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讲义学案通用版【解析版】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3 微专题5 湖泊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3 微专题5 湖泊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堰塞湖,盐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堰塞湖
二、盐湖
1.含义:是咸水湖的一种,干旱地区含盐度很高的湖泊。淡水湖的矿化度小于1克/升,咸水湖的矿化度为大于1克/升,矿化度大于35克/升的则是盐湖。
2.盐湖的形成条件
(1)要有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汇水湖盆地。
封闭的地形有利于流域内的径流、雨水等水资源源源不断地向湖盆汇集而不外泄,形成聚集态。
(2)湖泊要有持续干旱的气候条件。
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湖泊被蒸发的水量超过补入的水量。并且,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湖水不断浓缩,含盐量逐渐增加,在湖底形成不同种类的盐类沉积矿床,形成盐湖。
(3)要有丰富的盐类物质来源。
丰富的盐类物质不断地汇入湖泊,才能保证盐湖具有一定的盐度。不同盐湖里的盐分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四种来源:
①来自盐湖附近的地面岩石或盐类矿床。这些含盐的矿石被风、水侵蚀,溶解后的物质进入湖泊,形成盐湖。
②来自火山喷发的岩浆和逸散的气体物质。火山岩浆中含有钾、钠、钙、镁等易溶硅酸盐,溶于湖水形成盐湖。
③深层卤水的溢出。深层卤水通过地壳深层断裂源源不断地输入湖泊,形成盐湖。
④来自风力的输送。易溶于水的盐分被大风吹送到湖中,为湖泊增盐。
3.盐湖的资源条件:是巨大的盐类资源宝库,不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科研价值,还有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在农业、食品、建材、化工、冶金、医药、电子、能源、军工等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盐湖中富含的钾、镁、锂、铷、铯、硼等成分关系国家的资源安全和战略安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往往引发河道堵塞,形成堰塞湖。图1为“我国某堰塞湖形成及自行消失过程示意图”。图2为“该地堰塞湖疏通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最可能为( )
A.青藏高原东缘 B.云贵高原东缘
C.黄土高原北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
2.堰塞湖自行消失的时间长短,往往相差很大。从形成到溃决持续时间较长的堰塞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溃决前,堰塞湖以上河段堆积作用变弱
B.溃决前,堰塞湖以下河段泥沙含量上升
C.溃决后,堰塞湖以上河段较溃决前沉积物颗粒变小
D.溃决后,堰塞湖以下河段较溃决前沉积物颗粒变大
3.据图2分析,堰塞湖的( )
A.溢洪道大致与等高线平行,水流平缓
B.溢洪道坡度更大,流速更快,利于泄洪
C.堰塞体堆积物较疏松,宜开凿溢洪道
D.堰塞体堆积物体量大,宜开凿多条溢洪道
答案 1.A 2.D 3.A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信息可知,该地海拔高(3 000米以上),最有可能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且青藏高原东缘降水较多,地势起伏较大,雨季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从而引发河道堵塞,形成堰塞湖,A正确。第2题,溃决前,由于堰塞湖对堰塞湖以上河段的顶托作用,使得堰塞湖以上河段水流速度减慢,堆积作用变强;同时,堰塞湖以下河段泥沙含量下降,A、B错;溃决后,堰塞湖内大量水体在短时间内下泄,堰塞湖以上河段流速加快,河流搬运能力增强,堰塞湖以上河段较溃决前沉积物颗粒变大,同时,堰塞湖以下河段的流量、流速均显著增加,堰塞湖以下河段较溃决前沉积物颗粒变大,C错,D正确。故选D。第3题,读图2可知,溢洪道大致与等高线平行,水流平缓,有利于堰塞湖的水体通过溢洪道缓慢下泄,A正确,B错;结合图中堰塞体和溢洪道的相对位置可知,溢洪道并未选择在堰塞体上开挖,其原因在于堰塞体结构不稳定,在堰塞体上开挖溢洪道,易诱发堰塞湖溃决,C、D错。故选A。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纳特龙湖位于东非大裂谷的边缘、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交界处,距离东南部的阿鲁沙约113千米。纳特龙湖是一个大湖,水很浅,湖泊面积季节变化大,水中盐、碱浓度很高,很多物种不适宜在此生存。但这个让生命难以维系的环境里,却成为火烈鸟的理想繁殖场所,这里小火烈鸟的数量大约是全世界的四分之三。湖中的蓝藻是小火烈鸟主要的食物来源。自1883年以来盖拉伊火山一直保持着间歇性喷发。下图为纳特龙湖位置和阿鲁沙各月降水量分布图。
(1)说明纳特龙湖湖水很浅的原因。(4分)
(2)指出纳特龙湖10月~次年5月湖泊面积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6分)
(3)分析纳特龙湖的自然环境为小火烈鸟成长所提供的生存条件。(6分)
(4)试分析纳特龙湖湖水盐、碱浓度高的成因。(8分)
答案 (1)地处东非高原,海拔较高,湖底较平坦,湿季降水较少,水面较宽;位于赤道附近地区,温度较高,尤其是干季,湖水蒸发旺盛,所以湖水很浅。
(2)湖面先增大后缩小,但整体变大。原因:10月~次年5月湿季来临,降水多,湖泊水位升高,水面变宽阔;以雨水补给为主,降水先增后减,所以湖泊水位升高、湖面变宽阔而后又回落。
(3)湖水盐度高,蓝藻等嗜盐藻类大量繁殖,小火烈鸟的食物充足;湖水浅,便于小火烈鸟觅食;宽阔的湖面、有毒的湖水和蒸汽提供了天然的防卫保护体系,使得大型食肉动物和天敌无法进入。
(4)附近火山喷发,大量的火山灰散落到湖中;火山灰和火山熔岩被风化、侵蚀,盐类物质被风、流水搬运,在湖中累积;湖泊为一个相对封闭的流域,流出水量少;该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尤其是干季)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地下温泉带来大量的矿物质。
解析 (1)湖泊水的深浅主要从湖底形状和当地气候影响分析。(2)纳特龙湖位于东非高原,当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因此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进而说明湖泊面积变化与降水特点之间的关系。(3)适合小火烈鸟成长的环境包括食物来源充足、天敌少等因素。(4)湖水盐、碱浓度高的原因应和矿物质来源丰富、蒸发作用强、水体交换能力差有关。概念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形成
原因
①山体滑坡;②地质构造不稳定;③岩性疏松;④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峻;⑤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
影响
①河水上涨,淹没堰塞体上游大片地区;②堰塞体溃坝引发中下游洪涝灾害,给下游地区带来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③容易引发新的滑坡和泥石流;④影响局部小气候,增加周边地区的湿度和降水量,减小昼夜温差
应对
措施
①加强监测预报;②适度开挖泄洪通道;③下游水库放水腾空库容;④及时疏散和撤离居民;⑤采用工程爆破摧毁堰塞体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3湖泊与环境学案含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精 讲 点 拨,对 点 精 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9 微专题18 桥学案,共3页。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5 微专题10 动物与环境学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