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题强化训练
2022届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题强化训练: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北京使用)
展开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题强化训练: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北京使用),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23小题;共92分)
1. 如图所示,质量为 2 kg 的物块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水平向右的恒力 F 的大小为 10 N,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g 取 10 m/s2。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则物块的加速度为
A. −7 m/s2B. 3 m/s2C. −3 m/s2D. 5 m/s2
2. 质量不同的甲、乙两辆实验小车,在相同的合外力的作用下,甲车产生的加速度为 2 m/s2,乙车产生的加速度为 6 m/s2,则甲车的质量是乙车的
A. 13B. 3 倍C. 12 倍D. 112
3. 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为 F。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 t,物体的位移为 s,速度为 v,则
A. 由公式 a=vt 可知,加速度 a 由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决定
B. 由公式 a=Fm 可知,加速度 a 由物体受到的合力和物体的质量决定
C. 由公式 a=v22s 可知,加速度 a 由物体的速度和位移决定
D. 由公式 a=2st2 可知,加速度 a 由物体的位移和时间决定
4. 有几名同学在一次运算中,得出了某物体位移 x 的大小与其质量 m 、速度 v 、作用力 F 和运动时间 t 的关系式分别如下,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 x=v2aB. x=mv3FC. x=FtD. x=mv22F
5. 如图所示,轻绳一端连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Q,另一端绕过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定滑轮与小球 P 连接,P 、 Q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
A. Q 可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B. Q 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 Q 受到的轻绳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水平向左
D. Q 受到的轻绳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左下方
6. 在解一道计算题(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时,一个同学解得位移 s=F2m(t1+t2),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
A. 可能是正确的
B. 一定是错误的
C. 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D. 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7. 将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小球 a 、 b 用细线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于 O 点,如图所示。用力 F 拉小球 b,使两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且细线 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 θ=3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则 F 的最小值为
A. 33mgB. mgC. 32mgD. 12mg
8. 如图所示,在野营时需要用绳来系住一根木桩。细绳 OA 、 OB 、 OC 在同一平面内,两等长绳 OA 、 OB 夹角是 90∘,绳 OC 与竖直杆夹角为 60∘,绳 CD 水平,如果绳 CD 的拉力等于 100 N,那么 OA 、 OB 的拉力等于多少时才能使得桩子受到绳子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
A. 50 NB. 100 NC. 10063 ND. 10033 N
9. 城市中的路灯经常用三角形的结构悬挂。如图所示为这类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型。图中硬杆 OB 可以绕通过 B 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钢索和杆的重力都可以忽略。如果悬挂物的重力为 G,AO 与 BO 间的夹角为 θ。关于钢索 OA 对 O 点的拉力和杆 OB 对 O 点的支持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钢索 OA 对 O 点的拉力大小为 Gtanθ,方向沿钢索向上
B. 钢索 OA 对 O 点的拉力大小为 Gtanθ,方向沿钢索向上
C. 杆 OB 对 O 点的支持力大小为 Gtanθ,方向沿杆向右
D. 杆 OB 对 O 点的支持力大小为 Gtanθ,方向沿杆向右
10. 一个质量为 3 kg 的物体被放置在倾角为 α=30∘ 的固定、光滑斜面上,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g 取 10 N/kg)
A. 仅甲图B. 仅丙图C. 仅乙图D. 甲、乙、丙图
11. 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重 G=10 N 的金属块,使金属块部分浸在台秤上的烧杯中(烧杯中的水不会溢出),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 Tʹ=6 N,则台秤的示数
A. 保持不变B. 增加 10 NC. 增加 6 ND. 增加 4 N
12.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50 kg 的沙发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两人同时从背面和侧面分别用 F1=120 N 、 F2=160 N 的力推沙发,F1 与 F2 相互垂直,且平行于地面。沙发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3。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沙发不会被推动
B. 沙发将沿着 F1 的方向移动,加速度为 0.6 m/s2
C. 由于 F1 小于滑动摩擦力,沙发将沿着 F2 的方向移动,加速度为 0.2 m/s2
D. 沙发的加速度大小为 1 m/s2
13. 如图所示,滑杆和底座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且质量为 M,一质量为 m 的猴子沿杆匀速下滑,则底座对地面的压力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A. mgB. MgC. (M−m)gD. (M+m)g
14. 如图所示,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子和杆总质量为 M,环的质量为 m。已知环沿着杆加速下滑,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Ff,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则此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为
A. MgB. (M+m)gC. (M+m)g−FfD. Mg+Ff
15. 如图,用水平力 F 将质量为 m 的物体紧压在竖直墙上,物体静止不动,物体与墙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对墙面的摩擦力为 μmg
B. 物体对墙面的摩擦力为 μF
C.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6.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小球的质量均为 m,两球间用细线连接,甲球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现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 F 水平向左、向右拉两球,平衡时细线都被拉紧。则平衡时两球的可能位置是
A. B.
C. D.
17. 如图甲、乙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 θ 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 F1 作用于物体上使其恰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 F2 作用于物体上,也恰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则两次的推力之比 F1F2 为
A. csθ+μsinθB. csθ−μsinθC. 1+μtanθD. 1−μtanθ
18.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用细绳拴住放在水平粗糙的传送带上,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当传送带分别以 v1 、 v2 的速度做逆时针运动时 (v1
C. F1=F2
D. 传送带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可为 0
19.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 M=14 kg 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 m=10 kg 的猴子,从绳的另一端沿绳上爬。如图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取 g=10 m/s2)
A. 2.5 m/s2B. 5 m/s2C. 4 m/s2D. 0.5 m/s2
20.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A,在斜向上的拉力 F 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 A 可能只受到二个力的作用
B. 物体 A 可能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 物体 A 一定受到了四个力的作用
D. 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一定为 Fsinθ
21. 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当物体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
B. 汽车速度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距离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C. 跳高时,运动员能跳离地面,是因为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D. 在受到相同的作用力时,决定物体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是物体的质量
22. 如图所示,斜面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a 、 b,两物体间用一根细线连接,在细线的中点加一与斜面垂直的拉力 F,使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 b 两物体的受力个数一定相同
B. a 、 b 两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相同
C. a 、 b 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相等
D. 当逐渐增大拉力 F 时,物体 b 先开始滑动
23. 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盒子 A 和物体 B 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 置于倾角为 θ 的斜面上,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tanθ,B 悬于斜面之外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向 A 中缓慢加入砂子(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到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子拉力逐渐减小B. A 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C. A 所受的摩擦力一定逐渐增大D. A 可能沿斜面下滑
二、双项选择题(共6小题;共24分)
24. 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公式 F=ma 中,各量的单位可以任意选取
B. 某一瞬间的加速度只决定于这一瞬间物体所受合外力,而与这之前或之后的受力无关
C. 公式 F=ma 中,F 表示物体所受合力,a 实际上是作用于该物体上每一个力所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D. 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它所受合外力方向一致
25.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压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知该同学
A. 体重约为 900 N
B. 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且下蹲后约 4 s 起立
C. 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下蹲—起立过程的最大加速度约为 7 m/s2
D. 下蹲过程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26.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顶角为 α 的直角劈和质量为 M 的正方体放在两竖直墙和一水平面间,处于静止状态。若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则
A. 水平面对正方体的弹力大小为 (M+m)g
B. 墙面对正方体的弹力大小为 mgtanα
C. 正方体对直角劈的弹力大小为 mgcsα
D. 直角劈对墙面的弹力大小为 mgsinα
27. 力 F1 单独作用在物体 A 上时产生的加速度 a1 大小为 10 m/s2,力 F2 单独作用在物体 A 上时产生的加速度 a2 大小为 4 m/s2,那么,力 F1 和 F2 同时作用在物体 A 上时产生的加速度 a 的大小可能是
A. 5 m/s2B. 2 m/s2C. 8 m/s2D. 6 m/s2
28. 如图所示,质量为 m=5 kg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33,g 取 10 N/kg。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牵引力 F 的最小值为 25 N
B. 牵引力 F 的最小值为 2533 N
C. 最小牵引力 F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45∘
D. 最小牵引力 F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0∘
29. 如图甲所示,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两斜面光滑且倾角分别为 53∘ 和 37∘,两小滑块 P 和 Q 用绕过滑轮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分别置于两个斜面上,且轻绳平行于斜面,已知 P 、 Q 和斜面体均静止不动。若交换两滑块位置,如图乙所示,再由静止释放,斜面体仍然静止不动,P 的质量为 m,取 sin53∘=0.8,cs53∘=0.6,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Q 的质量为 43m
B. 在图甲中,斜面体与地面间有摩擦力
C. 在图乙中,滑轮受到轻绳的作用力大小为 425mg
D. 在图乙中,斜面体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三、多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4分)
30. 如图所示,用一段绳子把轻质滑轮吊装在 A 点,一根轻绳跨过滑轮,绳的一端拴在井中的水桶上,人用力拉绳的另一端,滑轮中心为 O 点,人所拉绳子与 OA 的夹角为 β,拉水桶的绳子与 OA 的夹角为 α。人拉绳沿水平面向左运动,把井中质量为 m 的水桶缓慢提上来,人的质量为 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α 始终等于 β
B. 吊装滑轮的绳子上的拉力逐渐变大
C. 地面对人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D. 地面对人的支持力逐渐变大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解析】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μmg=ma,代入数据解得 a=−7 m/s2,故A正确。
2. B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对甲有 F甲=m甲a甲,对乙有 F乙=m乙a乙,由于两小车所受合外力相同,所以 m甲a甲=m乙a乙,即 m甲m乙=a乙a甲=6 m/s22 m/s2=3,故B正确,A、C、D错误。
3. B
【解析】加速度 a 由物体受到的合力和物体的质量共同决定,而与速度、位移、时间均无关,故B正确,A、C、D错误。
4. D
【解析】运用单位验证法可判断表达式的正误,等式的左边为位移,单位为 m。
A等式右边的单位为 m/sm/s2=s,单位不相同,则A错误;
B等式右边的单位为 kg⋅m3⋅s−3kg⋅m⋅s−2=m2⋅s−1,单位不相同,则B错误;
C等式右边的单位为 kg⋅m⋅s−2⋅s=kg⋅m⋅s−1,单位不相同,则C错误;
D等式右边的单位为 kg⋅m2⋅s−2kg⋅m⋅s−2=m,单位相同,则D正确。
5. D
6. B
【解析】可以将右边的力 F 、时间 t 和质量 m 的单位代入公式看得到的单位是否和位移 s 的单位一致;还可以根据 F=ma,a=vt,v=st,将公式的物理量全部换算成基本量的单位,就容易判断了。在 s=F2m(t1+t2) 式中,左边单位是长度单位,而右边的单位推知是速度单位,所以结果一定是错误的,单位制选的不同,不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故选B。
7. B
【解析】将 a 、 b 两小球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力 F 与细线 OA 垂直时最小,此时 F=2mgsinθ=mg,B项正确。
8. C
【解析】要使桩子受到绳子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则绳子 OC 与 CD 的合力竖直向下,如图(1)
根据几何关系,有:
TC=Fsin60∘=10032 N=20033 N
点 O 平衡,对其受力分析,如图(2)
根据平衡条件,结合对称性,有:
TA=TB=TC2=20033 N2=10063 N
9. D
【解析】以 O 点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结合几何知识,根据平衡条件,杆 OB 对 O 点的支持力 FOB=Gtanθ,方向向右;钢索 OA 对 O 点的拉力 FOA=Gsinθ,方向沿钢索向上,故D正确。
10. C
【解析】物体在光滑斜面上受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斜面光滑,故物体不受摩擦力;将重力沿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方向进行分解,支持力与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相等;要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拉力应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即 F=mgsinα=3×10×12 N=15 N,故只有乙图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选C。
11. D
【解析】金属块部分浸入水中后,水对金属块产生浮力 F。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知,浮力的大小为 F=G−Tʹ=(10−6)N=4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金属块对水施加的反作用力 Fʹ=F=4 N,所以,台秤的示数增加 4 N。
12. D
【解析】由二力合成可知,两力的合力大小为 F=F12+F22=200 N,方向在水平面内与 F1 夹角的正弦值为 sinθ=F2F=0.8,即 θ=53∘;而 fmax=μFN=μmg=0.3×50 kg×10 m/s2=150 N,因为 F>fmax,所以沙发要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fmax=ma,可得 a=1 m/s2,方向沿水平面与 F1 成 53∘ 夹角,故D正确。
13. D
【解析】以猴子为研究对象,分析猴子的受力如图甲所示,竖直方向受重力 mg 和杆对猴子的摩擦力 Ff,则有 mg=Ff。杆和底座受力如图乙所示,受重力 Mg 、支持力 FN 、猴子对杆的摩擦力 Fʹf,三力平衡:FN=Mg+Fʹf,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Fʹf=Ff,解得 FN=Mg+mg。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底座对地面的压力为 FʹN=FN=Mg+mg,方向竖直向下,故选项D正确。
14. D
【解析】以箱子和杆整体为研究对象,它受向下的重力 Mg 、环给它向下的摩擦力 Ff 和地面的支持力 FN 三个力的作用而平衡,FN=Mg+Ff,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箱子对地面的压力 FNʹ=FN=Mg+Ff,D正确。
15. D
【解析】物体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和静摩擦力平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m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墙面的摩擦力为 mg,故A、B错误;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为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正确。
16. A
【解析】用整体法分析,把两个小球看作一个整体,此整体受到的外力为竖直向下的重力 2mg 、水平向左的力 F(甲受到的)、水平向右的力 F(乙受到的)和细线 1 的拉力,两水平力平衡,故细线 1 的拉力一定与重力 2mg 等大反向,即细线 1 一定竖直;再用隔离法,分析乙球受力的情况,乙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mg 、水平向右的拉力 F 、细线 2 的力 F2,要使乙球受力平衡,细线 2 必须倾斜。
17. B
【解析】物体在力 F1 作用下和力 F2 作用下运动时的受力如图(a)、(b)所示。
将重力 mg 、力 F2 沿平行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正交分解,由平衡条件可得:
F1=mgsinθ+Ff1,
FN1=mgcsθ,
Ff1=μFN1,
F2csθ=mgsinθ+Ff2,
FN2=mgcsθ+F2sinθ,
Ff2=μFN2,
解得:F1=mgsinθ+μmgcsθ,F2=mgsinθ+μmgcsθcsθ−μsinθ,
故 F1F2=csθ−μsinθ,B正确。
18. C
【解析】物体的受力如下图所示,滑动摩擦力与绳的拉力的水平分量平衡,因此方向向左,B 错;
设绳与水平方向成 θ 角,则 Fcsθ−μFN=0,FN+Fsinθ−mg=0,解得 F=μmgcsθ+μsinθ,恒定不变,C 正确;
滑动摩擦力 Ff=Fcsθ=μmgcsθcsθ+μsinθ 也不变,A、D 错.
19. C
【解析】对猴子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T−mg=ma,对重物分析得,T 最大为 Mg,则 am=4 m/s2,C项正确。
20. C
【解析】物体一定受重力,拉力 F 产生两个作用效果,水平向右拉木块,竖直向上拉木块,由于木块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水平方向必有摩擦力与拉力的水平分量平衡,即一定有摩擦力,结合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可知则必有支持力,因而物体一定受到四个力,故AB错误,C正确;
根据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知,水平方向有:f=Fcsθ,竖直方向有:FN=mg−Fsinθ,故D错误.
21. D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A错误;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无关,故B错误;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观察和实验表明,对于任何物体,在受到相同的作用力时,决定它们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就是它们的质量,故D正确。
22. B
【解析】A、对 ab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b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绳子沿斜面向上的分量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量相等时,摩擦力为零,所以 b 可能只受 3 个力作用,而 a 物体必定受到摩擦力作用,肯定受 4 个力作用,故A错误;
B、 ab 两个物体,垂直于斜面方向受力都平衡,则有:
N+Tsinθ=mgcsθ
解得:N=mgcsθ−Tsinθ,则 a 、 b 两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相同,故B正确;
C、根据 A 的分析可知,b 的摩擦力可以为零,而 a 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故C错误;
D、对 a 沿斜面方向有:Tcsθ+mgsinθ=fa,
对 b 沿斜面方向有:Tcsθ−mgsinθ=fb,
正压力相等,所以最大静摩擦力相等,则 a 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先滑动,故D错误.
23. B
【解析】当 mAgsinθ>mBg 时,对 A 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mAgsinθ=Ff+mBg,随 mA 的增大,摩擦力不断增大;当 mAgsinθ
24. B, C
【解析】F 、 m 和 a 必须选取国际单位,才可写成 F=ma 的形式,否则比例系数 k≠1,所以选项A错误;牛顿第二定律表述的是某一时刻合外力与加速度的对应关系,它既表明 F 、 m 和 a 三者数值上的对应关系,同时也表明合外力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是一致的,即矢量对应关系,而与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个力都将各自产生一个加速度,与其他力的作用无关,物体的加速度是每个力所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故选项C正确。
25. C, 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的体重约为 650 N,故A错误;下蹲时有两个过程,先加速下降,到达一个最大速度后再减速下降,对应先失重再超重,起立时先超重再失重,对应图象可知,该同学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故B错误,D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的体重约为 650 N,下蹲—起立过程中对力传感器的最小压力约为 190 N,最大压力约为 950 N,所以结合牛顿第三定律知,该同学的最大加速度 amax=650−19065 m/s2≈7 m/s2,故C正确。
26. A, B
【解析】把两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分析受力,水平方向有两个弹力,竖直方向有重力和支持力,在竖直方向上由二力平衡可得,水平面对正方体的弹力大小为 (M+m)g,选项A正确;以直角劈为研究对象,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 mg,右面墙的弹力 F2,方向水平向左,正方体对直角劈的支持力 F,方向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垂直于直角劈的斜面,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α,由力的合成和平衡条件可知,F2 与 F 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故 F=mgsinα,F2=Fcsα=mgtanα,选项C错误;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直角劈对墙面的弹力大小为 mgtanα,选项D错误;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得墙面对正方体的弹力大小与 F2 相等,为 mgtanα,选项B正确。
27. C, D
【解析】设物体 A 的质量为 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1=ma1=10 m,F2=ma2=4 m,当力 F1 和 F2 同时作用在物体 A 上时,合力的范围为 6 m≤F合≤14 m,则加速度的范围为 6 m/s2≤a=F合m≤14 m/s2,故C、D正确,A、B错误。
28. A, D
【解析】物体受重力 G 、支持力 FN 、摩擦力 Ff 和拉力 F 的共同作用。将拉力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如图所示,由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在水平方向上有 Fcsθ−μFN=0,在竖直方向上有 Fsinθ+FN−G=0,联立解得 F=μGcsθ+μsinθ。设 tanΦ=μ,则 csΦ=11+μ2,所以 F=μGcs(θ−Φ)⋅11+μ2,当 cs(θ−Φ)=1 即 θ−Φ=0 时,F 取到最小值,Fmin=μG1+μ2=25 N,而 tanΦ=μ=33,所以 Φ=30∘,θ=30∘。
29. A, C
【解析】两斜面光滑且倾角分别为 53∘ 和 37∘,如题图甲放置时,根据沿绳方向的力相等知 mgsin53∘=mQgsin37∘,解得 mQ=43m,选项A正确;在题图甲中,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斜面体与地面之间无摩擦力,选项B错误;在题图乙中,设绳子拉力为 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 43mgsin53∘−T=43ma,T−mgsin37∘=ma,解得 T=45mg,滑轮受到轻绳的作用力大小为 N=2T=425mg,选项C正确;对题图乙中的斜面体受力分析,绳子对滑轮的作用力竖直向下,则水平方向上 P 、 Q 对斜面体作用力的合力为 Fx=43mgcs53∘cs37∘−mgcs37∘cs53∘=425mg,方向向右,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向左,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斜面体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选项D错误。
第三部分
30. A, C, D
【解析】水桶缓慢上升,拉水桶的轻绳中的拉力 FT 始终等于 mg,对滑轮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垂直于 OA 方向有 FTsinα=FTsinB,所以 α=β,沿 OA 方向有 F=FTcsα+FTcsβ=2FTcsα,人向左运动的过程中 α+β 变大,所以 α 和 β 均变大,吊装滑轮的绳子上的拉力 F 变小,选项A正确,B错误;对人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θ=α+β 逐渐变大,水平方向有 Ff=FTʹsinθ,地面对人的摩擦力逐渐变大,竖直方向有 FN+FTʹcsθ=Mg,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FN=Mg−FTʹcsθ 逐渐变大,选项C、D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题强化训练:半导体及其应用 超导及其应用(北京使用),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题强化训练:受迫振动 共振及其常见的应用(北京使用),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题强化训练:示波管 示波器及其应用(北京使用),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