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优秀教学设计
展开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课程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环境保护发展历程。(地理实践力)
2.结合实例,了解环境保护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地理实践力)
3.结合实例,分析理解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综合思维)
4.结合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培养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协调观)
一、环境保护发展历程
1.环境保护概念:环境保护是遵循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防治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2.环境问题
(1)产生: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排入自然界中,如果超过了自然界本身及人工的净化能力,就会产生环境问题,进而危害人体的健康与生物的正常生长。
(2)本质:环境问题是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的产物,从根本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
3.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但传统工业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大量排放污染物,生态环境大范围遭受破坏,人类为此付出了沉痛代价。
第二阶段: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引发了国际上的环境保护运动,对西方社会乃至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多方面的冲击。
第三阶段: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入,人类开始对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以1972年至2012年间的四次世界性环境与发展会议为标志,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变。
二、国际环境保护
1.目前,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
许多国家成立了环境保护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并通过立法手段保证这些政策和措施的顺利执行。
2.环境保护是当今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
世界各国在环境保护领域展开了积极合作。许多国际组织也将环境保护列入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相关国际合作和国际立法。联合国机构以不同的方式参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环境规划署是联合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机构。
三、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
我国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的原因: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增加了环境保护成本,更给国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压力,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
1.我国环境保护立法
(1)我国先后修改和制定了《宪法》《民法通则》《刑法》等基本法律,在这些基本法律中构建了一系列有关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
(2)我国先后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推进产业、能源转型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法律,为推进经济绿色转型与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奠定了一定的法律基础。
(3)在环境保护各环节的管理制度
①在项目准入方面,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等制度。
②在监管督查方面,形成了排污许可、总量控制、现场检查、事故应急、限期治理、强制淘汰和行政强制措施等制度。
③在环境污染和破坏责任追究上,形成了行政、民事和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制度。
2.我国环境保护政策与措施
第一,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第二,保护水源;第三,修复土壤污染;第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五,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
3.我国环境保护进展
(1)我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目前,已经完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区域战略环境评价,提出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推进了区域环境综合整治。
(2)我国仍将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坚持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
1.环境保护应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 )
2.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 )
3.环境规划署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机构。 ( )
4.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B.自然灾害不属于环境问题
C.环境问题都是全球性的
D.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导致环境恶化
5.下列实例中,体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是 ( )
A.提倡高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B.不用或尽量少用一次性商品
C.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提高卫生水平
D.鼓励市民购买小汽车
提示:1.√ 公众是环境最大的利益相关人,拥有保护环境的最大动机。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很多,循环经济只是其中的一种,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
3.× 环境规划署是联合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机构。
4.D [环境问题包括由自然原因产生的和由人为原因产生的,只不过当前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尤为突出;自然灾害属于自然原因产生的原生环境问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使环境问题加剧。]
5.B [提倡高消费、使用一次性用品、鼓励市民购买小汽车等不利于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 |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方针,践行2020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美丽中国、你我同行”主题,倡导全民参与环境保护事业,增强群众关心环保、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坚持“生态立区,环保优先” 和“两个可持续” 的发展理念,引导公众树立生态文明、生态自觉意识,激发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等生态文明理念。
2020年6月4日下午,雅江县法院组织多名法官在县广场开展世界环境日法制宣传活动,法官们围绕“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法律法规,动员引导全县群众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增强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为建设创新、美丽、幸福、和谐新雅江做出更大的贡献。此次活动,共发放《环境资源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宣传册300余份。
通过此次活动,环保意识已植根于大众的心灵深处,使在场的所有民众都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问题 (综合思维)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提示: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增强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
[归纳提升]__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
我国环境保护立法 | 内容 | 作用 |
先后修改和制定了《宪法》《民法通则》《刑法》等基本法律 | 构建了一系列有关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 | |
先后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推进产业、能源转型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法律 | 为推进经济绿色转型与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奠定了一定的法律基础 | |
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10多部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 |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和制度体系 | |
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各个主要环节,逐步建立形成了相应的行政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 | 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与措施 | 第一,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第二,保护水源; 第三,修复土壤污染; 第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五,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 | |
我国环境保护进展 | 我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我国仍将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坚持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 |
地理实践力: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互促共进、深度融合,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着力打造绿色产业、绿色制造、循环经济、清洁能源、低碳经济等。绿色发展是以创新为驱动力,现代科技为支撑,以循环、生态、低碳为特征的发展模式,被称为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第四次革命。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人地协调观的主要表现之一,是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的新的高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根据材料回答1~2题。
1.下列行为与建设生态文明相违背的是( )
A.购物时使用廉价的塑料袋
B.就餐中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定位置
D.上下班尽量使用公共交通
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符合( )
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B.人定胜天的观点
C.绿色发展的观点 D.生态优先论的观点
1.A 2.C [第1题,使用塑料袋易造成污染,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违背。第2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相关观点符合绿色发展的观点。]
[素养立意] 本题具体考查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地理实践力。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体现人类追求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题组1 环境保护发展历程
1.下列关于联合国四次环境与发展会议的正确说法是( )
A.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了“地球在我们手中”的口号
B.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C.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签署了《21世纪议程》
D.《里约宣言》指出了绿色经济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手段
D [“地球在我们手中”口号的提出是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世界环境日”的确定是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21世纪议程》是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签署的。]
题组2 国际环境保护
2.关于环境管理进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问题是由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造成的,没有必要进行国际合作
B.环境问题不存在普遍性和共同性,无须加强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C.某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性、跨地区性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在保护环境中要实行国际合作
D.国际合作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承担相同的责任与义务
C [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题组3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
我国宪法序言最后一段这样写道:“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思考并完成3~5题。
3.环境法制定的基本依据和指导原则是________中的有关规定( )
A.《宪法》
B.《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民法通则》
4.在我国环境法规体系中,规定了国家环境政策和环境保护的方针、原则和措施的是( )
A.《宪法》
B.《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民法通则》
5.下列规定来自《宪法》的是( )
①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②控制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 ③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④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A 4.C 5.C [第3题,《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的规定是其他法律制定的依据和指导原则。第4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关于国家环境政策和环境保护的方针、原则和措施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是国际上各国为防治全球性环境问题而制定的;《民法通则》不是环境法规。第5题,“控制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来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来自《民法通则》。]
人教版 (2019)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图片导入,探究导入,课本导入,合作探究,学生角色扮演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高中地理选修3 2.4 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高中地理选修3 2.4 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教学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探究1,活动探究2,活动探究3,活动探究4,活动探究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公开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公开课教案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探究1,活动探究2,活动探究3,活动探究4,活动探究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