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文言文对比阅读复习(含答案)
展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1.解释加点的实词。
略无阙处 阙( )
属引凄异 引( )
二人对酌 酌( )
越钱塘,绝长江 绝( )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曩 者 愚 公 年 且 九 十 而 移山 今 吾 辈 方 逾 六 旬 何 老 之 有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4.①《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 、 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②《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比较阅读下面(甲) (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歌,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晓雾将歇 歇: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怀民亦未寝 寝:
念无与为乐者 念:
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7.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 之美”,乙文描写了“ 之美”。
8.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 ”思想感情;乙文则把 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这话中。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识李》)
【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众多,一些,这些。③〔游〕玩耍。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竞〕争着。 ⑦〔走〕跑。⑧〔信然〕的确是这样。
9.解释下面划画线字的意思:
①俄而雪骤 ( )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
③尝与诸小儿游( ) ④唯戎不动( )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11.用“/”文中划线的文字断句。(限段两处)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12.【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文言文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段古文,完成各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1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A.期日/中B.对/子骂父
C.故人至/暮不来D.令人/求故人
14.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相委而去
入门不顾
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者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16.甲、乙两文中体现的共同道理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分析。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默而好深沉之思。清静亡①为,少耆②欲,家产不过十金,乏无谵石③之储,晏如④也。自有下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注释】①亡:同“无”。②耆:通“嗜”,嗜好。③谵石:两石与一石,指数量少。④晏如:安闲自若的样子。
17.选出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A.阅金经/家产不过十金
B.虽富贵不事也/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往来无白丁/乏无儋石之储
D.自李唐来/自有下度
18.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博览无所不见,默而好深沉之思。
1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
20.结合乙文的内容谈谈,甲文“子云亭”为什么不显得简陋呢?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俄而雪骤 未若柳絮因风起
九岁,甚聪惠 孔指以示儿
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3.断句(用/断开)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24.甲、乙两文中的少年有怎样的共同特点?你还知道类似的少年吗?请举出一例。
25.《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②,意怡如③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④妻邪?”时闻者多哂⑤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④朱买臣:西汉吴郡人,家境贫苦而读书不懈。其妻嫌其贫穷落魄,离他改嫁。⑤哂:讥笑。
2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斯是陋室 ②谈笑有鸿儒
③不营产业 ④其妻患之
27.请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28.文中开头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29.刘禹锡和王欢两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他们在特点的具体表现上又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逃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1)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礼记·学记》)
(乙)
善学者,师逸①而功倍,又从而庸②之。(2)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③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④,及其久也,相说⑤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⑥,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逸:安闲,指费力小。②庸:功劳,意为感激。③攻:指加工处理木材。④节:树的枝干交接处。目:纹理不顺处。⑤说:同“悦”,愉悦。⑥从容:撞钟。
3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知其旨也 ②教然后如困 ③先其易者
3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虽有至道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C.师逸而功倍 怒而飞(《北冥有鱼》)
D.此皆进学之道也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2.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断两处)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33.用现代汉语翻译两段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34.两段选文对“善学”有不同阐述,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甲)文: , ;(乙)文: , 。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各 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山既高,加以江湍纡洄,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郦道元《江水》
35.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略无阙处 阙:
沿溯阻绝 溯:
既人迹所绝 绝:
加以江湍纡洄 湍:
3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不以疾也 我以日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B.故渔者歌曰 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C.或王命急宣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D.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与朱元思书》)
37.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
38.对【甲】【乙】两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两文都写出了三峡水流湍急,一泻千里的特点。
B.【甲】文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其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展现了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
D.【乙】文结尾处引用民谣,写出了江水“水路纡深”的特点。
文言文阅读阅读【甲】【乙】两文回答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①。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②,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③。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④。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戴。”
【注释】①王子猷(yóu):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尔:这样。山阴:会稽山北面(在今浙江绍兴市)。②啸咏:吹口哨并吟诵③因:于是。左思:西晋文学家;戴安道:字安道。④剡(shàn):今浙江嵊州市;就:拜访。
3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念无与为乐者(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
尝暂寄人宅( )
造门不前而返。( )
40.翻译下列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41.甲文中“ ”一句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乙文中“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表现王子猷 的性格。
42.甲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甲】【乙】文段,完成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自元结《右溪记》)
4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佁然不动 佁然: ②往来翕忽 翕忽:
③不可名状 名: ④垂阴相荫 荫:
44.翻译下列句子。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45.甲文作者在描写小石潭源流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现了溪身和岸势的什么特点?
46.乙文从正面(直接)描写,写出了水流湍急的特点。那么甲文从哪个角度描写了水怎样的特点呢?
47.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日:“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4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不知其旨也 旨:
②教然后知困 困:
③教学相长也 长:
④建国君民 君:
49.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此之谓乎!
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50.甲文侧重论述了 ,乙文侧重论述了 。
51.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说说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答案部分
1.通“缺”,中断;延长;饮酒;横渡
2.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3.①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趣味无穷。
②从太阳出山(早晨)开始登山,到傍晚时,(他们)已经到半山腰了。
4.连绵不断(山多);隐天蔽日(山高);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客观的困难
5.消散;欣赏;门窗;考虑;一同
6.①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水中的鱼儿竞相跳出水面。
②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横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吧。
7.山川;月色(月夜)
8.沉醉山水的喜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9.急;大致,差不多;曾经;只、只是
10.①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飞起。
②李树长在路旁并且长满了果实,这一定是苦的李子。
1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12.【甲】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的姿态;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
【乙】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三思后行,能根据观察推理判断,少走弯路。
13.D
14.舍弃;回头看;才;等待
15.①过了正午友人还没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太丘走后,友人才到。
②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
16.做人要讲诚信
17.C
18.①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②博览群书没有什么不知道的,沉默寡言喜欢深思。
19.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
20.热爱学习(好学),安贫乐道。
21.一会儿;乘、趁;同“慧”聪明;给……看
22.①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②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23.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24.才思敏捷、机智善辩。曹冲称象,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25.为子侄辈的才气欣慰,更欣赏谢道韫诗句才华,为自己的拟题而得意。
26.这;博学的人;经营、谋求;对……感到担忧。(或答担忧,担心,忧虑也可)
27.①没有世俗的乐曲(答“嘈杂的音乐声”“奏乐的声音”也可)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或使身体劳累)。
②王欢坚守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博学的人。(“守”“弥固”“遂”“通儒”是关键词)
28.不矛盾,虽然房屋简陋,但是主人品德高尚,居室环境优雅,生活有情趣。
29.安贫乐道。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成。
30.味美;困惑;它的
31.D
32.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33.①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②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花费精力多却收效低,(学生)还因此埋怨老师。
34.知不足;能自我反思;善问;先易后难
35.“阙”通“缺”,空隙,缺口;逆流而上;穷尽;急流
36.A
37.①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有很多乐趣。
②颜色像一个人背着刀牵着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看上去非常鲜明。
38.A
39.考虑,想到;只;曾经;到
40.①月光照在院中,庭院地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②我本来乘着兴致而来,兴致尽了就返回,何必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
41.庭下如积水空明;率性、随意而为
42.既有赏月的欣喜,又表达作者遭到贬谪的悲凉心情。
43.静止不动的样子;轻快迅疾的样子;说出,形容;遮蔽
44.①小石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②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景色秀丽但无人知晓)而惋惜。
45.比喻。把溪身比作像北斗星曲折,像蛇蜿蜒前行,体现了溪身曲折蜿蜒的特点。把岸势比作狗的牙齿,体现了岸势交错不齐的特点。
46.甲文主要从侧面(间接)描写的角度描写水,写出水清(清澈、清澈透明)的特点。
47.借景抒情。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乙文描写右溪拥有一片美景,却无人赏识,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流露出抑郁不平之气。
48.美味;促进,提高;困惑;统治,管理,治理。
49.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哦!
②玉不雕琢,就不能成为器物;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50.教学相长;学习的重要性
51.示例:甲文:只有学习了之后,才能了解自己认识上的不足。知道了不足,才能自我反省,深入学习,学有所获。乙文:人只有经历种种磨砺,才能变得更好;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意思对即可给分)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13 马说(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13 马说(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11 北冥有鱼(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11 北冥有鱼(含解析),共28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10 小石潭记(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10 小石潭记(含解析),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