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58)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58),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义不同的是,默写填空,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翻译下面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运用(32 分)
下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畏葸 xǐ 憎 zēng 恶 谒 yè见 猝 cù然
霰 xiàn 弹 缓颊 jiá 邋遢 tà 坍 tān 塌
赫 hè然 挑剔 tì 亲眷 juàn 窥 kuī视
自诩 xǔ 猱 ná 升 谄 chán 媚 须臾 yú 2.下列成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3 分) A.如垢如詈 殚智竭力 无以复加 乔装打扮
万籁俱寂 奄奄一息 仙风道骨 指高气扬
姑忘从之一如既往相提并论倒背如流
逞强好胜嬉皮笑脸声色俱厉大逆不道
下面括号中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他的妻子认为,那毒蛇太凶狠,担心善良的丈夫不是蛇的对手,遭到和儿子同样的下场,就劝 丈夫( )报仇的念头,( )毒蛇纠缠,后患无穷.农夫听了妻子的话,就去( )蛇与他和平相处.
A.放掉 以免 请求B.放弃 以防 恳求C.放掉 以防 乞求D.放弃 以免 恳求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我有什么罪过?”渔夫问道,“你要这样报.答.我?”(用实际行动来表示感谢) B.但是厨师坚持不能不稍予膺.惩.(讨伐,打击)
它竟然在我兜里随地大小便—它使我成为一个有味.道.的女人(原指“兴趣”, 这里指“气味”)
到了十一月,一位冷酷、看不见的不速.之客闯进了这一带(邀请) 5.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 分)
A.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 B.他们指着、解释着一些美丽的花纹——事实上它们并不存在。
他们开不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乐园——除非是为了去显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义不同的是()(3 分)
A.市者还,得.童,大骇\ 贼二人得.我C.行.牧且荛\ 乡之行.劫缚者B.以缚.背刃\ 愈束缚.牢甚D.幸.而杀彼,甚善\ 我幸.皆杀之矣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文字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一位父亲对孩子说:“我能告诉你人生的真谛, ;我能告诉你真挚的友
谊, ;我能告诉你怎样分辨是非, ;我能告诉你如何生活得更有意
义, 。”
①但不能替你物色朋友②但不能给
你永恒的生命
③但不能替你赢得声誉④但不能替
你做出选择
A.③①④
②B . ③ ④ ①
②
C.④①③
②D.②③①④
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猫的故事》行文简洁,看似漫不经心,东拉西扯,却字字句句都经细心推敲。文中大量运用文言色彩很重的词语,造成洗炼的表达效果。
B、《最后一片叶子》把思想的焦点、故事的谜底都蕴含在故事背后,让读者自己去回味,去 感受。
C、《满腔热血已经沸腾》的主人公们目标在不遗漏任何的人员,争取每一个人都获救,发现 无端死人时气得失去理智了,并互相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D、《“诺曼底”号遇难记》的结尾是卒章显志,但又内涵深广,它是全文崇高基调的最强音,
却又毫不剑拔弩张。
. 根 据 语 境 仿 照 画 线 句 子 , 接 写 两 句 , 构 成 语 意 连 贯 的 一 段 话 (3 分 )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有真实的付出,就会发现许多门都是虚掩着的:
在商界中,你付出智慧,你会发现财富的大门是虚掩着的;
, _ , _;
, , 。
10.默写填空(5分)
①杜甫登高中描写秋天景色的名句: , 。
②是故 , ,皆虎之类也。
③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止增笑耳。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1—14题。(14分)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 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11.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侧目\莫敢过其门B.是儿\少秦武阳二岁C.屠\自后断其股D.其一犬\坐于前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一人卧,植.刃道上()②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
③反接,布囊.其口()④愿以.闻于官() 13.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②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
将结尾一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16分)
①休易去时贝尔曼果然在楼下他那间又暗又邋遢的房间里,浑身酒气冲天。屋角里画架上绷着块白画布,就等画上幅惊人之作,但等了二十五年还是一笔未画。休易告诉他,乔安西在胡思乱想,把自己比作一片弱不禁风的藤叶,等到力气亏空,她在这世界再也巴不住时, 会飘落下来。
②贝尔曼老头的一双红眼睛正不停地流眼泪,但听到这般白痴似的胡想,他连鄙薄带挖 苦地叫了一阵。
③“什么话!”他嚷道,“看到混账藤叶子掉了就会想死,阳世上还真有这种蠢货?这种事还是头一回听说。叫我陪你们胡闹,当什么退休的笨驴子的模特儿,我可不爱干。你怎 么让这种怪事钻到她脑瓜子里去了?哎哟,乔安西那小家伙也可怜。
④“她病得很厉害,身体太虚弱,”休易说,“脑子烧糊涂了,老胡思乱想。贝尔曼先 生,既然你不愿意给我当模特儿,那就算了,没关系。不过我看,你这老头也够呛,太啰嗦。”
⑤“你你们女人就是女人!”贝尔曼又是大喊大叫起来,。“谁说我不愿意?走吧。我跟你去。这老半天我的话意思就是愿意。老天爷!乔安西小姐是个大好人,怎么就病倒在这种 地方?哪天我画出张绝妙的画,我们一块远走高飞。老天爷!行啦。”
⑥两人上楼时乔安西睡着了。休易把窗帘放得严严实实,打个手势把贝尔曼带进了另一 间房。他们在房里瞧着窗外的那根藤,心里不由得害怕。接着两人你看我,我看你,好一会 没说话。冰冷的雨在不停的下,还夹着雪。贝尔曼穿件旧蓝色衬衫,坐到水壶上当退休的矿 工。
③段中,“这种怪事”指得是什么?(2分)
阅读上面文字,你认为贝尔曼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作家刻画这个人物时主要运用了哪种方法?(4分)
在同休易的对话中,贝尔曼的话似乎是东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语,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3分)
文中写到“他们默默无言地对瞅了一会儿。” 此时,苏艾和贝尔曼各自在想些什么呢? 请你展开想像,选择其中一人,用30字左右写一写他(或她)的心理活动。(3分)
19 . “ 冰冷的雨在不停的下, 还夹着雪“ 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 4 分)
(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题(18 分) 浇花
张丽钧
①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 起来。
②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的更欢——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
③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 得怜香!
④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着几株株装的杂草。她笑了,在心理对 那杂草说:“几天没搭理你们,偷偷长这么高了?想跟我的杜鹃抢春光,你们的资质查了 点!”这样想着,俯下身子,拔除了那杂草。
⑤儿子回到家来,兴冲冲的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他跑到阳台上,却忍不住哭叫起 来:“妈妈,妈妈,我的花儿哪里去了?”
⑥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带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 好好的。妈妈于是说:“儿子,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
⑦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
⑧妈妈见儿子绝望的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就明白了。说:“儿子,那哪儿是花呀?那 时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草!妈妈把她拔掉了。”
⑨不想儿子却说:“我天天叫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
⑩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在草从垃圾桶里翻检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来的植物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妈妈心想: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儿, 我怎么们有意识到呢?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俯下身子抱起孩子。
⑾“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儿子,你真可爱!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 谢你,谢谢你眼里有他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妈妈还要替妈妈的花儿谢谢你,因为你 在为你的花儿浇水的时候,妈妈的花儿也占了光!“
⑿后来,妈妈惊讶的发现,这个世界上被忽略的花儿的真多!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 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狗尾草的花儿就是毛茸茸的一条“狗 尾”,连蒺藜都顶着柔软精致的小花儿于春风逗弄……上帝爱他的花园,大概,他也会用清 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吧?并且,他会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 的一株浅笑……
(选文有改动)
20.从文中提炼出妈妈对儿子的“花儿”的称谓,并说明这些称谓分别表明了妈妈对儿子的“花儿”怎样的态度?(4 分)
21、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①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
②待她跑过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
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⑩段中画线语句“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的理解。(3 分)
文章开头描写杜鹃花盛开的景象,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 分)
文章结尾,作者借“上帝爱他的花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4 分)
三作文(40 分)
题目:我的心中有个梦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想象合理。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5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1 A2D3D4A5B6B7A 8B
点拨:《最后一片叶子》的精彩结尾不仅把悬念而且把思想的焦点、故事的谜底都放到了这最后一句.
9【答案】例:在学问上,你付出勤奋,你会发现知识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在感情上,你付出真诚,你会发现友谊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写出一句 2 分,两句 3 分)
11D12 略 13 略
不好. 结尾通过“劫缚者”不敢过其门的侧面描写,突出区寄机智镇定智勇双全的特点, 烘托区寄精神的震撼力量。(3 分)
指的是休易“把自己比作一片弱不禁风的藤叶,等到力气亏空,她在这世界再也巴不住
时,会飘落下来。”或:休易把自己比作藤叶,最后一片藤叶落下时,自己的生命就结束了.(2 分)
贝尔曼是一个邋遢疏懒贫穷嗜酒脾气暴躁口直心快却又善良热心极富有同情心的人.刻 画人物的方法:主要是语言描写(4 分,其中刻画人物方法 1 分)
这说明此时他的全部心思都在乔安西身上了.他十分关心休易,担心休易的病情,并且在 考虑如何帮助休易摆脱消极沮丧的心理(3 分)
和关心帮助休易相关的内容,言之成理即可(3 分)
两个方面的作用:内容上,烘托我们的心情;结构上,为下文写贝尔曼冒雨画藤叶并得病做铺垫.(4 分)
20、称谓:杂草植物花儿
态度:否定(忽视)认可(接受)肯定(尊重)(称谓态度各 2 分)
21、①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
妈妈相信花儿能感受到自己的爱,并茁壮成长。(2 分)
②待她跑过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
杜鹃“举着的‘笑脸’”,用拟人手法,映衬出妈妈看到杜鹃花还在时的愉快心情。(2 分) 22、示例:她的心被孩子触动了。她理解了孩子的做法,体会到孩子对弱小生命的呵护。(她 明白了孩子在照顾自己心爱的花的同时也呵护了她的花。)(3 分)
23、示例:渲染杜鹃花开的妖娆,为妈妈专心浇杜鹃花、拔掉儿子的“花儿”作铺垫。(3 分)
24、示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爱心(微笑)和赞美(歌声)特别是平等尊重的意识去对待 一切生命(4 分 0。
作文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60),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47),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与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88),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鉴赏与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