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2022版地理必修1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6151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2022版地理必修1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6151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全球气候变化及气候变暖的原因
(2020江西赣州高二期末)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两题。
1.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此图可以说明 (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碳循环关系不明显
B.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C.地理环境中的各事物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
D.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
读下列三幅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世纪60年代后 ( )
①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加
②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3倍
③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
④我国气温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与三幅图信息相吻合的有 ( )
①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
②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
③近5 000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在2℃以内
④1970—200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大体相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组二 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及应对措施
下图为北冰洋年海冰范围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5.据图推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海冰范围变化呈 (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反比 D.正比
6.海冰范围变小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
A.臭氧层空洞扩大 B.酸雨危害加重
C.地震灾害增多 D.海岸侵蚀加强
7.下列行为有助于减缓图示海冰范围变化的是 ( )
A.使用煤气做饭 B.使用原木家具
C.使用共享单车 D.使用一次性筷子
(2021山东菏泽高二质检)气候变暖背景下,若降水量的增加超过蒸发量的增加,则气候趋于暖湿;反之,则趋于暖干。读我国部分区域气候从暖干向暖湿转型范围和程度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8.据图可知 ( )
A.该区域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B.天山及其以北显著趋于暖湿
C.伊宁增加的蒸发量小于兰州
D.陕西降水量趋于减少
9.图中气候转型区未来环境变化最不可信的是 ( )
A.冰川退缩将会停止 B.洪涝灾害将会严重
C.湖泊水位将会上升 D.沙尘暴日数将会减少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D 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人类使用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人类破坏植被,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并使植物固定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来,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增加。由图可知,②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可使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故②对;①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影响小,①错;③是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很少,影响较小,③错;④是工厂和汽车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排放大量含有二氧化碳的废气,④对。
2.B 此图可以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碳循环关系明显;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地理环境中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不是独立存在的;此图说明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不能表示能量也在循环之中。
3.C 读a图,20世纪60年代后,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加,①对;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约1/8,②错;由b图判断,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③对;根据图c判断,我国气温未超越历史最高水平,④错。
4.D 与三幅图信息相吻合的是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②对,①错。近5 000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在4℃以内,③错。1970—200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大体相近,呈上升趋势,④对。
5.B 据图可知,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海冰面积越小,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海冰范围变化呈负相关。
6.D 海冰范围变小,将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强。
7.C 使用共享单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变暖,减缓海冰融化。
8.B 图示不同转型区反映的仅是本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无法表现不同区域的降水量或蒸发量的关系,所以A、C、D三项均不正确。显著转型区应为显著趋于暖湿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在天山及其以北,故B项正确。
9.A 显著转型区气候显著趋于暖湿,气温升高,融雪性洪涝灾害可能严重,B项可信;该地湖泊主要补给形式是冰雪融水补给,气温升高可能导致湖泊水位上升,C项可信;气候趋于湿润,沙尘暴日数可能减少,D项可信。气温升高导致冰川退缩的量,远超过降水量增加可能会使冰川扩展的量,冰川会继续退缩,A项最不可信。
期末综合测评-2022版地理必修1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这是一份期末综合测评-2022版地理必修1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共18页。
期中综合测评-2022版地理必修1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这是一份期中综合测评-2022版地理必修1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共15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第1课时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第1课时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天气系统为,该地6时气温较低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