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一语文同步:3.1.2《我心归去》教案(苏教版必修1)784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一语文同步:3.1.2《我心归去》教案(苏教版必修1)784第1页
    高一语文同步:3.1.2《我心归去》教案(苏教版必修1)784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我心归去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我心归去教案及反思,共4页。
    1、了解作者的情感,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浓浓的思乡情。
    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3、 让学生注意与文本对话,学会自主阅读。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思乡主题。
    2、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情境体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入
    请生试唱《故乡的云》“天边飘过故乡的云,他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同学们欣赏了这首歌之后,是否感受到了这首歌中归家的感觉?心有没有归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心归去》,作者韩少功。(板书)
    2、 作者简介
    韩少功 1953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68年初中毕业后作为知青下乡务农,1977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1978年考入湖南师大中文系,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有短篇小说集《归去来》,中篇小说《爸爸爸》,长篇小说《 马桥词典》《暗示》等.
    2002年4月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
    《我心归去》是他访问法国归来后的一组散文中的一篇,总题是“访法散记”。
    3、基础积累
    一幢( zhuàng) 别墅(shù) 熠( yì )熠闪光 贫瘠(jí ) 悲怆( chuàng ) 麦穗( suì ) 潦(liá)倒 模( mú )板 模(mó )仿 囚禁(jìn ) 禁(jīn )得住
    4、 研习文本
    (1) 预习过课文后,请同学谈谈文章的大体思路(主要内容)
    (同学回答,读P54对话栏[2 ] 帮助同学准确理解)
    记叙作者在法国的情形与感受——抒发思乡之情——感悟“故乡”
    (2) 作者在法国的居住条件是怎样的 ?( 注意:法国的“家”,从第1节中找关键词语)
    “家”:雅静、大、环境优美——物质环境优裕
    (3)一句话,作者在法国过得好还是不好?
    物质——好
    精神——不好
    (4)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作者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渲染的?(同学朗读第2小节)
    没有熟悉的声响 ——冷清
    没有熟悉的环境、人群——无所适从
    感受 没有熟悉的语言———无处逃遁
    没有熟悉的文化—— 无可入手
    渲染:多角度渲染
    作者在这里还用了一个比喻“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只有虚空,这个比喻形象的描述了离开故土后没有着落的虚空感。
    (5)这种空虚寂寞还表现在什么举动上呢?
    “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里对吊灯作六次研究是一个细节描写,六十次就带有了夸张意味,六次已经是让人倍感无聊了,更何况六十次真的可以让人发疯了。细节描写
    “见微知著”,运用夸张更形象表明作者在异乡的孤独无聊。
    举例:细节描写 夸张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巴尔扎克《守财奴》)
    ————细节描写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夸张的细节描写
    梳妆匣是镶嵌着金子的,葛朗台这个老头当时已是76岁,一看到金子就抢,动作敏捷的居然像老虎,可见他已到了视钱如命的境界。
    (6)作者在法国如此空虚寂寞无聊,那么当他可以通过朋友的帮忙而移民法国时,他愿不愿意呢?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明确:不愿意。从一句反问句看出来“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
    (改写成陈述句)“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
    我根本/一点也/极/毫不在乎……
    (7)作者为什么不在乎,原因是什么?
    因为很想家里,很自然的过渡到了第5小节,到这里才点出了文章的主题——思乡。(朗读5、6小节)
    分析:第5小节给我们想象了一幅充满温情的画面,告诉我们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故乡有他的亲人,故乡有他的过去,人们对故乡的这份感情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而冲淡,反而会积淀得越来越浓。
    (8)作者如此思念故乡,是不是因为故乡很美呢?第6小节告诉我们故乡与异国旅游景区相比,美不美?(不美)
    异乡:繁华酥骨、静谧侵肌、幽深奇诡
    故乡:贫瘠脏乱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排比、比喻、欲扬先抑

    分析7-9 :作者对故乡的爱可以说是到了一种执爱的境界,那么什么是“故乡”呢?(板书)
    问 :每个人对故乡都有一定的理解,我们来看作者理解的故乡概念与我们理解的有何不同?(男生一起朗读第7小节)
    明确:准确描述了故乡与我们的关系。故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自己,因为故乡有亲人,有自己的历史,有血、有泪、有汗水、有眷顾。
    分析:故乡不是商品,不是旅游景区,不是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故乡比旅游景区多了血、泪、汗水。这里的“血”是指“血浓于水的情感”;“泪”里面更多的是“爱”,就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汗水”就是我们的奋斗与付出。
    “失血的矫饰”是指不带感情的,旅游景区与故乡相比,缺乏一些令人眷顾的“悲情”,少了一些血、泪、汗水。
    根据这一段,同学概括什么是故乡,教师浓缩概括:故乡是生命之根。(板书)

    第8小节,如何理解下面一句:
    “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
    明确:因为只有奋斗、奉献,才会在故乡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迹,故乡也才会作为你生命的一部分而不可分离,才会在感情上有不可割舍的珍惜。
    如何理解: 没有故乡的人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明确: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心灵的归属和寄托,是一份无价的财富。
    根据这两段概括:故乡是奉献之所、无价财富
    正因为故乡是生命之根、奉献之所、无价财富,所以所有的游子都要思念故乡,他们的心总是一次次的偷偷归去。

    这里我们对文章的内容应该可以把握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文章的思路。作者先是记叙了在法国的情形与感受,写在法国的物质环境是如何优裕,而作者却不愿留在法国,为下文写思乡作了铺垫。5、6小节才真正点出本文主题,最后作者感悟“故乡”,让我们知道要为故乡多作贡献,使主题得到了升华。

    结束语
    对故乡的爱,铭刻在每一个游子的心里,流淌在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无论走多远,依然忍不住回头眺望。
    作业
    以“想家”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要求情感真挚。

    相关教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渔夫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渔夫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必修五渔夫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五渔夫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苏教版我心归去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我心归去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粗读文本,理清思路,泛读文本,综观全局,精读文本,质疑问难,诵读文本,体悟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