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海淀区中国地大附中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北京海淀区中国地大附中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下列四位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功的单位的是
A. 牛顿B. 帕斯卡C. 瓦特D. 焦耳
2. 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调查发现,北京地区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如图所示,下列发电站发电过程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
A.
燃气电站
B.
风电站
C.
水电站
D.
太阳能电站
3. 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A.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B. 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
C. 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D. 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4.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增大摩擦的是
A.
轮胎上刻有花纹
B.
在轴承中加滚珠
C.
在车轮的轴中加润滑油
D.
旅行箱下装有小轮
5.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安全锤的锤头做得很尖
B.
切果器的刀片很薄
C.
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
D.
拎菜器的把手较宽
6. 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使用筷子夹菜时,筷子是一种杠杆。下列生活用具正常使用时也是杠杆
A.
镊子
B.
剪子
C.
起子
D.
钳子
7. 火箭中用做燃料和助燃剂的氢和氧,是将常温下的氢气和氧气降温、加压后,以液体状态装在火箭里。下列对于该过程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 熔化 吸热B. 液化 放热C. 升华 吸热D. 凝固 放热
8. 某位九年级男生对与自己身体相关的物理量进行了下列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正常体温为 50∘CB. 自身质量约为 50 kg
C. 手指甲宽度约为 1 mmD. 跑步的速度约为 50 m/s
9.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路灯下人的影子
B. 人站在岸边看到水里的鱼在游
C. 晚上可以看到前面正在行驶的自行车的红色尾灯
D. 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10. 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冬天,人们用两只手互搓摩擦取暖
B. 用锤子反复打击一块铁片,它的温度会升高
C. 在古代,人类钻木取火
D. 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被晒热
11. 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A. B.
C. D.
12. 运动员用 100 牛的力将质量为 5 千克的铅球推出手,铅球落到 10 米远处后又在地上向前滚动了 0.5 米,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所做的功是
A. 1000 焦B. 1050 焦C. 490 焦D. 0 焦
13. 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 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 48∘C
B. 在 6∼12 分钟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C. 在 6∼12 分钟段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 在第 12 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
14. 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物质一定是晶体
B. T2 一定是物质的沸点
C. O∼t1 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一定升高
D. t1∼t2 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也不吸热
15. 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 A 、 B 、 C 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三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个杯子中液体的密度 ρ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6页。
这是一份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附中中考物理零模试卷,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解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北大附中实验学校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共4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选题,实验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