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带答案)练习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391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带答案)练习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391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带答案)练习题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3918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带答案)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带答案)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B.滤渣中一定不含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Cu(NO3)2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D.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2、不使用其它试剂,利用物质间两两混合反应将物质区别开(提供的物质可重复使用),也是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下面四组物质利用上述方法可鉴别开的是( )
A.H2SO4、Na2SO4、BaCl2、FeCl3B.BaCl2、HCl、NaNO3、AgNO3
C.Na2CO3、HNO3、NaNO3、BaCl2D.H2SO4、NaOH、MgCl2、Ba(NO3)2
3、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
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
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
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4、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24B.属于非金属元素
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
5、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7、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8、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
9、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10、现有一包由6.5g锌、5.6g铁、6.4g铜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测得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则滤渣的质量可能是( )
A.49.6gB.34.8gC.32.7gD.18.5g
11、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N2B.NO2
C.NH3D.SO2
12、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
A.H2B.H2O2C.H2CO3D.H2O
13、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
14、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5、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该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
A.H2、CH4B.H2、COC.H2、CH4、COD.CH4、CO、CO2
16、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17、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
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18、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19、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9aB.1﹣8aC.12aD.8a
20、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H4+、Na+、NO3-、CO32-B.NO3-、Cu2+、SO42-、OH-
C.Mg2+、K+、SO42-、Cl-D.Ca2+、Na+、HCO3-、Cl-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图中的①和②是氟元素和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完成下列空白..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D中的x为_____..
(2)①和②是不同种元素,它们的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
(3)A、B、C、D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填字母)..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填字母)..
2、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
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
以上叙述中:_____是物理性质;_____是化学性质;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是现象;_____是用途..
3、请根据提供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2)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用加热的方法使氯化钠从其饱和溶液中晶析出时,应将氯化钠溶液放在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热..
(4)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夹持木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填仪器名称)..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在学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时化学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活动..
(1)在实验A中,氢氧化钙溶液使紫色石蕊变______色..
(2)在实验B的烧杯②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后,扣上大烧杯,一段时间后看到烧杯②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3)在实验C的试管①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看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要使试管②中产生白色沉淀,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_(填序号)..
A.BaCl2 B.HCl C.Ba(NO3)2 D.MgCl2
(4)用实验D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看到的现象是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2、实验室有一些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为检验其中是否混入了CO,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氢气具有还原性,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松同学说C装置中氧化铜变成红色固体,则证明有CO,他认为C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但小云给予否定,因为氢气也能发生类似反应,她提出应观察到D中变浑浊,才证明有CO,D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小伟也提出D中变浑浊还不足以证明,混合气体中的CO2也会产生此现象,他提出A中装入足量澄清石灰水,B中装入适量石灰水,则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终同学们一致赞同小伟的设计,则在检验过程中,当观察到____________现象时,才能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
(5)上述实验尾气的一种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为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5g贝壳,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这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25g贝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保留1位小数)
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测定某铁粉与碳粉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_______..
(2)反应后烧杯中稀硫酸无剩余,请计算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3)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g,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C
2、C
3、D
4、A
5、C
6、B
7、D
8、C
9、B
10、B
11、B
12、A
13、B
14、A
15、D
16、C
17、A
18、D
19、A
20、C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40.08 9 8 质子数不同 B、C B
2、①②③④⑥
3、D F 蒸发皿 坩埚钳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蓝 红色消失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生成蓝色沉淀 AC 气球变大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气体减少,装置中压强减小
2、CO+CuOCu+CO2 CO2+Ca(OH)2═CaCO3↓+H2O 除去二氧化碳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干净 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D中石灰水变浑浊 在出气口处添加一燃着的酒精灯,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烧掉(合理即可)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80%(2)14.7%
2、(1)5.6g;(2)19.6%;(3)160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答案】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带答案】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带答案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