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语文教案9《竹节人》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语文教案9《竹节人》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语文教案9《竹节人》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语文教案9《竹节人》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语文教案9《竹节人》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语文教案9《竹节人》,共8页。


    9.竹节人

    教学目标

    1.认识颓、瘩”等13个生字,会写“、凛磕”等16个生字..写“威风凛凛、疲倦、跺脚”等18个词语..

    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

    3能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竹节人游戏的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4. 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教学重点:

    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并能概括故事情节..

    2.难点:

    (1通过学习“竹节人的制作指南和教别人玩“斗竹节人游戏内容,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2)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自己童年玩具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童年》音频、微课快乐的童年》、童年玩过的玩具图片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童年音频)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你的童年都玩过哪些玩具?(生自由回答)你们想不想知道范锡林的童年玩过什么玩具?范锡林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他非常聪明,就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竹节人的玩具..你瞧(课件出示竹节人的图片)这就是竹节人,你们玩过吗?不想知道怎么玩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看看,范锡林和小伙伴们是怎么玩的生齐读课题:《竹节人,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不认识的字,并标注读一读..  2.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指名读生字..

    重点指导:风靡(mǐ叉(chā 金箍(gū棒 窦(dóu尔敦(dūn)俨(yǎn)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豁、凛、雕、磕、跺、颓”..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是左右结构,注意“害”“”,相互要结合紧凑..”是左右结构,右边书写时要瘦一点写..左右结构,左右书写时要紧凑一些..”是左右结构,书写左边要一点..“跺”是左右结构,右边是“朵”,注意正确写法..”是左右结构,左边下最后一笔是提,右边的“瘦一点最后一笔是点..

    4.趣味识字词     (1)出示词语:

    威风凛凛  叱咤风云   弄巧成拙    虎视眈眈  赫赫伟绩   津津有味 全神贯注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字词..   a.“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b.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感情饱满的朗读课文..

    温馨提示:请同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长句子注意停顿..

    如“把穿着/九个竹节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同学们,全文围绕“我们都迷上了斗竹节人”展开了描写,仔细阅读全文,标注段落,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生交流分享:

    根据学生的交流分享,概括为: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小时候,“我”和小伙伴自己做玩具,“我们”全都迷上了玩竹节人..第二部分(3-19自然段):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及玩法,突出了斗竹节人给打童年带来的快乐..第三部分(20-29自然段):叙述了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偷偷玩竹节人,“我”和同桌在办公室外看到,从沮丧到心满意足的情感变化..

    3.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交流:

    总结:《竹节人的是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迷上

    竹节人老师没收竹节人,我和同桌从老师那里拿回竹节人,结果却看到老师也在玩竹节人,心满意足..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复习旧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竹节人,谁复述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回忆课文内容并复述..

    3.导入新课:

    通过上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作者竹节人游戏的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学习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一小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阅读目的

    阅读方法

    关注内容

    学习“竹节人制作指南

     

     

    学习“斗竹节人”游戏描写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1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关注课文内容..

    (2)生交流完成表格内容..

    点拨:

    作者写“竹节人制作指南时,采用读的方法,关注如何制作“竹节人的步骤内容..

    作者写教别人玩这种玩具“竹节人”游戏时,可采用仔细阅读反复阅读的方法,关注“竹节人”游戏入迷的细节描写,体会传统玩具“斗竹节人”游戏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作者在写老师没收竹节人玩具后的故事,可采用浏览阅读的方法,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同学们有感情的大声朗读课文1—2自然段..

    (1)思考:你都获得哪些信息

    师:引导学生从写作方法分析..

    学生交流:开篇直接点题“我的时候自己制作玩具,有一段时间我们迷上“竹节人”游戏..

       (2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交流:这样开篇直接点出主题来写,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三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2.同学们阅读3-19自然段..

    (1思考竹节人是怎样制作的呢?

     师:引导学生原文来回答问题..

     学生找:3自然段,用毛笔竿锯成寸把长一截……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课件出示:竹节人图片,及制作方法的字幕,让学生齐读..

    (2仔细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作者运用哪些修辞方法?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师:引导学生找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学生通过”“黄河长江两个关键词说出: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考张修辞..这样写的好处是把桌子上的裂缝比喻“黄河长江”生动形象的写出豁口很大,也表现出课桌的破旧,语言幽默诙谐,为文章增添了色彩..

    (3仔细阅读课文第17、18自然段..思考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找: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交流:作者运用五个感叹号..

    师:引导学生谈出这样写的好处..(营造出一种紧张、热烈的氛围,仿佛一场激战即将开始,衬托出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激动心情..表现出孩子们对斗竹节人的投入、痴迷和喜爱..

    (4)反复阅读课文第19自然段..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作者这样有什么好处?

     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攒着”“跺脚拍手”“咋咋呼呼”来分析写作方法..

    学生通过引导谈出方法: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侧面描写..这样的好处是:通过这些细节描写,烘托出我们“斗竹节人”的入迷,表现出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采用分组读、齐读、师生合作读,来反复,读出我们投入玩具,玩玩具的部分,声音表现出我们的入迷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四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3.同学们浏览阅读课文20—29自然段..

    思考:老师把竹节人没收后,怎么做的怎么看待老师的行为?

    师:引导学生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正确看待老师的态度..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没收后自己玩竹节人了..觉得竹节人得到老师的青睐,让我们感到自豪,同时也能感受到与老师志趣相近、心灵契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突出老师童心未泯,活泼亲切的形象..(意思对即可)

    三、开展活动,升华主题..

    1.播放微课《快乐的童年》拓宽学生的视野面..

    学生观看后的感想,也能介绍一种自己童年入迷玩的玩具..表达出真情实感即可..

    2.引导学生介绍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你的老师是什么样的性格?和你发生过怎样的故事,你难忘?选择一件有意义的事来讲.. 

    学习   生活中话语里    心理   

    句式练习:学习上对我的细心引导……

    生活我的亲切关怀…… 

    话语里对我的鼓励支持……

    心理我对老师的感激……

    巩固延伸,作业设计..

    1.推荐阅读:《你不是灰姑娘》..1985年范锡林获儿童文学优秀奖的作品..

    2.小练笔:一篇有关老师的故事..

    要求(1题目自拟..

    (2)能运用上本节课所学的修辞和描写等写作方法给语言增添色彩..

    (3记叙一件具体的事情,表达出真情实感..

    (4书写认真,卷面规范、整洁大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让学生搜集童年玩过的玩具和资料图片,回忆美好的童年..运用童年音频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充分来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3.运用微课导学,再次回忆每个学生的童年趣事,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谈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