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1 画家故居 教学设计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8/126217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美术五年级下册1 画家故居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美术五年级下册1 画家故居教案及反思,共2页。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高,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该班孩子美术基础较好,在绘画中构图饱满,色彩运用大胆,想象丰富,有较强的小组合作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参观画家故居的基础上,通过画家的代表作,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以及对近代绘画史的贡献。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欣赏画家及作品。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欣赏
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等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他们生前的居所或工作室已经成为纪念馆,是我们了解他们生平和艺术成就的重要场所。接下来请跟着我走进林风眠的故居参观。(出示故居图片)
1、)想一想,我们该看什么?了解什么?
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通过讨论我们发现参观故居时大家关注的主要有四个方面:欣赏画家作品、感悟画家名言、阅读画家艺术经历、观赏故居建筑。(出示幻灯)
2、)你最想了解哪一方面?为什么?
小组讨论:根据我们刚才发现的探访故居的方法,对于这四位画家,你最想了解哪一方面?为什么?并且请各小组根据自己组的重点了解的内容修改PPt。
活动2【活动】深入探究四位画家
1、引导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课前我们同学已经对四位画家进行了了解,接下来请各小组带领我们深入认识各位画家。
1)、探究潘天寿先生的绘画题材、风格以及构图特点。(派代表介绍)
请了解潘天寿先生的小组派代表来介绍你们小组学习的成果。(重点放在绘画题材和风格以及构图)听了他们的介绍后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教师参与提问(为什么潘天寿的画常常出现鹰 画山水画时常画些险峻的山峰,树木也常常长在悬崖峭壁上?这是潘天寿先生主要的精神的体现)
2)、通过对黄宾虹先生生平经历的了解,学习他的绘画特点。(引导学生提问,
整组同学上台作答)
在第二组介绍之前呢,先请同学们说说你想了解黄宾虹吗?你想知道关于他的哪些方面?(把问题写在黑板上)用2分钟时间第二小组讨论这些问题,并回答。其他组也可以轻声讨论,等会可以进行补充。教师补充内容(黄宾虹三个时期不同的绘画特点)
3)、了解画家的艺术经历,理解中西融合的想法。(三位同学来分别介绍)
大家知道林风眠的作品体现中西融合,那你知道为什么说林风眠是一位中西融合的画家呢?请第三小组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请三位同学分别从生平、绘画风格、绘画材料工具等方面来说。教师补充(中西方绘画的相互影响,印象派画家作品欣赏,以及对林风眠的影响)
4)、欣赏漫画,寻找绘画特点。(先提问同学,再总结特点)
第四组同学给大家带了丰子恺先生的一些画作,请大家来谈感受?小组总结丰子恺的绘画特点。教师补充(出示几张丰子恺画儿童游戏的画,请学生说说表现什么内容?这些很有趣,都是那个时代的儿时游戏,所以绘画要观察生活,题材源于生活。)
我们组的同学通过学习后进行了自己的创作,请大家欣赏,请一位同学来现场展示一下。
2、小组总结学习感言
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活动3【讲授】延伸
欣赏另外三位画家故居照片,简单介绍。课后可以去实地参观。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浙美版五年级下册15 圆筒造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浙美版五年级下册3 木版年画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故事导入,体验纸版画的上底色和印制过程,拓展与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浙美版五年级下册1 画家故居教案,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