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1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2011湖南省安仁一中高一语文学案:1.1《林黛玉进贾府》(人教版必修3)
一、知识积累
(一)曹雪芹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曾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其子也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先后遭遇了革职、家产抄没、下狱等,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举家食粥酒常赊”。
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乾隆二十七年 (1762),幼子夭亡,他陷入过度的忧伤和悲 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
《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自他的手笔,后40回则为高鹗所续。80回以后他以写出一部分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流传下来。
(二)《红楼梦》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红楼”即朱门之意,是豪门贵族的代称,“红楼梦”意为无论多么煊赫的权势,到头来无非是南柯一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
清嘉庆年间《京都竹枝词》:“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续都门竹枝词》:“《红楼梦》已续完全,条幅齐纨画蔓延,试看热车窗子上,湘云犹是醉憨眠。”
1、红学流派:索隐派;评点派;考证派等
2、红学:《红楼梦》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曹学;脂学;版本学;探佚学;《红楼梦》人物专门研究;《红楼梦》诗词歌赋研究;大观园学;饮食饮馔学;红楼服饰研究;器物研究;植物研究。
(三)《红楼梦》前五回内容梗概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本文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课题“林黛玉进贾府”是编者根据节选内容拟的。林黛玉因何进贾府?原来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作者借黛玉进贾府来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为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作了安排。因此,认真阅读课文对我们了解《红楼梦》很有意义。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说明这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这一回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 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 结成姻缘。或薛宝钗的“钗”中有金,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两人结为婚姻为金玉良缘。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二、 知识积累
1、我国古代文学中的四大名著是:《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2、《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由盛到衰的历史为暗线,展示了“美是脆弱的”这一大主题。
3、《红楼梦》一书的原名叫《石头记》,作者曹雪芹
4、《红楼梦》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引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第三回通过林黛玉的行踪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第四回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第五回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5、《红楼梦》中的贾府指的是荣国府和宁国府,贾惜春是宁国府的,贾迎春、贾探春是荣国府的。
6、从血缘关系看,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者是表兄妹关系,贾惜春、贾迎春、贾探春三人是堂兄妹关系,贾宝玉、贾元春、贾探春是嫡亲兄妹关系。
7.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敕造 ( ) 阜盛( ) 绾着 ( ) 内帏( ) 盥沐( )
两靥( ) 忖度( ) 宫绦 ( ) 嗔视( ) 茗碗( )
懵懂( ) 憨顽( ) 纨绔( ) 敛声屏气( )
三、教材探究
1、本文以林黛玉的行踪为线索,依次写了她在贾府见贾母及“三春”姊妹、见.王熙凤、
见大舅母邢夫人、见二舅母王夫人、参加晚宴)、见贾宝玉
2、“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次来了,她看到的、感受到的与别家有哪些不同?作者描写这些环境意图是什么?这些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探究
(1) 她来到贾府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这些环境描写旨在表现什么?
黛玉看到宁、荣二府“气派非凡”。都是三间兽头大门,两边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上悬有"敕造"的匾额,门前有"华冠丽服"的侍役。这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宠伟气派,显示出家族的威严和显赫,显示书香门第。
(2) 她进贾府到贾母居处她看到了什么?这些环境描写旨在表现什么?
看到“清静豪华”的景象。贾母居住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这样穿堂过厅一路行来,仆役、婆子、丫环轮番更换,的确给人以侯门深似海的感觉。然而贾母居处还不是正内室。这表贾府装饰气派,生活豪华奢侈。
(3) 她进入荣府拜见二舅母时,在堂屋中看到什么?这些描写的用意是什么?
看到的是“富丽堂皇”的景象。赤金九龙青地大匾、青绿古铜鼎、墨龙大画、对联。这表现贾府皇亲国戚的显赫地位,渲染贾府的富贵气派。
第二课时:分析林黛玉的形象
- 原文中哪一句话能说明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2.在邢夫人处,邢夫人挽留她吃晚饭,她婉言谢绝了: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 这一席话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
既表明了她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的礼节,说明她待人接物是处处留心的。
3. 在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而黛玉料定那是贾政之位,绝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这表现她怎样的性格?
谨慎细心,绝不轻易从事。
4. 在贾母房中吃饭时,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当王熙凤拉黛玉入座时,黛玉也十分推让了一番,直到贾母作了解释后,方才告了座,坐了。这表现她怎样的性格?
知书达礼;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5.贾母向黛玉问念何书,黛玉回答:"只刚念了《四书》。"过了一会儿,宝玉问她:"妹妹可曾读书?""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为什么林黛玉回答前后不一致呢?表现她怎样的思想性格?请简析。
回答贾母的话是以实相告,但得到的是贾母冷冷的回答:"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瞎罢了。"黛玉从中悟出贾母不主张女孩子知书达礼,于是回答宝玉的话是"不曾读",但觉得撒谎不好,又不能违背贾母的意思,所以补充说:"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这不是谦虚,也不是圆滑,表现了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思想性格。
6.林黛玉母亲去世后,“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致意下,才去投奔外祖母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过去在家“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得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度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尽管外祖母“心肝儿肉地”疼她,宝贝儿似的待她,但林黛玉总有寄人篱下之感,待人处事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可以说“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贯穿了她进贾府的始终。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能表现这种心理的细节。
(1)见迎探惜三姐妹时
(第3段)迎春三姐妹来时,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
(2)见王熙凤时
(第5段)王熙凤出场时,黛玉“连忙起身接见”“忙陪笑见礼”。均说明黛玉有着良好的教养,非常注意礼节。
(3)在邢夫人处
(第7段)在邢夫人处,邢夫人“苦留”她吃晚饭,她婉言谢绝了:“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一席话既表明了她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的礼节,说明她待人接物是处处留心的。
(4)在王夫人处
(第9段)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下了”。(第10段)在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而黛玉料定那是贾政之位,绝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子坐了。“王夫人再四邀她上炕,她方挨王夫人坐了。”可见,黛玉连坐到哪里,都非常细心,绝不轻易从事。
(5)回贾母话时
(第12段)在贾母房中吃饭时,更是如此。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王熙凤拉黛玉入座时,黛玉十分推让,直到贾母作了解释后,她“方才告了座,坐了”。
黛玉的留心与在意,还表现在随时改正一些不适宜的对答上。比如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照实回答:“只刚念了《四书》。”但当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时,贾母却说:“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听到贾母这样说,觉得自己刚才失了口,所以当宝玉问她读什么书时,黛玉便改口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6)和宝玉相见时
宝黛相见时,两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尽管感觉相同,但两个人的表现却大不相同。黛玉一见,便吃了一惊,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但黛玉只是深隐内心,宝玉却直率地表达出来。黛玉的表现固然固然是女孩子特有的羞涩,但也和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态是分不开的。
小结:黛玉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是她寄人篱下感情的反映,也是节选中性格主要的一面。
7.除了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之外,课文中也有对黛玉外貌、神情和风韵的描写,我们来感觉一下黛玉的神韵。
(1)众人眼中的黛玉
众人眼中的黛玉。体弱多病,多愁善感。
(2)王熙凤眼中的黛玉
王熙凤眼中的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3)宝玉眼中的黛玉
宝玉眼中的黛玉。美丽善良聪明贤惠。“两弯似蹙非蹙涓烟眉……病如西子胜三分。”
8.通过分析,你认为林黛玉是一个怎样的人?
林黛玉是一个体弱多病、多情温婉,多愁善感,知书达理,谨慎细心,渴望爱情但又自卑自贱的命运悲苦的贵族小姐。
第三课时
一、分析王熙凤的形象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王熙凤的形象?
语言、动作、神态、肖像、服饰
2.王熙凤经典的语言有哪些?这些语句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1)“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与其他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王熙凤泼辣精明有心计,虚情假意的性格,表明她在贾府的特殊地位。
天下真有这样标志的人物……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表现王熙凤伶牙利齿,能说会道,逢场作戏,明里称赞林黛玉,暗中讨好贾母。
(3)“妹妹几岁了?……让他们去歇歇”
表现了王熙凤很有心计,爱出风头。
这倒是我先料着了……过了目好送来
表现了王熙凤精明能干,办事周到,随机应变。
3.描写王熙凤的肖像神态的语句有哪些?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一双丹凤三角眼……笑先闻。表现王熙凤美貌惊人,精明狡黠。
4通过分析,你觉得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
王熙凤是一个美貌惊人,精明狡黠,能说会道,随机应变,颇有管理才干的女性。
二、分析贾宝玉的形象
- 王夫人和林黛玉的母亲对贾宝玉分别有怎样的评价?这些评价对刻画宝玉的形象有怎样的作用?
王夫人: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疯疯傻傻。
林黛玉母亲: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内帏厮混。
作用:这是从侧面写贾宝玉,为下文写林黛玉眼中的贾宝玉作铺垫。从侧面表现贾宝玉的叛逆性格。他不是封建家庭标准的好男儿。
2.作者引用《西江月》词对贾宝玉作了怎样的评价?对刻画宝玉的形象有怎样的作用?
说贾宝玉徒有外表,没有学问,顽劣异常,没有出息。“腹内草莽、不通世务,乖张无能”。这样写的作用,从世俗的眼光来评价贾宝玉,明贬暗褒,突出贾宝玉的叛逆性格。
3.林黛玉见到的贾宝玉是个怎样的人?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
林黛玉见到的贾宝玉是一个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博学多才,平易近人,热心肠,多情体贴的公子。作者从外貌、服饰、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来描写。
4.通过分析,你觉得贾宝玉是个怎样的人?
贾宝玉是一个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博学多才,多情体贴,平易近人,热心肠,具有民主意识的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
三、分析比较
同为小说的主要人物,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有什么不同?作者介绍这两个人物分别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王熙凤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林黛玉的感受,突出了王熙凤的与众不同。又通过服饰、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表现她的精明能干和善于奉迎。
贾宝玉的出场:采用侧面与正面相结合以及抑扬结合的手法。先通过众人之口,从侧面突出他的叛逆,然后通过林黛玉亲眼所见,从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描写它的清秀俊朗,风流倜傥,先抑后扬。又通过摔玉的动作,突出他的真性情以及在贾府中的地位。
第四课时
一、总结全文,
1. 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出贾府是个怎样的大家庭?
中心事件:林黛玉进贾与众人见面。 我们看到贾府是一个社会地位和气派非比寻常的豪门望族,是皇帝信任和赏识的簪缨世家,礼节繁复,等级森严,仆人如云,吃穿用度豪奢。
2. 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1)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信口开河,疯狂之至。贾宝玉与林黛玉一见如故,有一种心灵感应。然而在世俗的眼光中,这些话却成了疯话,其实,疯傻的外壳包含了重情不重礼的内核。
(2) 除《四书》外,杜撰的东西太多了,偏只我杜撰不成?
蔑视权贵,大胆挑战封建正统教育。
(3) 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下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
贾宝玉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和贾母的娇宠,养成了他任性率真的性格,言行无所顾忌,,表现出叛逆精神。
(4) 只刚念了《四书》
林黛玉规规矩矩,如实回答贾母,显得很有教养。
(5) 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林黛玉“步步留心,处处在意”的谨慎态度,表现她寄人篱下的心态。
(6) 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贾母在谦虚中略显武断霸道,表现她的思想的守旧,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四、当堂检测
1 下面几个句子是对人物肖像的描写,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肌肤微丰,合中 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2 )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3) 一 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4)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A.探春、惜春、李纨、王熙凤 B.迎春、探春、王熙凤、林黛玉
C.迎春、林黛玉、王熙凤、李纨 D.探春、李纨、林黛玉、王熙凤
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襄,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儿此形状。
2.从修辞的角度看,“草莽”“纨绔”“膏梁”的用法是( )
A、都是比喻 B、都是借代
C、“草莽”是比喻,纨绔、膏梁”是借代 D、“草莽”是借代,纨绔、膏梁”是比喻
3.对“愚顽怕读文章”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
A、 宝玉无能又顽皮,一见书就害怕。
B、宝玉愚笨,贪玩,不肯读书。
C、宝玉不愿意读四书五经之类的文章,因此愚笨。
D、宝玉不愿意读四书五经这些孔孟之道追求功名利禄的文章,被看作愚笨、顽劣。
4 两首词对宝玉的正确评价是( )
A 宝玉是混世魔王。 B 宝玉任性,不能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
C 宝玉受封建礼教迫害千万了心理变态。 D 宝玉有不为当时世人理解的叛逆性格。
二、综合练习
1.“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对这句话的理解,选出恰当的一项( )
① 王熙凤夸贾母的外孙女比孙女美。 ② 夸贾母的外孙女的同时也夸孙女。
③ 认为林黛管贾母叫奶奶贾母更高兴。 ④ 王熙凤转弯抹角地对黛玉母亲表示不满。
⑤ 王熙凤的意思是称颂"老祖宗"的福泽深厚。 ⑥ 自己以前没见过真正标致的人儿。
⑦ 要说风度气派,还是贾母最美。 ⑧ 极力称赞黛玉相貌出众。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⑤⑥⑧ C、②⑤⑧ D、⑦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见了妹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2.填到文中横线上使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
A.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伤心,又是喜欢 B.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
C.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可怜,又是喜欢 D.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可怜,又是伤心
3.王熙凤见黛玉这一段精彩的表演,可归纳为“笑、哭、喜、问、吩咐”等几折。关于这一段的描写,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表现了她对寄人篱下的黛玉的真心喜爱和对弱者的出于人性的同情。
B.表现了她在贾府威重令行,敢于“放诞无礼”的地位。
C.表现了她善于逢迎讨好贾母的性格特点。
D.表现了她喜好弄权以显示自己精明能干的性格特点。
4.画线部分集中体现了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有人说此语一举而四得,试分析“四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9 劝学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9 劝学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练习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2 祝福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2 祝福学案,共2页。
语文必修三1 林黛玉进贾府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三1 林黛玉进贾府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知识链接,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