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导学案
展开第16课 冷战
一、【课程标准】
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学习目标]
1.了解冷战的内涵、美苏推行冷战的原因、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 知道解德国分裂的进程与影响;知道北约与华约的建立与影响.
3、分析冷战的影响,启发学生感受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三、[重点、难点]美国的冷战政策表现。美苏展开“冷战”的原因以及“冷战”的性质。
四、自主学习
1、冷战的含义:二战后的40多年间,以 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 状态。
2、冷战的原因:(1)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 最强大的国家,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2)强大起来的 ,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3)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 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3、冷战的序幕: 1946年 丘吉尔
4、冷战的表现:
(1)政治: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①时间:
②实质:遏制共产主义,最终称霸世界:
③影响: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 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2)经济: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①时间:
②目的: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
③影响:马歇尔计划是 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3)军事:北约的成立 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订了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简称“北约”总部在比利时的
5、德国的分裂
(1)背景: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 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
(2)分裂:①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 ,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②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 ,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
(3)影响: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
6、华约成立: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简称“华约”。
7、冷战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成立
8、冷战和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
五、合作探究1、P.75材料研读(丘吉尔“铁幕演说”)你如何理解这段话?
2、P.76问题思考:为什么说德国分裂是冷战的产物?
3、美苏长达40多年的冷战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
4、两极格局对峙给美苏两国经济及世界局势带来怎样的影响?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六、课堂练习
1.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欧洲)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
A.联合国 B.华沙条约组织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2.1947年,美国提出了一项经济合作计划,旨在通过大规模“援助”帮助欧洲恢复战争创伤。这一计划是( )
A.马歇尔计划 B.“和平演变”计划
C.社会保障计划 D.“公平施政”计划
3.美国高呼着“共产主义的威胁”发动冷战,却干着控制别国、扩大本国利益的勾当。“共产主义扩张”只是美国制造出来实现自己战略目的的“神话”。这反映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止革命 B.控制西欧 C.遏制苏联 D.称霸世界
4.马歇尔计划提出后,中国、苏联、英国三国漫画家创作了以下体现本国态度的漫画。其中体现当时英国态度的是( )
A B C D
5.以下是世界现代化秩序变迁示意图。直接导致①所示的世界秩序出现的史实是( )
A.苏联实现工业化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二战后美国、苏联实力大增 D.西欧、日本的崛起
6.第二次世界发展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以哪两个国家为主导?( )
A.英国和法国 B.日本和德国 C.苏联和中国 D.美国和苏联
7.二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对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的外交新政策。这一政策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8.二战结束后不久便进入“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在冷战中己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下列关于冷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开始 B.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冷战的直接后果
C.冷战双方是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 D.冷战局面形成后,世界一直和平
9.世界政治格局由一战前的欧洲中心格局逐渐演变为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其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利益的冲突 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苏联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0.下列图片反映了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北约的成立 《华沙条约》签字仪式
A.美国的霸权主义 B.“冷战”中的对峙
C.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美苏握手结盟
11.绘制年代尺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下图年代尺主题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中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后演变历程的阶段是( )
12.大国博弈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给和平一个机会。能准确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柏林危机”期间的空运
C.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D.“欧洲复兴计划”的推行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世界呈现出严峻的“冷战”局面。“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国际联盟的成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
14.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的越来越大,有人说,“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结合知识链接,对比两者,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知识链接: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该计划客观上对西欧的经济复苏起到了很大作用,实质是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
A.参与国家的地位都平等,但设计的道路完全不同
B.都超越了社会制度差异,但参与国家的范围不同
C.都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但诞生的背景不同
D.都能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根本目的不同
15.图2中以“铁幕”分割欧洲的主要依据是( )
图2 “铁幕”分割欧洲
A.民族构成 B.经济水平 C.意识形态 D.宗教信仰
16.有人称马歇尔计划是个“一箭双雕”的计划,这里“双雕”的含义是( )
A.遏制欧洲、称霸世界 B.输出资本、对抗苏联
C.复兴欧洲、干涉中国 D.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17.近代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出现了几次大的变动。右图反映的是(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
B.“轴心国”与“反法西斯同盟”的对峙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欧盟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峙
18.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并维护其在欧洲的地位。联合西方国家建立的一个军事同盟组织是( )
A.三国同盟军事集团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三国协约军事集团
19.“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一场新的没有硝烟的战争紧接着又拉开了序幕。”材料中这场“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北约组织的建立 D.华约组织的形成
20.冷战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对峙与竞争的状态。这种状态开始的标志是( )
A.华约的建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德国的分裂 D.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21.1947年,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针对本国的一项政策解释如下:就像被病菌污染了的一桶苹果,希腊的颠覆会影响伊朗和整个东方……自罗马和迦太基时代后,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霸权。这项政策的出台意味着( )
A.冷战序幕的拉开 B.冷战的开始 C.德国的分裂 D.两极格局的形成
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D.欧盟的建立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处于对峙与竞争状态。其中,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的是( )
A.北约的建立 B.华约的成立 C.德国的分裂 D.杜鲁门主义出台
24.1949年9月和10月,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成立。这标志着( )
A.冷战序幕揭开 B.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C.冷战正式开始 D.美苏全面冷战对峙格局形成
25.“在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它们尽管还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方面,却已经处于对抗状态。”这种“对抗状态”正式开始于(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华约”建立 D.欧洲联盟的成立
26.小强对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别感兴趣,收集到以下三幅图片,他感兴趣的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全球规模的战争
C.美苏“冷战” D.美国的崛起
27.1949年9月“西德”成立,10月“东德”成立,这标志着( )
A.两极格局形成 B.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C.欧盟成立 D.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28.“美国对苏政策的要旨在于,它必须是一种长久而耐心地,同时又坚定而警惕地遏制俄国 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下列属于美国冷战政策表现的是( )
①提出杜鲁门主义 ② 建立“华约” ③建立“北约” ④推行马歇尔计划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9.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世界各国的自由人民都在期待着我们的支持,以维护他们的自由。”冠冕堂皇的语言背后,隐藏的是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 )
A.美国遏制苏联的“冷战”开始 B.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正式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正式建立
30.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代表在华盛顿集会,形成了以对抗苏联、称霸世界为目的的西方集体防御体系。这就是( )
A.华盛顿体系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欧洲经济共同体
参考答案:
四、自主学习
1、美、苏 对峙与竞争 2、经济、军事实力 苏联 社会制度 3、铁幕演说 4、1947年3月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 资本主义制度 杜鲁门主义 《北大西洋公约》 布鲁塞尔 5、美、苏、英、法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基本形成 6、《华沙条约》
五、合作探究
1、1、答:丘吉尔认为,欧洲已经被一道“铁幕”分为两部分。“铁幕“以西是资本主义世界,“铁幕”以东是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处于苏联的控制之下。
2、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英等国与苏联的关系发生变化。冷战开始后,德国问题成为冷战的焦点。美、英、法、苏等国在各自的占领区推行有利于本国的政策。德国逐渐分为两个不同的经济、政治实体。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德国的分裂是美、英、法、苏等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德国人民头上的结果,是冷战的产物。
3、(1)彼此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美苏两强相争,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
(3)客观上推动科技的发展
4、答:影响:①对美:长期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造成军费开支过大、财政困难,是美国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的原因之一;②对苏: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过大,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加剧经济困难,激化社会矛盾,为苏联解体埋下祸根;③对世界局势:引发一系列地区冲突,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启示: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好坏,并决定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美苏冷战违背世界潮流,推行霸权主义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世界主流。承认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六、课堂练习1-15 C A D D C D A D C B D B B D C
16-30 D C B A B B C B B A C B A A B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优质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46822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16课 冷战优质导学案及答案</a>,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学指导,总结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33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解析版)-2022年历史中考一轮过关讲练(部编版)学案: 这是一份考点33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解析版)-2022年历史中考一轮过关讲练(部编版)学案,共1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日本经济的发展, 欧洲联合的趋势,苏联模式,万隆会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