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汇编】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354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汇编】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354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汇编】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354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汇编】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汇编】,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
2、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
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C.体积增大D.个数增多
3、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粉碎 B.湿衣晒干 C.粮食酿酒 D.石蜡熔化
5、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6、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
7、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
8、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9、某同学在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4g(1g以下用游码),如果其他操作正确,那么食盐的实际质量应为( )
A.14.6gB.15.4gC.15.6gD.16.4g
10、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 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
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滤渣中一定有Ag
11、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为了确认,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B.制定计划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
12、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 )
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13、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B.电子数
C.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和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
14、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D.稀有气体
1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16、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 +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2S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17、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C.混合物中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
D.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
1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A.SiB.FeC.AlD.O
19、取用粉末状固体化学药品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
A.滴管B.研钵C.药匙D.镊子
20、下列化学符号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CO-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B.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2个氧原子
C.Ca2+-表示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表示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指出如图所示倾倒液体的操作中的错误:
(1) _____ ;
(2) _____ ;
(3) _____ .
2、①铁熔化成铁水;②糯米酿成酒;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④灯泡中的钨丝通电后发热发光;⑤食物腐烂;⑥木柴燃烧;⑦胆矾是蓝色固体.上述几种情况中(用序号填空):
(1)属于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_,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
3、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二化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_____" +4H2O,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完成该化学方程式.
⑵请计算9.6kg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用以下装置探究碳及其氧化物的某些性质.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写出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C 装置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_性.
(4)D 装置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F 装置除了吸收 CO2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_____.
(6)在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少量氧化亚铜(化 学式为 Cu2O).如果实验前在 E 中放入氧化铜的质量为 2.0g,氧化铜全部反应完后,E 中固体质量可能为_____(填字母).
A 1.55gB 1.60gC 1.65gD 1.82g
2、某探究小组在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1)写出图中带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用此方法制取氧气时,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率和量,可以从F~H中选取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若用C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收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则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____(填“A”或“B”)收集装置选择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其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若用F和G组合制取二氧化碳则该装置优点是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目前世界上已证明“达菲”(化学式为C16H31N2PO8) 是治疗禽流感的唯一良方,其生产原材料是作为中国传统香料和中药的八角中所含的一种重要成分莽草酸(化学式为C7H10O5)求:
(1)“莽草酸”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_______?
(2)“莽草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
(3)“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
(4)174g莽草酸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
(5)348 克莽草酸中含有的氧元素质量与________g水中含有的氧元素质量相等.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已知反应前混合物共15.5g,反应完全后剩余固体10.7g,问分解出氧气多少克?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多少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B
2、A
3、B
4、C
5、B
6、C
7、A
8、C
9、A
10、B
11、C
12、B
13、B
14、A
15、A
16、D
17、D
18、D
19、C
20、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标签未朝手心 瓶塞正放在桌面 试管口与细口瓶远离
2、⑦ ③ ①④ ②⑤⑥
3、N2 13.8g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长颈漏斗 CaCO3+2HCl=CaCl2+H2O+CO2↑ 吸水 C+CO22CO 收集CO BC
2、分液漏斗 集气瓶 FH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B D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7:10:5 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42:5:40 174 10g 180
2、氧气7.45克,二氧化锰3.25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汇编),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汇编】,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编】,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