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浙江语文高考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突破十一:传统文化阅读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浙江语文高考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突破十一:传统文化阅读第1页
    2022年浙江语文高考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突破十一:传统文化阅读第2页
    2022年浙江语文高考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突破十一:传统文化阅读第3页
    还剩4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浙江语文高考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突破十一:传统文化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语文高考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突破十一:传统文化阅读,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三年之丧何也?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2年浙江语文高考二轮复习重难点“三解”系列精品
    重难点十一 传统文化阅读
    【解考点】1.从选材来看:以儒家经典《论语选读》为主,适当兼及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也可将“名家对《论语解读》注解文段”“诸子百家选段”等作为命题材料进行比较阅读。材料间往往相互关联,相互印证,或相互对立,异同互现。考生必须储备一定的诸子百家的常识,答题时一定要理解到位,善于比较,工于鉴赏,还要学会结合现实社会来分析问题。做到借古鉴今,古为今用。
    2.从命题形式来看:考查题型涉及填空题和简答题两种,且这两种题型具有固定化的趋势。分值为6分。考查目标依旧涉及识记、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赏析、评价、运用这几个方面,其中理解、分析、概括和评价是考查的重点,考查能力趋向综合。   
    【解技巧】第一步:读懂材料,找出核心词语。
    文化经典语言凝练而含意深远,思辨性强而故事性弱,理解分析起来很多考生都觉得深奥晦涩。其实,只要读懂所给语段,就感觉不难。
    1.粗译所给语段,尽量读懂其“字面意”。
    积极调动以往积累的文言知识,大胆而灵活地迁移到文意的疏通上。语段后如有注释,一定要借助它们来读懂文意。
    2.找出体现思想的核心词语。
    读的是语意,抓的是思想。几乎任何语段,都有能体现其思想的核心词语(如“义”“孝”“德”“信”等),阅读时把这些词语拎出来,就能“纲举目张”。有的核心词语题干已给出,如“请简要概括孔子对‘自省’的看法”。题干中的“自省”就是语段中的核心词,以“自省”为中心去读语段,就容易多了。
    第二步:深入挖掘,评析结合。
    浙江卷文化经典阅读共由两小题组成。第一道题侧重考查对所给语段思想内涵的理解和把握,题型有填空和简答两种,无论哪种题型,都要求答案要言不烦,一语中的。第二道题侧重考查对语段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内涵的评析能力,对此,可注意以下几点:
    (1)精思细想,深入挖掘。
    所给语段大都是字约意丰,言简意赅,为此要深入文意内部,细致地思考、挖掘思想的要点及表达的层次。
    (2)评析评析,有评有析,评析结合。
    评,就是要发表自己对语段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的看法,或赞成,或肯定,或作辩证评价。析,就是要结合所给语段的词语、句子,说明观点的由来、根据,必要时也可联系现实,沟通古今,挖掘出其对当今社会和现实生活的指导、借鉴意义。答题时要评析结合,不可光评不析,或者光析不评。
    (3)评析结构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方式进行。先亮明自己的看法,再结合语段阐述自己的理由,后指出观点的价值、意义或作用,尤其要指出语段所体现出的思想在该学派整个思想体系中的位置、价值。
    【解题目】A组 真题精练
    【2021年】根据《<论语>选读》所学,结合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有恶,恶称人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论语·阳货》)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 (1)第一则材料中,孔子教育弟子要爱人:在“颜渊,季路侍”章中,孔子表达了自己“爱人”的志向,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2)第二则材料中,孔子说憎恶四种人,另举一个孔子“恶人”例子。
    2. 有观点认为,第三则材料中的“能好人,能恶人”,就是“能够使人有好名,能够使人有恶名”。试举例分析。
    【2020年】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6分)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①敬而行②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③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论语·雍也》)
    【注】①居:居心。②行:做事。③大:同“太”。
    3.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以________为本。“敬事”的意思是________。(2分)
    4. 孔子认同“居敬而行简”优于“居简而行简”,试作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6分)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率陶为己忧。
    (《孟子·滕文公上》)
    【注】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
    5.“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____________的说法。(2分)
    6.尧、舜是孔子、孟子推崇的“仁者”,按孔子说法,应该“不忧”;按孟子说法,却又会“忧”。根据材料,简述孔子、孟子这么说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6分)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述而》)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论语·泰伯》)
    【注】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②使:假使。
    7. 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各题。(6分)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治长》)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9.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其中颜渊属于 ,子贡属于 。(2分)
    10.一语“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为连词,可断为“吾与女弗如也”。根据这样断句,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 提升强练
    根据《<论语>选读》所学,结合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论语·为政》)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论语·阳货》)
    [注]佛肸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氏的一个邑的地方长官,曾经发动过叛乱。
    1. (1)第一则材料中,孔子阐明了如何察人的方法,请举一个孔子运用该方法察人的例子。
    (2)第二则材料中,“党”的意思是 。
    2. 结合材料,简析孔子材料一与材料二中的言与材料三中的行为不一致的原因。

    根据《<论语>选读》所学,结合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材料二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材料三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3. 材料一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比喻义是__________。
    4. 请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孔子重视《诗经》教学原因。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6分)
    [材料一]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材料二]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材料三]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荀子·劝学》)
    5.材料一中包含的成语是:_________,材料二中包含的成语是:_______。(2分)
    6简析以上三则材料体现的儒家君子修养的方法。(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6分)
    材料一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
    材料二 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贱之节,而不可益损也。故曰,无适不易之术也。创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之丧,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荀子·礼论》)
    【注】饰群:整治有亲属关系的群体。“饰”通“饬”,整治。
    7.“钻燧改火”的意思是_________,宰我以此来说明______(2分)
    8.孔子和荀子认为“三年之丧”不能改变的理由有什么不同?(4分)
    根据《<论语>选读》所学结合下面材料,完成题目。(6分)
    材料一 子夏为莒父①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材料二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战!”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注】①莒(jǔ)父,古邑名。在今山东莒县。
    9.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改事、文学“四科”区分,冉有和子路都属于___________。“子适卫,冉有仆”中的“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材料—孔子强调不要见小利,材料二孔子说要富民,即要使民得利,这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6分)
    材料一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泰伯》
    材料二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
    材料三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
    材料四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11.(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孔子和颜回的 处世态度。
    (2)材料三中隐士隐居的客观原因是 。(每空4个字,共2分)
    12.根据材料四,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于陋巷,不愿出仕,受到孔子的推崇。颜回与桀溺这类隐士有什么区别?(4分)
    C组 巩固狂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第15章)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第5章)
    1.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是因为子贡能独立思考、________(用成语概括),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第一段对话体现了孔子________的教育。
    2.结合上面两段文字,请简要说明孔子对“贫富”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3.下面两句加点词在文章中具体意思分别指的是什么。
    (1)期已久矣 期:______
    (2)期可已矣 期:______
    4.结合材料简析孔子“三年之丧”的现实意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②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这两段文字都写了子路和孔子的对话。
    5.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子路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材料②中“畔”的意思____________。
    6.请结合两段材料,谈谈孔子和子路的相处之道。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
    ②孔子观于周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欹,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韩诗外传》)
    7.这两则材料都体现了孔子_______的思想。
    8.请结合现实生活事例,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看法。

    根据《<论语>选读》所学,结合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有恶,恶称人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论语·阳货》)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9.(1)第一则材料中,孔子教育弟子要爱人:在“颜渊,季路侍”章中,孔子表达了自己“爱人”的志向,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2)第二则材料中,孔子说憎恶四种人,另举一个孔子“恶人”的例子。
    10.有观点认为,第三则材料中的“能好人,能恶人”,就是“能够使人有好名,能够使人有恶名”。试举例分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
    11.孔子严厉批评了妄言的子路,告诫他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应采取_______________的做法;同时,孔子又详细向子路解释了他选择先“正名”的原因,这体现了他教育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请各填入一个恰当的成语)
    12.简析两则材料中蕴含的儒家思想。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 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 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 末之难实。”
    (《论语·宪问》)
    材料二 子曰:“麻冕①,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论语·子罕》)
    材料三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
    (注)①麻冕:麻做的丧帽。
    13.“深则厉,浅则揭”中的“厉”意思是______________,“揭”意思是____________。
    14.荷蒉者说孔子的磬声中透着固执,事实上他也有变通的一面,孟子就称赞孔子是“圣之时者也”,请谈谈孔子的变通思想在后两则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子日:“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
    15.“悱”解释为_______,“抑”解释为_______。
    16.孔子一方面说要“诲人不倦”,而当学生“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的时候,他却说“不复也”,这两者之间是否有矛盾?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论语·季氏》)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17.“趋”的意思是_______。“问一得三”的“一”,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
    18.在孔子看来,学《诗》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荀子·性恶》)
    19.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治国理政上,孔子和荀子都高度重视“ ”(限用材料中的一个字)的作用。“格”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
    20.对于“刑”,孔子和荀子的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21.子贡和子路都从君臣之“___________”的角度否定管仲是个“仁”者,“披发左衽”言外之意是“________”。
    22.以上三人对管仲的评价,对你评价一个人产生了哪些启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颜渊》)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貴焉,耻也。”(《论语。泰伯》)
    23.第一则材料中的“无道”和“有道”是就_______(A.普通人 B.为政者)的道德而言的,第二则材料中的“有道”意思是_______________。(25)
    24.孔子为什么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试作简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论语•阳货》)
    材料二: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里仁》)
    材料三: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中庸》)
    25.“原”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材料三中有一个成语是______。
    26.三则材料共同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结合材料说说这种思想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度哉?”
    (《论语·为政》)
    孟子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孟子·梁惠王下》)
    27.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习惯兴趣等三个方面来考察一个人的。
    28.指出孔孟考察人的角度有何不同,并简要评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①不求,何用不臧②?’”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论语·子罕》)
    (注)①忮(zhl):嫉妒 ②臧:好,善。
    29.材料中,子贡借用诗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喻指______________;“告诸往而知来者”体现了__________的教学原则。
    30.结合材料二,简述孔子对子路前后不同的评价的原因。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31.第一则材料中,子贡引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比喻什么?
    32.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孔子对“学”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论语·宪问》)
    33.“暴虎冯河”在句中的意思是 。子路不认可孔子“惟我与尔有是夫”的说法,认为颜渊在 方面有不足之处。
    34.根据上述材料,简述孔子的从政观。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材料二: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材料三:
    子贡方人①。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论语·宪问》)
    材料四: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注)①方人:批评人物的优劣长短。
    35.“切磋琢磨”是加工骨角玉石的各种方法,子贡借此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36.结合材料,谈谈孔子是如何对子贡“因材施教”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材料二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
    材料三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
    37.材料一中“畔”的意思是_____;从材料三可看出孔子反对_____。
    38.结合材料一、二分析“礼”的内涵和作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3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内涵能用“_________”(一个字)来概括;“以直报怨”中“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40.同是待人,“以直抱怨”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成人之美”是否矛盾,试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论语·宪问篇》)
    材料二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论语·宪问篇》)
    41.材料一中“________”“_______”两件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礼崩乐坏。(用原句回答)
    42.两则材料中孔子的言行似有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子路问于孔子曰:“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胀,以养其亲,然而无孝之名,何也?”孔子曰:“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荀子·子道》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孟子·离娄上》)
    43.“色难”中的“色”的含义是___________ ,“馔”的意思是 __________ 。
    44.简析孔子和孟子的孝道。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材料二: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45.根据以上材料,写出两个成语。
    46.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我命在我不由天”,结合第二则材料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
    材料二:
    鲁人为长府①。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注)①长府:藏财货的库房。
    47.孔子“信而好古”的思想和“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中对______的推崇是一致的。
    48.两则材料中的“作”所指有何不同?孔子关于两个“作”的态度,有何内在联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商君书·画策》)
    49.第一则材料中,“君子”指的是 ,“小人”指的是
    50.结合材料分析,儒法两家实现“民善”治理目标的具体途径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
    51.第一则材料阐明 是仁爱的基础,“君子务本”中“务”的意思是
    52.请分析两则材料中对“孝悌”认知的异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颜渊喟然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颜渊》)
    53.“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喟然叹曰”表达了颜渊对孔子的____________之情。
    54.结合材料,谈谈孔子以“文”“礼”育人的目标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材料二: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①也,宁戚。(《论语·八佾》)
    材料三: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故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然后皆有衣衾多少厚薄之数,皆有翣蒌②文章之等,以敬饰之,使生无终始若一,一足以为人愿,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极也。(荀子《礼论》)
    (注)①易:治办周备。②翣蒌(shàlòu):棺材的遮蔽物。
    55.材料一中“御”的意思是__________,材料二中“戚”的意思是_________。
    56.结合上述材料,比较孔子和荀子对丧葬态度的异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论语·宪问篇》)
    材料二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论语·宪问篇》)
    57.材料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礼崩乐坏。
    58.两则材料中孔子的言行似有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材料二: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59.根据以上材料,写出两个成语。
    材料一
    材料二
    60.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我命在我不由天”,结合第二则材料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论语·微子》)
    6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子路_______。“临事而惧”中“惧”的意思是____。
    62.结合材料,评价孔子的求仕行道。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鞯犹犬羊之鞟。”
    (《论语·颜渊篇》)
    材料二:
    史①乃祝史之史,知其文而不知其文之实,《礼记·郊特牲》所谓“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也。故其数可陈也,其义难知也”。
    (《四书驳异》)
    [注]①史:指宗庙中的祝史(古代掌理祝祷的官),以及负责掌管文书者,多有闻见。
    63.材料一中“文”的意思是_______,材料二中的_______字的意思也近于此。
    64.比较两则材料质文观的异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
    (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先进》)
    (3)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4)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65.孔子熟悉教育对象,对“柴”“参”“师”“由”等弟子的品评都很中肯。在所学课文关于“闻斯行诸”一问两答的对话中,孔子对冉有、子路的评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66.上述材料体现了孔子什么教育思想?说说你对这教育思想的体会。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子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语·阳货》)
    材料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67.材料一中“期可已矣”中“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明宰我对____________(用文中词语)的不赞同。
    68.在上述材料中,孔子既说“居处不安”,又说“居无求安”,你如何理解?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材料二: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69.材料一中,“弘毅”意思是 。
    70.“仁”离我们“远”还是“不远”,简述曾子、孔子这么说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论语·子罕》)
    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②而不怨。”——(《论语·里仁》)
    [注]①几(jī):轻微,婉转。②劳:忧愁。
    71.“作”的意思是 。这个动词,体现了孔子 的待人态度。
    72.第二则材料是针对父母有过错时而言的。从“情”与“义”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答案详解

    A组 真题精练
    【2021年】1. (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2)如:①乡原,德之贼也,②巧言令色,鲜矣仁。
    【详解】(1)“颜渊、季路侍”章中相关内容为: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故此处应填“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2)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
    “恶人”即厌恶别人。此处可理解为孔子认为不好的否定的人或者事。比如“小人穷斯滥矣”,小人遭受困厄就会胡作非为;“乡原,德之贼也”,不分是非的老好人,是道德的破坏者;“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2. 仁者评定某人品质的好与坏,都可以被普遍认同,这样的评判具有道德权威性,会成为历史的定论。
    如: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一方面批评他生活奢侈,行为越礼,否定他“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一匡天下”的贡献,评定他是“仁者”。又如:孔子称赞伯夷、叔齐“求仁得仁”,为“古之贤人”;批评季氏僭越礼制,开启了祸端。
    【详解】观点是讲仁爱的人,能够使人有好名声,使人有恶名声。可理解为仁者本身有号召力,能得到人们的信服。故此仁者评定某人品质的好与坏,都可以被普遍认同。这样的评判具有道德权威性,会成为历史的定论。比如孔子评定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称赞颜回贤德;孔子评论子产说:在他身上体现了君子的四种道德准则:“他约束自己行为谦恭严谨,他事奉君主敬业负责,他爱护百姓以实惠,他调度百姓遵循法度。” 说明“君子”决不是“老好人”的称谓,更是做实事、会做事、做好事的代名词;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一方面说,“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批评他生活奢侈,行为越礼,否定他“知礼”;一方面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此为肯定管仲“一匡天下”的贡献,评定他是“仁者”。
    参考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别人。”
    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的事。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在上者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
    孔子说:“只有讲仁爱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2020年】3.民 严肃谨慎地对待政务
    【详解】依据“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以及孔子对仲弓“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的肯定,可看出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以“民”为本。“敬事而信”的意思是:恭敬谨慎地对待政务,并且讲究信用。所以“敬事”的意思是“严肃谨慎地对待政务”。
    4. ①“居敬而行简”,“居敬”也就是“敬事”。凡政事居心于敬,思虑周密;而行事简约,把握重点,不敢烦扰百姓。这样百姓就能享受和平安宁之福。②“居敬而行简”,居心简单,处处生怕多事,不肯尽心竭力;而行事也只图简单,敷衍塞责。这样百姓就会受其苟且草率之弊。
    【详解】首先要读懂文句,再结合对人物的生平、思想的积累进行分析总结。“居敬而行简”的意思是:态度严肃认真,而办事简约不烦。其中“居敬”也就是“敬事”。“居简而行简”的意思是:敷衍塞责,态度马虎,办事简单。其中“居简”与“居敬”相对,指“办事不用心,不尽力,思虑不周全”。二者相比,“居敬而行简”不仅强调“行简”,更强调“居敬”,只有严肃谨慎地对待政务,思虑周密,才能把握重点,而只有把握了重点的“行简”才能使百姓真正地享受和平安宁之福。如果居心简单,处处生怕多事,不肯尽心竭力,态度马虎,思虑不周,敷衍塞责,那么百姓是会受到苟且草率之弊的。所以孔子认同“居敬而行简”优于“居简而行简”。
    【2019年】5. 先生在说自己 自谦
    【详解】“夫子自道”中,“道”意为“说”,“自”做“道”宾语,属于宾语前置句,这句话翻译为“夫子在说自己”。孔子说自己做不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而子贡却认为“仁、知、勇、”正是孔子具有的品格,一句“夫子自道”表达出了孔子在自己学生心目中谦虚的形象,所以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自谦的说法。
    6. ①孔子认为有仁德者修为高超,乐天知命,所以面对人生各种不如意境遇时,都能“不忧”。②孟子立足尧、舜帝王身份,认为他们因为没有得到理想的继承者而为天下百姓“忧”。
    【详解】结合孔子、孟子的思想,抓住人物的语言来概括即可。孔子之言的意思是: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睿智的人不迷惑,勇毅的人不畏惧。所说的“君子道”指的是君子所具有的品格,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便是“不忧、不惑、不惧”三个方面,这是君子的终极追求,因而孔子说君子应该 做到“不忧”。而孟子那句话的意思是: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他认为能为天下找到贤能之人来治理国家的国君,才叫仁君,所以尧舜是为天下而“忧”。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2018年】7. “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详解】“梦见周公”指的是孔子壮盛时,志欲行周公之道,故梦寐之间,时或见之。年老知道不行,遂无复此梦矣。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自称他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
    8. ①主旨在于说明德、才的关系,孔子强调德重于才。②“周公之才之美”,是极言其才干之优异:“骄”“吝”则是恶劣的品质。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才华出众也不足称道。
    【详解】本则材料孔子说的是(一个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孔子肯定了周公的优秀才干,但他认为一个人的品德更为重要,如果品德不好,才华出众也不值得称道。
    【2017年】9.德行 言语
    【详解】综合两则材料内容可以概括出颜渊属于“德行”,子贡属于“言语”。
    10.①平等待人。孔子常常以自己与弟子同列,来说明同具某种修养,或同有某种不足,体现出平等待人的教育家风度。②善于勉励。孔子自称与颜回同样具有“用舍行藏”的修养,意在勉励颜回更加精进。孔子对子贡的一番话,意在安慰子贡,并勉励他取法乎上,再加深造。
    【详解】“吾与女弗如也”的意思是“我和你一样不如他”,从“我和你一样”可见孔子把自己和弟子同列,由此可见孔子能够平等待人;“惟我与尔有是夫”又是对弟子的肯定与勉励。
    B组 提升强练
    1. (1)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或: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考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述也可以) (2)类、类别
    【详解】第一问:孔子的识人法则可概括为“视”“观”“察”识人三部曲,具体说来,就是要想了解一个人,必须先看的他的言行,其次观察他做事的内在心理,最后确认他的价值取向和志趣所在。如孔子谈到季孙氏说:“他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狠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呢?” 作为大夫的季氏,竟然公开在家中使用天子礼乐,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无视王权和君权的僭越。因此,高度崇尚礼制的孔子才出奇地愤怒,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呼声,要求严惩这种行为。
    另如子路秉性刚直,果敢决断,侠义守信。这一点,颇受孔子赞赏,以至于孔子为自己理想不能实现而浩叹,表示要乘坐木筏漂泊海外时,他认为能与他随行的只有子路。但孔子对子路好勇之性常予呵斥,认为不足取。第二问:“党”是“类别”之意,此句大意:类型不一。
    2. ①言行不一体现了孔子内心的矛盾。②一方面,孔子向来主张认清一个人要看他的行为,观察他的经历,考察他的习惯兴趣,还是看他的过错。③召他的人是反叛之徒,孔子虽然自信满满,坚信自己不会受不良环境影响,但他也知加入不仁义之师是不正确的,最终也选择没去;④另一方面,他希望有人任用他,以便借这个平台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推行自己的仁爱之道。
    【详解】(1)在《论语•为政》和《论语•里仁》篇中,孔子提出自己识人法则:具体说来,就是要想了解一个人,必须先看的他的言行,其次观察他做事的内在心理,最后确认他的价值取向和志趣所在。且要通过观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来了解他。
    (2)《论语•阳货》中:佛肸在中牟发动叛乱,想召孔子前往。孔子的回答首先肯定了子路,承认自己这样说过。但又转而做了一个比喻:说最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薄;最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我不能像匏瓜一样啊,匏瓜的用途很有限,只是挂在那里,无人采食。我是希望有人任用我,施展我的报负啊。孔子之所以应召想去,主要也是急于用世,急于行仁道于天下,并且坚信自己可以出淤泥而不染,不被脏乱所污。而前文所说的考察人的方法适用于佛肸身上,能够足以见出其于人品有亏,不值得孔子为其服务。另外,从结果来看,孔子思前想后,最终也没有成行,其中能看出孔子的犹豫。所以说,此处之所有有言行不一,是因为孔子内心的矛盾。
    参考译文:
    孔子说:“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处事的动机,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那么,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论语•为政》)
    孔子说:“人们所犯的错误,类型不一。所以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论语•里仁》)
    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亲自为非作歹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这又该怎么说呢?”孔子说:“是的,我说过这样的话。但是,我们不是也说:坚硬的东西是磨也磨不坏的;不是也说:洁白的东西,是染也染不黑的;我难道是葫芦吗?怎么能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呢?” (《论语•阳货》)
    3. 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致力于学问,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详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加工骨、象牙、玉、石等硬物的四道工序,此处是比喻人即使有好的本质,也不能放弃学习,只有经过学习,就像玉石等经过加工,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4. ①感发意志,促使个体向善求仁的自觉,以礼、乐的熏陶下实现更高人格的养成。②增长处理政治问题的能力,提高人的治国、交际、怨刺的能力。③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
    【详解】“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意思是近可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王。由此可知,阅读《诗经》可以增长处理政治问题的能力,提高人的治国、交际、怨刺的能力。
    而材料二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则是说明阅读《诗经》可以感发意志,促使个体向善求仁的自觉,以礼、乐的熏陶下实现更高人格的养成。
    材料一中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则是说明《诗经》里面包含许多鸟兽草木的名字,可以增加相关方面的知识。由此可知,阅读《诗经》,可以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于人,富有而不骄傲自大,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行道,富有而喜好礼让的人。”子贡说:“《诗经》里说:‘就像修整骨角与玉石,要不断地切磋琢磨,精益求精,这就是你所说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啊,现在开始我可以与你研究《诗经》了,你能举一反三,能够从我说过的话里推及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
    材料二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材料三
    孔子说:“从学习《诗》开始,把礼作为立身的根基,掌握音乐使所学得以完成。”
    5.①见贤思齐    ②观过知仁
    【详解】见贤思齐焉”的意思是“遇见有才能的人,要选择他的长处向他学习”,此句包含的成语是“见贤思齐”。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意思是“遇见没有德行的人,要学会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此句包含的成语是“观过知仁”。观过知仁: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6.儒家强调君子要善于学习人的优点,要“思齐”,同时要“自省”,反省自己的不足;儒家强调要善于观察错误的成因并有效改正,要“观过”;儒家强调要既要学习圣贤之作,更要有对真君子的人格追求,要亲近良师,要“好人”。总之,儒家认为,君子是有道德的人,君子的修养道德时应该做到“从善如流,善于改过”。
    【详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意思是:遇见有才能的人,要选择他的长处向他学习,遇见没有德行的人,要学会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可见儒家强调君子要善于学习人的优点,要“思齐”,同时要“自省”,反省自己的不足。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的意思是:人们所犯的错误,类型不一。所以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可见儒家强调要善于观察错误的成因并有效改正,要“观过”。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的意思是: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可见儒家强调要既要学习圣贤之作,更要有对真君子的人格追求,要亲近良师,要“好人”。综合以上几点,儒家认为,君子是有道德的人,君子的修养道德时应该做到“从善如流,善于改过”。
    参考译文:
    【材料一】孔子说:遇见有才能的人,要选择他的长处向他学习,遇见没有德行的人,要学会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论语•里仁》)
    【材料二】孔子说:人们所犯的错误,类型不一。所以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论语•里仁》)
    【材料三】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荀子•劝学》)
    7. ①新的一年开始    ②三年之丧不符合自然节律(不合天道)
    【详解】“钻燧改火”取火用的燧木已经轮换了一遍,表示新的一年开始。结合“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可知,宰我认为服丧三年,为期太久长了,服丧一年就可以了。宰我以此来说明三年之丧不符合自然节律(不合天道),一年之丧符合自然节律(不合天道)。
    8.孔子认为三年之丧是对父母的感念和爱的回报,以此宣扬仁爱推行孝道。荀子认为三年之丧是用来愈合父母去世后的巨大创痛,借此来整饬亲族,分别亲疏和贵贱。
    【详解】结合材料一“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可知,孔子认为人一生下来,三年之内都要父母寸步不离地精心照顾,因此才规定在父母死后,为其守孝三年,为的就是报答父母的三年怀抱之恩。宰予连这三年都嫌长,那他三岁之后到独立生活期间的这段时间,父母对他养育之恩,他就更无意回报了。孔子认为宰我缺少仁爱之心。
    结合材料二“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贱之节,而不可益损也”可知,荀子认为守丧三年是根据根据与哀情相称而制定的礼文,藉此来表明亲属关系,区别亲疏贵贱的界限,因而是不能任意增减的。
    参考译文:
    材料一:宰我问:“父母死了,服丧三年,为期太久长了。君子三年不习礼,礼一定会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荒废。旧谷已经吃完,新谷已经登场,取火用的燧木已经轮换了一遍,服丧一年就可以了。”……宰我出去了,孔子说:“宰我不仁啊!孩子生下来三年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三年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予难道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怀抱之爱吗?”
    材料二:守丧三年是根据什么制定的呢?答道:“这是根据与哀情相称而制定的礼文,藉此来表明亲属关系,区别亲疏贵贱的界限,因而是不能任意增减的。所以说这是不能更改的原则。”创伤巨大,复原的日子就长;悲痛愈深,平息的时间就迟,所以要守丧三年,这是与长久的哀情相称的礼文,也是为极度的哀痛而制定的。
    9.政事  驾驭车马,赶车
    【详解】根据冉有和孔子的对话可知,冉有向孔子询问的事情是关于如何让百姓富起来以及富起来之后怎么办的问题,所以,《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孔子的弟子的所擅长的,冉有和子路都属于“政事”。《论语•先进》中的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学者认为,孔门依据弟子的特点,把教学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德行: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言语:指善于辞令,能办理外交。政事:指能从事政治事务。文学:指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据此可看出,冉有所擅长的从事政治事务,即“政事”。
    “子适卫,冉有仆”中的“仆”的意思是“驾驭车马,赶车”。整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
    10.不矛盾,两则材料反映出孔子为政思想的两个方面。①材料一强调不要见小利,不要急功近利,讲究凡事都要循序渐进,要顾全整体大局,反映出孔子的政治远见。②材料二强调治国为政必须要让百姓得利,使经济富裕,而经济富裕是教化的基础,(先富后教)这是孔子仁的思想的体现。
    【详解】先总说自己的观点:“我认为,两者并不矛盾”。然后分条陈述理由。第一则材料中孔子说了处理政事的两个看法,“无欲速”和“无见小利”。第一个意思是不能贪求快速,处理政事不能急于求成,要稳扎稳打,要循序渐进;第二个是不能贪求眼前小利,要有长远打算,要有远见宏图,否则就做不成大事,这反映出孔子的政治远见。
    第二则材料孔子说“富之”,即是让他们富起来,富起来之后还要“教之”,即先富后教。孔子强调治国为政必须要让百姓得利,使经济富裕,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经济富裕是教化的基础,要先富后教,他主张治国以“礼”,就是重视“教化”的作用,这些是孔子仁的思想的体现。这两则材料反映出孔子为政思想的两个方面,两者并不矛盾。
    如果有其他看法也可,但一定要辩证地分析问题。
    参考译文:材料一:
      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材料二: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11.(1)用行舍藏 (2)天下无道(或:天下大乱、身处乱世)
    【详解】(1)通过材料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可知,孔子的观点是天下有道就积极入世,如果天下无道,就会隐退;材料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可知,如果不任用,就会积极行动,不被任用,就会隐退。综合以上内容可知,孔子和颜回的处事态度是“用行舍藏”。
    (2)隐士隐退的客观原因,即外在原因,从材料三的“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可以看出,天下纷乱是隐退的客观原因。
    12.①颜回与隐士所信奉“道”不同。颜回是儒家思想的传承者,他追随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后来穷居陋巷,虽未出仕,却整理典籍,修炼人格,用自己行动去践行儒家的理论,身份类似于学者;隐士追求的是在乱世中,洁身自好。②颜回与隐士的处世态度不同。颜回的“藏”是当统治者不愿采纳儒家思想时的被动的选择,态度是积极入世的;隐士的隐是为保持人格高洁的主动的选择,态度是消极避世的。
    【详解】由材料四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知,颜回在陋巷隐居,但是“不改其乐”,颜回的“乐”就在于传播从老师孔子那里传承下来的儒家之“道”,颜回的隐居是为了避开乱世,是“用行舍藏”;由材料三中“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可知,桀溺等人的隐居是跟从逃避污浊尘世的人一起避世的态度,是消极避世。
    参考译文:材料一:
      孔子说:“做人要勤奋好学,要坚持真理,坚定信仰。处在危险境地的国家不进入,处在乱世的邦国不去居住。天下国家有正道就现身,荒乱无道就隐退。”
    《论语•泰伯》材料二:
      孔子对颜渊说:“如果用我,就去积极行动;如果不用我,就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
    《论语•述而》
    材料三: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普天之下到处都像滔滔洪水一样混乱,和谁去改变这种状况呢?你与其跟从逃避坏人的人,还不如跟从逃避污浊尘世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论语•微子》
    材料四: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论语•雍也》
    C组 巩固狂练
    1. 举一反三 启发诱导
    2.示例:孔子认为贫穷是人人厌恶的,贫者追求富贵无可厚非,但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而富者,不可因为拥有财富便目空一切,要努力当个“富而好礼者”。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的理解、分析能力。
    这段话记载了子贡和孔子讨论如何对待穷和富的问题。体现孔子对子贡满意的句子是“告诸往而知来者”,意思是“告诉你以往的事,你能因此而知道未来的事”,孔子赞扬了子贡“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而第一段对话,子贡提出问题之后,孔子先肯定了子贡的说法,说“可也”,接着又补充“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人,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启发诱导的教育方式。
    2.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孔子对“贫富”的看法,可结合第二段节选中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和第一段节选中的“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来理解。
    第二段节选中,孔子对于财富的取得,强调要通过“正道”来得到,而改变贫贱也要通过“正道”来改变,可见孔子认为追求富贵无可厚非,但这必须坚守“仁”,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可坚守清贫。假如拥有了富贵,也不要骄傲自满目空一切,要谦虚好礼。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人,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境界。
    参考译文: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
    孔子说:“可以了,但还是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贵却谦虚好礼。”
    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骨、角、象牙、玉石等的加工一样,先开料,再粗锉,细刻,然后磨光’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
    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以往的事,你能因此而知道未来的事。”
    孔子说:“富有和显贵,这是人人都渴望的,不通过正道来获得,是不会久驻的;贫穷和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不通过正道来改变,是不能摆脱的。”

    3. 为期 一年
    4.(1)丧期应该态度诚恳,心有挂念,即“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2)现代生活快节奏,是否“三年”因人而异;关键是父母活着时回馈父母的“三年之爱”。
    【分析】
    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三年之丧,期已久矣”意思是“服丧三年,为期太久长了”,“期”,为期。
    “钻燧改火,期可已矣”意思是“取火用的燧木已经轮换了一遍,服丧一年就可以了”,“期”,一年。
    4.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能力。
    首先理解孔子“三年之丧”的观点。材料中宰我对当时丧礼规定的三年丧期很不满意,觉得时间太长了,认为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形式上,一年就足够了。而孔子认为“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意思是“君子服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感到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适安宁,所以不那样做吧”,由孔子的话可知,孔子认为为父母服丧态度上应该诚恳,孝是发自内心的回报,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形式主义,让孔子生气的并不是宰我质疑三年丧期,而是宰我内心对孝的态度。
    然后结合现实生活分析孔子“三年之丧”的现实意义。现实生活中,因为工作、学习的原因,守丧三年并非人人都能做到,更为重要的是,父母活着的时候能够回馈父母,不仅仅是物质的回报,更应该是情感的回报。真正的孝道是发自内心地替父母着想,尽心尽力地满足父母的需要。
    参考译文:
    宰我问:“父母死了,服丧三年,为期太久长了。君子三年不习礼,礼一定会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荒废。旧谷已经吃完,新谷已经登场,取火用的燧木已经轮换了一遍,服丧一年就可以了。”孔子说:“丧期不到三年就吃稻米,穿锦缎,对你来说心安吗?”宰我说:“心安。”孔子说:“你心安,就那样做吧!君子服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感到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适安宁,所以不那样做。现在你心安,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了,孔子说:“宰我不仁啊!孩子生下来三年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三年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予难道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怀抱之爱吗?”

    5. 直率 通“叛”,反叛、发动叛乱
    6.孔子和子路亦师亦友,两人相处时和谐平等,讲究民主。
    【分析】
    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理解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含义的能力。
    第一问:在材料①中,孔子刚一提出要大家谈谈自己的理想,子路就“率尔而对”,“率尔”就是不假思索的样子,这体现了子路的直率;材料②中子路敢于用老师的话来质问老师,“子之往也,如之何”,同样可以看出他的直率。
    第二问:“佛肸以中牟畔”,意思是“佛肸在中牟发动叛乱”。畔:通“叛”,反叛、发动叛乱。
    6.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能力。
    材料①中,孔子提出让大家各自谈谈自己的理想,子路马上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颇有炫耀的意思,“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他认为一个中等的国家,只要给他三年时间,他就能把这个国家治理得很好。面对子路的自大,孔子并未直接批评,而是“哂之”,也就是微微一笑,可见孔子充分尊重弟子,允许他们自由畅谈,这也就是子路能够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看法的原因;材料②中当子路发现孔子言行不一的时候,他敢于去质问自己的老师,“子之往也,如之何”,而孔子也能够耐心地向他解答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可以看出孔子充分尊重弟子,允许他们自由发言,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和谐相处的关系。
    参考译文:
    ①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②佛肸召孔子,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以前我从老师这里听过:‘亲自行不善的人,君子是不会去的。’佛肸在中牟发动叛乱,您要去,这是怎么回事呢?”孔子说:“是的,我有讲过这样的话。但不是说过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损吗?不是说过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只苦葫芦么,怎么能够悬挂在那里却不可食用呢?”

    7.中庸
    8.中庸之道的核心是过犹不及,强调的是适当、守度、得当。它指的是认识事物、看待问题时,要不偏不倚,以义为原则,做人行事要采取适当的态度,恰到好处,绝不走极端,把握好一个“度”。例如生活中我们待人处事,要不卑不亢,以正义、正气为原则,说话办事要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也要适度。
    【分析】
    7.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材料一中,冉求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提醒他退让些。这些都是过犹不及的,是中庸之道;材料二中以容器装水的不同,状态不同,告诉我们做人应居于中正之道,不偏不斜。也是中庸之道。
    8.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能力。
    中庸之道的释义: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做人应居于中正之道,看待问题时,不偏不斜,做人做事要有适当的态度、做人要守度,把好界线, 不要过犹不及。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说明即可。为人处世之时,要注意把握好度,要有分寸,懂得什么场合说什么,对待别人时,要不卑不亢,以义为原则。
    参考译文:
    ①公西华说:“子路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我感到迷惑,我大胆地请问这是什么缘故呢?”孔子说:“冉求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提醒他退让些。”
    ②孔子到周庙参观,看到倾斜的器皿。孔子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呢?”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座位右边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右座之器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会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是这样的吗?”守庙人回答说:“是这样的。”孔子让子路取水来试,果然水满便倾覆,装到一半时就垂直而立,空了就会斜着。孔子长叹道:“哎呀,哪里会有满而不倾覆的呢!”

    9.(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如:①乡原,德之贼也,②巧言令色,鲜矣仁。
    10.仁者评定某人品质的好与坏,都可以被普遍认同,这样的评判具有道德权威性,会成为历史的定论。
    如: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一方面批评他生活奢侈,行为越礼,否定他“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一匡天下”的贡献,评定他是“仁者”。
    又如:孔子称赞伯夷、叔齐“求仁得仁”,为“古之贤人”;批评季氏僭越礼制,开启了祸端。
    【分析】
    9.
    (1)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颜渊、季路侍”章中相关内容为: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故此处应填“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
    “恶人”即厌恶别人。此处可理解为孔子认为不好的否定的人或者事。比如“小人穷斯滥矣”,小人遭受困厄就会胡作非为;“乡原,德之贼也”,不分是非的老好人,是道德的破坏者;“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相关观点的能力。
    观点是讲仁爱的人,能够使人有好名声,使人有恶名声。可理解为仁者本身有号召力,能得到人们的信服。故此仁者评定某人品质的好与坏,都可以被普遍认同。这样的评判具有道德权威性,会成为历史的定论。
    比如孔子评定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称赞颜回贤德;
    孔子评论子产说:在他身上体现了君子的四种道德准则:“他约束自己行为谦恭严谨,他事奉君主敬业负责,他爱护百姓以实惠,他调度百姓遵循法度。” 说明“君子”决不是“老好人”的称谓,更是做实事、会做事、做好事的代名词;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一方面说,“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批评他生活奢侈,行为越礼,否定他“知礼”;一方面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此为肯定管仲“一匡天下”的贡献,评定他是“仁者”。
    参考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别人。”
    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的事。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在上者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
    孔子说:“只有讲仁爱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11. 存而不论 循循善诱
    12.(1)重视“正名”(国正名分),主张纠正与礼乐制度相违背的各种名分,从而维护等级、秩序分明的社会制度;(2)重视“正身”,认为自身端正是从政者的必备素质,是教化人民的前提。
    【分析】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运用成语以及思想内容的能力。
    “存而不论”的意思是意思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结合“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可见。
    “循循善诱”的意思是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结合“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分析,可见孔子教育子路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思想内容归纳概括观点的能力。
    第一则材料讲的是:名,人或事情的称谓;正名,让人或事物的称谓和实际一致,使没有歧义。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他著名的“名正言顺"的思想。在孔子看来,“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以至于当他的得意弟子子路以一种非常怀疑和不屑的囗气向老师询问“有是哉”的时候,一向温文尔雅的孔子也禁不住怒骂道“野哉,由也”。那么,孔子如此重视的“名”到底是什么呢?他为何又要如此急着去“正名”呢?孔子眼里的“名”大约就是今天人们经常提及的指导思想,因而孔子所谓的“正名”就是确定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
    第二则材料孔子讲的还是“正人先正己”的道理。在伦理政治中,正身被看作是从政者必备的素质,这种重德治的政治主张也导致了对法治的忽视和人治思想的形成。”
    参考译文:
    子路说:“卫君等着您去治理国家,您准备先干什么呢?”孔子说:“一定要名实相副。”子路说:“有必要吗?您做的不在点上啊,为什么非要名副其实呢?”孔子说:“仲由你太轻率了。理性的人对于他不懂的事情,会持保留态度。如果对于事物的定义不准确,讲给别人听的时候就会产生歧义;如果理解有了歧义,在执行的时候就会出现偏差;如果是因为定义不准确产生的执行偏差,就不能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如果不能用规章制度来约束,赏罚就不起作用;如果赏罚不能发挥作用,老百姓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理性的人只要定义一件事情,一定不会有歧义,没有歧义就一定能实行。理性的人对于他要表达的观点,一点都马虎不得。”
    (《论语·子路》)

    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己的言行,治理国家还有什么难的呢?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又怎么能去端正别人呢?”
    (《论语·子路》)


    13. 穿着衣裳涉水 提起衣服
    14.①用“麻”做“冕”是周礼的规定,但是用“纯”更为节俭,也不妨碍哀悼者真情的表达,孔子赞同大众的做法,说明他懂得应时而变。②管仲没有为公子纠殉难,还辅佐了曾经的敌人,看似不符合个人修养对“仁”的要求,但孔子认为他辅佐齐桓公匡正天下,让百姓沐浴恩泽,在更高的层面实现了“仁”,体现了孔子评价人物富于灵活性,不刻板。
    【解析】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深则厉,浅则揭”是说“水深,穿着衣裳涉水走过去;水浅,无妨撩起衣裳走过去”, “厉”的意思是“穿着衣裳涉水”,“揭”意思是“提起衣服”。
    14.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经典名著作者观点的能力。
    第二则材料中“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是说“用麻线来做礼帽,这是合乎礼的;如今用丝来制作礼帽,这样省俭些,我赞成大家的做法”。由此可知,孔子赞同大众改用“纯”的做法,认为用“纯”更为节俭,也不妨碍致哀,这说明他懂得应时而变;
    第三则材料中,孔子针对子贡的质疑“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去死,却又辅佐桓公),指出“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认为“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在诸侯中称霸,把天下纳入了正轨,民众到如今还受到他的好处”。这在更高的层面实现了“仁”,体现了孔子评价人物富于灵活性,不刻板。
    参考译文:
    ①孔子在卫国,一天正敲击着磬,有一个挑着筐的汉子从门前走过,便说道:“这个击磬是有深意的呀!”等一会又说道:“磬声砼砼的,可鄙呀! (它好像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 )没有人知道自己,这就罢休好了。水深,穿着衣裳涉水走过去;水浅,无妨撩起衣裳走过去。”孔子道:“好坚决! 没有办法说服他了。(《论语·宪问》)
    ②孔子说:“用麻线来做礼帽,这是合乎礼的;如今用丝来制作礼帽,这样省俭些,我赞成大家的做法。”(《论语·子罕》)
    ③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去死,却又辅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在诸侯中称霸,把天下纳入了正轨,民众到如今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沦为披头散发衣襟在左边开的落后民族了。难道(管仲)像一般的平庸男女那样,为了守小节,在小山沟里上吊自杀,而不被人所知道吗?”(《论语·宪问》)


    15. 想说而说不出的样子。 只是。
    16.不矛盾。“诲人不倦”的意思是教学生不厌倦,这是孔子的教学态度,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孔子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教育非常强调启发诱导的时机,如果学生没有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就不用再教他,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两者并不矛盾。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中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第一空,这句话意为: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悱”:想说却说不出来。
    第二空,这句话意为:不过是朝着圣与仁的方向去努力做而不厌倦。“抑”:只是,只不过。
    16.
    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分析评价作者观点的能力。
    孔子认为学而不知满足是知,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是仁,他谦称道,说起圣与仁,自己还愧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自己也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自己也会不感疲倦地去教诲别人。这是他的由衷之言,也是他的教学态度。即不厌其烦地教诲别人。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讲的是教育者要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让受教育者开启活泼的心灵、生动的智慧,能够独立思考。这是一种典型的“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他反对“填鸭式”的机械教学做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是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的。是教学的方法。
    这二者一为态度,一为方法,二者之间并不矛盾。
    参考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是朝着圣与仁的方向去努力做而不厌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弟子学不到的。”

    17. 小步快走(以示谨敬) 孔子对自己儿子是否有所偏私
    18.①学《诗》是外交人员从容应对的必要条件,可以增进交流,助力外交。②可以兴、观、群、怨,有助于激发心志,认识社会,培养群体观念,学得讽刺方法。③懂得事父、事君之道,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培养品德,增加知识。
    【分析】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及文章内容的能力。
    鲤趋而过庭:我快步走过庭中。趋,小步快走,以示谨敬。
    “一”指陈亢所问“子亦有异闻乎”,意思是孔鲤在孔子那里有否得到与众不同的教诲,多指教了自己的儿子。即理解为孔子对自己儿子是否有所偏私。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具体内容为“不学《诗》,无以言”句及文段二,理解内容,分条概括即可。
    文段二意思是: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不学《诗》,无以言”,即不学《诗》就不会应对说话。由此可知学《诗》是外交人员从容应对的必要条件,可以增进交流,助力外交。
    由“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知学《诗》可以兴、观、群、怨,有助于激发心志,认识社会,培养群体观念,学得讽刺方法。
    由“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知学《诗》能懂得事父、事君之道,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培养品德,增加知识。
    参考译文:
    陈亢向伯鱼问道:“你在老师那里有得到与众不同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他曾经独自站在那里,我快步走过庭中,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会应对说话。‘我退回后就学《诗》。另一天,他又独自一人站着,我快步走过庭中,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没法立足于社会。我退回后就学《礼》。我只听到过这两次教诲。陈亢回去后高兴地说:问一件事,知道了三件事,知道要学《诗》,知道要学《礼》,又知道君子不偏私自己的儿子。
    《论语·季氏》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论语·阳货》

    19.礼 内心归依
    20.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反对为政以刑,因为他认为一旦用刑来执政,会使百姓丧失道德感,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让百姓弃恶从善。
    荀子提倡“隆礼重法”“礼”“法”并用,对百姓不仅要用“礼义”教化之,还要用“法度”禁之治之,因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国家必须用“刑”来震慑作恶的念头,才能使百姓弃恶从善。
    【分析】
    19.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题干要求“在治国理政上”孔子和荀子高度重视的内容,首先应理解题中给出的两段话的意思,然后再概括两人在政治上的“共同主张”。孔子列出两种情况,从两种情况的结果来看,一是“民免而无耻”和“有耻且格”来看,显然孔子的主张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强调“礼治”;荀子认为“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是主张礼法并施。因此,二人高度重视的内容应是“礼”。
    “有耻且格”,该句译为“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其中“格”的意思为“内心归依”。
    20.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时,首先要说明孔子和荀子的态度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并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
    孔子:
    根据“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可知,说明刑罚只能避免人们犯罪,并不能让他们生出犯罪可耻的心理。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荣辱观,光靠政令和刑罚是确立不起来的。
    根据“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知,说明若是用道德诱导人们向善,用礼制统一人们的言行,老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还能恪守正道,民心归服。
    所以就孔子的观点而言,道德教化和以礼治国要比苛政刑罚高明许多,在治理国家时,若是用礼仪道德规范人们的言行,老百姓就会心甘情愿地服从于统治者的管理,不会生出二心。
    荀子:
    根据“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可知,对百姓要用礼义去教化他们,建立起法治去管理他们,加重刑罚去限制他们,这样才能使天下人都从遵守秩序出发、符合于善良的标准。
    根据“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可知,荀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为人性本恶,人们都是偏邪险恶而不端正、悖逆作乱而不守秩序的,因此要用“礼”“法”并用来治理百姓。
    参考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暂时免于罪过,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论语·为政》)
    古代的圣人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认为人们是偏邪险恶而不端正、悖逆作乱而不守秩序的,所以给他们确立了君主的权势去统治他们,彰明了礼义去教化他们,建立起法治去管理他们,加重刑罚去限制他们,使天下人都从遵守秩序出发、符合于善良的标准。这就是圣明帝王的治理和礼义的教化。(《荀子·性恶》)

    21.①忠②沦为未开化的蛮夷
    22.①评价一个人不能拘执于一个标准不变,应当有所变通;
    ②应当辩证地一分为二地评价一个人,既要看到过,又要看到功;
    ③评价一个人既要重“德”,又要重“才”与“能”;
    ④评价一个人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造福于国家和人民。
    【分析】
    2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意思,把握文本观点的能力。
    第一空由“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可知子贡认为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否定管仲是个“仁”者。由“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可知子路认为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可见子贡和子路都从君臣之“忠”的角度否定管仲是个“仁”者。
    第二空“披发左衽”,披头散发,衣襟左开,中国古代中原地区以外的少数民族的风俗和装束。孔子的言外之意是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就要沦为未开化的蛮夷了。
    22.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能力。
    子贡和子路都从君臣之“忠”的角度否定管仲是个“仁”者,而孔子却不这么认为,启示我们评价一个人不能拘执于一个标准不变,应当有所变通;
    子贡和子路都只看到管仲对公子纠未尽到“忠”的过错,“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而孔子却看到他辅佐齐桓公称霸天下,人民至今蒙受他的恩赐,启示我们应当辩证地一分为二地评价一个人,既要看到过,又要看到功;
    子贡和子路认为管仲对公子纠未尽到“忠”,是从德行评价的。“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孔子是从管仲治理国家的才能来评价的,这启示我们评价一个人既要重“德”,又要重“才”与“能”;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治理好了国家,也使百姓受益,启示我们评价一个人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造福于国家和人民。
    参考译文
    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论语•宪问》)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死。”接着又说:“管仲是不仁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出的力。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23. B 有品德的人
    24.在国家政治清明时贫困而且地位低下是耻辱的,在国家政治黑暗时富有而且位高权重是耻辱的。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他认为国家有道而贫贱或国家无道而富贵,都是耻辱。这是孔子身处乱世的道义。有道而不能有所作为,或无道而致使富贵,都是令人所不齿的,都不符合儒家仁德之道。
    【解析】
    23.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从后文的“子为政”意为“治理国政”,所以是对统治者而言的;第二空,结合“如杀无道,以就有道”意思是,假如杀掉坏人,以此来亲近好人。这里的“无道”“有道”是就品德好坏而言。

    24.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本题应从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所倡导的儒家道义进行分析。儒家倡导仁政;孔子认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若想理解这句话,关键在于这个“耻”字。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就应积极地入世,为民众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倘若没有这样做,那就说明缺乏责任感和仁爱之心,而且德行才能都不够。因此而处于贫困低贱之中,那是非常可耻的。在国家无道、政治混乱的时候,趁乱谋取富贵,也是可耻的行为。

    参考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问政事,说:“假如杀掉坏人,以此来亲近好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国家,怎么想到用杀戮的方法呢?您要是好好治国,百姓也就会好起来。”
    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它,誓死守卫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从政;天下无道,就隐居不仕。国家有道,而自己贫穷鄙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有显贵,也是耻辱。”



    25. 通“愿”,谨慎老实 过犹不及
    26.中庸思想。①孔子说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在人际交往中,君子团结他人,宽容友善,但绝不是不分是非地迎合讨好;②在面临人际冲突时,“义之与比”,以仁义为原则,保持中立的态度,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全面考虑问题,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和平解决人际冲突,融洽人际关系。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中庸之道对于处理人际关系有很好的作用。
    【分析】
    2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原”为通假字,通假为“愿”,译为“忠厚老实”。“乡原,德之贼也”意思是“所谓‘乡愿’,是败坏道德的人”。乡愿:特指当时社会上那种不分是非,同于流俗,言行不一,伪善欺世,处处讨好,也不得罪乡里的,以“忠厚老实”为人称道的“老好人”。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译为“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因此与之相似的成语为“过犹不及”,“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26.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能力。
    孔子的思想是“中庸”,这三则材料都共同体现了“中庸思想”,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指为人居于中正之道,不偏不斜,以自然的纯正人性提高自身修养、对待万事万物。
    材料一:根据“乡原,德之贼也”可知,孔子斥责“乡愿”,明确地点出这种人欺世盗名,似有德而实害德,极具欺骗性。因此做人做事时不应过分的迎合讨好他人;
    材料二:根据“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可知,“义之与比”,以“仁义”为原则,做人做事时只要考虑怎样去做合适恰当就可以了;
    材料三:根据“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可知,做人做事时应适度,不应过度为之,全面去考虑问题,融洽的解决问题。
    根据上述分析,整理答案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孔子说:“没有真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败坏者。”(《论语•阳货》)
    材料二: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而只考虑怎样做才合适恰当,就行了。”(《论语•里仁》)
    材料三: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中庸》)

    27. 言行 个人动机
    28.孔子认为察人应看其自身表现;孟子认为察人要广泛听取别人的评价,再对其进行具体考察。
    孟子的察人观点比孔子的更全面,是对孔子观点的一种发展。孟子认为察人不能偏听偏信,要将听取意见与观察其行为表现结合起来,这样察人才会更加公正、准确。他的观点对我们今天选人用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分析】
    27.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把握能力。
    结合“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分析,看他的所做所为,考查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所以”,所做的事;“所由”,所经过的途径等。在这里,孔子便教给我们一套了解他人、认识他人的科学方法。孔子的这套方法,可以概括为“视”“观”“察”识人三部曲,具体说来,就是要想了解一个人,必须先看的他的言行,其次观察他做事的内在心理,最后确认他的价值取向和志趣所在。经此三步,就能对一个人做出较为彻底的认识和全面了解,使他在你面前无处遁形。
    28.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孔子说“视其所以,现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度哉?人焉度哉”,意思是“看他的所做所为,考查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所以”即行为,“所由”即个人动机,“所安”即喜欢做的事情,这里察人的角度是说看人的自身表现。
    孟子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见贤焉,然后用之”,意思是“左右亲信都说某人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好,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好,然后去考察他;发现他是真正的贤才,再任用他”,前几句都是说他人的评价,最后一句是说对人物进行考察,由此可知,孟子的观点认为察人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再对该人进行考察。
    孟子认为“察人”要“左右皆曰贤”“诸大夫皆曰贤”“国人皆曰贤”,这是说要听取多方意见,然后“察之”,之后再“用之”,这样就可以避免偏听偏信,就可以更为客观、公正。考生可以结合这种察人方法的益处进行评价。
    参考译文:
    孔子说:“看他的所做所为,考查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这个人还能够隐瞒什么呢?这个人还能够隐瞒什么呢?”
    (《论语•为政》)
    孟子说:“左右亲信都说某人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好,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好,然后去考察他;发现他是真正的贤才,再任用他。左右亲信都说某人不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不好,述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不好,然后去考察他;发现他真不好,再罢免他。”
    (《孟子•梁惠王下》)

    29. 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致力于学问,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举一反三
    30.①孔子肯定了子路“穿着破旧的棉袄,和穿着裘皮的人站在一起,也不感到着”“不嫉妒。不贪求”的品质;②当子路“终身诵之”时,孔子又对其批评,希望子路不要满足于已有水平。③孔子的评价一分为二,先褒后贬,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对子路进行启发激励,希望他好上加好。
    【分析】
    29.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也形容文采好,有修养。论语中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的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之后还要再不断地磨磋;就像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细细地打磨。
    (2)“告诸往而知来者”意思是:告诉你以往的事,你能因此而知道未来的事。通过过去知道未来,通过知道的事推导自己不知道的事,据此可以推出“举一反三”。
    30.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孔子说他,穿着破旧的袍子,与富贵中人穿了皮袍的人在一起,却没有自卑感,丝毫不觉得不如别人,这种气魄不容易养成。孔子说这种气度,这种修养,只有子路做到。子路听了老师用《诗经》这两句奖励他,就“终身诵之”。孔子又说他,我说你好,你就得意起来了。我讲你对,这不过是学问的过程,而学问永无止境,以此到处炫耀,你就已经不行了。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的优点不吝褒扬,对学生的缺点也及时批评,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对子路进行启发激励,希望他好上加好。
    参考译文: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还是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贵却谦虚好礼。”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骨、角、象牙、玉石等的加工一样,先开料,再粗锉,细刻,然宕磨光后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以往的事,你能因此而知道未来的事。”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后,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

    31.比喻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致力于学问(或“修养品德”),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32.①学习要能精益求精
    ②学习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学习要善于举一反三
    ④学习要注重学思结合。
    【解析】
    31.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均指文采好,有修养。切磋,本义是加工玉石骨器,引申为讨论研究学问;琢磨,本义是玉石骨器的精细加工,引申为学问道德上钻研深究。比喻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致力于学问(或“修养品德”),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32.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第一篇子贡对于贫富的看法,重在有所不为,而孔子则更上一层,认为不管贫富如何,都要有所为,积极提高自己。由此可知,孔子认为学习要能精益求精;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由此概括出学习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由此概括出学习要善于举一反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不切于事而疑惑不解。由此概括出学习要注重学思结合。

    参考译文:
    子贡问:“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奢,怎么样?”孔子回答说:“还算可以吧。但还是比不上贫困却以坚持自己的信仰为乐,富贵还能不断提升自身修养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赐啊,我们可以一同研讨《诗经》了,你做到了触类旁通。”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不切于事而疑惑不解。



    33.徒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指有勇无谋。 用之则行
    34.①要有遇事谨慎、智勇兼备的政治素养。②坚守原则,保持合宜的言行举止。无论治世还是乱世,都应保持正直;但在乱世,要注意言语谦逊谨慎。③要有用行舍藏的政治智慧。无论身处乱世与治世,既要尽人臣责任,也要学会保全自己。不主张无意义的献身。
    【分析】
    3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成语意思,理解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①“暴”徒手,空手;“冯”(píng)凭借。暴虎冯河指空手打虎,没有任何凭借就涉水。比喻有勇无谋。
    ②因上文提到了两方面“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再依下文“子行三军”即指挥作战,体现出“任用”方面,故是“用之则行”。
    34.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根据题干,要求依据材料简要概括孔子的从政观点。筛选文本,体悟孔子言语中的深层含义。
    ①如“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前者否定了有勇无谋之人,后者否定了“临事而惧”之人,且相对提出临事须谨慎,小心行事。另外,做事的勇气也应有,而非匹夫之勇,应智勇兼有,两者相辅。可概括为要有遇事谨慎、智勇兼备的政治素养。
    ②依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邦”指国家,“有道”是指治世,“无道”是指乱世,“危言”是正直的言论,“危行”是正直地行事,“言孙”是说话谦恭、谨慎。可概括为坚守原则,保持合宜的言行举止。无论治世还是乱世,都应保持正直;但在乱世,要注意言语谦逊谨慎。
    ③依据“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用”指任用,采用;“之”指治国之策,也可指我;“舍之”舍弃我的治国之策,或是不用我,就独善其身,保全自己。可概括为要有用行舍藏的政治智慧。无论身处乱世与治世,既要尽人臣责任,也要学会保全自己。不主张无意义的献身。
    参考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有用我的,就实行我的主张;不用我,就将它收藏起来。只有我和你能这样了!”
    子路说:“如果您去率领军队指挥作战,找谁与您共事?”
    孔子说:“空手与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而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与他共事的。与我共事的必须是临事能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取得成功的人。”
    《论语·述而》
    孔子说:“如果国家政治清明,就言语正直,行为正直;国家政治黑暗,就行为正直,言语谨慎。”
    《论语·宪问》

    35.比喻人有了好的本质,还应致力于学问,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求学之道应精益求精)。
    36.①重视学生们全面发展的同时,更注重培养他们的特长;
    ②以身作则,循循善诱,不随意评价别人;
    ③严于自省,宽于待人;
    ④肯定、尊重学生的理解,进而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更深一层的启发引导,提出安贫乐道、富而有礼的看法,关注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守护。
    【分析】
    35.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本题要求分析子贡引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比喻义,可根据下文“始可与言《诗》已矣”分析,子贡引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因为子贡受到老师的启发,认为就像《诗经》所说的,完善人格要像玉石器物的磨制一样,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36.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一选自《论语•先进篇》,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在这里介绍了“四科十哲”,点评了自己的几位得意门生,指出他们各自的优势所在。孔子把他们归入“四科”,说明孔子在重视学生们全面发展的同时,更注重培养他们的特长。这正是因材施教思想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中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然后说出来”,这里是说君子应先行后言,不能眼高于顶。
    材料三中孔子针对子贡“方人”的行为,孔子不屑于子贡的这种行为,就毫不客气地批评了,并且说自己无暇评价别人,可见孔子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君子之风,这无形中对子贡进行了耳濡目染的影响。
    材料四:当弟子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的时候,孔子的第一反应是“可也”,先肯定学生的想法,然后以“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的思想来启迪弟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是说一个人虽然穷困,但还是不谄媚,不拍马屁,不去巴结讨好人;虽然富有,但还是不以财傲人,不得意忘形,不骄奢淫逸。这是针对贫富本身的态度而言。“贫而乐,富而好礼”则进一步上升到对礼乐之道的追求,后者境界更高。富裕了不摆谱,一副“大款”的派头固然是不错,但如果能够更进一步“富而好礼”,追求精神方面的涵养,追求学问,讲究做人的道理,尊重别人,处处以仁爱之心待人,那应该是更加高尚的境界了。
    【点睛】
    译文:
    材料一:(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娴于辞令的有:宰我,子贡。能办理政事的有:冉有,季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材料二: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然后说出来。(《论语•为政》)
    材料三:子贡议论别人。孔子说:“你端木赐就什么都好吗?我就没有这种闲暇(去议论别人)。” (《论语•宪问》)
    材料四: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恐怕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已经可以和我谈诗了,告诉给你以前的事,你却能推知未来的事。(《论语•学而》)

    37. “叛” 违背、背离礼乐形式主义化(或形式主义的礼乐)
    38.内涵:①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②制度之礼。即治理国家的规范。作用:①以礼修身就不会离经频道;②以礼治国可以维护等级制。
    【分析】
    3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和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
    (1)“畔”通“叛”,可以通过“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推断。
    (2)孔子认为讲究“礼”,不应仅仅注重玉器、丝帛、钟鼓这类外在的东西,因此,孔子反对形式主义的礼乐。
    3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和的能力。
    材料一中,孔子认为品德高尚的君子做到知识渊博,用礼约束,就不会离经叛道,说明“礼”可以修身,可以提高个人的素养。
    材料二中,孔子认为应当用礼让原则治理国家,这样就没有困难了,否则,“礼”就难以施行了,因此,“礼”可以治理国家,维护等级制。
    参考译文:
    材料一: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再用礼来加以约束,这样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材料二: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材料三:孔子说:“礼呀礼呀,仅仅说的是玉器和丝帛吗?乐呀乐呀,仅仅说的是钟鼓等乐器吗?”

    39. 仁 公正、正直
    40.不矛盾,都是君子的行为,都体现了儒家“仁”的思想,都值得效仿学习。
    【分析】
    39.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思想内涵理解、分析能力。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
    以直报怨,意思是: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直:公正、正直。
    40.
    本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以直报怨”是指以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这是君子的行为。这句话体现了儒家“仁”的思想。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要求我们以天下为己任,努力提升自己的硬实力,乐于助人,乐善好施。这也是君子的行为。这句话体现了儒家“仁”的思想。
    “成人之美”,意思是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促成别人的坏事,这也是君子的行为。这句话也体现了儒家“仁”的思想。
    以上三句话都体现了儒家“仁”的思想,都值得效仿学习。
    【点睛】


    参考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原则的老好人,其实是道德的败坏者。”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41. 陈成子弑简公/陈恒弑其君 公曰“告夫三子!”/君曰“告夫三子”者
    42.①材料二中,孔子提到“邦无道”时应言辞谦逊谨慎,与材料一中“知其不可”仍“不敢不告”似有矛盾。②但孔子认为,“邦无道”时,虽应言辞谦虚,但仍要行为正直,这与材料一中孔子对“礼”的坚持和捍卫是共通的,都强调对原则的坚守。
    【分析】
    41.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
    文中“陈成子弑简公”“陈恒弑其君”是第一件事。陈恒把齐国的国君齐简公杀了,这是犯上,弒君,严重的犯罪。这个是天地不能容,人神共怒的,完全毁坏了礼法。
    孔子劝谏鲁国国君鲁哀公,请求他出兵讨伐齐国的乱贼,诛杀陈恒,维护礼法。但是鲁哀公作为国君自己不肯做主,却让孔子“告夫三子者”,可见当时礼崩乐坏。“三子”指孟孙、叔孙、季孙三家,鲁国的朝政,甚至军队,都掌握在这三家手里,公室微弱。
    42.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出似有的矛盾所在,然后分析两则材料强调的观点本质是相同的。材料二孔子说“邦无道,危行言孙”,即国家政治黑暗,行为也要正直,但言语应谦逊谨慎。材料一中孔子反复强调“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孔子明知自己去报告不会有结果,但仍去报告鲁国国君和三个执掌实权的人,“知其不可而为之”,言语上没有小心谨慎。这两句话之间看起来是矛盾的。
    材料一所说“邦无道,危行言孙”,除了说言语应谦逊谨慎,行为也要正直。在材料二中,孔子认为自己既然身为大夫,对于国家的大事就不能不管,所以“不敢不告也”,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正是“危行”的具体表现,这也体现了他对周礼的执着。从这一点上说,两则材料中孔子的言行其实质是相同的。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以后,随即上朝去见鲁哀公,报告说:“陈恒把他的国君杀了,请你出兵讨伐他。”哀公说:“你去报告那三位大夫吧。”孔子退朝后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君主却说‘你去告诉那三位大夫吧’!”孔子去向那三位大夫报告,但三位大夫不愿派兵讨伐,孔子又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呀!”
    材料二: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言语正直,行为正直;国家政治黑暗,行为也要正直,但言语应谦逊谨慎。”

    43. 色:指侍奉父母是应该保持和颜悦色的神色态度。 馔:吃喝
    44.孔子的孝道强调满足父母的精神需要胜于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
    孟子的孝道强调个人修身与孝道的关系。他认为修身是孝行的起码要求,守护自身而不使自己陷入不仁不义不忠不孝,就能侍奉好父母。
    【分析】
    4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
    这一章是孔子的弟子子夏来向夫子问孝道。朱子解释“色难”这两个字,说到“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孔子回答问题都是简明扼要,谈到行孝之道,在这里孔子只讲了色难两个字,后面那是衍伸来说明的。这色难的色,就是颜色,我们的面容;难就是不容易。这里讲的色难,就是讲在侍奉双亲的时候,最不容易的是我们的颜色。因为用饮食、劳务来供养父母,不算是难事,但是能够和颜悦色来侍奉父母,这就难得了。所以“色”指侍奉父母是应该保持和颜悦色的神色态度。
    “馔”就是饮食,这是做动词讲,吃这个饮食,即吃喝。
    4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孔子认为,若是真心孝顺父母,不仅应对父母心存敬爱,态度恭敬和脸色的和悦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对于性格急躁、反复多变的人尤为重要。侍奉父母除了敬养于内,还应表现于外,不让父母亲有疑,才是真孝。即孔子的孝道强调满足父母的精神需要胜于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
    “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亲者,吾闻之矣”,意思是守护自身的身体和善良最重要。让自己身体健全、健康,不丧失善良而能侍奉好父母的,我听说过。即孟子的孝道强调个人修身与孝道的关系。他认为修身是孝行的起码要求,守护自身而不使自己陷入不仁不义不忠不孝,就能侍奉好父母。
    参考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论语·为政》
    子路问孔子说:“这里有个人,早起晚睡,耕地锄草栽植播种,手脚都磨出了老茧,以此来赡养自己的父母,却没有孝顺的名声,为什么呢?”孔子说:“想来大概是他举止不恭敬吧!或许是他说话不谦虚吧!或许是他脸色不温顺吧!古代的人有句话说:‘给我穿啊给我吃啊,若不恭敬就不靠你。’” (《荀子·子道》)
    孟子说:“生活里侍奉谁最重要?侍奉父母最重要。守护谁最重要?守护自身的身体和善良最重要。让自己身体健全、健康,不丧失善良而能侍奉好父母的,我听说过;失去生命和健康,还丧失自身善良而能侍奉好父母的,我从来没听说过。”(《孟子·离娄上》)

    45.材料一: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答一个即可) 材料二:功亏一篑
    46.“我命在我不由天”强调自我肯定,体现的是一种人的自我选择意识和自我负责精神。这与材料二中表达的“止,吾止也”“进,吾往也”有相似之处,我们是否追求仁道,是否坚持不懈,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但“我命在我不由天”这句话仅从个体角度出发,忽视了环境、他人、机遇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分析】
    4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准确理解材料的主要意思,然后选择意思相同的成语。
    材料一“任重而道远”意思是“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道路又遥远,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故选用成语为“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吗”。
    故选用成语“死而后已”。
    材料二“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意思是“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
    故选用成语“功亏一篑”。
    46.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对题干所给熟语理解透彻,然后结合所给材料分析,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理解。
    “我命在我不由天”意思是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所做的选择也是出于自身,强调自我的价值,肯定自主性。
    材料二“止,吾止也”“进,吾往也”是在提醒我们,是否追求仁道、坚持不懈,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最根本的还是我们自己,与他人毫无关系。
    而“我命在我不由天”也是关注人的这种自主性,这是二者之间的相似性。但“我命在我不由天”完全强调“自我”的价值,而忽略了环境、他人等因素,过于绝对。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是重大吗?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吗?”
    材料二: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干的。”

    47.周礼
    48.①第一则材料中的“作”是指撰写著作,著书立说,是关于思想、学术的。②第二则材料里的“作”是指修建楼宇,是关于制度、规章的。③孔子注重传述古代文化思想,主张保持库房的旧规模,④都是他“信而好古”,以维护、传承传统为己任思想的体现。
    【分析】
    47.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信而好古”指的是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思是多么丰富多彩呀!我主张周朝的。对待传统文化,孔子给我们提出了两点建议:首先,要珍惜并乐于学习,这是学习的态度问题。学问之道,关键就在于是否愿意虚心受教。其次,则对所学应当有着发自内心的喜爱,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信而好古”。一个人只有真心喜欢先人的智慧,才能领略到先贤之学的精妙。所以孔子“信而好古”的思想和“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中对周礼的推崇是一致的。
    48.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思想内涵的理解、分析能力。
    第一则材料中的“作”是指撰写著作,著书立说,是关于思想、学术的。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只是自谦的说法而已。而且,孔子也并非真的只是述而不作,比方说以“仁”解“礼”就是孔子的创作。他这么说,只是表现出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及历史经验的重视,这也是他做学问的态度。
    第二则材料里的“作”是指修建楼宇,是关于制度、规章的。孔子通过赞赏闵子骞来表达自己崇尚节俭、爱惜民力的政治主张。孔子的儒家学说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但他也主张爱人、强调德政。他希望执政者通过农工商并重利民、富民,同时倡导减赋节用、去奢从俭,反对统治阶级的过分盘剥和奢侈浪费。
    孔子一生致力于古籍的整理,也正因如此,他才有机会接触到博大深邃的古代理论。他从中汲取到了前人留下的经验和教训,并对他们的智慧作出了全面总结。不仅如此,在向先贤们学习的时候,他还产生了许多新的感悟,提出了许多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在传播和阐述古代典籍的的过程中,他将自己的新思想完美地融入其中。实际上,孔子并非“述而不作”,而是“述而又作”,开创了具有崭新思想内涵的儒家理论。所以孔子关于两个“作”的态度,体现出孔子注重传述古代文化思想,主张保持库房的旧规模,都是他“信而好古”,以维护、传承传统为己在思想的体现。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说:“阐逋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我私下里把自己比作老彭。” (《论语•述而》)
    材料二:
    鲁国的执政大臣要翻修长府。闵子骞说:“照老样子不好吗?何必一定要翻修呢?”孔子说:“闵子骞这个人平常不大说话,但一开口必定说到要害上。”(《论语•先进》)

    49.“君子”指的是“统治者”“君王”。答成“为上者”“管理者” 等也可。“小人”指的是“民”“老百姓” ,其他相同的意思也可。
    50.儒家通过以君子为典范的道德教化,使民“有道”,实现“民善”的目标。法家超通过重刑“贯善”,使人人知法畏法,不敢以身试法,从而实现“无刑”而“一国皆善”的目的。
    【解析】
    4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中词语含义的能力。
    作答本题要结合语境分析两个词语的具体含义。
    根据材料可知,季康子问的是如何治理政事,是问的君王如何治理国家,孔子的回答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所以这里强调在上位者要以美好的品德来影响百姓。“君子” 指的是“统治者”“君王”,而“小人”指的是身处下层的人,即普通百姓。
    50.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这一句中看出孔子注重君主的“德行”以及君主“德行”对百姓的引导。“子为政, 焉用杀”,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孔子反对杀戮,体现了他一贯的“仁政”,所以儒家主张通过道德教化使百姓向善。
    法家认为“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通过重刑来使百姓心存畏惧之心,不敢做坏事,使得民众都能守法向善。

    参考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善于治国的人,只惩罚不守法的人,而不奖赏守法的好人,这样,不需要动用刑罚,民众就都能从善如流。不需要动用刑罚而民众能够从善如流,这是由于刑罚很重的缘故。刑罚很重,民众就不敢违犯;结果不需要动用刑罚,民众也不敢做坏事,这样全国民众就都守法了。

    51.孝悌;致力,从事
    52.①这两则材料,都体现出儒家对孝悌的认知,那就是孝顺双亲、尊敬兄长。②不同的是:孔子认为,推行仁道必须从孝悌入手,遵从孝悌,就不会冒犯父兄,更不会犯上作乱。孟子认为,“仁”和“义”是人不必通过学习和思考就具有的“良知”“良能”。孟子则从性善的角度提出,人人固有的是良心和本心,自然而然会做到爱亲敬兄,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
    【分析】
    5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由原文“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可知,孝悌这个东西,大概就是仁道的根本吧!由此可知,“孝悌”是仁爱的基础。
    “君子务本”的意思是“君子致力于根本”,所以“务”的意思是“致力,从事”。
    5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同:材料一中,要实现仁,孝悌是根本,可见孝悌对“仁”的重要作用;材料二中是把孝悌推而广之,整个社会就会和谐安定,从而实现“仁政”。由材料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和材料二“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可知,这两则材料,都体现出儒家对孝悌的认知,那就是孝顺双亲、尊敬兄长。
    异:由材料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可知,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官长,这种人很少;不喜好冒犯官长,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从未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做人的正确原则就会形成。由此可知,孔子认为,推行仁道必须从孝悌入手,遵从孝悌,就不会冒犯父兄,更不会犯上作乱。
    由材料二“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可知,人不经学习就能做的,那是良能;不经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知。年幼的孩子,没有不知道要爱他们父母的;长大后,没有不知道要敬重他们兄长的。爱父母就是仁,敬兄长就是义。由此可知,孟子认为,“仁”和“义”是人不必通过学习和思考就具有的“良知”“良能”。孟子则从性善的角度提出,人人固有的是良心和本心,自然而然会做到爱亲敬兄,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
    翻译:
    有子说:“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官长,这种人很少;不喜好冒犯官长,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从未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做人的正确原则就会形成。孝悌这个东西,大概就是仁道的根本吧!”
    孟子说:“人不经学习就能做的,那是良能;不经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知。年幼的孩子,没有不知道要爱他们父母的;长大后,没有不知道要敬重他们兄长的。爱父母就是仁,敬兄长就是义,这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仁和义)是通行于天下的。”

    53. 叹 崇拜
    54.学习文献以达到博学,学习礼制以约束行为,最终成为博学循礼的君子,不会做出离经叛道之事。
    【分析】
    53.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词语含义和评价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根据后面的“叹”可知,“喟然”是感慨的样子,“喟”可解释为“叹、感叹”。根据“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可知,这是颜渊在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认为孔子对学生“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太好,让自己对学习“欲罢不能”。
    54.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根据材料一“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可知,孔子以“文”“礼”育人是想让人博学,并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根据材料二“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可知,成为博学循礼的君子后,就不会做出离经叛道之事。
    参考译文:
    颜渊感叹地说:“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论语•子罕》)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再用礼来加以约束,这样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论语•颜渊》)

    55. 驾车 悲伤
    56.同:①都主张依礼而行:②都认为是孝的重要表现。
    异:孔子认为内心的情感比外在的形式更重要;荀子认为外在的仪式很重要,主张按照等级来治办丧葬,强调生死如一。
    【分析】
    5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樊迟御:樊迟为孔子驾车。御,驾车。
    丧,与其易也,宁戚: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戚,悲伤。
    56.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观点的能力。
    同:由孔子“死,葬之以礼”,荀子“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可知,在丧葬上二人都主张依礼而行;由孔子“问孝于我,我对曰……”荀子“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极也”可知,二人都认为是孝的重要表现。
    异:由“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礼节仪式,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可知孔子认为内心的情感比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由 “故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使生无终始若一”可知,荀子认为外在的仪式很重要,主张按照等级来治办丧葬,强调生死如一。
    参考译文:
    孟懿子向孔子请教行孝之道。孔子说:“不要违背于礼。”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于礼’。”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啊?”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应当以礼奉事;去世后,要以礼安葬,以礼祭祀。”——《论语·为政》
    礼节仪式,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论语·八佾》
    礼是谨慎地处理生和死的事情的。所以天子的棺椁有七层,诸侯的五层,大夫的三层,士的二层;其次,他们的衣服被子的多少、厚薄都有明确的规定,棺材上的装饰也都有所差别,用这些恭敬的装饰死者,使其生死始终如一,一切都适合人的愿望,这就是先王的原则,忠臣孝子的准则。——荀子《礼论》

    57.陈成子弑简公/陈恒弑其君 公曰“告夫三子!”/君曰“告夫三子”者
    58.①材料二中,孔子提到“邦无道”时应言辞谦逊谨慎,与材料一中“知其不可”仍“不敢不告”似有矛盾。②但孔子认为,“邦无道”时,虽应言辞谦虚,但仍要行为正直,这与材料一中孔子对“礼”的坚持和捍卫是共通的,都强调对原则的坚守。
    【分析】
    57.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
    文中“陈成子弑简公”“陈恒弑其君”是第一件事。陈恒把齐国的国君齐简公杀了,这是犯上,弒君,严重的犯罪。这个是天地不能容,人神共怒的,完全毁坏了礼法。
    孔子劝谏鲁国国君鲁哀公,请求他出兵讨伐齐国的乱贼,诛杀陈恒,维护礼法。但是鲁哀公作为国君自己不肯做主,却让孔子“告夫三子者”,可见当时礼崩乐坏。“三子”指孟孙、叔孙、季孙三家,鲁国的朝政,甚至军队,都掌握在这三家手里,公室微弱。
    58.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出似有的矛盾所在,然后分析两则材料强调的观点本质是相同的。材料二孔子说“邦无道,危行言孙”,即国家政治黑暗,行为也要正直,但言语应谦逊谨慎。材料一中孔子反复强调“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孔子明知自己去报告不会有结果,但仍去报告鲁国国君和三个执掌实权的人,“知其不可而为之”,言语上没有小心谨慎。这两句话之间看起来是矛盾的。
    材料一所说“邦无道,危行言孙”,除了说言语应谦逊谨慎,行为也要正直。在材料二中,孔子认为自己既然身为大夫,对于国家的大事就不能不管,所以“不敢不告也”,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正是“危行”的具体表现,这也体现了他对周礼的执着。从这一点上说,两则材料中孔子的言行其实质是相同的。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以后,随即上朝去见鲁哀公,报告说:“陈恒把他的国君杀了,请你出兵讨伐他。”哀公说:“你去报告那三位大夫吧。”孔子退朝后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君主却说‘你去告诉那三位大夫吧’!”孔子去向那三位大夫报告,但三位大夫不愿派兵讨伐,孔子又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呀!”
    材料二: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言语正直,行为正直;国家政治黑暗,行为也要正直,但言语应谦逊谨慎。”

    59.材料一: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答一个即可) 材料二:功亏一篑
    60.“我命在我不在天”强调自我肯定,体现的是一种人的自我选择意识和自我负责精神。这与材料二中表达的“止,吾止也”“进,吾往也”有相似之处,我们是否追求仁道,是否坚持不懈,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但“我命在我不在天”这句话仅从个体角度出发,忽视了环境、他人、机遇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分析】
    5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正确理解成语意思的能力。
    “任重而道远”意思是“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道路又遥远,要经历长期的奋斗。成语为“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吗”。成语为“死而后已”。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意思是“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成语为“功亏一篑”。
    60.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语言、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能力。
    首先理解“我命由我不在天”的意思,然后再结合第二则材料来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命由我不在天”是说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作的选择也是出于自身,强调自我的价值,肯定自主性。
    材料二“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意思是“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干的”。“止,吾止也”“进,吾往也”是在提醒我们,是否追求仁道、坚持不懈,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最根本的还是我们自己,与他人毫无关系。而“我命在我不由天”也是关注人的这种自主性。这是二者之间的相似性。但“我命在我不由天”完全强调“自我”的价值,而忽略了环境、他人等因素,过于绝对。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是重大吗?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吗?”
    材料二: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干的。”

    61. 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警惕,谨慎
    62.孔子求仕行道的态度是用行舍藏,即处事进退上的总原则,不一味隐遁,也不一心恋禄迷官,“行”应具备谨慎小心、善于谋划的能力,而不是有勇无谋,鲁莽蛮干。孔子自己也是这样践行的:鲁国权臣醉心享乐,“孔子行”就是“藏”,体现了孔子处世的灵活性。
    【分析】
    6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第一则材料可翻译为:孔子对颜渊说:“如果用我,就去积极行动;如果不用我,就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子路说:“如果让您率领三军,您愿找谁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大河,即使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与他共事的。我所要找的共事的人,一定是遇事谨慎小心,善于谋划而且能完成任务的人。
    由“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也就是“我所要找的共事的人,一定是遇事谨慎小心,善于谋划而且能完成任务的人。”可知,孔子认为,子路诗歌做事不小心,不善于谋划的人,由此可知,答题空一填写: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由原句的翻译“我所要找的共事的人,一定是遇事谨慎小心”可知,答题空二填写:警惕,谨慎。
    62.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做法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第二则材料翻译为:齐国人赠送鲁国一批歌女乐师,季桓子接受了,好几天不上朝,孔子就离开了鲁国。也就是孔子根据季桓子的做法,认为他不时贤君,故离开鲁国。
    根据材料一“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可知,孔子行道的态度为用行舍藏,说明孔子做事上有自己的原则,而根据后文子路与孔子的对话,孔子所言“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可知,孔子认为“行”就应该小心谨慎,而不应该像子路那样鲁莽行事;根据材料二鲁国接受了歌女乐师,好几天不上朝,也就是醉心享乐,故孔子离开鲁国,也就是“藏”,这可见孔子处世的灵活性。

    63. 修饰(这里指对外在形式如仪容、举止、礼节等的修饰和讲求) 数
    64.同:都认为“文”“质”应兼备、统一。
    异:材料一强调“文”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正如去掉毛以后虎豹的皮与犬羊的皮并没有差别;材料二强调“质”的重要性,反对“文”胜“质”,正如策祝史官易陈礼数而不知礼意,失之浮夸。
    【分析】
    6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材料一“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意思是,君子有好本质就行啦,要文采做什么呢?“文”:修饰。
    材料二“失其义,陈其数”意思是,丢掉礼节的本质内涵,只是陈说外在形式。“数”:形式、礼数。
    由此可知,“数”与“文”意思相近。
    64.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整体把握能力。
    本题要求比较两则材料质文观的异同。首先理解“质”,指的是内涵、本质,“文”指的是修饰、形式。
    材料一“文犹质也,质犹文也”意思是,文采如同本质,本质也如同文采,二者是同等重要的。材料二“其数可陈也,其义难知也”意思是,那些礼数是可以陈说的,其中的礼意难以了解啊。由此可知,两文都强调“文”“质”应兼备、统一。
    材料一“虎豹之鞯犹犬羊之鞟”意思是,假如去掉虎豹和犬羊的有文采的皮毛,那这两样皮革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强调的是“文”的重要性。材料二“其数可陈也,其义难知也”意思是,那些礼数是可以陈说的,其中的意义难以了解啊。强调的是“质”的重要性。
    【点睛】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棘子成说:“君子有好本质就行啦,要文采做什么呢?”子贡说:“可惜呀!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文采如同本质,本质也如同文采,二者是同等重要的。假如去掉虎豹和犬羊的有文采的皮毛,那这两样皮革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
    (材料二)
    史是祝史官的史,懂得礼节的形式却不懂得这些礼节的内涵,《礼记•郊特牲》所说的“丢掉礼节的本质内涵,只是陈说外在形式,这是祝史官的事。因此那些礼数是可以陈说的,其中的意义难以了解啊”。

    65. 退 兼人
    66.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体会:教育应对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应依据学生的品性,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培养。
    【分析】
    6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冉求做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冉求大胆地向前进一步;仲由敢作敢为有时不够慎重,所以要抑制约束仲由慎重地退后一步。孔子对冉有、子路的评价分别是“退”“兼人”。
    66.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所给的第一则材料,说的是孔子对“柴”“参”“师”“由”四个弟子的特点了解得很透彻。第二则材料说的是每个人的资质禀赋有差别,接受能力也不一样,应教给他们不同的内容。第三则、第四则材料,同样是问孝,孔子对子夏、孟懿子分别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由此可以得出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观点来。
    谈体会,也应扣住“因材施教”这一核心问题去谈,具体可以谈如何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好处等。
    参考译文:
    (1)柴性愚直,参性鲁钝,师性偏辟,由性刚猛。
    (2)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3)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在父母面前)始终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年轻人去帮着做,有了酒饭,让长辈吃,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4)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67. 时间周而复始,一周年 三年之丧
    68.①“居处不安”是指君子服丧时,闲居也不觉得安适,所以不那样做,遵循“孝”和“礼”,体现出“仁爱”的思想。②“居无求安”指君子居住不追求安逸,体现出安贫乐道(“学以致其道”)的思想。③“居处不安”是精神层面的安心,“居无求安”是物质层面的安适。
    【分析】
    67.
    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之理解词语含义和内容主旨的能力。
    根据前语境“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可知宰我认为守孝三年时间太长了;再结合“旧谷既没,新谷既升”来判断,“期可已矣”中“期”应该是满一年时间。
    结合“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可见宰我对当时丧礼规定的三年丧期很不满意,觉得时间太长了。再结合“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可知他认为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形式上,一年就足够了。
    68.
    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之理解词句含义的能力。
    材料二讲的是君子的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而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追求真理。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饮食与居处。他工作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质上,从而成就自己的高尚主体人格。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宰我问:“父母死了,服丧三年,为期太久长了。君子三年不习礼,礼一定会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荒废。旧谷已经吃完,新谷已经登场,取火用的燧木已经轮换了一遍,服丧一年就可以了。”孔子说:“丧期不到三年就吃稻米,穿锦缎,对你来说心安吗?”宰我说:“心安。”孔子说:“你心安,就那样做吧!君子服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感到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适安宁,所以不那样做。现在你心安,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了,孔子说:“宰我不仁啊!孩子生下来三年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三年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予难道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怀抱之爱吗?”
    材料二:
    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69.心胸开阔,意志坚毅
    70.①曾子认为要以实行仁为己任而且直到死才结束,所以是很遥远的,要穷尽一生去追求,所以实践仁的这一路是遥远的。
    ②孔子认为追求仁德是自己的追求,当下定决心追求时,所做的一切都会努力向仁德靠拢,仁就不远。
    ③孔子强调的是追求仁的主观能动性,曾子强调的是实践仁需要持之以恒。
    【分析】
    6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意思是士人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毅。其中“弘毅”译为“心胸开阔,意志坚毅”。
    70.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这是一道原因概括题。考生首先要明确回答曾子和孔子对“仁”离我们“远”还是“不远”这一问题的看法,然后分析各自不同看法的理由。
    根据材料一,曾子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可知,曾子认为“仁”离我们“远”。理由有二:一是实行仁为己任而且要穷尽一生去追求,直到死才能结束,并且实践“仁”的这一路也远。曾子强调的是实践“仁”要持之以恒。
    根据材料二,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可知,孔子认为“仁”离我们“不远”。理由是当下定决心追求仁德,一切都会向仁德靠拢,所以“仁”就不远。孔子强调的是追求“仁”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译文: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毅,因为担子沉重,路途遥远。以实行仁德为己任,担子不是很沉重吗?直到死才罢休,路途不是很遥远吗?”
    (《论语·泰伯》)
    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决心追求它,仁就会到来。”
    (《论语·述而》)

    71.起立 仁者爱人
    72.子女要指出父母的过错,这是“义”。但指出错误的方式应该是委婉劝谏,如果建议不被听从,做子女的仍然要保持恭敬,不能违逆父母,就算心里有忧愁,也不怨恨父母,这是“情”。这种做法明确“情”与“义”的重要性,但更强调“情”。
    【分析】
    7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作”在文言文中有“起”的意思,这里解释为“起立”。孔子对这些人的举动,表明他对这些人的尊敬,体现了“仁者爱人”的思想。
    7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这则材料谈的是子女如何对待父母的错误。孔子认为要委婉劝谏,如果父母不听从,也要保持恭敬,不可怨恨。由此可见,子女应当指出父母的错误,这是“义”的要求。但要采取委婉的方式,并且就算不被听从也不能怨恨父母,可见“情”的重要性。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前提是要对传统文化有正确的理解。如何看待孔子的这种做法,应该见仁见智,但就本题而言,正确理解非常重要。
    参考译文:
    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衣冠整齐的贵族和盲人时,即使(他们)年少,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孔子说:“侍奉父母(遇到其有过错)应当委婉地提出建议,自己的建议得不到父母的认可,也要做到恭恭敬敬不违逆父母,(做子女的此时)就算很忧愁也不能怨恨(父母)。”

    相关试卷

    2022年浙江语文高考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突破一:字音、字形: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语文高考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突破一:字音、字形,共18页。

    2022年浙江语文高考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突破十三:作文: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语文高考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突破十三:作文,共5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浙江语文高考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突破十二:名句名篇默写: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语文高考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突破十二:名句名篇默写,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句名篇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年浙江语文高考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突破十一:传统文化阅读 练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