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广西玉林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树根“变”根雕B.玉石“变”印章
C.水果“变”果汁D.葡萄“变”美酒
2.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
3.玉林牛腩粉是我市的一张美食名片。美味牛腩粉香气四溢,闻到香气的原因是
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质量小D.分子之间有间隔
4.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B.C.D.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清澈的泉水C.石灰水D.冰水混合物
6.下列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是
A.硫酸铜B.铁C.水D.金刚石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B.加入大理石C.检验气密性D.过滤
8.“玉林是我家,创城靠大家”。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节日燃放烟花爆竹B.分类回收垃圾
C.电动车代替燃油车D.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
9.观察所给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的排列规律:N2、N2O、NO、 、NO2,空白处物质的化学式是
A.NH3B.HNO3C.KNO3D.N2O3
10.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11.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伸入燃着的木条B.闻气体的气味
C.加入澄清石灰水D.观察气体的颜色
12.月球土壤中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A.B.
C.D.
13.2020年1月21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申报了瑞德西韦( Remdesivir)的中国发明专利,瑞德西韦是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一种临床试验抗病毒药物,其化学式为 C27H35N6O8P。下列关于瑞德西韦说法错误的是
A.瑞德西韦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27:8B.瑞德西韦由5种元素组成
C.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2D.瑞德西韦分子中含有77个原子
1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B.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CO和CO2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有毒
D.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5.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的值为6
B.丙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与丁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一定相同
16.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电线开关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冬天用木炭烤火取暖,关闭门窗,旁边放一盆水
C.高楼着火,迅速使用电梯逃生D.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准确报告位置
17.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①玻璃管中红色固体变成了黑色
②CO被还原为CO2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
③该装置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18.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所以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燃烧需要同时具备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D.化学变化往往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1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至完全分解
B.表示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
C.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D.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20.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B.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84%
二、填空题
2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3个氮气分子______________。
(2)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
(3)一个铁离子_____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
22.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的字母填空。
A石墨 B氮气 C干冰 D稀有气体 E明矾 F生石灰
(1)可用作食品包装防腐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________。
(3)可用于制作多种用途电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
(4)可用作净水剂的是_____________。
(5)可用作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可用作制冷剂的是_____________。
2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
(1)硫元素的质子数是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它与17号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3)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
24.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肺炎蔓延期间,为了身体健康,人们出行时都佩戴了口罩,它的种类有活性炭、N95、外科医用口罩等,其中活性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生活用水分为硬水和软水,我们常用___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3)H2O、H2O2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元素组成”或“分子结构”)不同。
(4)2019年我国多地遭遇强暴雨天气,居民生活用水受到很大影响。我市自来水厂在对天然水净化处理得到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操作:①过滤②吸附③消毒④蒸馏,其中没有用到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5)习近平提出:“绝不容许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请你提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5.能源、环境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
(1)“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较低的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排放。
(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属于_____________(填“不可再生”或“可再生”)能源。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将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热能。我国海域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这种新能源的开采如果泄漏将造成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
(3)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采擷月壤的嫦娥五号荣耀归来,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成功。嫦娥五号本身采用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发动机实现返回地球。
上图为发动机内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6.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分析下图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图乙是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改进,改进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
(3)图丙是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丁是电解水的实验,玻璃管A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三、流程题
27.煤的综合利用可以大大提高它的用途。下面是工业上以煤和空气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一种流程图,据图回答问题:
(1)工业上利用液态空气法分离出氮气,其原理是因为液态氮的沸点___________(填“高”或“低”)于液态氧的沸点,氮气先被分离出来。
(2)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气化转化器中产生的气体有CO、CO2、H2、H2O(气体),在铜催化下实现CO的转化:,是利用CO的___________性。
(4)合成塔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四、推断题
28.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B、C、D、F均由两种元素组成,B和C能参与光合作用,B和D组成元素相同。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一”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A的化学式___________,F的俗称___________。
(2)E物质的用途是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3)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五、实验题
29.某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与实验探究意识,在实验课上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了关于“反前后物质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真的不变吗?
(实验与讨论)如上图实验
(1)若甲组实验燃烧前后称量的总质量均为27.6g,则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_________g。如果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乙组实验药品混合前、后称量的质量关系为m前>m后,原因是___________;若该实验试剂不变,则此装置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丙组实验药品混合前、后称量的质量关系为m前=m后,乙组同学认为实验成功,甲组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
(4)丁组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______(填“有”或“无”)变化。
(实验结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真的不变。
(实验拓展)若把甲中的红磷换成白磷如图A做实验,结果物质质量反应前后守恒,A中白磷有剩余。为了防止白磷自燃,将锥形瓶瓶口倒置于盛有热水的水槽中如图B,瓶口紧贴水面,拔下瓶塞,发现水进入锥形瓶中,约占锥形瓶容积的___________,剩余白磷不能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30.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东和小军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相关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小东根据“蛋壳残渣质量为4.3克”,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小军根据“反应过程中减少的质量”(10克+100克﹣106.7克=3.3克)也求得了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你写出小军的计算过程和结果______。
(3)小东和小军经过反复实验得出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与小军结果吻合,请分析小东开始所得结果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四种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5
15
1
5
反应后质量/g
13
m
1
23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树根“变”根雕、玉石“变”印章、水果“变”果汁过程中都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葡萄“变”美酒过程中生成了酒精等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故选D。
2.B
【详解】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B
【详解】
A、牛腩粉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是分子可以再分的原因,错误;
B、牛腩粉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正确;
C、牛腩粉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不是由于分子质量小,错误;
D、牛腩粉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不是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错误;
故选B。
4.B
【详解】
A、该图表示腐蚀品标志,错误;
B、该图表示节约用水标志,正确;
C、该图表示爆炸品标志,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错误;
故选B。
5.D
【详解】
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B、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C、石灰水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错误;
D、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正确;
故选D。
6.A
【详解】
A、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7.C
【详解】
A、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A错误;
B、块状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药品放到试管口部,再将试管竖起,故B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双手紧握容器外壁,瓶内气压变大,若导管处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故C正确;
D、过滤实验要用玻璃棒引流,故D错误。
故选C。
8.A
【详解】
A、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环境,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
B、分类回收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再利用,能防止环境污染,做法与该理念相符;
C、电动车代替燃油车,减少污染物排放,做法与该理念相符;
D、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做法该理念相符。
故选A。
9.D
【详解】
已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N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方框内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4,即为+3价。
A、氨气中氢元素为+1价,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氮元素为-3价,错误;
B、硝酸中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氮元素为+5价,错误;
C、硝酸钾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氮元素为+5价,错误;
D、三氧化二氮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氮元素为+3价,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
A、镁条在空气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现象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现象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现象描述正确,符合题意;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现象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1.A
【详解】
A、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正确。
B、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均是没有气味的气体,用闻气体的气味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无法鉴别空气、氧气,故选项错误。
D、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均是没有颜色的气体,用观察气体的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2.D
【分析】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表示原子核,原子核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详解】
因为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氦-3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故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为2,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该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故选D。
13.D
【详解】
A、瑞德西韦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27:8,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瑞德西韦是由C、H、N、P、O五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正确;
C、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7+1×35+14×6+16×8+31=602,正确;
D、由化学式可知,1个瑞德西韦分子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共含77个原子构成,错误;
故选D。
14.C
【详解】
A、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正确;
B、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图书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墨是用炭黑制成的,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正确;
C、CO和CO2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O有毒,CO2无毒,错误;
D、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正确;
故选C。
15.C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25+15+1+5=13+m+1+23,得m=9,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甲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5g-13g=12g,乙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5g-9g=6g,丁的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3g-5g=18g,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详解】
A、由上述的分析可知,m的值为9,故选项A不正确;
B、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B不正确;
C、由上述的分析可知,甲、乙为反应物,丁是生成物,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C正确;
D、该反应为甲+乙→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乙的元素种类与丁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一定相同,但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所以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与丁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不一定相同,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来进行分析,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16.D
【详解】
A、电线开关着火,用水浇灭容易引发触电,错误;
B、碳不充分燃烧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旁边放一盆水不能吸收一氧化碳,错误;
C、高楼着火,可能会断电,不能使用电梯逃生,错误;
D、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准确报告位置,正确;
故选D。
17.D
【详解】
①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以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固体,错误;
②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的氧,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被氧化,错误;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完全正确,故正确;
③该装置尾气用点燃的方法除去,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正确;
故选D。
18.A
【详解】
A、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为防止发生爆炸,所以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故选项推理正确。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但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如硫酸钠中硫元素为+6价,故选项推理错误。
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推理错误。
D、化学变化往往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但不是化学变化,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19.C
【详解】
A、氯酸钾在有二氧化锰催化、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能到0,错误;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约为8:1,错误;
C、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正确;
D、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至完全反应氧气不再发生改变,错误;
故选C。
20.D
【详解】
A、由图可知,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不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过程中,氧气含量逐渐降低,说明蜡烛燃烧需要氧气,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氧气体积分数降到16%时,故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熄灭后,容器中氧气含量占16%,其它气体占84%,其它气体包括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故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不可能为84%,符合题意。
故选D。
21.3N2 2H Fe3+ O
【详解】
(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氮气分子可表示为:3N2。
(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一个铁离子可表示为:Fe3+。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符号为O。
22.B A D E F C
【详解】
(1)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可用作食品包装防腐剂。
(2)石墨质软,灰黑色,可用于制铅笔芯。
(3)稀有气体在通电下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多种用途电光源。
(4)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
(5)生石灰可以和水反应,吸收水分,可用作干燥剂。
(6)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易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
23.16 非金属 失去 NaCl 从左到右,原子核外电子数(或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合理均可)
【详解】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硫元素的质子数是16,硫是“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第11号元素(钠元素)与第17号元素(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氯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氯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化钠化学式是NaCl。
(3)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从左到右,原子核外电子数(或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合理均可)。
24.吸附 肥皂水 分子结构 ④ 用洗菜水浇花(合理的均可给分)
【详解】
(1)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吸附性,所以活性炭可以吸附一些有毒有害的气体,保护人体健康,故填:吸附;
(2)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能产生较多的浮渣,向软水中加肥皂水能产生较多的泡沫,所以可以使用肥皂水进行鉴别硬水和软水,故填:肥皂水;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H2O、H2O2分子的结构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填:分子结构;
(4)自来水厂在对天然水净化处理得到自来水的过程中,主要的操作有:①过滤、②吸附、③消毒,其中没有用到的是④蒸馏,故填:④;
(5)爱护水资源一方面防治水体污染,另一方面是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有:用洗菜水浇花、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等,故填: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25.CO2 不可再生 化学 温室效应
【详解】
(1)“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故填:CO2;
(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也是温室气体,若大量泄漏于大气中,会加剧温室效应,故填:不可再生;化学;温室效应;
(3)由发动机内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 2N2O42CO2↑+ 4H2O + 3N2↑,故填:C2H8N2+ 2N2O42CO2↑+ 4H2O + 3N2↑。
26.试管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温度达到着火点 H2
【详解】
(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用图甲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放有棉花,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故填:试管;2KMnO4K2MnO4+MnO2+O2↑;
(2)图乙是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改进,打开止水夹,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关闭止水夹,由于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装置内压强增大,将稀盐酸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所以改进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填: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图丙是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乒乓球碎片燃烧,滤纸碎片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达到着火点,故填:温度达到着火点;
(4)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与电源负极的相连玻璃管A气体较多,是氢气,故填:H2。
27.低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还原 N2、H2、H2O(缺一不给分)
【详解】
(1)工业上利用液态空气法分离出氮气,其原理是因为液态氮的沸点低于于液态氧的沸点,氮气先被分离出来。
(2)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粉碎,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3)一氧化碳夺取了水中的氧,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4)合成塔①反应是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5)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所以上述流程中可以环利用的物质有:H2O、N2、H2。
28.CH4或 CuO 或 Fe2O3(合理的均可给分) 双氧水 医疗急救或气焊或炼钢等(合理的均可给分) 吸热
【分析】
A、B、C、D、F均由两种元素组成,B和C能参与光合作用,则B、C为二氧化碳和水中的一种,甲烷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氧4铜、氧化铁能与一氧化碳、氢气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则A为CH4或CuO或Fe2O3(合理即可);B和D组成元素相同,E能生成二氧化碳,还能生成水,则E为氧气;D能与氧气反应,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D为一氧化碳,B为二氧化碳,C是水,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能相互转化,F能生成水、氧气,则F为过氧化氢。代入验证,推理成立。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A可以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氢气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或氧化铁)生成铜(或铁)和水,故A的化学式是CH4或 CuO或Fe2O3,F是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
(2)E是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或支持燃烧,故可以用于医疗急救或气焊或炼钢等。
(3)B→D反应即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在高温下进行,属于吸热反应。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9.2.6 没有冷却至室温就称量(合理的均可给分)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在密封装置中进行 酒精不能和水反应 无 五分之一(或 1/5) 没有跟氧气接触
【详解】
(1)甲组实验燃烧前后称量的总质量均为27.6g,称量药品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由图甲可知砝码的质量为25g,游码的质量=27.6g-25g=2.6g;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没有冷却到室温就称量,导致气体膨胀产生向上浮力,左边称量质量变轻;
(2)乙组实验药品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装置,导致混合前、后称量的质量关系为m前>m后,若该实验试剂不变,则此装置的改进方法是在密封装置中进行;
(3)质量守恒定律是参加化学反应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定义在化合反应中,酒精溶于水是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4)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无气体消耗,也无气体生成,在敞开容器中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无变化;
(5)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白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待反应装置冷却到室温,进入锥形瓶的水的体积等于锥形瓶中氧气的体积,将锥形瓶瓶口倒置于盛有热水的水槽中如图B,瓶口紧贴水面,拔下瓶塞,发现水进入锥形瓶中,约占锥形瓶容积的;剩余白磷不能燃烧,原因是没有跟氧气接触。
30.(1)57%(2)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100g-106.7g=3.3g,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3.3g
100/x=44/3.3g,x=7.5g,7.5g/10g×100%=75%
(3)小东计算所用的蛋壳残渣未完全干燥,实际蛋壳残渣质量小于4.3g
【详解】
(1)蛋壳质量为10g,蛋壳残渣质量为4.3克,故碳酸钙质量为5.7g,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5.7g÷10g)×100%=57%;
(2)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0g+100g-106.7g=3.3g,
=
解得x=7.5g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75%
答: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3)小东开始所得结果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是所用的蛋壳残渣未完全干燥,实际蛋壳残渣质量小于4.3g。
广西玉林市北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玉林市北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6页。
广西玉林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西玉林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玉林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西玉林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