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春夏秋冬》教案5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6099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春夏秋冬》教案5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60995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一年级下册1 春夏秋冬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下册1 春夏秋冬教案,共5页。
以下为语文学科《长相思》教学设计案样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一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识字1春夏秋冬
难点名称
学生能够认识生字,并通过观察图片和朗读来抓住词语的重点和特点来感受大自然的美。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通过引导和形近字的比较让学生认识“游”“池”“入”这三个生字。
青草、红花、游鱼、飞鸟,虽然第一个字都是修饰作用,但“青,红”是从颜色角度来修饰“花,草”,与植物特点相吻合,“游、飞”则是动作。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这些词语进行了情境化的描述,让学生在读中去想象画面。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要反复的多读,与图片结合,在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形近字的比较来让学生认识“游”“池”“入”这三个字,能加容易并且准确的记忆本课所要求认识的生字。
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看到的景物,以及了解所学的内容。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
2、让小朋友们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首先出示课本中的图片,让小朋友通过观察图片,说一说你在图片上看到了哪些景物?(青草、红花、游鱼、飞鸟,其中青和红是颜色的描写,游和飞是动作描写)
4、在对青草、红花、游鱼、飞鸟,这四个词语讲解时,其中青和红是颜色的描写,游和飞是动作描写,让学生通过做游和飞的动作还理解这是表示动作的词,在进行对“游鱼”的“游”经过举出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这个例子,让学生理解“游”这个字与水有关系,从而知道“游”字的偏旁,在引出这个字的组词。
5、结合课文中的图片,出示词组,让学生能更清楚地进行了解。学生先自己拼读,在由老师进行领读。
6、重点对池草青的“池”,鸟入林的“入”进行讲解。“池”字讲解时,先讲解它的偏旁,然后进行引导组词,让学生观察这个字的字形与哪些字的字形相似,从而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区别,鸟入林的“入”这个字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讲解。通过形近字进行对比,更好的让学生区分与记忆。
7、通过出示图片,进行课文知识的总结:春天,池塘边长满了青草,山上开满了红花,小鱼跳出了水面,小鸟飞入了茂密的树林,多么美丽的春天呀!
根据实际教学设计需要增行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通过选字的搭配,来让学生对课文的词组进行读熟甚至能背诵下来。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小结
春天,池塘边长满了青草,山上开满了红花,小鱼跳出了水面,小鸟飞入了茂密的树林,多么美丽的春天呀!
教师姓名
××
单位名称
××
填写时间
×年×月×日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五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七单元 21《长相思》
难点名称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要通过理解诗句,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这首词中,词人的内心矛盾和冲突学生较难感受,因为这高于五年级学生的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如果用一个词表达你读完这首词的感受,你想到了哪个词?
(艰难、悲壮、思乡、危险、豪迈、思念)
2.指名学生朗读(读出自己体会)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理解诗句。
(1)从哪一句词中读出了这种感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①作者此时身处何地?
②想象:这边是故园,那边是榆关,中间隔着“山一程,水一程”,你想到了哪个词?
(跋山涉水)故园的人思念亲人,榆关的人走过了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将士们走过“山一程,水一程”,越走越远,思念越走越长。
身在故园的人“遥望这山一程,水一程”,牵挂前方的亲人。
③由晚上的“千帐灯”想到了什么?
故园人的牵挂,榆关人的思念
跋山涉水的艰难
身向榆关的豪迈,壮观。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①“更”在古代分为五更,每更大约2小时,风一更,雪一更,更更交替,体会边关环境的恶劣。
②借助注释理解“聒碎”, 体会“聒碎乡心梦不成”实为“聒碎乡心梦难成”,就是因为那份思念。
③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上阕“一程一程”、下阕“一更一更”对仗应和,“一”虽为数字之首,却有连绵不绝之意,实为“一程一程又一程”,“ 一更一更又一更”。
④“故园无此声”
想象:身在征途的将士们此时会想些什么?故园的亲人又会想些什么?难道故园真的无此声吗?故园的人看到风雪也会想念远在塞外的亲人。将士们思念故园的宁静,山水分隔的只是距离,但却隔不开牵挂思念的心。
⑤指导朗读:读出风雪的肆虐、读出将士难以入睡、读出对家人的思念。
“山一程,水一程”隔不断思念的心,“风一更,雪一更”吹不散思乡的情。难怪作者长相思。齐读。
那就让这风雪带去故园的人对将士们的牵挂和思念吧。此时,身在榆关外的将士们,他们也让这风这雪带去自己对故园人的思念和怀念。
⑥如果将这首词定格成一幅幅画面,当你的耳畔响起这样的声音,你的眼前会出现哪些画面让你印象深刻。
配乐朗读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4.提到“思乡”,在古诗词中,表达对家乡思念的诗句也有很多,有一些特定的“景”或者“物”都可以和思乡联系起来,比如:
(指名回答)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么多古诗词当中,有明月寓相思,有书信寓相思,还有佳节寓相思。在纳兰性德这首《长相思》当中,他的相思又寓托在哪里呢?
纳兰性德,他生在关内,长在关内,在这个初春的季节,他去塞外,冰雪未消,一切在他的眼中都是那么的荒凉,寂寞。难怪他会思念。寒冷的帐外,帐内的点点灯光应该是最温暖的,这一暖一寒,更让纳兰性德和无数将士们心里想着故园。带着这份思念,带着这份想念,一起走进《长相思》。
在纳兰性德的笔下,他将思乡之情寓于风雪之中,将这份不得不离,不得不别的牵挂写在这首长相思中。
配乐朗读。
小结
当一个人的身和他的内心相统一的时候,我们叫做“身心合一”,而此时的纳兰性德,一生跟康熙皇帝出巡无数次,他早已厌倦了这样的征途,所以这种离别是不得不忍的离别,这种跋山涉水是不得不进行了山一程,水一程,这种听风沐雪也是他不得不的。那当他的身和心分开的时候,此时,纳兰性德的身在哪里?心在哪里?(身在征途、心系故园)
全班配乐朗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1 春夏秋冬教案,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 春夏秋冬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信息,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一)1 春夏秋冬教学设计,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