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二语文:2.5 人和 课件3(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二语文:2.5 人和 课件3(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1页
    高二语文:2.5 人和 课件3(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2页
    高二语文:2.5 人和 课件3(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3页
    高二语文:2.5 人和 课件3(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4页
    高二语文:2.5 人和 课件3(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5页
    高二语文:2.5 人和 课件3(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6页
    高二语文:2.5 人和 课件3(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7页
    高二语文:2.5 人和 课件3(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8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人和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人和示范课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题是,重点语句,怎样做到“人和”,语段2,自反反省自己,反求诸己,语段3,推己及人,语段4,通假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先秦诸子散文——《孟子》选读之
    一、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二、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三、积累古汉语知识
    个体的力量是弱小的,紧密团结的集体才是强大的;个体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就能从集体中得到有力的支持。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阅读语段1,思考下列问题: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孟子认为哪个最重要?孟子是如何阐述“人和”的重要性的?何为“得道”,何为“失道”?孟子为什么说“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是如何阐述“人和”的重要性的?
    “人和”的最高境界:天下顺之
    得道者:有仁德,践履仁的国君失道者:没有仁德,背离仁的国君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对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分别用三种不同的作战接过阐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B、孟子强调“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要以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智利说明孟子认为加强国防力量,并不能阻止别国的侵略。C、孟子所说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指那些实行仁政,站在正义方面的君主,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而违背正义,不施仁义的君主必陷于孤立。D、“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意思是天下的老百姓都会拥护,老天爷也会帮忙,战争所必需的三个要素都会具备。
    孟子意图在于说服统治者施行仁政 说明实行人和的重要
    分组阅读语段2、3、4,探讨问题。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如果有了例外,要面对这种例外,君子要怎么做呢?
    思考:国君要达到人和的境界,必须施行仁政,必须具备仁德。那么就一般的社会成员来说,如何能够营造人和的社会关系呢?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人互敬互爱,就能达到人和的境界。
    爱人不亲,反其仁; 治人不治,反其智; 礼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
    思考:“爱人不亲,反其仁; 治人不治,反其智; 礼人不答,反其敬。”从这句话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凡事没有做好,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才是根本。抓住了这个根本,就可以赢得天下,达到人和的境界了。
    统治者要做到“人和”还有什么方法?
    1、推恩2、发政施仁,制民之产3、治礼义,“驱而之善”
    亲戚畔之 其横逆由是也 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 刑于寡妻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则盍反其本矣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畔”通“叛”,背叛“由”通“犹”,尚且,还“亡”通“无”,没有“刑”通“型”,树立榜样“涂”通“途”,道路“反”通“返”,返回“已”通“矣”,语气助词
    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其如是,孰能御之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护城河委,丢弃 / 去,离开界限怎么区别nàn,诘责,计较抵挡痛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其待我以横逆 以其存心也 明以教我 仰足以事父母
    介,凭借 介,用 介,因为 连,表修饰 连,表目的,可译“来”
    现代社会是一个张扬个性的社会,我们的确需要个性,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团结。人和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是最讲究和的民族。“和”意味着团结以及这种团结给人们的适意的体验。今天,我们从学习中了解了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了立身处世的借鉴——“反求诸己”、“推己及人”,让我们在生活中去使用这两种处世之道,营造一个和睦团结的班,创造一个和乐美满的未来。大家有没有信心?

    相关课件

    语文*人和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人和课文配套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孟子名言集锦,启迪智慧,归纳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和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和教课内容课件ppt,共5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人和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人和图文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孟子》选读,发散延伸,重点实词,通假字,重点虚词,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自反反省自己,第三则,拓展探究,课后作业预习第四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