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2022版地理必修2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2022版地理必修2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1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2022版地理必修2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2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2022版地理必修2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同步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引起俄罗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入数量最多的年龄段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人口的迁移
    1.以下是在京沪高铁上四位旅客的谈话,判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甲说:“我此次是去上海参观世博园。”
    B.乙说:“我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现去学校报到。”
    C.丙说:“我到上海为公司洽谈业务。”
    D.丁说:“我到上海采购。”
    下图为人口迁移模拟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2.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

    A.②③B.②④
    C.③④D.④⑤
    3.表示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人口迁移形式的有( )
    A.①②B.③⑤
    C.②④D.②⑤
    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箭头的粗细表示移民人数的多少。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拉丁美洲到北美地区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
    B.由贫穷区域移入富裕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
    C.欧洲到北美地区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
    D.人口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
    5.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 )
    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亚洲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若图中箭头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代表人口( )
    A.从北美地区迁往拉丁美洲
    B.从亚洲迁往拉丁美洲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
    7.若图中箭头表示近年来我国跨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代表人口( )
    A.从湖南迁往广东
    B.从河北迁往山东
    C.从吉林迁往新疆
    D.从湖北迁往重庆
    题组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读某年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8.关于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以人口迁出为主,西部地区以人口迁入为主
    B.中央联邦管区人口迁入数和迁出数都是最多的
    C.东部地区的人口都迁入中央联邦管区和西北联邦区
    D.伏尔加河沿岸联邦管区人口迁移数量大于西北联邦管区
    9.引起俄罗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寒冷
    B.东部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C.西部地区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小
    D.俄罗斯鼓励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
    (2020北京大兴高一下期末)读我国某地某时段迁入人口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0.人口迁入数量最多的年龄段是( )
    A.0~14岁B.14~39岁
    C.39~64岁D.64~88岁
    11.导致该地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经商务工B.求学
    C.旅游观光D.养老
    2019年3月1日,为期40天的铁路春运圆满结束,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1亿人次,首次突破4亿人次,同比增加2 539.2万人次,增长6.6%。由于春节前务工流、学生流、探亲流出现重叠,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客流压力最大。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春运期间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的客流压力大,反映出( )
    A.该地区平时为主要人口迁出区
    B.该地区平时为主要人口迁入区
    C.春运客流主要出现在城市之间
    D.该地区交通线较为稀疏
    13.北京等地的务工流和学生流,说明影响当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
    A.经济、社会文化B.政治、自然环境
    C.经济、政治D.社会文化、婚姻
    题组三 人口迁移的影响
    我国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对迁移人口的妥善安置,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4.从人口迁移类型看,下列情况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
    A.三峡库区居民外迁B.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
    C.农村人口进城务工D.地震区灾民搬至异地
    15.三峡库区部分移民东迁沿海某地后,迁入地采取了“杂居”安置方式。其深远意义是( )
    A.改善移民原有的生活习惯
    B.增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
    C.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D.便于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
    (2020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近年来,西亚、北非地区由于战乱不断、社会持续动荡等原因,大批难民外涌。德国是目前为止接收难民最多的欧洲国家。下图是难民迁移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6.有关图中所示的难民迁移,说法正确的有( )
    ①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②是西亚、北非地区的难民迁往欧洲
    ③主要目的是躲避自然灾害
    ④主要影响因素是政治因素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7.难民大量涌入对德国产生的影响是( )
    A.缓解社会矛盾B.减轻交通拥堵
    C.加剧人口老龄化D.加大环境的压力
    (2020首都师大附中高二开学考)菲律宾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向海外输出劳动力,其中约300万人是“菲佣”。“菲佣”是指来自菲律宾的高级佣工,他们有文化、懂英语,素有“世界上最专业的保姆”之美誉。据调查美国是“菲佣”梦中的移民天堂。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8.美国是“菲佣”梦中的移民天堂,原因有( )
    ①平均工资高②语言障碍少
    ③气候特征相近④空间距离近
    ⑤历史因素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②⑤
    19.大量“菲佣”的输出,对菲律宾产生的影响可能为(深度解析)
    A.老年人口比例增大
    B.劳动力数量增多
    C.外来文化的影响减弱
    D.人地矛盾加重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小王是陕西榆林人,小时候一直生活在榆林。下表为小王的一段经历。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小王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有( )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②⑤
    2.()小王在北京上学期间发现,每年春节前后,北京市人口数量都会发生巨大变化。节前人口数量迅速减少,节后人口数量迅速增多。北京春节前后人口数量的变化属于(深度解析)
    A.人口自然变化B.人口迁移
    C.人口流动D.人口分布
    下图中的人口迁移差额率指人口迁移数与总人口的比例,正值为迁入。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3.()图中四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 )
    A.甲、丙B.乙、丁C.丙、丁D.甲、丁
    4.()如果甲、乙、丙、丁各代表一个国家,则下面四组国家中最可能的是( )
    A.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德国、日本
    B.美国、德国、阿根廷、匈牙利
    C.日本、中国、越南、匈牙利
    D.科威特、索马里、葡萄牙、德国
    5.()最有可能反映美国东北部人口变动情形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020山东泰安一中学情诊断)读“21世纪以来我国各大区域人口迁移关系图”,完成下面两题。
    6.()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中部地区到西部地区B.西部地区到东部地区
    C.东部地区到西部地区D.中部地区到东部地区
    7.()由图可知( )
    A.西部地区省内迁移比例较小
    B.中部地区成为净迁入地区
    C.社会经济因素是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D.自然条件差异导致东、中、西部人口迁移的差异
    题组二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影响
    (2020山东青岛高一下期末)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人口流动规模越来越大,重庆市曾是全国人口流出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但自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开始下降。下图示意2016年重庆市各区人口的流动状况。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8.()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大量人口流动对该区的主要影响是( )
    A.区域经济发展缓慢B.使城市出现空心化现象
    C.生态环境得以改善D.增加区际之间交通压力
    9.()2016年重庆市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
    A.具有明显回流现象B.流动人口均为青壮年
    C.流动人口生活条件较好D.均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10.()形成2016年重庆市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交通条件改善B.东部地区经济下滑
    C.重庆人口政策限制D.重庆经济快速发展
    (2020广东深圳高一下期末)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了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给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地撂荒
    D.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1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易错 )
    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13.()“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C.缓解留守儿童和人口老龄化问题
    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2000—2013年人口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4.()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最少的是( )
    A.2003年B.2006年
    C.2009年D.2012年
    15.()该城市人口变动将导致( )
    A.老龄化的进程延缓
    B.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减轻
    C.平均预期寿命缩短
    D.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单一
    (2020北京丰台高三二模)下表示意2018年部分省市GDP(万元)和人口数量(万人)变化,完成下面两题。
    16.()六省市中( )
    ①广东省人口自然增长量、机械增长量居首位
    ②浙江省人口增量中净流入人口占比较小
    ③传统劳动力大省安徽省的人口不断回流
    ④山东省人口自然增长势头相对强劲
    ⑤净流入人口为负值的省市人口总数量在减少
    ⑥净流入人口数量与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④D.②⑤⑥
    17.()从上述几省市人口数量变化中可以看出( )
    A.经济发达省市对人口的吸引力更大
    B.政策是影响北京市人口数量变化的首要因素
    C.沿海省份因优越地理位置吸引人口迁入
    D.浙江省和辽宁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不同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示意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区、市)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三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全解全析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基础过关练
    1.B 人口迁移是居住地发生长期性或永久性变更的人口移动形式。甲、丙、丁分别去上海旅游、出差、采购,居住地并没有发生长期性或永久性变更,不属于人口迁移。乙去上海上大学,居住地发生了长期性变更,属于人口迁移。
    2.C 读图可知,P、Q表示两个国家,③④跨越国界线,代表人口由P国迁入Q国,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3.A 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目前的主要人口迁移形式是指人口由乡村迁入城市,读图可知①②符合题意。
    4.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经济因素影响,世界人口主要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西欧和北美地区同属经济发达地区,都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区,故C项错误。
    5.D 从图中箭头粗细可知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亚洲。
    6.C 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发展中国家或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发达国家或经济发达地区,A、B、D项错误。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丰富,该地区的石油资源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吸引距离较近的非洲人口迁入,C项正确。
    7.A 近年来,我国跨省级行政区的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迁往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从湖南迁往广东。
    8.D 本题的解答主要依据示意图判断,西部的伏尔加河沿岸联邦管区和北高加索联邦管区也以人口迁出为主;中央联邦管区人口迁入数量最多,伏尔加河沿岸联邦管区人口迁出数量最多;东部地区的人口有部分迁入南部联邦区;人口迁移数量既包括人口迁出,也包括人口迁入,西北联邦管区人口迁移数量小于伏尔加河沿岸联邦管区。
    9.A 主要从自然因素分析,东部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形崎岖。而西部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高于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自然条件优于东部,吸引东部地区人口向西部迁移。
    10.B 图中横坐标表示年龄,纵坐标表示人口迁移数量,从图中可看出14~39岁人口迁入数量最多,B正确。
    11.A 图示14~39岁人口迁入数量最多,说明迁入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迁入的主要原因是经商务工,A正确。
    12.B 北京、广州、上海和杭州地区,由于经济发达,是平时主要的人口迁入区,春运期间,人口流动性较强,因此造成春运期间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的客流压力大。春运客流主要出现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北京、广州、上海和杭州地区交通线密集,交通便捷程度较高。
    13.A 影响工人群体迁移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而影响学生群体迁移的主要因素为社会文化因素。
    14.B 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或者修复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而进行的人口迁移,或者是因自然环境恶劣,当地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而将当地人民整体迁出。总之,生态移民是由生态环境因素导致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且为我国多条大江大河发源地,为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将区域内牧民迁入城镇,属于生态移民。三峡库区居民外移是为了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是由经济因素导致的,地震区灾民搬至异地是由自然灾害导致的,三者均不属于生态移民。
    15.C 迁入地对三峡库区移民采取“杂居”的安置方式,可以增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改善移民原有的生活习惯,但这些都是短期目的,A、B项错误;本题题干关键词为“深远意义”,即从长远来看,“杂居”的安置方式主要可以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C项正确。“杂居”的安置方式不利于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D项错误。
    16.C 由材料“德国是目前为止接收难民最多的欧洲国家”可知,图示难民迁移跨越了国界,属于国际人口迁移,①错。由材料“西亚、北非地区由于战乱不断、社会持续动荡等原因,大批难民外涌”可知,图示难民迁移是西亚、北非地区的难民迁往欧洲,主要影响因素是政治因素,②④正确,③错。故选C。
    17.D 国际难民大量涌入德国,导致德国外来人口数量增加,由于文化、宗教等方面存在差异,外来人口增多会加剧德国的社会矛盾,A错。大量人口涌入会加重交通拥堵、加大环境压力,B错,D正确。能长距离由西亚、北非地区迁移到德国的大多为青壮年,青壮年的大量迁入会缓解德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C错。
    18.D 美国是“菲佣”梦中的移民天堂,原因有美国经济发达,平均工资高;“菲佣”懂英语,可以与客户通过英语交流,语言障碍少;菲律宾曾经是美国的殖民地,受美国文化影响较大,历史因素影响深刻,故①②⑤正确。菲律宾地处热带,美国主要位于北温带,两地气候特征差异较大,③错误;两国隔太平洋相望,空间距离较远,④错误。故选D。
    19.A “菲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菲佣”的输出,造成菲律宾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劳动力数量减少,老年人口比例增大,A正确、B错误。人口流动利于加强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会导致菲律宾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增强,C错误。人口流出,可以缓和菲律宾的人地矛盾,D错误。
    知识归纳 六个方面归纳人口迁移对区域的影响
    能力提升练
    1.D ①考入西安某重点高中,居住地由榆林长时间变更为西安,属于人口迁移;②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居住地由西安长时间变更为北京,属于人口迁移;⑤到西安某重点中学从教,居住地由北京长时间变更为西安,属于人口迁移;③到哈尔滨旅游、④到西安某中学实习,居住地均未发生长期性变化,均不属于人口迁移。故选D项。
    2.C 北京春节前后人口数量的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出居住地的短时间变化,应属于人口流动。
    易混辨析 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的区别
    3.D 将图中各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差额率相加即可求出各地的人口增长速度。
    4.D 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甚至出现负增长;科威特、索马里等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受邻国战争及本国石油开采的影响,科威特的人口迁入量较大。
    5.C 美国东北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受环境因素影响,东北部地区人口大量南迁和西迁。
    6.D 读图分析可知,我国三大地区之间的人口迁移关系中,由中部地区迁往东部地区的人口比例最大,为52%,因此其为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故选D项。
    7.C 由图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省内迁移比例占49%,较大,A错误;中部地区人口迁出的总比例(52%+31%)大于迁入的总比例(34%+26%),为净迁出地区,B错误;由上题分析可知,由中部地区到东部地区为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因此社会经济因素是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C正确;经济差异导致东、中、西部人口迁移的差异,D错误。
    8.C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比较落后,人地矛盾较突出,大量人口迁出,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强化区域发展目标。
    9.A 依据材料可知,2015年后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开始下降;重庆市曾是全国人口流出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但2016年重庆市的流入总人口大于流出总人口,说明重庆市人口流动具有明显的回流现象。
    10.D 目前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重庆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地位的提升,吸引大量人口回流或迁入,由此形成2016年重庆市人口流动。
    11.B 由材料可知,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给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现实影响,因此“城归”返乡创业现象的增多与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有关,B正确。
    12.A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了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因此他们可以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使得乡村人口红利升级,所以A正确。
    易错提示
    本题易错选B项,因题干中解释了人口红利,而忽略了题干问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乡村出现人口红利的原因是“城归”人员年龄结构的年轻化,而人口红利升级的原因是“城归”人员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13.C 过去由于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占比上升,而“城归”现象的出现,可以在第一时间缓解留守儿童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增加家庭收入、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属于经济效益,不属于社会效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是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所以C正确。
    14.D 从图中可以看出,常住人口数量逐年增加,2010—2013年常住人口数量年增加量较往年有所下降,2000—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正有负,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多数为负值,2007年自然增长率为0,只有201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根据人口净迁入量=常住人口增长量-人口自然增长量可以判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量最少的是2012年。
    15.A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城市人口变动主要是人口大量迁入,而迁入人口应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因此会使得该城市老龄化的进程延缓;平均预期寿命是评价一个国家人口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城市人口数量变动不会影响平均预期寿命;大量外来人口迁入该城市,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会加重,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复杂。
    16.C 据表可知,广东省人口自然增长量、机械增长量(净流入人口数量)都是最高的,居首位,①正确;浙江省人口增量中,净流入人口是49万人,自然增长人口是31万人,所以净流入人口占比较大,②错误;传统劳动力大省安徽省的净流入人口达28.3万人,说明人口不断回流,③正确;山东省自然增长人口达60.96万人,仅比广东少,因此人口自然增长势头相对强劲,④正确;山东省净流入人口为负值,但山东省人口增量为正值,故山东省人口总数量在增加,⑤错误;净流入人口数量与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呈正相关,如北京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但是净流入人口为负值,⑥错误。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故选C。
    17.B 经济发达省市对人口的吸引力不一定更大,据表可知,北京市净流入人口为负值,A错误。受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等政策因素影响,2018年北京市大量产业及相关从业者迁出,导致北京市净流入人口及人口增量呈下降趋势,因此政策是影响北京市人口数量变化的首要因素,B正确。沿海省份因经济发展水平高,有更好的就业机会而吸引人口迁入,C错误。浙江省人口以迁入为主,辽宁省人口以迁出为主,浙江省和辽宁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都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D错误。
    18.答案 (1)(地理位置)邻近省(区、市);人口数量大的省级行政区(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地区省(区、市)比例大。
    (2)河南与三个城市的距离、四川与三个城市的距离、湖北与三个城市的距离相差不大;三省人口兼具南北方文化属性,适应性强;三省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
    (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不应限制:外来人口(从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度)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间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
    解析 第(1)题,结合图中各城市外来人口所占比例较大的几个省(区、市)的共性分析。第(2)题,从河南、四川、湖北三省分别到北京、上海、广州的距离,三省人口总量及文化特性等方面分析。第(3)题,先明确观点,再阐明理由。若认为应限制外来人口,则从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不利影响角度给出理由;若认为不应限制外来人口,则从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有利影响角度给出理由。
    序号
    时间
    经历

    2011年9月
    考入西安某重点高中

    2014年9月
    考入北京师范大学

    2016年8月
    到哈尔滨旅游

    2017年9月
    到西安某中学实习

    2018年9月
    到西安某重点中学从教
    省市
    2018年
    GDP
    2018年常
    住人口
    自然增
    长人口
    净流入
    人口
    人口
    增量
    广东
    99 945.2
    11 346
    92.76
    84.24
    177
    浙江
    58 002.8
    5 737
    31
    49
    80
    安徽
    34 010.9
    6 324
    40.3
    28.3
    68.6
    辽宁
    23 510.5
    4 359
    -4.4
    -5.2
    -9.6
    山东
    66 648.9
    10 047
    60.96
    -19.76
    41.2
    北京
    33 106.0
    2 154
    5.75
    -22.25
    -16.5
    1.B
    2.C
    3.A
    4.C
    5.D
    6.C
    7.A
    8.D
    9.A
    10.B
    11.A
    12.B
    13.A
    14.B
    15.C
    16.C
    17.D
    18.D
    19.A
    方面
    影响
    影响人口数量
    迁入地增多,迁出地减少
    影响性别比
    轻工业区降低,重工业区升高
    影响职业构成
    迁入地第二、三产业就业比例增大
    影响交通运输
    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大
    影响年龄结构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移,会使迁出地人口老龄化加重,迁入地人口老龄化减轻
    影响经济、文化发展
    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
    1.D
    2.C
    3.D
    4.D
    5.C
    6.D
    7.C
    8.C
    9.A
    10.D
    11.B
    12.A
    13.C
    14.D
    15.A
    16.C
    17.B
    类型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实质
    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
    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
    判断
    标准
    空间移动、居住地变更且跨越行政界线、永久性(或长期性)三个标准缺一不可
    具有周期性(季节性)流动或往返流动(短期流动)的特征
    举例
    “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
    度假旅游、进修性学习、探亲活动等
    相关试卷

    全书综合测评-2022版地理必修2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这是一份全书综合测评-2022版地理必修2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共15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综合训练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下列四处中,地质构造为背斜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中①处所在板块为,图中③处板块相互碰撞形成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2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测试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2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能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2022版地理必修2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