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讲义(文科)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5讲 高效演练 分层突破学案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讲义(文科)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5讲 高效演练 分层突破学案第1页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讲义(文科)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5讲 高效演练 分层突破学案第2页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讲义(文科)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5讲 高效演练 分层突破学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讲义(文科)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5讲 高效演练 分层突破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讲义(文科)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5讲 高效演练 分层突破学案,共7页。
    1.设α为平面,a,b为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α,b∥α,则a∥b
    B.若a⊥α,a∥b,则b⊥α
    C.若a⊥α,a⊥b,则b∥α
    D.若a∥α,a⊥b,则b⊥α
    解析:选B.若a∥α,b∥α,则a与b相交、平行或异面,故A错误;易知B正确;若a⊥α,a⊥b,则b∥α或b⊂α,故C错误;若a∥α,a⊥b,则b∥α或b⊂α,或b与α相交,故D错误.故选B.
    2.(2020·广州一模)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α⊥β,m∥α,n∥β,则m⊥n
    B.若m⊥α,m∥n,n∥β,则α⊥β
    C.若m⊥n,m⊂α,n⊂β,则α⊥β
    D.若α∥β,m⊂α,n⊂β,则m∥n
    解析:选B.若α⊥β,m∥α,n∥β,则m与n相交、平行或异面,故A错误;
    因为m⊥α,m∥n,所以n⊥α,
    又因为n∥β,所以α⊥β,故B正确;
    若m⊥n,m⊂α,n⊂β,则α与β的位置关系不确定,故C错误;
    若α∥β,m⊂α,n⊂β,则m∥n或m,n异面,
    故D错误.
    3.如图,在正四面体PABC中,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下面四个结论不成立的是( )
    A.BC∥平面PDF
    B.DF⊥平面PAE
    C.平面PDF⊥平面PAE
    D.平面PDE⊥平面ABC
    解析:选D.因为BC∥DF,DF⊂平面PDF,BC⊄平面PDF,所以BC∥平面PDF,故选项A正确.
    在正四面体中,AE⊥BC,PE⊥BC,DF∥BC,
    所以BC⊥平面PAE,则DF⊥平面PAE,从而平面PDF⊥平面PAE.因此选项B,C均正确.
    4.(2020·辽宁抚顺一模)在三棱锥P­ABC中,已知PA=AB=AC,∠BAC=∠PAC,点D,E分别为棱BC,P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直线DE⊥直线AD B.直线DE⊥直线PA
    C.直线DE⊥直线AB D.直线DE⊥直线AC
    解析:选D.如图,
    因为PA=AB=AC,∠BAC=∠PAC,
    所以△PAC≌△BAC,所以PC=BC,
    取PB的中点G,连接AG,CG,
    则PB⊥CG,PB⊥AG,
    又因为AG∩CG=G,
    所以PB⊥平面CAG,则PB⊥AC,
    因为D,E分别为棱BC,PC的中点,
    所以DE∥PB,则DE⊥AC.故选D.
    5.(2019·高考北京卷)已知l,m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下列三个论断:
    ①l⊥m;②m∥α;③l⊥α.
    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 .
    解析:其中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可组成3个命题.
    命题(1):若l⊥m,m∥α,则l⊥α,此命题不成立,可以举一个反例,例如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设平面ABCD为平面α,A1D1和A1B1分别为l和m,满足条件,但结论不成立.
    命题(2):若l⊥m,l⊥α,则m∥α,此命题正确.证明:作直线m1∥m,且与l相交,故l与m1确定一个平面β,且l⊥m1,因为l⊥α,所以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设α∩β=n,则l⊥n,又m1,n⊂β,所以m1∥n,又m1∥m,所以m∥n,又m在平面α外,n⊂α,故m∥α.
    命题(3):若m∥α,l⊥α,则l⊥m,此命题正确.证明:过直线m作一平面,且与平面α相交,交线为a,因为m∥α,所以m∥a.因为l⊥α,a⊂α,所以l⊥a,又m∥a,所以l⊥m.
    答案:②③⇒①或①③⇒②(答案不唯一)
    6.如图,已知∠BAC=90°,PC⊥平面ABC,则在△ABC,△PAC的边所在的直线中,与PC垂直的直线有 ;与AP垂直的直线有 .
    解析:因为PC⊥平面ABC,
    所以PC垂直于直线AB,BC,AC.
    因为AB⊥AC,AB⊥PC,AC∩PC=C,
    所以AB⊥平面PAC,
    又因为AP⊂平面PAC,
    所以AB⊥AP,与AP垂直的直线是AB.
    答案:AB,BC,AC AB
    7.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C⊥平面ABCD,AB∥DC,DC⊥AC.
    (1)求证:DC⊥平面PAC;
    (2)求证:平面PAB⊥平面PAC.
    证明:(1)因为PC⊥平面ABCD,DC⊂平面ABCD,
    所以PC⊥DC.
    又因为AC⊥DC,且PC∩AC=C,
    所以DC⊥平面PAC.
    (2)因为AB∥CD,DC⊥AC,
    所以AB⊥AC.
    因为PC⊥平面ABCD,AB⊂平面ABCD,
    所以PC⊥AB.
    又因为PC∩AC=C,
    所以AB⊥平面PAC.
    又AB⊂平面PAB,
    所以平面PAB⊥平面PAC.
    8.(2020·武汉部分学校调研)如图,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AA1=1,AC⊥BC,E在AB上,且BA=3BE,G在AA1上,且AA1=3GA1.
    (1)求三棱锥A1­ABC1的体积;
    (2)求证:AC1⊥EG.
    解:(1)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C⊥AC,所以BC⊥平面ACC1A1,
    所以B到平面ACC1A1的距离为1,
    所以VA1­ABC1=VB­AA1C1=eq \f(1,3)×(eq \f(1,2)×1×1)×1=eq \f(1,6).
    (2)证明:如图,在AC上取点D,使CD=eq \f(1,3)CA,连接ED,DG,
    因为BE=eq \f(1,3)BA,所以DE∥BC,
    又BC⊥平面ACC1A1,
    所以DE⊥平面ACC1A1.
    又AC1⊂平面ACC1A1,
    所以DE⊥AC1.
    在正方形ACC1A1中,
    由CD=eq \f(1,3)CA,A1G=eq \f(1,3)A1A,
    得DG⊥AC1.
    又DE∩DG=D,
    所以AC1⊥平面DEG.
    所以AC1⊥EG.
    [综合题组练]
    1.如图,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线段A1B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平面D1A1P⊥平面A1AP
    B.∠APD1的取值范围是eq \b\lc\(\rc\)(\a\vs4\al\c1(0,\f(π,2)))
    C.三棱锥B1­D1PC的体积为定值
    D.DC1⊥D1P
    解析:选B.在A中,因为A1D1⊥平面A1AP,A1D1⊂平面D1A1P,所以平面D1A1P⊥平面A1AP,故A正确;
    在B中,当P与A1重合时,∠APD1=eq \f(π,2),故B错误;
    在C中,因为△B1D1C的面积是定值,A1B∥平面B1D1C,所以点P到平面B1D1C的距离是定值,所以三棱锥B1­D1PC的体积为定值,故C正确;
    在D中,因为DC1⊥D1C,DC1⊥BC,D1C∩BC=C,D1C,BC⊂平面BCD1A1,所以DC1⊥平面BCD1A1,所以DC1⊥D1P,故D正确.
    2.(2018·高考全国卷Ⅱ)已知圆锥的顶点为S,母线SA,SB互相垂直,SA与圆锥底面所成角为30°.若△SAB的面积为8,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
    解析:由题意画出图形,如图,设AC是底面圆O的直径,连接SO,则SO是圆锥的高.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则由SA⊥SB,△SAB的面积为8,得eq \f(1,2)l2=8,得l=4.在Rt△ASO 中,由题意知∠SAO=30°,所以SO=eq \f(1,2)l=2,AO=eq \f(\r(3),2)l=2eq \r(3).
    故该圆锥的体积V=eq \f(1,3)π×AO2×SO=eq \f(1,3)π×(2eq \r(3))2×2=8π.
    答案:8π
    3.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PA⊥底面ABCD,PA=AD=2,点M,N分别在棱PD,PC上,且PC⊥平面AMN.
    (1)求证:AM⊥PD;
    (2)求直线CD与平面AMN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1)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所以CD⊥AD.
    又因为PA⊥底面ABCD,所以PA⊥CD,故CD⊥平面PAD.
    又AM⊂平面PAD,则CD⊥AM,
    而PC⊥平面AMN,有PC⊥AM,又PC∩CD=C,则AM⊥平面PCD,故AM⊥PD.
    (2)延长NM,CD交于点E,因为PC⊥平面AMN,
    所以NE为CE在平面AMN内的射影,故∠CEN为CD(即CE)与平面AMN所成的角,
    又因为CD⊥PD,EN⊥PN,则有∠CEN=∠MPN,
    在Rt△PMN中,sin ∠MPN=eq \f(MN,PM)=eq \f(\r(3),3),
    故CD与平面AM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eq \f(\r(3),3).
    4.(2020·广东七校联考)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A=AB=2,E是AB的中点,G是PD的中点.
    (1)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
    (2)求证:AG∥平面PEC;
    (3)求证:平面PCD⊥平面PEC.
    解:(1)易知V四棱锥P­ABCD=eq \f(1,3)S正方形ABCD·PA=eq \f(1,3)×2×2×2=eq \f(8,3).
    (2)证明:如图,取PC的中点F,连接EF和FG,
    则易得AE∥FG,且AE=eq \f(1,2)CD=FG,
    所以四边形AEFG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AG.
    因为EF⊂平面PEC,AG⊄平面PEC,
    所以AG∥平面PEC.
    (3)证明:易知CD⊥AD,CD⊥PA,
    因为PA∩AD=A,PA⊂平面PAD,AD⊂平面PAD,
    所以CD⊥平面PAD.
    又AG⊂平面PAD,所以CD⊥AG.
    易知PD⊥AG,因为PD∩CD=D,PD⊂平面PCD,CD⊂平面PCD,
    所以AG⊥平面PCD,
    所以EF⊥平面PCD.
    又EF⊂平面PEC,
    所以平面PEC⊥平面PCD.

    相关学案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讲义(理科)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5讲 高效演练分层突破学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讲义(理科)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5讲 高效演练分层突破学案,共10页。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讲义(理科)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1讲 高效演练分层突破学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讲义(理科)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1讲 高效演练分层突破学案,共8页。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讲义(文科)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6讲 高效演练 分层突破学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讲义(文科)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6讲 高效演练 分层突破学案,共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