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检测含解析鲁教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5972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检测含解析鲁教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5972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检测含解析鲁教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59720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检测含解析鲁教版
展开单元素养检测(一)(第一单元)
(7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圆满完成我国首次月壤采样返回任务。小明为同学们讲解该任务时,绘制了从北极上空俯视的太阳系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它是 (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2.其他同学指出小明同学绘制的示意图和文字标注有个别错误,这些错误是 ( )
①水星金星标注错误
②行星公转方向错误
③远日行星标注错误
④小行星带位置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1选C,2选B。第1题,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第2题,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图中水星金星标注错误,①符合题意;其中远日行星是天王星和海王星,图中远日行星标注错误,③符合题意。
(2018·浙江4月选考)2018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下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完成3、4题。
3.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 ( )
A.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
C.摩擦地球稠密大气 D.反射太阳短波辐射
4.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
【解析】3选C,4选A。第3题,流星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块(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圈同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若它们在大气中未燃烧尽,落到地面后就称为“陨星”或“陨石”。第4题,根据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点可知,火星、木星、土星与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都为自西向东,由材料可知,该图是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公转方向应该为逆时针,所以自西向东的排列顺序为木星、火星和土星,选项以及图示的方位,只有A位置最符合。
读下图漂移的大陆,完成5、6题。
5.下列地质时代的名称与相应的代表各时期海陆分布的数字对应正确的是 ( )
A.新生代—③ B.古生代—②
C.侏罗纪—④ D.三叠纪—①
6.④时期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 ( )
A.海生藻 B.裸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蕨类植物
【解析】5选A,6选D。第5题,据已有知识可知,由于板块运动剧烈,泛大陆在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据图分析可知,新生代-③、白垩纪-①、侏罗纪-②、三叠纪-④。第6题,据已有知识可知,泛大陆在三叠纪,属于中生代早期,此时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蕨类植物;海生藻出现在元古宙,裸子植物繁盛于中生代,被子植物繁盛于新生代。
金星古代也称为“太白金星”“启明星”(日出前东方地平线)。金星是我们观测到的除日、月之外的最亮的天体,金星大气层比地球浓密,只有少量的太阳辐射能到达金星表面。下图为太阳系部分行星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被人们称作“启明星”的是 ( )
A.a B.b C.c D.d
8.关于金星亮度大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身能发光 B.接收的太阳辐射强
C.地面反射强 D.距离地球近
9.据天文观测,金星上没有极光现象。其最合理的解释是 ( )
A.距太阳远 B.大气稀薄
C.太阳风无法到达 D.没有磁场
【解析】7选C,8选D,9选D。第7题,从图中可知a、c天体都可以表示金星,但结合地球在图中的位置和自转方向可知,c处的金星出现在黎明时,为“启明星”,而a处的金星出现在黄昏时。第8题,因金星距离地球较近,故看上去金星的亮度较大。第9题,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被地球磁场捕获,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金星没有极光现象,说明没有磁场。
(2018·广东6月学考)下图为1978-2015年11月北极浮冰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
10.北极浮冰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
A.变大 B.先变小后变大
C.变小 D.稳定不变
11.下列年份中,北极浮冰面积最大的是 ( )
A.1978年 B.1986年 C.1998年 D.2006年
【解析】10选C,11选A。第10题,读图,图中北极浮冰面积的变化呈波动减少的趋势。第11题,图中北极浮冰面积最大的年份是1978年。
据日本NHK电视台消息,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2日下午6点22分左右,日本千叶县南部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80千米。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本次地震,震源位于 (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13.地震发生时,日本千叶县的居民的感觉是 ( )
A.只有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只有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解析】12选B,13选B。第12题,地壳厚薄不一,陆地地壳厚,海洋地壳薄,陆地地壳最厚处约70千米,因而千叶县地震的震源位于比地壳更深的地幔。第13题,地震发生后,传播速度快的纵波先到达,因而感觉先上下颠簸;传播慢的横波后到达,因而感觉后左右摇晃。
14.地球环境中最活跃且不单独占有空间的圈层是( )
A.大气圈 B.岩石圈 C.水圈 D.生物圈
【解析】选D。本题考查地球的外部圈层。生物圈的分布渗透在其他圈层之中,生物为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
15.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 ( )
①地表水 ②地下水 ③大气水 ④生物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主要由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组成。
16.关于北极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极星是北斗七星中最亮的一颗
B.北极星是大熊星座中一颗比较亮的星
C.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一颗比较亮的星
D.北极星是仙后座中一颗比较亮的星
【解析】选C。北极星不属于北斗七星,属于小熊星座,是小熊星座中比较亮的星。
17.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填写行星名称:B , D ,E 。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具有 性、 性、 性。
(3)图中E字母所表示的行星,从结构特征来看属于 行星。
(4)图中虚线是 的运行轨道,该天体上一次回归地球是在1986年,它的周期是76年,则它下一次回归将在 年。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 。
【解析】第(1)题,根据八大行星的相对位置,可知图中行星名称:B是木星, D是天王星,E是火星。第(2)题,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公转的轨道接近正圆,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则可知八大行星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第(3)题,根据E行星的位置,可知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是火星,从结构特征来看属于类地行星。第(4)题,图中虚线是彗星的运行轨道,该天体上一次回归地球是在1986年,它的周期是76年,则它下一次回归将在2062年。第(5)题,此图所反映太阳系中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为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提供了安全的宇宙环境。
答案:(1)木星 天王星 火星
(2)同向 共面 近圆
(3)类地
(4)彗星 2062
(5)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轨道安全,互不干扰)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2017年9月9日,科学家观测到一个巨大的耀斑从太阳表面喷射。此次太阳耀斑非常强烈,中断了地球通信系统长达45分钟。这次耀斑被正式登记为M6.5级太阳风暴,这是2017年看到的最强耀斑。
材料二 美国宇航局“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已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踏上远征木星之旅。
材料三 木星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巨大的质量,比其他七颗行星总和的2倍还多,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 316倍。此外,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
(1)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层,它的形成原因是 。
(2)与耀斑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 ,因此 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3)除材料一中提到的以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还有哪些?
(4)“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但木星上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能源供应,应采取何种措施?
(5)与地球相比,木星有哪些条件有利于生物生存?有哪些条件不利于生物生存?
【解析】第(1)题,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它是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过程。第(2)题,耀斑往往与太阳黑子同步发生,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第(3)题,太阳活动除了能引起地球上通信系统中断外,还能够形成“磁暴”现象、“极光”现象,引起水旱灾害等。第(4)题,从增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及调整帆板朝向等方面回答。第(5)题,注意从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两方面分析。
【答案】(1)色球 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
(2)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3)形成“磁暴”现象、“极光”现象,引起水旱灾害等。
(4)加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采取措施使太阳能电池帆板始终对着太阳。
(5)有利条件: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不利条件:距太阳远,温度较低;缺少水分;缺少供生物呼吸的氧气。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地理学家认为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是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共同作用的层面。它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它与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始终保持着物质和能量联系;第二,它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第三,它在不断地变化着。
(1)依据图甲,举例说明地球表层与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的能量联系。
(2)依据图乙,指出地球表层在某一方面是不均一的,以说明地域分异的存在。
(3)地球表层的特点说明,组成地球表层系统的这些圈层之间 、 ,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
【解析】第(1)题,图甲表示地球外部圈层,主要是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共同作用的层面。而图中的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水的运动、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等的主要能量来源。这就体现了地球表层与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的能量联系。第(2)题, 图乙表示地球内部圈层,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地球表层的地壳厚度是不均一的,有海洋和陆地的分异。在陆地上,地表高低起伏不同,地形海拔不同,地壳厚度也有差异。第(3)题,地球表层的特点说明,组成地球表层系统的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答案:(1)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水的运动(大气运动或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2)地形、海拔(高低起伏)不同(或海洋和陆地的分异)。
(3)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自然环境
20.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材料二 酒泉深居内陆,有航天发射的诸多优势,“神舟”系列均在此成功发射。除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发射中心外,我国还在海南文昌建设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
(1)请简述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分析文昌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
(3)写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范围,并分别分析原因。
【解析】第(1)题,直接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分布判断其高低分布特征。第(2)题,文昌位于海南,纬度低,故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利于航天发射;沿海,海运便利,可运输大型的火箭和设备等;周围都是海域,利于发射安全。第(3)题,根据等值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特征分析,甲处年太阳辐射强,结合其地理位置判断位于柴达木盆地,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且位于内陆,降水少,多晴天,故日照时数长。而乙位于祁连山区,由于山区多地形雨,故降水多;多阴雨天气,故光照时间短。
答案:(1)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2)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利于航天器发射,节省燃料;海上运输方便,可以运输大型火箭;四面环海,发射更安全。
(3)3 600小时<甲<3 800小时。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2 400小时<乙<2 600小时。乙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