液体体积,不能加热;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故无法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观察人体红细胞结构应用显微镜,不能用放大镜,故A、B、D均错。
4.【答案】C
【解析】A中指针偏右是因为左盘烧杯中产生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但仍符合质量守恒;B中发声体振幅未变,声音渐小是因为钟罩内空气稀薄所致;D中漏斗内球不会掉下来是因为吹气时球上方压强减小所致。
5.【答案】(1)升华 (2)+5 (3)采用喷灌方法浇地、用洗衣水擦地等
【解析】
(1)干冰很容易升华,升华要吸热。
(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Ca为+2价,O为-2价,故P的化合价为+5。
(3)生产、生活中节水的方法有多种,如生活上用洗衣水冲厕所等。
6.【答案】
(1)固体消失,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放热,气球膨胀
(2)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H2,使锥形瓶内气体增多,且反应放热使气体受热膨胀,瓶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气球膨胀
【解析】把气球中的镁屑加入到稀盐酸中,镁会和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放出热量,气球会膨胀。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反应生成H2,使锥形瓶内气体增多,且反应放热使气体受热膨胀,此时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气球膨胀。
7.【答案】2KClO32KCl+3O2↑ 光合
太阳能(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有机物(或其他合理答案) 催化
【解析】本题属于化学与生物学科间的综合命题。从反应的条件看,叶绿体能在常温常压下将CO2转化为O2,由此推测其中可能存在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
8.【答案】
(1)将乙装置中的清水改成氢氧化钠溶液
(2)控制变量,减小误差 (3)大于 (4)氧气
【解析】根据题意,他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对比实验,依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实验时只应有一项因素是可变的即A、B两组小鼠饲喂饲料的种类不同。所以乙装置小烧杯中的溶液应改为NaOH溶液。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因此甲装置液柱左移距离大。
9.【答案】压缩体积(或增大压强) 5 2.52×106
【解析】在常温下,使气体发生液化的方法是压缩体积或增大压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出x的值为5。0.05 kg×5.04×107 J·kg-1=2.52×106 J。
10.【答案】
解:设生成气体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10g x
100:44=10g:x
X=4.4g
答:生成气体的质量是4.4g。
11.【答案】
(1)铜(2)80%
(3)解:设20g稀硫酸中的溶质H2SO4的质量为x。
CuO + H2SO4 = CuSO4 + H2O
80 98
10g-8.4g x
x=1.96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的质量分数为:1.96g÷20g×100%=9.8%
答:加入的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是9.8%。
组别
样品质量(克)
加入稀硫酸质量(克)
剩余固体质量(克)
1
10
20
8.4
2
10
30
8
3
10
40
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学科综合题提高巩固练习,共6页。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信息给予题基础巩固练习,共4页。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开放性试题基础巩固练习,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