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联系的普遍性
1.(2021辽宁营口高三上期末)202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我国进行第七次人口普查,通过查清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把握人口变化趋势性特征,为完善人口政策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信息。上述材料说明 ( )
①物质决定意识,人口问题要与具体政策相统一
②实践决定认识,人口普查为决策提供基础信息
③联系是普遍的,人口问题关系经济发展的全局
④联系是客观的,人口普查就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1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月考)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交通堵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城市病”日益蔓延,气候变化引起的高温、洪涝等极端天气也频繁出现。有资料显示,86%的公众认同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39%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上述材料反映了 (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人为事物的联系随人的意志而变化
C.一个事物与周围的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D.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与不变性
题组二 联系的客观性
3.(2020辽宁阜新二中高二月考)“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该诗体现的哲理有 ( )
①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
②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③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并且只存在于事物外部
④任何事物之间必然存在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地处亚热带的印度、缅甸等国家,蛇非常多。蛇的主要攻击对象是青蛙;蜈蚣虽是小动物,但它的毒腺可以让蛇毙命;而蜈蚣不怕蛇却怕青蛙。青蛙、蛇、蜈蚣利用自己克星的天敌保护着自己,实现了它们之间的平衡和稳定。这表明 ( )
①青蛙、蛇、蜈蚣之间的联系是自在事物的联系
②青蛙、蛇、蜈蚣之间能保持平衡和稳定说明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有条件的
③青蛙、蛇、蜈蚣有意识地实现着它们之间的平衡
④要善于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要想富,先修路。”可以说,光纤网络是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在“互联网+”时代,要想参与“新经济”,共享新产业发展成果,必须先把“网路”修通修宽。对“网路”建设理解正确的是 ( )
①“网路”是虚拟的,是“人化”的产物,不具有客观性
②“网路”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的自在事物的联系
③“网路”的建立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
④“网路”与“新经济”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题组三 联系的多样性
6.(2021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末)在漂洗丝绸衣服时,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白糖,浸泡5—10分钟,能够保持丝绸衣服的光泽;往花瓶里放一些糖,可使鲜花绽放得更为持久,因为植物在开花的时候需要吸收比平时多几倍的糖分;炒过的糖放进纸袋里,可以作吸潮剂;白糖放进冰箱里可作除味剂……白糖的多种用途表明 ( )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其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合理利用其价值
②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白糖的各种价值
③白糖在不同的状态下具有不同的特性,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其特性
④人们可以根据白糖的不同属性,正确把握其联系的多样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0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二上期末)人生之中,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生命之中,最美丽的不一定适合我们,适合我们的一定是最美丽的。上述人生感悟启示我们 ( 易错 )
①要根据自身的需要,改变固有联系,建立人生的新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要善于把握有利于人生发展的联系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条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联系的普遍性
1.(2021河南百校联盟高二联考,★★☆)如果将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比作一只蝴蝶,那么该公司债券在2020年11月10日违约所引发的效应,对中国信用债券市场来说,可能是一场风暴。一时间,信用债市场悲观情绪蔓延,新债发行推迟,债券赎回增加,银行理财收益下降等等。由此可见 ( 易错 )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普遍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③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
④可以建立新的联系以克服不利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1江苏海安高二上期中,★★☆)搬下山,天地宽。面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自然困境,易地搬迁有利于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诸多难题。这表明 ( )
①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②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着某种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实践的产物
④事物间的联系都是人创造出来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有人在解读“为什么不要在背后说人坏话”这一原则时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最远不超过六个人,即使一个在你看来绝无可能与你建立起关系的陌生人,你们之间的距离,也绝不超过六个人。所以,你说过的任何话,都有可能传到当事人的耳朵里。这与俗语“没有不透风的墙”的意思是一样的。这表明 ( )
A.每一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有直接联系
B.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C.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本质的联系
D.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题组二 联系的客观性
4.(2021云南曲靖重点高中高二上期末,★★☆)天然纤维纺织面料的高效且长效抗菌抗病毒一直是业界难题。我国一位研究人员采用了最先进的纳米银组装技术,通过银离子向纤维内部的定向渗透,再进行原位还原,实现了在纤维内部的纳米银组装,进而实现了高效抗菌抗病毒功能。这项技术适用于多种材质纺织品,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口罩、围巾、内衣及家纺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这说明 ( 易错 )
①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先进
③可以用人为事物的联系完全代替自在事物的联系
④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2021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期中,★★☆)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通过多维轨道交通(高铁、地铁、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将京津冀紧密相连,有力地促进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体现了 ( )
①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③人类可以创造出事物之间的联系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④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6.(2021山西忻州重点高中高二上期末,★★☆)重庆交通大学研究团队经过7年的反复试验,研发出一种可以让沙漠变成土壤的黏合剂,并将这一发明运用到“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中,成功将4 000亩实验沙漠改造成良田。这表明 ( )
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事物之间都存在普遍的联系
②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
③联系是具体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固有的联系
④联系是多样的,人们应分析把握联系的各种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1山东枣庄高二上期中,★★☆)疫情是“大考”,抗疫是“大战”。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有效遏制了疫情在国内的蔓延。但有个别国家不是忙于防疫救人,而是借新冠疫情对中国进行肆意抹黑,炮制“中国隐瞒疫情论”“中国数据造假论”等荒谬论调。个别国家污蔑中国的做法 ( )
①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没有客观事实依据
②是建立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违背了联系的多样性,没有正确把握影响疫情的各种条件
④是在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没有从固有联系出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1安徽示范高中培优联盟高二联赛,★★☆)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以一流的性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400多家单位、30余万科研人员集智攻关,实现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谱写了我国科技创新的不凡之路。这从一个侧面佐证了 ( )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规律,创造新的规律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④真理具有相对性,在不断否定原有真理中发展自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组三 联系的多样性
9.(2021江苏南京高二上期中调研,★★☆)研究显示:全球每年有800多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塑料正在以不同的形式和手段迫害海洋生物,而它们的下一站,可能就是你我的餐桌,治理海洋污染已经刻不容缓。这告诉我们 ( )
A.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要根据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C.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D.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之间存在的各种联系
题组四 综合题
10.(2020河南南阳一中高二上月考,★★★)曾经,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但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这一状态正在改变。某种植合作社建起了浅埋滴灌设施,为土地铺设了一张大“网”。他们将管线埋到地下2厘米处,管线连接地头的机井,一条条管线就像一根根“毛细血管”。需要浇地时,把阀门打开就可以自动浇水;需要施肥时,肥料通过管线随水送到农作物根部。浅埋滴灌佐证了 ( )
①人可以认识、把握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新的联系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1山东新泰中学高二月考,改编,★★☆)欧美黑杨生长快,适合用来造纸,曾被西洞庭湖区引进并广泛栽种。但这种树根系发达,有“湿地抽水机”之称,会加速湿地陆地化,破坏鱼类繁育场,让候鸟无处安栖。如今,欧美黑杨被彻底清理,湿地生态逐步恢复。这表明联系是( )
A.客观的,要根据需要建立事物的联系
B.具体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不是客观的
C.多变的,事物之间不存在稳定的联系
D.多样的,要看到长远的和本质的联系
12.(★★★)通过免费开放西湖景区,杭州主动打破旅游行业边界,把门票经济转变成联动性极强的周边产业经济。这告诉我们 ( )
①解放思想、积极寻找新思路是改造世界的目标和归宿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③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就失去了基础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以科技创新为推动点,以“互联网+”创新思维为模式,我国农业及土地资源配置将被推向一个新高度。
材料一 新的生产方式将带来新的生产力,采用土地共享创新模式的乐农之家,首先提出了将实体农场共享,以“互联网+实体农场+电子商务”为发展模式的O2O生态养殖。这种互联网生态养殖,不仅实现了土地共享的理念,优化了农场资源,让土地最大限度地输出生产力,而且培养了新一代农民,让农民有了学习更多科技知识和创新创业的机会。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用户资金、规模、粗放式管理等养殖难题,将“互联网+”的创新思维、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畜牧业养殖和农产品销售相结合,为传统农业的粗放式管理、资金不足、供需失衡、产业链松散等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实现了养殖销售智慧化,有助于构建创新智慧型的生态养殖圈和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
材料二 互联网生态养殖的共享模式以实体农场为基点,将用户与养殖农户连接起来,用户可以通过共享的农场认养生态产品,体验当“农场主”的乐趣,同时农场主可通过互联网展示自己的生态农场,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形成从需求到产品再到消费的完整农牧产品消费链,打通了生产、管理、加工、包装、销售等农牧业上下游的每一个环节。既可根据网上订单来安排生产、管理、预售生态产品,又可吸引人们前来观赏、采摘,享受田园之美、体验动手之乐,带动当地“农家乐”旅游的发展。
运用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农民应如何为生态农牧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答案全解全析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基础过关练
1.C | 2.C | 3.A | 4.A | 5.D | 6.B | 7.B |
|
1.C 物质决定意识,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具体政策要与人口实际情况相统一,①说法错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人口普查就一定能推动经济的发展,④说法错误。我国进行第七次人口普查,通过查清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把握人口变化趋势性特征,为完善人口政策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信息,这说明联系是普遍的,人口问题关系经济发展的全局,人口普查可为决策提供基础信息,②③均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C。
2.C 联系是有条件的,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A说法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说法错误。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但没有不变性,D说法错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交通堵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城市病”日益蔓延,气候变化引起的高温、洪涝等极端天气也频繁出现,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一个事物与周围的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C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C。
3.A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该诗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自在事物(季节—温度—动物)中的联系是其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的,①②正确切题。③④表述错误,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不是只存在于事物外部;联系是普遍的,但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4.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青蛙、蛇、蜈蚣均没有意识,③说法错误。善于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而材料中青蛙、蛇、蜈蚣之间的联系是自在事物的联系,故④不选。①②均是对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故选A。
5.D “网路”是虚拟的,不是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②说法错误。③④均是对“网路”建设的正确理解。故本题选D。
6.B 材料强调白糖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具有不同的用途,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其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也说明联系具有多样性,①④符合题意。联系是普遍的,但联系是有条件的,②说法错误。人们可以根据白糖固有的属性改变其状态,使其发挥不同的作用,而不是根据需要改变其特性,③说法错误。故本题应选B。
7.B 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①中“要根据自身的需要,改变固有联系”的说法错误,故不选。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③前半句说法错误。材料所述的人生感悟启示我们联系是多样的、有条件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条件,②④均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易错点拨
①联系是客观的,人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随意改变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能力提升练
1.C | 2.C | 3.D | 4.C | 5.A | 6.D | 7.B | 8.C |
9.D | 10.B | 11.D | 12.D |
|
|
|
|
1.C 联系是有条件的,不能认为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普遍联系,①说法错误。该公司债券违约引发一系列效应,说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②正确。该公司债券违约导致信用债市场悲观情绪蔓延,新债发行推迟等,表明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③正确。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但这在材料中未体现,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C。
易错点拨
联系是普遍的,指的是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完全孤立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
2.C 联系具有条件性,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①说法错误。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都是人创造出来的,④说法错误。搬下山,天地宽,易地搬迁说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实践的产物;易地搬迁有利于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诸多难题,说明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着某种联系,②③均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C。
3.D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最远不超过六个人”,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说明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D符合题意。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但并非每一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有直接联系,也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本质的联系,A、C说法错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旨在告诉人们强中更有强中手,做人不要自傲,要谦虚,B与题意不符。
4.C 我国一位研究人员采用了最先进的纳米银组装技术,实现了在纤维内部的纳米银组装,进而实现了高效抗菌抗病毒功能,这项技术适用于多种材质纺织品,这说明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也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①④正确。人为事物的联系和自在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能说哪一个更高级、更先进,②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不能代替自在事物的联系,③错误。故本题应选C。
易错点拨
联系具有客观性,无论人为事物的联系还是自在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二者无优劣之别,也无所谓哪个比哪个更高级、更复杂。
5.A 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故②不选;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创造出事物之间的联系,③说法错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通过多维轨道交通(高铁、地铁、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将京津冀紧密相连,有力地促进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体现了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也体现了联系是普遍的,①④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A。
6.D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但联系是有条件的,不能认为客观事物之间都存在普遍的联系,①说法错误。该研究团队经过7年的反复试验,研发出一种可以让沙漠变成土壤的黏合剂,将沙漠改造成良田,体现了联系是客观的多样的,人们可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人们应分析把握联系的各种条件,②④符合题意。联系是客观的,不能改变固有的联系,③说法错误。故本题应选D。
7.B 个别国家污蔑中国的做法是在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没有从固有联系出发,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没有客观事实依据,①④正确切题。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说法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联系的多样性,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B。
8.C 规律是客观的,规律不能被创造,①中“创造新的规律”的说法错误。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原有真理”,④说法错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符合题意。400多家单位、30余万科研人员集智攻关,实现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谱写了我国科技创新的不凡之路,这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③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C。
9.D 联系具有条件性,并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A说法错误。材料并没有强调建立新的联系,故B不选。材料并未体现自在事物的联系,故C不选。塑料正在以不同的形式和手段迫害海洋生物,而它们的下一站,可能就是你我的餐桌,治理海洋污染已经刻不容缓,体现了海洋污染、海洋生物被迫害与人类的联系,告诉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之间存在的各种联系,D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D。
10.B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客观条件的制约无法消除,②说法错误。题干并未涉及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的关系,故④不选。浅埋滴灌佐证了人可以认识、把握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新的联系,①③均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11.D 欧美黑杨曾经被西洞庭湖区引进并广泛栽种,但它会加速湿地陆地化,破坏鱼类繁育场,让候鸟无处安栖,如今,欧美黑杨被彻底清理,湿地生态逐步恢复。这表明联系是多样的,要看到长远的和本质的联系,D正确切题。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意建立联系,排除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尽管其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因而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排除。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物之间存在稳定的联系,排除C。
12.D 解放思想、积极寻找新思路,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①说法错误。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可以离开人为事物的联系而独立存在,③说法错误。杭州把门票经济转变成了联动性极强的周边产业经济,说明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②④均正确切题。故选D。
13.答案 ①联系是客观的。农民应把握生态农牧产品、市场、互联网之间固有的联系,用好互联网,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促进生态农牧产品生产、管理与销售一体化。
②联系是多样的。农民要善于分析和把握生态农牧产品生产经营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借助互联网促进农牧产品生产、管理、销售一体化,吸引人们前来观赏、采摘,享受田园之美、体验动手之乐,带动当地“农家乐”旅游的发展。
解析 设问要求说明农民应如何为生态农牧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属于措施类非选择题。学生作答时具体可从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等角度结合材料展开说明。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4 生活与哲学1 价值与价值观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4 生活与哲学1 价值与价值观巩固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习题,共5页。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4 生活与哲学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4 生活与哲学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英国诗人布莱克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