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1 变色游戏授课课件ppt
展开变色游戏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明确变色是因为生成了新物质。
2、能够知道哪些液体可以用作隐形墨水。
能力目标
1、能根据试验方法进行正确操作,完成变色实验。
2、能举出2个的实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其他变色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其他同学合作,并交流自己的研究结果。
2、在学习中浸润“目 口 心”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物体变色的现象,能辨别物质的变化是否会产生新的物质。
三、教学难点:
探究“密写”实验中,蜡烛烤字环节的操作。
四、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每组1个托盘,淀粉溶液,碘酒,VC水溶液,滴管,玻璃棒,牛奶,柠檬汁,洋葱汁,棉签,蜡烛,火柴,纸,记录单。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同学们,老师来自外国语小学,学校有一只活泼可爱的海精灵,今天它也来了。
【展示海精灵视频】
2、设疑:海精灵给的是一封迷信,怎么办?
3、解疑:师:好,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别眨眼哦。
(1)教师将“神仙水”碘酒喷在提前用淀粉写好的纸上面,出现“目,口,心”三个字。
师:看 到 了 吗?一起读! 好,要想科学学得好,眼到口到齐思考。贴到黑板上,督促我们好不好?
(2)那同学们觉得神奇吗?无色信件喷洒碘酒显出什么色?蓝色(蓝紫色)
(3)谁能解释一下原因?
师:回忆上节课的知识,碘酒与信纸上的物质?
(4)碘酒与信纸上的物质发生了变化,信纸上的物质是什么呢?
预设——生1:水。生2:淀粉液。生3:白醋。生4:柠檬汁。
师:大家的猜测很多,老师今天准备了三种,(展示讲台上的仪器,边展示边介绍)淀粉溶液,水,柠檬汁,是谁遇碘酒变色?通过游戏探究一下好不好?
(二)探究发现,获取事实
1.探究淀粉遇碘酒变色游戏
(1)实验步骤幻灯片:
师:好,为了让同学们游戏更成功,老师有话要说:(老师边说注意事项边演示)
a滴管保持直立,吸取少量碘酒,量不能吸入上部胶囊(老师将滴管直立,吸取少量碘酒)
b左手试管,右手滴管在试管上方滴入
c振荡时拇指前,食指中指在后,注意力度,避免液体洒出。
d游戏结束,试管垂直放到试管架上,胶头滴管竖直放进烧杯。
(2)实验评价要求:
实验中,正确,快速,安静的小组的积1分。好,开始吧。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实验记录单1:神秘的信
实验目的 | 探究与碘酒发生变化的溶液 | |
实验现象 | 碘酒滴加到 | ①水中 色 |
②淀粉溶液中 色 | ||
③柠檬汁中 色 | ||
实验结果 | 海精灵写密信用的是 。 |
(4)全班分享实验结果。
【1.淀粉与碘酒变色。2.淀粉遇碘酒变蓝,其他遇碘酒不变蓝。】
适时评价奖励
师:那么,海精灵写信用的是?淀粉。
小结并板书:淀粉(白色)碘酒 新物质(蓝紫色)
2.探究密写游戏
师:好,中国有句古话,来而不往非礼也。收到了海精灵的密信,我们要不要给海精灵回一封信啊?
(1)以写密信的还有别的液体吗?老师准备了两种,牛奶和柠檬汁,一起探究好不好?
师:同学们请看实验桌,有我们回信要用的仪器。利用这些,你们想怎么做?
生:实验步骤,教师补充引导。
(2)幻灯片实验步骤
)
(3)教师对难点进行演示指导
a从上到下划火柴,将点燃的火柴水平靠近点燃蜡烛,完毕轻轻扔进清水杯。
b将字迹由高到低至蜡烛上方,来回移动烘烤,移动要快速。
c出现字迹立即吹灭蜡烛。
强调:如果不小心着火,怎么做?
(4)学生实验,巡视指导,强调安全。
实验记录单2:密写游戏
实验目的 | 探究可以用作隐形药水的液体 |
实验现象 | 牛奶由 色变成 色 柠檬汁由 色变成 色 |
实验结果 | 我能用 、 做隐形药水写密信, 效果较好的是 |
(5)全班交流。
师:好,哪位小组的优胜者来说一说,用的什么?
(板书:牛奶(白色)烘烤新物质(黄色))
请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
大声说出想对海精灵说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师:好,海精灵一定被同学们的聪明所折服的,这么快就运用变色知识学会了写密信。我们下了课就把信送出好不好?
师:其实,可以用作隐形药水的汁液还有很多,葱汁,洋葱汁等等等等,我们课下慢慢探究好吗?
(四)综合概括,形成知识
1.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了两个变色游戏,有什么相同点?
【无色变成有色、生成新物质。】
师:好,有没有有色变无色的变色现象?老师看大家都很困惑,那么请看
(教师指向黑板上的目,口,心)
这节课大家都是按照这三个秘诀来做的,相信你们已经牢牢记在了心中。
2.引发新疑:教师用VC水溶液涂抹心字,字迹颜色消失。)
师:同学们,淀粉与碘酒生成的新物质,经过VC水溶液,颜色消失。
(板书:淀粉(白色)碘酒 新物质(蓝紫色)VC水溶液新物质(白色))
今天我们选用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淀粉溶液,碘酒,VC水溶液,牛奶。我们的科学课并不只是局限于这一节课,不局限于学校中,科学就在生活中。
3、这节课我们评选出2个优秀小组,请得奖的小组派代表来说说,哪里做得好?
师:好,同学们,这节课收获很多。老师希望你们多观察,多思考,在今后的学习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