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期末必考、易考题型分类汇编
(必考)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文专项复习考查(五)
展开
这是一份(必考)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文专项复习考查(五),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年3到6年级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考)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文专项复习考查(五)前言:新版语文教材大量增加了古诗词内容,小学语文的古诗词增加87%。87%可不是个小数目,何况增加的是古诗词。新教材从三到六年级语文教材,还增加了1到2篇小古文(文言文)。小古文和古诗词一样,需要学生记忆和理解,不仅要求背诵,还要求能够理解诗词的含义和意义。古诗词默写和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理解,是每年的中高考必考项目。现在文言文进入小学教材,小古文的阅读理解将成为小升初的重要考查内容。从近几年的中考试卷、19年的小升初试卷、以及19、20年3到6年级市、区统考试卷,可以看出统编版教材考试趋势——小学中高年级主要有以下几个题型:读拼音写汉字、古诗文默写、选择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小古文阅读、古诗词阅读、课外阅读、作文等几大题型。
特别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小古文阅读、古诗词阅读这几种题型,对小学学生来说比较生疏,将会拉开很大的分差,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加强这些题型的训练。不知各位有没有关注2018全国各地的中高考试卷,很多古诗文都是我们小学生背的呢!下面给各位分享全国各地几份中考试卷中的填空题:扬州市二〇一八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7.默写。(每空1分,共9分)(1)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2)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 (王之涣《凉州词》)(3)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6)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7)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8)某书店拟选用两句有关“读书”的对仗工整的诗句作为楹联,请写出你认为合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8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4.用诗词原句填空。(10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 (《诗经·秦风》) 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___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几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李贸《雁门太守行》)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知道古诗文的重要性了吧!这些古诗文难不倒我们六年级学生。下面的题你会做吗?根据本学期积累的古诗填空,可不要写错字哦!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九、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当春乃发生。 , 。 ,江船火独明。 , 。将诗句补充完整。
2.《春夜喜雨》的作者是 代诗人 。3.你认为颔联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 。4.这首诗写的是 ,前两句点明 的季节,后六句集中写 (白天 下雨 夜雨) ,诗中没有一个“喜”字,却体现出诗人的 之情。
5.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 、 的思想感情。
6.题目中的“ ”字是全诗的诗眼。作者称赞春雨为“好雨”是因为“ ”。(用原文回答)
7.“ , 。”是从视觉来写春雨;“ , 。”是诗人的想象。8.第三、四句写出了春雨 和 的特点;第七、八句中的个“ ”字表现了雨后花开的生机勃勃。
9.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仿佛春雨知道农时,应时而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
C.最后两句,诗人想到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全诗没有出现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却可体会出诗人的喜雨之情。
十、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这首小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的_________,是写给_________的。 2.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 “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江船火独明。 , 。5.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十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上渔者 , 。 , 。1.默写古诗。2.“江上往来人”中“往来”是因为( )
A.江上风景美 B.江上鲈鱼美 C.江上一叶舟美 D.看渔民打鱼
3.反映了渔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 。
4.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分别是什么?反映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诗中描写了_______的_____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 的______之情。 2.诗中的“绿”字寄托了诗人哪些情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怎样理解诗中的“一水间”三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哪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诗寓情于景,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也让我们知道了他的思乡情。你还知道哪首诗与《泊船瓜洲》的手法一样,写在下面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 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扫兴的事情,但他从“ ”想象出“ ”,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发,心情由 转为 。
2.对“应怜屐齿印苍苔”的正确理解是( )
A.也许是园主可怜他爱惜的青苔,怕我的木屐把它踩坏。
B.也许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
3.读后两句诗,你想象到的情景是: 。
4.这首诗的后两句说明任何新生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下面也能反映此哲理的诗句是( ).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B.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__________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__________的事情,但他从__________想象出__________,感受到__________,心情由__________转为__________。 6.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7.诗中“春色”和“红杏”都被____________, 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道理。 十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____________,山是____________。 ? 。 才 ,又 。 , 。1.把诗句补充完整。2.《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体裁是_______,“卜算子”是_______,“送鲍浩然之浙东”是_______。 3.“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既写送_______,又送_______,表达了词人对_______的留恋,对_______的深情。 4.“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两句写出了词人_______溢于言表,对友人鲍浩然的_____________也隐藏在词句中。5.“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几句中,词人把水比作____________, 把山比喻为____________, 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____________。十五.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词中描绘的是 时节的景色,由“ ”“ ”可以看出来。
2.“唱黄鸡”的意思是( )比喻时光流逝 C.黄鸡报晓 B.听黄鸡鸣叫,新的一天开始了
3.“谁道人生无再少?”这一句运用了 的手法,意思是 ?
4.下列诗句与本词表达的感情一致的项是( )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5.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再无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B.人可以青春常在,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6.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浣溪沙”是这首词的词题。( )(2)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这一句是词前的小序,简要介绍了作词的缘由。( )(3)苏轼又名苏东坡,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 )
十六.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代词人_________,号_________。 2. 这首词写的是_________时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_________之情。 3.“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两句妙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下一页 答案:九.1.好雨知时节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唐 杜甫 3.“潜”字用得好,“潜”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的特点。 4.春雨 下雨 夜雨 喜悦 5.喜爱、赞美6.喜 当春乃发生 7.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8.滋润万物 静默无声 重 9.C 十.1.唐 韩愈 水部员外郎张籍 2.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3.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4.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5.京城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十一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2.B 3.君看一叶舟 , 出没风波里 4.对比。岸上人来人往,只想着鲈鱼的美味,船上渔民风里来浪里去。通过两幅画面的对比,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对“江上往来人”的规劝。 5.江上往来的客人欢快地品尝鲈鱼的画面和江上渔者冒着风浪捕鱼的场景。 反映了劳动者的艰辛,体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这是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写照。 十二. 1.京口到瓜洲路上 春意盎然 喜悦 2.寄托了诗人无比愉悦的心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突出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4.明月何时照我还。 5.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江上渔者》十三.1. 春天 一枝红杏 满园春色 失望 快慰2.B 3. 春色满园,生机盎然,一枝红色的杏花悄悄伸出墙头4.C 5.春天 扫兴 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 满园的春色 春机勃发 失望 快慰 6.所见所感 7.拟人化 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十四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2.宋 王观 词 词牌名 题目 3.离别的情绪 春归去 友归去 春 朋友 4.惜春 祝福之意5.美人流动的眼波 美人蹙起的眉毛 诗情画意的山水图十五1.早春 兰芽 子规 2.A 3.反问 谁说人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4.B 5.B 6. ×√√十六1.宋 黄庭坚 山谷道人 2.初夏 惜春 3.这两句以浪漫的奇想,把对春的依恋之情表达得极为深切。 4.词人把春天拟人化,赋予春天生命。 表达了词人强烈的留春情感,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风得意之时,因此千呼万唤地招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必考)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分类—古诗文专项复习考查名师汇编(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年3到6年级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考)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分类—古诗文专项复习考查名师汇编(上),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年3到6年级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考)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分类—古诗文专项复习考查名师汇编(上),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