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之文言文断句课件(47张PPT)
展开勤动笔墨习句读 逐类旁通得妙法 ——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 文言文断句指津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 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断句方式一: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给女婿断句方式二: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给幼子断句不同 遗嘱迥异
1.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2.初步理解文言材料,读懂文意,正确给文段断句。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文章中并无停顿的标志,读时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处理停顿,也就是所说的“句读”,这分析停顿的过程叫断句。
前提: 读文段,通文意——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探究一:试给下列语段断句看有什么特点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小鸟不停地来啄食,人来了也不离开,在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月高悬,照在墙上。月光下,庭中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 可是我在这里居住,喜悦的感受多,悲怆的感受也很多。
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代词,就基本可以断句了。注意: 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答案】匡庐奇秀/甲天下山/ 山北峰曰香炉峰/ 北寺曰遗爱寺/ 介峰寺间/ 其境胜绝/ 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 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 若远行客过故乡/ 恋恋不能去/ 因面峰腋寺/ 作为草堂【解析】在选段中,“匡庐即庐山”、“香炉峰”、“遗爱寺”、“太原”、“峰腋寺”都是地名,“草堂”是常用的名词,“元和十一年”是年号,“白乐天”是白居易的字,知道这些,对正确断句是很有益处的。
庐山的风景秀丽至极,简直是天下诸山的冠军。山的北峰,叫做香炉峰;香炉峰的北面,有一座遗爱寺;就在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的风景带更是漂亮得不得了,恐怕还远超过卢山本身呢!元和十一年的秋天,太原人白乐天一见就爱上他了,就像远行的游子路过故乡一样,眷恋沉迷、依依不舍而不忍离去,于是就对着香炉峰,傍着遗爱寺,盖了一间草堂。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 只要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 ?只要学习,那么困难的也容易了;不学习,那么容易的也困难了.
总结归纳二:看虚词,找位置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表敬副词有: 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 等等;
夫、惟、盖、凡、窃、敬、请、苟、若、岂
者、也、矣、焉、乎、哉、与(欤)、耶、耳
(赵国被秦国围困) 齐人、楚人救援赵国。赵国粮食匮乏,向齐国借粮,齐王不同意。周先生说:“赵国对于齐国、楚国来说,是屏障。就像牙齿和嘴唇的关系,牙齿没了嘴唇就会感到寒冷。今天赵国灭亡了,明天就会祸及齐国、楚国。况且援救赵国,表明我国非常仁义,打退秦国军队,能使我们扬名诸侯。不为了这个而吝惜粮食,这是作为治理国家的人的过失。”
*提示:利用虚词标志断句时必须注意灵活性。 1.“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句中,“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就不能断句。 2.“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可点断也可不点断。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是说也,人常疑之。”
3.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表示并列关系,所连接的并列短语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面断开。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独以钟名,何哉?” 4.“夫”有时可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有时甚至还可作名词,这几种情况都不能点断。例如:“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探究三:给下列语段断句,看有什么特点:
总结归纳三:察对话、引文标志
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又一重要依据。对话、引语常用“曰” “云” “言” “白” “语”“道” “谓” “对”等为标志。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 帮助我们断句。比如:判断句式:“……者,……也”,“为、乃、即、则”等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乎”, “其……乎”,“安……哉”,“何……为”被动句式:“为……所……”“受……于……” “见……于……”其它固定句式:“如……何”“况……乎” “何(以)……为”
探究五:(1)给下列语段断句,看有什么特点: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探究五:(2)朗读下列语段,看有什么特点: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宋 人 或 得 玉 献 诸 子 罕 子 罕 弗 受 献 玉 者 曰 以 示 玉 人 玉 人 以 为 宝 也 故 敢 献 之
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它拿给雕琢玉的人看,雕琢玉的人认为是宝物,所以才敢献给您。”
杨子从宋国经过,住在旅店里。店老板有两个妾,长得丑的地位高,长得美的地位低。杨子问这其中的原因,店老板回答说:“漂亮的人自认为漂亮,我并不觉得她漂亮;丑的人自认为丑,我并不觉得她丑。”杨子对学生说:“实行贤德而去掉自认为贤德的思想,到哪里不会受到赞美呢?”
找名词看虚词 察对话:据修辞:辨句式
句首:夫、惟、盖、凡、 窃、敬、请、苟、若、岂句末:者、也、矣、乎、哉、 耶、耳、
文言断句步骤 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2、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3、寻找标志,各个击破 4、通读全文,查漏补缺
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管仲说:“所谓的天子,不是这苍茫的天空.是人民的君主,就要把百姓看的比天还重.百姓安居乐业,才能更好的帮助你,否则你就是危险的,违背了这个道理,你的统治就会灭亡.人民抱怨统治者不配为王,国家没有灭亡的,是从来没有的.”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说:所有的用兵方法当中,保全一个完整的、没有被严重破坏的敌国而又使她屈服是上策,如果不能做到,再采取战争毁灭手段;同理,对于敌国的有生力量军、旅、卒、伍,如果能全部收降才是上策,如果不能做到,才考虑战争手段攻灭之.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不用战争手段而降服对手,才是最好的.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桓南郡既破殷荆州 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①殷将佐②十许人咨议罗企生③亦在焉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企生答曰吾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既出市④,桓又遣人问:“ 欲何言?” 答曰:“ 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 桓亦如言宥之。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即日焚裘。
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企生答曰/吾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
二、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天 之 道 其 犹 张 弓 与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举 之 有 馀 者 损 之 不 足 者 补 之 天 之 道 损 有 馀 而 补 不 足 人 之 道 则 不 然 损 不 足 以 奉 有 馀 孰 能 有 馀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 是 以 圣 人 为 而 不 恃 功 成 而 不 处。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 戎 死 孝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给上面文言文语段中的文字断句。
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此外,还有语法分析法,亦即古汉语固定句式法: 该法是利用古汉语特殊的组词造句的语法规则来断句。这些语法规则如词类活用,句子成分分析等。
另,语感断句法: 根据长期阅读形成的文言语感能力来断句。 而在很大程度上又得靠积累、靠感悟、靠熏陶 。
整体把握文章并理解文意 乃 断句的关键 而正确断句则是翻译的基石。
文言断句是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功,文言翻译是解读文言文的高层次的综合性能力。断句和翻译都必须整体把握文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析和理解。方法是有效的,但不可能“包治百病”,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才是关键。
文言断句之步骤: 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2、循序渐进,先易后难3、寻找标志,各个击破 末了,再回读全文,以查漏补缺… …其中,通读与理解最是关键之所在啊!!!
衡量断句正确与否的方法:
A.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B.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
迁 移 练——提高性练习,以发现问题,并深入探讨……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参考之答案: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湖阳公主死了丈夫,打算再嫁。光武帝跟她谈论满朝的文武大臣,暗中猜测她的心思,看她相中了哪一位。湖阳公主说:“宋弘先生的仪表相貌和品德才干,非常出众,满朝文武没有谁能赶得上。”光武帝说:“让我想想办法。”随即宋弘被带到宫中见光武帝。光武帝先让湖阳公主坐在屏风后面,然后对宋弘说:“俗话说,做了官就换朋友,发了财就换妻子,这也许是人之常情吧?” 宋弘回答说:“臣下听说,‘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时结交的知心朋友不能忘记,一起共患难过的妻子不能离弃。)光武帝听了这话,就对屏风后面的公主说:“事情办不成了。”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项复习之文言断句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项复习之文言断句 课件,共1页。
部编版高中文言文复习之 文言文断句课件PPT: 这是一份部编版高中文言文复习之 文言文断句课件PPT,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四省联考,真题演练,考点解读,解题思路,方法小结,课堂小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项复习之文言断句讲解练习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项复习之文言断句讲解练习 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以致用,真题实践,怎么断句,文言断句的一般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