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年上海虹口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年上海虹口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
    2020年上海虹口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
    2020年上海虹口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年上海虹口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0年上海虹口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句子默写
    1.(1)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行路难》)
    (3)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4)关河梦断何处,_____________。(《诉衷情》)
    (5)我们常常用《醉翁亭记》中的一句话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或比喻别有用心,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露从今夜白 直挂云帆济沧海 几处早莺争暖树 尘暗旧貂裘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解析】
    【详解】
    默写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沧、莺、貂裘”等字词的书写。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人名)。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是进亦忧,退亦忧。
    4.文中“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要求写出两点)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情怀,下列选项中,表达了相同思想情怀的一句诗是( )。
    A.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答案】
    2.范仲淹
    3.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
    4.因知音难觅的孤独/对古仁人的仰慕/对友人的规劝。
    5.D
    【解析】
    2.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但是范仲淹其实没有去过岳阳楼。庆历六年六月,他挥毫撰写著名的《岳阳楼记》。
    3.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注意关键词:是:这样。进:在朝廷做官。退:不在朝廷做官。
    4.考查对文章句子的理解。“微斯人,吾谁与归”意思是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微:无、没有。斯人: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同时此句也表达了作者曲高和寡的孤独之感。
    5.A. 这两句写出了泰山的巍峨耸高,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
    B. 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愁。
    C. 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D. “不自哀”三个字,把个人之失,一己恩怨,小我之痛,暂且放在一边。在山河破碎,家国沦落,半壁江山尽陷金人的铁蹄之下面前,个人的得得失失又算得了什么呢?“尚思为国戍轮台,”一扫低落的情绪,磅礴之气,报国豪情便跃然纸上。与“以天下为己任”是一致的。
    故选D。
    【点睛】
    译文: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芝麻《通鉴》①
    吴人韦政,腹枵然②,好谈诗书,语常不继。或嘲之曰:“此非出芝麻《通鉴》上乎?”盖吴人好以芝麻点茶,市中卖者,以零残《通鉴》裹包。一人频买芝麻,积至数页,而以零残语掉舌。人问始末,辄穷曰:“我家芝麻《通鉴》上止此耳。”
    [注]①《通鉴》:指《资治通鉴》。②枵(xiā)然:原指空虚的样子,这里指没多少知识。
    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市中卖者(_______) (2)我家芝麻《通鉴》上止此耳(_______)
    7.文中画线句“而以零残语掉舌”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就用零残的书页去调换整本书。
    B.就用零残的语句到处卖弄学问。
    C.就用零碎的学问和别人进行辩论。
    D.就用残缺的书包裹掉下来的舌头。
    8.“吴人韦政”可笑的行为表现是“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
    【答案】
    6. 集市 只,仅仅
    7.B
    8. 腹枵然,好谈诗书,语常不继 启示:学习要扎实、踏实,要谦逊。
    【解析】
    6.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古今异义词,止:只,仅仅。
    7.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根据关键词:语:语句。掉舌:卖弄学问。故选B。
    8.第一问,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提取。“吴人韦政”可笑表现在“腹枵然,好谈诗书,语常不继。”枵然:虚大貌。空虚貌。好谈诗书,常常说着说着就语塞了。
    第二问,考查学生的阅读感悟。《芝麻通鉴》是一则构思十分精妙的小故事。一个常用芝麻点茶的吴人在购买芝麻时发现包装纸是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于是他熟读这几张纸,记下了纸上所载的那几则缺头少尾的故事,自以为学识渊博,逢人便大讲特讲,到处卖弄。不料有人偏爱刨根问底,不断追询故事的头尾,吴人无以回答,则曰:“芝麻纸上,仅此而已,余非所知也。”寓言十分辛辣地嘲讽了略有所知便得意忘形、炫耀卖弄的愚蠢行为。告诫我们的青少年朋友:任何人在学问面前都要踏踏实实,学而不厌,切忌骄傲自满。知识是无穷尽的,任何知识、技能的获取,都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磨练,并不是投机取巧、粗枝大叶就能有所成就的。想要达到高深的造诣,就应该作一辈子的努力。
    【点睛】
    译文:
    吴人韦政,腹枵然,而好谈诗书,常常说着说着就语塞了。于是有人嘲笑他说:“不会是出自‘芝麻通鉴’吧?”当地人喜欢拿芝麻点茶,而集市中卖芝麻的人爱拿《通鉴》当包装纸;因为它厚啊。常买芝麻的人免不了今天读一页,明天读一页;稀稀拉拉,既不多也不连贯。偏偏就有人就拿这三言两语来卖弄。如果遇到有人深究,其人难免陷入语塞难继的困境,他就会以“我家‘芝麻通鉴’上只有这些”来解脱。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
    叶嘉莹
    ①英国有一位学者叫理查兹,举行了一场测验,让学生区别好诗和坏诗。由于学生对名诗人往往盲目崇拜,所以理查兹在测验时,隐去了作者的姓名。结果很多人把好诗当作了坏诗,把坏诗当作了好诗。
    ②那么,怎样判断一首诗的好坏呢?这就需要认清什么才是一首诗歌的重要质素。
    ③以中国诗歌为例,我个人认为中国诗歌最重要的质素,就是那份让人兴发感动的力量。
    ④《毛诗·大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首先我们心中要有一种感发,然后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是诗歌孕育的开始,也是好诗的第一质素。杜甫《曲江》诗说:“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他看到一片花飞,就感到春光不完整了,等到狂风把万点繁红都吹落,当然更使人忧伤。这是他看到花飞花落引起的感动。
    ⑤我们也来做做理查兹的测试。我们将另一句诗与杜诗做一对比。晚唐诗人有诗云:“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再来看杜的这句“群鸡正乱叫”,也许不少人会认为前一句是好诗。你看,一条鱼跳出来横过像白绸一样的水面,这个形象就如同一根玉尺抛在白绸子上;黄莺穿过像丝线一样的柳条,就像在许多条丝线中穿织,写得多形象。而“群鸡正乱叫”,大家一定说不好。
    ⑥评价诗的好坏,是不以外表是否美丽为标准的,诗歌所要传达的是一种兴发感动的作用。晚唐诗人的那句诗,外表很美,但只有文字和技巧,没有内心的感动。“群鸡正乱叫”是杜甫的句子,是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经历了不知家人生死存亡的长期隔绝和分离,回到自己家中写成的。它不美丽,却是一份深厚的亲切热烈的感情。所以,景物是大家所共见的,可你只是将外界的景物写下来,不见得是好诗。只有同时将心中感动的情意也传达出来,才是好诗。
    ⑦一首诗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都要在这完整的生命中有某一种作用才对。不是你选择几个漂亮的字就成了好诗,而是要看你选择的字对于传达你的感动是否适当。也就是说,写诗不是要找美的字,而是要找合适的字。
    ⑧杜甫在一些诗中用了许多“丑”字,他说“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又说“亲故伤老丑”,然而这是好诗,因为他所经历的是那样一种艰难困苦的生活,只有这些朴拙、丑陋的字才能适当地表现那种生活。
    ⑨最后,感发的生命是人们常会有的,然而它却有深浅、厚薄、大小、正邪等种种不同,每一种感情都是不一样的。晏几道的词:“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情景未尝不美丽,( )将晏几道的词与杜甫的诗一比较,就会发现,虽然晏几道的词非常清丽,非常美好,但他那感发的生命,却缺少像社甫的诗那份深厚、博大的力量。
    9.填入第⑨段括号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 )。
    A.不仅B.因此C.但是D.并且
    10.根据文章内容,概述好诗的标准。
    第一要______________。
    第二要能适当地传达心中的感动。
    第三要______________。
    11.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人们都认为晚唐诗人“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是好诗。
    B.杜甫的诗句“群鸡正乱叫”不美丽,却有一份深厚、热烈的情感。
    C.写好诗不仅要选择漂亮的字词,还要选择能适当传达你感动的字词。
    D.只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诗人写诗才会选择朴拙、丑陋的字词。
    12.分析第④段划线句的作用。
    13.文章第⑤与第⑥段能否互换?为什么?
    【答案】
    9.C
    10. 要有让人兴发感动的力量; 要看所传达的这一感发生命的深浅、厚薄、大小、正邪。
    11.B
    12.用杜甫的事例阐释了(论证了/说明了)好诗的第一质素是心中要有一种感发。
    13.不能,第⑤段通过两首诗的对比,分析了人们对好诗可能产生的误判,第⑥段对这种误判进行分析,并提出评价好诗的标准,第⑥段是在第⑤段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阐释。
    【解析】
    9.考查对关联词的选用。根据上句“这情景未尝不美丽”与下句“将晏几道的词与杜甫的诗一比较,就会发现,虽然晏几道的词非常清丽”的理解,上下句是转折关系,故而选用转折关系的连词“但是”,故选C。
    10.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提取。第⑥段“评价诗的好坏,是不以外表是否美丽为标准的”提示了梳理的范围,不难找到“诗歌所要传达的是一种兴发感动的作用”;第⑨段“最后,感发的生命是人们常会有的,然而它却有深浅、厚薄、大小、正邪等种种不同,每一种感情都是不一样的。”作答即可。
    11.A.“人们都认为”说法太绝对,与原文“也许不少人会认为前一句是好诗”不符。
    C.错误,与原文“不是你选择几个漂亮的字就成了好诗,而是要看你选择的字对于传达你的感动是否适当。”不符。
    D.“只有……才”说法太绝对,与原文“因为他所经历的是那样一种艰难困苦的生活,只有这些朴拙、丑陋的字才能适当地表现那种生活。”
    故选B。
    12.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①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更具有权威性。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有力地论证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文章第④段举杜甫的诗的例子,运用了举例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好诗的第一质素是心中要有一种感发。”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13.考查段落的调换。议论文要求准确严密,有较强的逻辑性。第⑤段“我们将另一句诗与杜诗做一对比。”中的“另”是“另外一个”,是除了第④段所举的杜甫诗句的之外的另一句诗,通过对比,分析了人们对好诗可能产生的误判,④⑤段紧密相连;引出第⑥段“评价好诗的标准”的阐述,第⑥段是在第⑤段基础上而来的,故而两段不能调换。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必须相亲相爱
    ①林欣家住在北堤下。我们放学时一起走,走北堤边下面这条路,先到林欣家。如果天还早,我就先到林欣家写作业。林欣的爸爸保持着退伍军人特有的威严和身姿。“写字时坐直!”他提着公文包出门前,猛喝一声。林欣赶紧坐正,旁边的我也赶紧坐正。我们都怕自己的爸爸,也怕对方的爸爸。我们都盼着各自的爸爸上了班,然后我们就可以无忧无虑地腻在一起。小女孩的友谊,没有不腻的,每天分别时,你送我我送你,都要送好几个来回。
    ②我们有时候也会吵架。吵架这种事情,关系够铁的话,吵了之后会更铁;关系不够铁,可能就吵坏了。我和林欣当然属于前者。
    ③有一次,林欣在我家,我又吵架了。吵声越来越大,我妈一边擦着洗完菜的手,一边走进房间里训斥我。林欣赶紧对我妈说:“阿姨,我们没吵架,我们是在辩论。”
    ④不过后来我们考上了不同的高中,又分别考上两座城市的大学,友谊节节溃退。某一年的秋天,我们约好一起逛街。结果我在约定地点等了一个多小时,她没来。让我险些气昏过去的是,回家后又过了很久,我才接到她打到我家座机的电话。我俩在电话里大吵一架,从此彻底断了联系。
    ⑤六七年后有一天,我们终于恢复了联系。谁知我们联系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大坏消息。林欣说她马上要来广州,因为她爸爸病重,从老家来广州住院治疗。就是那个低喝一声“写字坐直”,然后出门上班的退役军人,他当时住在肿瘤医院。林欣和我依然像当年一样,面对父亲就手足无措,惊慌无神。她虽人到中年,但在父亲眼中仍然是娇气无能的小女儿。
    ⑥到了晚上,当我们坐在出租屋里的床上,灯下对视,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谁能想到,闹翻脸的两个儿时伙伴,再相逢竟是在如此狼狈的时候。我当然早已经完全原谅林欣了。说起来那些年,各自的脾气也被生活教训得差不多了。要用这么长的时间,我们才发现,少年时代有多任性。
    ⑦想吵架就吵架,想翻脸就翻脸,想失约就失约。因为觉得,再怎么吵,最终都能被原谅;失了约,对方能等你;翻了脸,也能随时翻回来。甚至人脉散尽,也无所谓,因为后台很硬——父母强健,壁垒如山。
    ⑧我们为自己无知而狂妄的陈年往事,试图彼此道个歉。一方迟疑地开了个头,另一方含糊地接应了,几乎同一瞬间,彼此同时打断对方——喉咙里的鱼骨头被一只镊子取了出来。我仿佛看到我妈在虚空中,无奈而欣慰地对我们一笑:“好吧,你们说是辩论,就是辩论吧。”
    ⑨我决心不再做严厉的人了。生活对我们已经够严厉了。中年如此仓皇,我们应该像保存雪夜的火种那样,保存人世间所有的善意。我只想前嫌尽释。
    ⑩诗人奥登有一句诗:“我们必须相亲相爱,否则不如死亡。”我一直觉得这不是一句情诗,而是一个在逆境或者孤独中的人,写给同类的诗。
    14.第④段中加点词“溃退”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
    15.写出三则“我们”曾经相亲相爱的具体表现。
    16.请结合加点词分析第⑧段划线句的作用。
    17.结合全文,分析第⑩段划线句的丰富内涵。
    18.下列不是促使“我”和林欣冰释前嫌原因的一项是( )。
    A.林欣的爸爸生病住院。
    B.我们再相逢时的狼狈。
    C.妈妈对我的委婉劝告。
    D.我们人到中年的感悟。
    【答案】
    14.是指感情越来越淡,关系越来越差。
    15.①我们放学时同路回家。②我们一起做作业。③我们告别时依依不舍。④我们吵架被妈妈责备时,林欣解释说我们在辩论。
    16.暗示母亲已经去世,借助母亲的视角,表达了我既为我们经历了这么长时间、如此多的波折,才意识到友情的珍贵而惋惜,又为我们终于冰释前嫌、恢复友谊而高兴,这句话和前文第③段形成照应。
    17.我们必须珍视生命中的每一份美好情感,否则就只能独自承受生活中的各种磨难,这样的生活比死亡更痛苦。
    18.C
    【解析】
    14.
    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溃退”本义指失败而退却。这里是我们因为考上了不同的高中,又分别考上两座城市的大学,随着交往的减少,感情越来越淡,关系越来越疏远。
    15.
    考查对文章内容信息的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试题,首先要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用凝练的语言来作答。“曾经”一次,可以确定答题的区域在①到③段里寻找,第①段“我们放学时一起走”;写完作业“我们就可以无忧无虑地腻在一起”;“每天分别时,你送我我送你,都要送好几个来回”;第③段“我们没吵架,我们是在辩论。”连吵架都是辩论。
    16.
    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划线句子中的“仿佛看到我妈在虚空中”,不是真的看到,暗示妈妈已经去世了,妈妈“无奈”的是我们长久以来的不联系,又为我们经历“冰冻”之后的不计前嫌、恢复友谊而“欣慰”。同时“好吧,你们说是辩论,就是辩论吧。”照应了第③段的“阿姨,我们没吵架,我们是在辩论。”一句话。
    17.
    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结合中心思想要分析。结合“我”和林欣的经历来看,“我们”曾经是如此的相亲相爱,可后来我们分开后感情越来越淡,关系越来越差,最后我们前嫌尽释,重归于好。让“我”感悟到我们要珍视生命中的每一份美好的感情,不然就只能独自承受生活中的各种磨难,这样的生活比死亡更痛苦。
    18.
    C. “妈妈对我的委婉劝告”错误,“我仿佛看到我妈在虚空中”暗示母亲已经去世,不可能再来劝告。故选C。
    五、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完成本学期第六单元小说学习之后,班级将开展主题为“感受明清小说人物魅力”的语文学习活动,下面是一张活动任务单,请你按要求完成。
    19.看图说出小说经典人物姓名。
    20.活动将请同学们讲明清小说中人物的故事,下列选项中,哪两项不是讲故事的要素( )( )。
    A.故事情节B.人物特点C.写作意图
    D.外貌特征E.人物关系F.创作背景
    21.著名学者王立群在“百家讲坛”讲述《史记》系列人物时,曾分别用一句简短的话点评这些历史人物,例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千古一帝。现在,请你也用一句简短的话,恰当点评《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人物:__________
    点评:__________
    【答案】
    19.范进 杨志 诸葛亮 刘姥姥
    20.CF
    21. 示例:林冲 八十万禁军教头,被逼上梁山。
    【解析】
    19.考查看图识别名著中的人物。明清小说代表作一般有:《红楼梦》,清,曹雪芹;《三国演义》,明,罗贯中;《水浒传》,明,施耐庵;《西游记》,明,吴承恩;《儒林外史》,清,吴敬梓……仔细观察图画,图一画面是好多人在一边追,一边喊,一个人披头散发,鞋子掉了一只,可知是名著《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因中举后发疯的样子。图二画面是一个大汉,手拿一把大刀,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可知是《水浒传》中的杨志;图三画面是一个男子,头戴纶巾,手持羽毛扇。可知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图四画面是一个老婆婆,可知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刘姥姥。一位来自乡下贫农家庭的谙于世故的老婆婆。
    20.写作意图:就是你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什么意思,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创作背景:就是你为什么要创作,可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的触动,可以是某个人对你的启迪,一般以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作者在创作时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这两项不是讲故事的要素。故选CF。
    21.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形象,仿照示例对人物写出点评即可。如,鲁智深——行侠仗义,拳打镇关西。
    六、作文
    22.作文
    题目:这份爱,照亮了我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答案】范文:
    这份爱,照亮了我
    那是一个令我一生也忘不了的“五一”长假。
    那天与往常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天依旧不下雨,炙热的太阳似乎想把我们烤焦,大地也像个蒸笼,闷热难忍。但知了高兴地叫唤着,把我们一家唤出了门,去野外郊游散心。
    我们同一些朋友们一起来到了郊区的山上。中午,我们饱餐了一顿。父亲他喝了很多的酒,显得醉醺醺的。当时的我才十岁左右吧,并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些什么,只是“放肆”的玩着,快乐无比。
    过了一会儿,等大人们都散伙,吃完了饭,便准备踏上归途了。父亲喝得大醉,酒都还没醒,站在一旁的母亲显得有些焦虑,劝道:“要不我们过一会儿再走吧,现在走太危险了!”父亲却不理会,固执地就要开车下山,我们谁也拦不住,只得随他了。我似乎懂了些什么似的,也开始害怕起来。
    父亲开着摩托车出来,叫我们上车,我们也就这样忧心忡忡地上车了。父亲真的是醉了把车开得飞快,我和母亲都紧张起来,忙权:“爸爸,慢点开!”父亲虽然答应得很好,但车速一直慢不下来。
    我突然发觉母亲将我紧紧地搂住,我以为是她害怕了。只听一声巨响“轰隆”父亲将车开进了公路边的沟里。后来我似乎昏迷了,总之就是想不起来什么,只知道醒来时,父亲满脸鲜血,被送进了医院;母亲的手臂上也在流淌着鲜血,只有我完好无损。
    此刻我突然明白,母亲为什么要搂紧我。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母爱使她不顾一切地来保护我。我完全被震撼了!
    我感觉母亲的爱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我也幸福地被温暖照亮……
    【详解】
    此题是命题作文。首先,“我”意味着这是第一人称作文。即,“我”的世界里发生的故事。其次,我们要确定,是什么样的“爱”照亮我。第三,“照亮”,我们要选择它的引申义,即“温暖”、“鼓励”、“影响”、“幸福”的内涵。第四,这份“爱”来自谁?在行文中,必须确定“爱”的相应叙事资料。或者是妈妈的叮咛,或者是老师的关怀,或者是其他的温暖。第五,“爱”原本不发光,在文字技巧上,必须把这份爱比喻成阳光、灯盏,这样,爱才会发光,才能照亮我。突出“这份爱”对自己带来的心灵冲击,对自己心灵的抚慰。在表达方式上,应该以叙述为主,合理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必须写成记叙文,要有相应的细节描写。
    【点睛】
    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相关试卷

    2024届虹口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虹口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无答案,共7页。

    2024上海静安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4上海静安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0页。

    2024上海浦东新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4上海浦东新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