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练案10荆轲刺秦王(2)教案
展开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燕太子丹患之..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俛而笑曰“诺..”
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光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惟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
(选自《战国策·燕三》,有删改)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燕太子丹患之 患:担心..
B.丹终不迫于强秦 迫:被胁迫..
C.太子丹跪而逢迎 逢迎:讨好..
D.所善荆轲,可使也 使:出使..
【解析】 逢迎:迎接..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B.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C.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D.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解析】 正确标点为: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B )
A.在秦将灭六国,兵临易水之际,太子请教鞠武、田光以及接见荆轲都是为了解决秦灭燕国之患..
B.樊将军从秦流亡到燕后,太傅鞠武以为大患,急遣樊将军入匈奴,想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
C.太子向田光请教如何缓解燕、秦两国紧张局势之后,叮嘱他谈话内容勿泄;为此,田光自刎而死..
D.太子重用荆轲,是想让他胁迫秦王返还诸侯土地;或者刺杀秦王使秦大乱,六国趁机合纵破秦..
【解析】 原文为太傅谏太子“急遣……”;也不是“借匈奴之手杀掉樊将军”,而是将樊将军送到匈奴后可以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5分)
译文:这就像将肉放置在饿虎往来的路上,您遭受到的灾祸一定无法挽救了!
(2)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5分)
译文:希望您赶快去拜见太子,说我已经死了,表明我不会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泄漏出去了..
【解析】 (1)“以”“委”“振”各1分,文意2分..(2)“足下”“言”“明”各1分,文意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eq \x(导学号 42454132)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吴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欲自为报私仇也,非能为吴..”吴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乃曰:“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盖余、属庸将兵围楚之灊[注];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将盖余、属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公子光顿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佯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 灊(qián):水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说以伐楚之利 利:好处..
B.吴兵不得还 还:还击..
C.光伏甲士于窟室中 伏:埋伏..
D.而具酒请王僚 具:准备..
【解析】 还:撤回..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顿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为正拜..
B.“丙子”是干支纪日,丙子日是中国干支历法中的第十三天..
C.“亲戚”古代是指和自己有血亲和姻亲的人,亲指族内,戚言族外..
D.“上卿”上卿是古代高级长官名,在上卿之上的是中卿和下卿..
【解析】 在上卿之下的是中卿和下卿..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楚平王死后,吴王僚趁火打劫,派兵围楚..不料楚国出兵断其回路,导致国内空虚,给公子光夺位造成可乘之机..
B.专诸认为公子光是吴国真正的继承人,吴王僚派兵讨伐楚国是不恰当的,所以专诸才决定帮助公子光夺取王位..
C.公子光看到夺位之机已到,一方面解除专诸的后顾之忧,让其刺杀吴王僚;另一方面设宴邀请吴王僚,吴王僚终于上当被杀..
D.公子光依靠专诸夺位成功,他没有忘记自己对专诸的承诺,封专诸的儿子做了上卿..
【解析】 专诸帮助公子光是认为公子光是吴国的真正继承人以及吴王僚伐楚不当,选项中的分析无中生有..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5分)
译文:伍子胥逃离楚国到吴国,了解专诸的才能..
(2)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5分)
译文:现在吴国外面正被楚国围困,国内空无耿直的大臣,这不能拿我怎么样..
【解析】 (1)“亡”“如”“知”各1分,文意2分..(2)“困”“空”“如……何”各1分,文意2分..
【译文】 专诸,是吴国堂邑人..伍子胥逃离楚国来到吴国,了解专诸的才能..伍子胥见到吴王僚以后,拿讨伐楚国的好处劝说吴王..吴公子光说:“那个伍员(伍子胥)是因为自己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楚国害死而说讨伐楚国,是想为自己报私仇,不是为吴国着想..”吴王就没有听从伍子胥的意见..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想杀吴王僚,就说:“公子光心里有自己的事,不可以拿其他的事来劝说他..”于是,(伍子胥)向公子光推荐了专诸..
公子光得到专诸以后,像待客人一样地对待他..吴王僚九年,楚平王去世..这一年春天,吴王僚想趁楚国国丧,让他的两个弟弟盖余、属庸带领军队包围楚国的灊水;派延陵、季子到晋国,来观察其他国家的变化..楚国出兵断绝了吴将盖余、属庸的退路,吴国的军队不能撤回..于是公子光对专诸说:“这个时机不可丧失,不去争取,哪会获得!况且我是真正的继承人,应当即位,季子即使回来,也不会废除我..”专诸说:“王僚可以杀掉..他母亲年老,儿子弱小,而且两个弟弟带兵讨伐楚国,楚国断绝了他们的后路..现在吴国外面正被楚国围困,国内空无耿直的大臣,这不能拿我怎么样..”公子光叩头说:“你身后的事,一切由我担当..”这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里埋伏了全副武装的士兵,摆好了酒宴请吴王僚..吴王僚派兵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门,门窗、台阶附近都是吴王僚的内外亲属..站在两旁作陪的都手拿长矛..喝酒喝到畅快时,公子光装作脚有病,进入地下室中,让专诸放匕首到煮好的鱼肚子中献给吴王,到了吴王面前以后,专诸掰开鱼肚,趁机拿出匕首刺杀吴王僚,王僚当时就死了..旁边的武士也杀死了专诸,吴王的人乱作一团..公子光放出埋伏好的士兵诛杀吴王僚的人,把他们全部杀了,于是自立为吴王,这就是阖闾..阖闾于是封专诸的儿子做了上卿..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11分)eq \x(导学号 42454348)
秋 风(其二)
杜 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CE)
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堕,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C.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D.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E.秋风起而动归思,对着眼前的风中衰景,诗人期待有朝一日回归故里,安慰家中倚树盼归白发苍苍的老人..
【解析】 C.“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理解有误,“捣练”是捣洗丝绢,意指家中人为远行人备置寒衣“安慰家中倚树盼归白发苍苍的老人”,理解有误,此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归家之日早已白发满头,极写心中悲苦..
10.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①最后四句,句句饱含悲情,望月思归而难归为悲,挂帆可还乡却不是今夜为悲,他日归家却已漂泊一生华发满头为悲,牵挂故园池台不知是否残毁为悲..②但悲情中却有乐笔,“不知明月”句用语俏皮,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③后四句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悲情是主调,虽有想象中的归家之乐,但对照眼前不得归的现实处境,让人更觉不归的心酸..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练案10离骚(2)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练案10离骚(2)教案,共4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练案2沁园春 长沙(2)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练案2沁园春 长沙(2)教案,共5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练案8烛之武退秦师(2)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练案8烛之武退秦师(2)教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