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部编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部编人教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
A.②④⑤①③B.⑤④②③①C.⑤②④③①D.②⑤④①③
2、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4、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图中 n的值为10
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5、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6、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7、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8、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
B.c物质微溶于水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9、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吸附B.沉降C.过滤D.蒸馏
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SiB.AlC.OD.Fe
11、在20℃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经历如下变化
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 )
A.溶液甲是饱和溶液
B.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C.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4g
D.溶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丙溶质的质量分数
1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13、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
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
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
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
14、某同学在量取10mL水时,视线仰视,则他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 )
A.等10mLB.小于10mLC.大于10mLD.无法判断
15、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D.稀有气体
16、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
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
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
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17、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18、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KNO3是一种复合肥
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19、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C2H4B.CH4OC.CH4D.C2H4O
20、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_____,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2、图甲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仔细分析答题:
(1)图甲中,铝元素的信息有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
(2)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4)图乙中,与铝不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是____________.
(5)图乙中,与金属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1)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_____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炭,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变化.
(2)下列情况只表现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只表现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两种性质均体现的是_____.(均填序号)
①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可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
②木炭可以燃烧,人们利用木炭燃烧放出的热量取暖、做饭
③水生动物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④铁、铝、铜等金属材料可制成炊具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完成相关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根据实验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用C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排水法 b 向下排空法 c 向上排空法
(4) 检验C中收集满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
(5) 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弹簧夹K1、K4,关闭K2、K3,其中打开K1的目的是________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打开K3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马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马强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和______或______(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3)陈超利用过氧化氢制取和收集氧气应选择的装置为______和______(填字母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4)若收集某气体采用装置C,则该气体具有的物质性质是______;若采用装置,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5)氨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实验室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理由是__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理由是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我市锰矿资源丰富,MnO2是一种无机功能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干电池.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得到当地某粗MnO2样品(主要含有杂质MnCO3,其它杂质忽略不计),为了测定此样品中MnO2的含量,把100g粗MnO2样品放入烧杯中,将40g稀硫酸分4次加入与之充分反应,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已知烧杯中发生的反应为:MnCO3+H2SO4=MnSO4+H2O+CO2↑)
请根据图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中杂质的质量是多少?
(2)该样品中MnO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上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大多数厨师有个工作经验: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中的乙醇生成乙酸乙酯.下表中是几种常见的酯,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甲酸甲酯(C2H4O2)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
(2)甲酸乙酯(C3H6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据表推测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D
2、C
3、D
4、B
5、C
6、C
7、C
8、D
9、D
10、C
11、B
12、B
13、D
14、C
15、B
16、A
17、C
18、D
19、B
20、D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 H2 温室效应
2、Al 26.98 AD A C
3、物理 化学 ①④ ② ③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长颈漏斗 2H2O22H2O + O2↑ c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C装置上端瓶口,木条复燃则满 排出A中继续产生的气体,防止瓶内压强过大 黄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烧杯B中的水进入装置C
2、试管 酒精灯 C D B C或D 催化 密度比空气大 密度比空气小 A 反应物为固体与固体,且反应需加热 E 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100g-78.2g=21.8g.
(2)×100%=78.2%
(3)解:由图表数据可知,第1次反应中稀硫酸全部反应,10g稀硫酸与10g-94.25g=5.75g的MnCO3恰好反应;
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
x=49%
答:(1)样品中杂质的质量是21.8g;
(2)该样品中MnO2的质量分数是78.2%;
(3)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
2、(1)6:1:8;(2)48.6%;(3)C4H8O2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质量(g)
94.25
88.5
82.75
78.2
酯的名称
甲酸甲酯
甲酸乙酯
乙酸甲酯
乙酸乙酯
化学式
C2H4O2
C3H6O2
C3H6O2
X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部编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精编),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