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 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课时练习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6599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1.1 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课时练习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6599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1.1 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课时练习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6599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精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过程不属于金属冶炼的是,下列关于海水知识不正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生产步骤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用胆矾炼铜B.用铁矿石炼铁
C.烧结黏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答案】D
【解析】胆矾为CuSO4·5H2O,冶炼得到Cu的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铁的化合物,炼铁也需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烧制陶瓷过程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C项错误;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的过程中没有化学变化,D项正确。
2.下列变化过程不属于金属冶炼的是( )
A.电解氧化铝
B.铁在氧气中燃烧
C.金属氧化物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
D.高温下CO还原CuO
【答案】B
【解析】A项,电解氧化铝:2Al2O3(熔融)eq \(=====,\s\up11(通电),\s\d4(冰晶石))4Al+3O2↑;B项,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属于金属冶炼;C项,焦炭具有还原性,可以在高温条件下把金属从金属氧化物中还原出来;D项,高温下CO可还原CuO生成Cu。
3.有关金属的冶炼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肯定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B.肯定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C.肯定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D.只能用金属作还原剂冶炼金属
【答案】C
【解析】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金属单质,发生了还原反应,即:Mn++ne-===M,发生的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如:2Al+Fe2O3eq \(=====,\s\up7(高温))Al2O3+2Fe,也可能是分解反应,如MgCl2(熔融)eq \(=====,\s\up7(电解))Mg+Cl2↑,也可能是其他类型反应,如:Fe2O3+3COeq \(=====,\s\up7(高温))2Fe+3CO2。
4.下列关于铝热反应2Al+Fe2O3eq \(=====,\s\up10(高温))Al2O3+2Fe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Al作还原剂
B.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该反应中冶炼1mlFe转移2ml电子
D.该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
【答案】C
【解析】Fe2O3中Fe呈+3价,每冶炼1mlFe转移3ml电子,故C错。
5.在冶金工业上,均不能用通常的化学还原剂制得的一组是( )
A.Na、Ca、Mg、Al、K
B.Na、K、Zn、Fe、Hg
C.Zn、Fe、Cu、Ag、Sn
D.Mg、Al、Zn、Fe、Pb
【答案】A
【解析】A项中的金属均为活泼金属,通常用电解法冶炼。
6.水资源非常重要,虽然地球约70%的面积被海水所包围,但淡水的比例只有2.5%,且其中绝大部分以冰川和其他形式存在,实际能够用来饮用的水不足全球淡水总量的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B.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C.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
D.0℃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
【答案】D
【解析】海水中含有Na+、Mg2+、Cl-及SOeq \\al(2-,4)等,这些离子所组成的物质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可用蒸馏的方法将其分离,A项正确;上述杂质的溶入使海水的密度大于淡水,B项正确;雪与雨水成分相同,是水蒸发后凝结而成的,含矿物质很少,而深井中的水不断与硅酸盐矿物质接触,其中溶有许多矿物质,C项正确;由于水在4℃时密度最大,因此在0~4℃之间,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大,而在4℃以上时,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D项错误。
7.若将海水淡化作饮用水使用,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
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而淡化
B.利用太阳能使海水蒸馏淡化
C.利用电渗析法可以获取淡化的饮用水
D.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离子
【答案】A
【解析】明矾在溶液中能生成胶体,不能与盐(MgCl2等)反应,不能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而淡化,故A错误;太阳能提供水蒸气需要的能量,则利用太阳能使海水蒸馏淡化,故B正确;利用电渗析法可以除去海水中的某些阳离子(Mg2+、Na+、K+)和阴离子(Cl-、SOeq \\al(2-,4))从而获取淡化的饮用水,故C正确;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使某些离子被选择吸收,而达到海水淡化的目的,故D正确。
8.下列关于海水知识不正确的是( )
A.海水资源的利用包括海水水资源的利用和化学资源的利用
B.海水既苦又涩,不能直接利用
C.海水中某些金属元素总储量很大,但富集程度却很低
D.海水淡化应同化工生产结合,同能源技术结合
【答案】B
【解析】海水资源的利用包括海水水资源的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海水水资源的利用包括海水淡化(同化工生产和能源技术相结合)和直接利用(循环冷却,冲厕等),海水化学资源利用包括海水制盐,海水提Mg、Br2、I2等,虽然海水中某些金属元素的总储量很大,但富集程度却很低,故A、C、D正确,B错误。
9.利用海水提取溴和镁的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提取1mlBr2,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44.8L的Cl2
B.工业上常利用电解熔融MgCl2冶炼金属镁
C.富集溴元素过程中,空气吹出法利用了溴易挥发的性质
D.工业溴中含少量Cl2,可用NaOH溶液除去
【答案】D
【解析】因需要两次氧化溴离子,若提取1mlBr2,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44.8L的Cl2,A正确;金属镁在工业上利用电解熔融MgCl2冶炼,B正确;富集溴元素过程中,利用了溴易挥发的性质使用空气吹出法,C正确;卤素单质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除去氯气的同时溴也反应了,D错误。
10.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生产步骤有:①浓缩结晶;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熔融电解。其中正确的生产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①②
C.②④③①⑤D.③④②①⑤
【答案】C
【解析】海水中含有Mg2+,加入Ca(OH)2可生成
Mg(OH)2沉淀,过滤可得到Mg(OH)2固体。加盐酸将Mg(OH)2转化为MgCl2溶液,浓缩结晶得到MgCl2固体,电解熔融的MgCl2可得到金属镁:MgCl2(熔融)eq \(=====,\s\up10(电解))Mg+Cl2↑。
1.下列反应原理中,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 )
A.2Ag2Oeq \(=====,\s\up7(△))4Ag+O2↑
B.2Al2O3(熔融)eq \(=====,\s\up11(电解),\s\d4(冰晶石))4Al+3O2↑
C.2MgOeq \(=====,\s\up7(电解))2Mg+O2↑
D.4CO+Fe3O4eq \(=====,\s\up7(高温))3Fe+4CO2
【答案】C
【解析】金属冶炼常用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K~Al常用电解法冶炼,Zn~Cu常用热还原法冶炼,Cu以后的金属常用热分解法冶炼,冶炼银,常用氧化银的分解,符合实际,故A错误;电解氧化铝冶炼铝单质,符合实际,故B错误;工业常电解氯化镁冶炼镁,因为氧化镁的熔点高,熔化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电解氧化镁冶炼金属镁,不符合实际,故C正确;冶炼铁,用热还原法,符合实际,故D错误。
2.把铝粉和氧化亚铁粉末配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后,再与足量盐酸反应;另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是( )
A.3∶2B.2∶3C.1∶1D.28∶9
【答案】C
【解析】本题应分析两个过程中电子转移的数目。铝置换出铁,铁再和盐酸反应生成H2和铝直接与烧碱反应生成H2转移的电子数目相同,化学方程式如下:2Al+3FeOeq \(=====,\s\up10(高温))Al2O3+3Fe,Fe+2HCl===FeCl2+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此可看出两种情况下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为1∶1。
3.据《天工开物》记载,我国古代以米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来升炼倭铅(即锌),其原理如图2。已知锌的熔点为420℃、沸点为906℃。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炼倭铅过程包含氧化还原反应
B.“锌火”是锌蒸气和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形成的
C.“泥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得到的锌被氧化
D.冶炼时锌变为蒸气在兜室冷凝为固体
【答案】D
【解析】“升炼倭铅”的反应:ZnCO3eq \(=====,\s\up7(高温))CO2↑+ZnO、CO2+Ceq \(=====,\s\up7(高温))2CO、ZnO+COeq \(=====,\s\up7(高温))Zn(g)+CO2,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根据以上分析知CO2+Ceq \(=====,\s\up7(高温))2CO、ZnO+COeq \(=====,\s\up7(高温))Zn(g)+CO2为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锌火”是未反应完的CO和Zn蒸气从“兜室”逸出燃烧形成的,B正确;Zn易被空气氧化,为防止Zn被氧化而用“泥封”的方法隔绝空气,C正确;反应区温度达到1100~1300℃时,Zn变为蒸气与杂质分离,在“兜室”冷凝为液体流出(冷凝区温度高于Zn的熔点),D错误。
4.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Fe反应
D.图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25℃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A项不正确;石灰乳与Cl2的反应方程式为,氯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故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项正确;Cl2与Fe在加热或潮湿的环境下易发生反应,常温干燥环境下Fe与Cl2不反应,C项不正确;制备NaHCO3和NaHCO3分解的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不正确。
5.氢气可用于冶炼金属,工业冶炼钼的反应为3H2+MO3eq \(=====,\s\up7(高温))M+3H2O,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
A.H2B.MO3
C.MD.H2O
【答案】A
【解析】在反应3H2+MO3eq \(=====,\s\up7(高温))M+3H2O中,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属于还原剂,而MO3属于氧化剂,A正确。
6.下列化工生产原理正确的是( )
A.可以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来制取金属钠
B.可以将钠加入饱和氯化镁溶液中制取镁
C.用电解法冶炼铝时,原料是氯化铝
D.炼铁时高炉中所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的,故无需加热
【答案】A
【解析】钠特别活泼,将钠加入饱和氯化镁溶液中,首先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然后Mg2+与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B错误;AlCl3为共价化合物,Al2O3为离子化合物,故冶炼铝使用的是Al2O3,C错误;高炉炼铁中所发生的反应既有放热反应也有吸热反应,但仍需要高温条件,D错误。
金属K与Na金属性相近,用K与钠盐共熔时,很难将Na从混合物中分离。若调整温度到一定程度,则可用Na与KCl反应制取金属K。已知四种物质的熔、沸点如下: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推知,用Na与KCl反应制K的适宜温度是( )
A.97.8~770℃B.770~774℃
C.774~882.9℃D.1413~1500℃
【答案】C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Na排在K的后面,似乎不能从K的熔融盐中置换出K。但将Na与KCl共熔,其共熔体中Na+、K+、Cl-和e-自由移动,如果继续加热,则Na、K、NaCl和KCl先沸腾者先逸出。工业上,就是采用这种原理用Na还原K的,因为K的沸点比Na、NaCl、KCl的沸点都低,且低于NaCl的熔点。
8.从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X为SO2气体,也可将SO2换成Na2SO3
B.设备Y为蒸馏塔
C.在提取溴的过程中一定有Br-被氧化
D.工业上,每获得1mlBr2,需要消耗Cl2的体积最多为44.8L(标准状况)
【答案】D
【解析】由流程图可知,在提取溴的过程中发生两次反应Cl2+2Br-===Br2+2Cl-,同时过程中会有部分Cl2损耗,故工业上获得1mlBr2,需要消耗Cl2的体积大于44.8L(标准状况),D项错误。
9.从淡化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如下:
eq \x(淡化海水)eq \(――→,\s\up11(通入Cl2),\s\d4(Ⅰ))eq \x(低浓度Br2)eq \(―――――――→,\s\up11(通入空气吹出Br2),\s\d4(用X吸收Ⅱ))eq \x(含Br-等的溶液)eq \(―――→,\s\up11(通入Cl2),\s\d4(Ⅲ))eq \x(Br2的浓溶液)eq \(―――→,\s\up11(),\s\d4(Ⅳ))eq \x(液溴)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试剂可用SO2饱和溶液
B.步骤Ⅲ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Br-+Cl2===2Cl-+Br2
C.工业上每获得1 ml Br2,至少需要消耗Cl2 22.4 L
D.步骤Ⅳ涉及的操作有萃取、分液和蒸馏
【答案】C
【解析】SO2可以和具有氧化性的溴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可以用SO2饱和溶液来吸收溴单质,A项正确;氯气具有氧化性,可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即2Br-+Cl2===2Cl-+Br2,B项正确;根据离子方程式2Br-+Cl2===2Cl-+Br2可知,每获得1 ml Br2,步骤Ⅰ和步骤Ⅲ至少共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Cl2 44.8 L,C项错误;从溴水中提取溴涉及的操作有萃取、分液和蒸馏,D项正确。
10.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①中用硫酸酸化可提高Cl2的利用率,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利用了SO2的还原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⑥的蒸馏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80~90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⑧中溴蒸气冷凝后得到液溴与溴水的混合物,可利用它们的相对密度相差很大的特点进行分离,分离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5)步骤①、②之后并未直接用“含Br2的海水”进行蒸馏得到液溴,而是经过“空气吹出”“SO2吸收”“氯化”后再蒸馏,这样操作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酸化可抑制Cl2、Br2与水反应
(2)2H2O+SO2+Br2===4H++SOeq \\al(2-,4)+2Br-
(3)温度过高,产生大量水蒸气,溴蒸气中水蒸气增加。温度过低,溴不能完全蒸出,吸收率低
(4)分液漏斗
(5)“空气吹出”“SO2吸收”“氯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Br2的浓缩过程,与直接蒸馏含Br2海水相比效率更高,消耗能源少,成本降低
【解析】(1)氯气、溴单质与水之间能发生反应,酸化可抑制它们与水的反应,所以步骤①中用硫酸酸化可提高Cl2的利用率。
(2)SO2和氯气、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Br2+SO2+2H2O===2HBr+H2SO4,离子方程式为Br2+SO2+2H2O===4H++2Br-+SOeq \\al(2-,4)。
(3)溴的沸点是58.5 ℃,水的是100 ℃,温度过高,大量水蒸气随之排出,溴蒸气中水分增加;温度过低,溴不能完全蒸出,产率低。
(4)溴在水中达到饱和后,溴不再溶于水,液溴和溴水密度不同而分层,然后用分液漏斗分离。
(5)海水中溴离子的含量较少,在海水提取溴之前,必须进行浓缩 。K
Na
KCl
NaCl
熔点/℃
63.65
97.8
770
801
沸点/℃
774
882.9
1500(升华)
143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课后作业题,共11页。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精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教材,思考并交流如下问题,铝热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堂检测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