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岭南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吉祥百变的巧手工13. 大花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岭南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吉祥百变的巧手工13. 大花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讲授新课,布置作业,作业展示评价并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年 级
二年级
科 目
美术
教案类型
新授
课 题
大花瓶
教学内容
探讨对称剪纸和阴刻剪筑的方法,剪出有花纹图案,造型美观的大花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感知古陶瓷花瓶造型美、装饰美。
3.能知对称剪纸和阴刻剪纸。
4.能用对折剪出有装饰花纹的大花瓶。
教学重点
探讨对称剪纸和阴刻剪筑的方法,剪出有花纹图案,造型美观的大花瓶。
教学难点
感知古陶瓷的审美价值。能用阴刻文样设计方法
教具学具
1.剪刀、各种色纸。
教学时数
1(13周第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修订意见、评议
一、导入:
1.放课件 (欣赏中国陶艺花瓶)
2.欣赏教师的范画
3.了解老师作品中意境
二、讲授新课:
1.课题:我们的大花瓶
2.提问:(1)你发现了什么?
(2)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
(3)说一说,造型美、实用美、装饰美。
(4)什么材料设计制作精美的大花瓶?
3.教师讲授新课:
4.过程与方法:
①想一想:你怎样设计你喜欢的花瓶图案和花瓶的外形。
②把色纸对折,折线为中轴线。
③构思,根据花瓶的基础结构进行组合设计。
④起稿,从折线处画出花瓶一半造型,折线为对称轴线,再画出花纹装饰(注意连接)。⑤剪刻,注意不要将花瓶剪断。
三、布置作业:
学生想象与创作:
1.把色纸对折,折线为中轴线。
2. 构思,根据花瓶的基础结构进行组合设计。
3.起稿,从折线处画出花瓶一半造型,折线为对称轴线,再画出花纹装饰(注意连接)
4. ⑤剪刻,注意不要将花瓶剪断。
四、作业展示评价并小结。
评价目标:1.有创意:2.夸张、色块:3.装饰美:
作业自评:
①要求:能运用剪纸的方法表现花瓶的对称和图案装饰。
②能能创造性地剪出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对称式大花瓶及形式美的花纹图案。
③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教 学 反 思
本课我采用视频欣赏中国陶艺艺术导入,一下子把学生吸引,整堂课学生的思维都跟着老师,每个环节讲的很透彻,学生很快掌握,从学生的作业情况来看,学生学习兴致极高,作业还是不错的,学生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个人认为不足的地方是后面评价部分,学生忙着剪完自己的作品,不怎么配合,这一点今后得要求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本节课我认为重点就是探讨对称剪纸和阴刻剪纸的方法,剪出有花纹图案,造型美观的大花瓶。所以我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对个人教学环节的设计、课件的制作、范画的绘制等。也对学生做了一定的分析。
在本节课中,我认为从欣赏花瓶图片——对称式图样——花瓶的造型——欣赏学生作品这几个环节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先给学生看看现实中的花瓶,体会花瓶的形状美和花纹美,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创造,在这个基础上,我出示了一个对称式的花瓶,结合在数学中学过的对称知识,创设了一个关于怎样剪出对称式花瓶的疑问,请一个同学上来演示,其它学生一同思考,这个地方是个高潮也是本课的重点地方,如果没有解决好,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也就激发不起学生创作的热情;如果激发的好,那全班学生都会有想要动手的冲动,仿佛真的走进了那个对称式剪纸的世界。
我认为我在执教时,我的激发创作已经打动了孩子,并把他们引入到了对称式剪纸的神奇中,所以从学生的回答中就可以体现出来。如学生们积极踊跃的举手发言,那种渴望被我叫到眼神和一个个充满童趣的回答,在告诉我孩子们已经融入进去了,自从学生完成的作业中也可以看出来每个孩子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从激发完创作结束时,我是直接设问“你们都会剪了对称式的花瓶,你们觉得还增添点什么会更美呢”,这样的设计是想在学生们在看完花瓶的形状后,肯定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为了帮孩子们说出来,我设计了一个问题,目的是解决本课的一个重点,剪出有花纹图案的对称式花瓶。结果这个环节很成功,随着一个一个学生的发言,把课堂带上了一个小高潮,打开了学生们的思路,结果是各种各样的花纹形状和图案就出现了。我还是比较满意学生们的课堂作品。孩子们在各种不同形状的花瓶上又剪出了各种不同形状的花纹,并且能在短短的20分钟左右完成如此美妙的作品,大部分学生已经达到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目标。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在花瓶的大小上还有些差距,有些同学还是不敢大胆的剪出自己心中的花纹图样,所以下次我会在这个方面多加注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13. 大花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美术第四单元 吉祥百变的巧手工13. 大花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岭南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吉祥百变的巧手工13. 大花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