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学案
展开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及方法;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进一步归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3.通过练习书写的过程中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及步骤。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1.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_________,数目____________,原子的质量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化学方程式,这个式子不仅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同时,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还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各物质的质量比。
如P+O2eq \(——→,\s\up7(点燃))P2O5;H2O2eq \(——→,\s\up7(MnO2),\s\d5())H2O+O2都不是化学方程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很直观地判断该反应的类型:
例如:P+O2eq \(——→,\s\up7(点燃))P2O5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H2O2eq \(——→,\s\up7(MnO2),\s\d5())H2O+O2是____________;
CaCO3eq \(—→,\s\up7(△))CaO+CO2是____________。
【答案】1.没有改变、没有增减、也没有改变;2.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一致即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课堂探究】
一、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
1.必须以 为基础,绝对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要遵守 ,等号两边各原子的 必须相等。
为了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就需要配平,即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 。
【答案】1.客观事实;2.质量守恒定律、种类和数目、化学计量数。
【练一练】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下列化学方程式违背了什么原则:
(1)Fe+O2eq \(=====,\s\up7(点燃),)Fe3O4 违背了 ;
(2)H2O2eq \(=======,\s\up7(催化剂),)H2+O2 违背了 。
【答案】质量守恒定律、客观事实。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
1.“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左为__________,右为____________,中间用_________连接。
2.“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_________(并使之成最简整数比),使左右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分别_____________。切不可改动化学式中的数字!
3.“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明化学反应的__________,及生成物的__________。
4.“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改为______________。
5.“查”:①化学式是否写错; ②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③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注、标注是否恰当;④反应条件是否标明。
【答案】1. P + O2 —— P2O5、反应物、生成物、短线;
2. 4P + 5O2 —— 2P2O5、化学计量数、相等;
3. 4P + 5O2 2P2O5、反应条件、状态;
4. 4P + 5O2 2P2O5、等号。
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标志: 。
(2)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 ,如把点燃、加热(常用“△”来表示),催化剂等写在 。
(3)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 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化学式右边要注 号。
(4)如果 ,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同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 ,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号。
【答案】(1)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类原子的数目都相等;(2)反应条件、等号的上方;(3)“↑”、“↓”;(4)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反应物和生产物中都有固体。
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寻找化学反应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且原子个数相差最多的元素为配平起点。
例如:配平Fe2O3+C—Fe+CO2
选择O原子为配平起点,由于3与2的最小公倍数为6,故Fe2O3系数为2,而CO2的系数为3,然后调节C与Fe2O3的系数分别为3和4,既原方程变为:2Fe2O3+3Ceq \(=====,\s\up7(高温),)4Fe+3CO2。
2.奇偶法
寻找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原子,且原子的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为配平的起点。将奇数的原子用2、4、4、8…偶数配成偶数,调节其他元素的原子的个数。
例如:配平Fe2O3+C—Fe+CO2
反应中:选择O原子,因O原子的个数为一奇一偶,所以先将 Fe2O3用偶数2配平,再依次推导出C、Fe2O3 、CO2的系数,分别为3、4、3,即得2Fe2O3+3Ceq \(=====,\s\up7(高温),)4Fe+3CO2 。
3.观察法
当反应方程式两边有的物质组成较为复杂时,考虑用观察法。即观察分析反应式左右两边相关物质的组成,从中找出其变化规律来确定各自化学式前的系数;再推导其他原子的个数。
例如:配平Fe2O3+C—Fe+CO2
反应中:C——CO2,C夺取了Fe2O3 里两个O原子,那么一分子的Fe2O3里的3个O原子可以供给3/2个C——3/2个CO2,然后调节为整数系数为:2Fe2O3+3Ceq \(=====,\s\up7(高温),)4Fe+3CO。
【练一练】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O2H2O
B.4P+5O2═2P2O5
C.Cu+O2CuO2
D.Na2CO3+2HCl═2NaCl+CO2↑+H2O
【答案】D
【学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测评反馈】
1.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Mg+O2 MgO2
B. 2Mg+O2 2MgO
C. 2Mg+O2 MgO
D. 2Mg+O2 2MgO
【答案】 D
【解析】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D。
2.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C. 铁丝在氧气中点燃:
D. 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答案】 B
【解析】A.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符合题意;
C.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物不符合题意,故不符合题意;
D. 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氧化钙化学式不符合题意,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配平化学方程式FeS2+O2→Fe2O3+SO2后,化学计量数之和为( )
A. 27 B. 25 C. 14 D. 18
【答案】 B
【解析】解:此题可采用最小公倍数法,以Fe元素为标准,其最小公倍数为2,FeS2的化学计量数为2,Fe2O3的化学计量数为1,SO2的化学计量数为4,O2的化学计量数为11/2,化学方程式两侧同乘以2,则FeS2的化学计量数为4,Fe2O3的化学计量数为2,SO2的化学计量数为8,O2的化学计量数为11;
故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
化学计量数之和为:4+11+2+8═25。
故答案为:B。
4.(2021·天津改编)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________。
(4)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制取氧气________。
【答案】 (1)
(2)
(3)
(4)
【解析】(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其方程式是 。
(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产生氯化钾和氧气其方程式是 。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配平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C2H6 + ________ O2 ________CO2+________H2O
(2)________Al + ________Fe3O4 ________Al2O3 + ________Fe
【答案】 (1)2;7;4;6
(2)8;3;4;9
【解析】(1)适合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的原子有碳原子和氢原子,先配平最小公倍数大的氢原子(最小公倍数是6),确定C2H6和H2O 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1、3,在确定CO2的化学计量数是2,O2的化学计量数是 ,即C2H6+ O2 2CO2+3H2O,最后将各个化学计量数都乘以2,即得2C2H6+7O2 4CO2+6H2O。
(2)三种原子都适合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先配平最小公倍数最大的氧原子,确定Fe3O4和Al2O3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3、4,再确定Al和Fe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8、9,即得8Al+3Fe3O4 4Al2O3+9Fe。
6.如图是汽车尾气有害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
据图回答:
(1)该反应共涉及________种分子。
(2)在“ ”中“ ”与“O”的质量比是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
(2)3:8
(3)2CO+2NO 2CO2+N2
【解析】(1)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中含有一氧化碳分子,一氧化氮分子,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分子,氮气分子,所以该反应中共涉及4种分子。
(2)在“ ”中“ ”与“O”的质量比,也就是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2)=3:8。
(3)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初中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课堂探究,学后反思,测评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历史资料,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学后反思,测评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导学案,文件包含第五单元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导学案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第五单元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导学案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