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化学期末(一模)试卷
展开
2021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化学期末(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分蒸发 B. 蜡烛熔化 C. 木柴燃烧 D. 工业制氧气
【答案】 C
【解析】【解答】A、水分蒸发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蜡烛熔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木柴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
2.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
A. 稀有气体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氧气
【答案】 D
【解析】【解答】A、稀有气体占空气总体积的0.94%;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不符合题意;
C、氮气占空气总体积的78%,不符合题意;
D、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21%,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所占体积分数分析。
3.“富硒大米”中的“硒”表示的是( )
A. 元素 B. 原子 C. 分子 D. 单质
【答案】 A
【解析】【解答】“富硒大米”中的“硒”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分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状无关;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析
4.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K2CO3 B. O2 C. Al2O3 D. NaOH
【答案】 C
【解析】【解答】A、碳酸钾是由K、C、O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铝是由Al、O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是由Na、H、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5.表示 2 个氮原子的化学符号是( )
A. N2 B. 2N2 C. 2N D. 2Na
【答案】 C
【解析】【解答】A、N2表示氮气这种物质,一个氮分子,不符合题意;
B、2N2表示2个氮分子,不符合题意;
C、化学上,在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因此2个氮原子表示为:2N,符合题意;
D、2Na表示2个钠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分析
6.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木炭 B. 石墨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答案】 B
【解析】【解答】A、木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属于混合物,与金刚石不属于同素异形体,不符合题意。
B、石墨和金刚石均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是化合物,与金刚石不属于同素异形体,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化合物,与金刚石不属于同素异形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分析
7.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该溶液呈( )
A. 酸性 B. 碱性 C. 中性 D. 无法确定
【答案】 B
【解析】【解答】酸性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碱性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紫色石蕊遇碱变蓝色分析
8.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解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收集方法是B。
【分析】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收集方法分析
9.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B. 活性炭作吸附剂
C. 氧气作燃料 D. 石墨作电极
【答案】 C
【解析】【解答】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用作吸附剂,不符合题意;
C、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符合题意;
D、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电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应物质的性质分析
10.有关实验图示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过滤
C. 铁丝燃烧 D. 加热液体
【答案】 D
【解析】【解答】A、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不符合题意;
B、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未用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题意;
C、铁在氧气中燃烧,应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不符合题意;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分析
D、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分析
11.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Mg+O2 MgO2 B. 2Mg+O2 2MgO
C. 2Mg+O2 MgO D. 2Mg+O2 2MgO
【答案】 D
【解析】【解答】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遵循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的条件和箭头要搭配好,据此分析
12.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提供足量的氧气 B. 降低燃料的着火点
C. 固体燃料粉碎 D. 液体燃料喷成雾状
【答案】 B
【解析】【解答】A、供应足量的氧气,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使燃料充分燃烧,不符合题意;
B、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属性,物质不变其着火点也不能改变,符合题意;
C、把固体燃料粉粹,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不符合题意;
D、把液体燃料喷成雾状,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分析
13.某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白砂糖、柠檬酸和水等多种物质,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砂糖的溶解度减小
B. 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
C. 气泡逸出后的溶液为二氧化碳的不饱和溶液
D. 汽水溶液质量不变
【答案】 B
【解析】【解答】A、打开汽水瓶盖,产生气泡,二氧化碳逸出,白砂糖的溶解度不变。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打开瓶盖,压强降低,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逸出产生大量气泡。选项B符合题意;
C、气泡逸出后溶液仍为饱和溶液。选项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逸出,汽水质量减少。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4.有关摩尔质量叙述正确的是( )
A. 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B. 随物质的质量而变化
C. 单位是克/摩 D. 表示单位体积的质量
【答案】 C
【解析】【解答】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对于某一纯净物来说,它的摩尔质量是固定不变的。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摩尔质量的概念、单位进行分析
15.下图为硝酸钾(KNO3)和氯化钠(NaCl)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KNO3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B. T3℃KNO3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 30 克
C. T2℃时,KNO3 和 NaCl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D. T1℃时,20 克KNO3和 20 克NaCl 的混合物放入 100g 水中, 恒温蒸发至析出晶体,晶体中一定有 NaCl,可能有 KNO3
【答案】 C
【解析】【解答】A、T1℃时,KNO3的溶解度是20g,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20g20g+100g ×100% 16.7%,故不符合题意;
B、T3℃降温到T1℃,KNO3的溶解度降低,溶解度相差50g-20g=30g,但不知道饱和溶液的质量,无法确定析出晶体的质量,故不符合题意;
C、T2℃时,NaCl与KNO3的溶解度相等,若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故符合题意;
D、T1℃时,KNO3的溶解度是20g<氯化钠的溶解度,恒温蒸发至析出晶体,晶体中一定有 KNO3 , 可能有 NaCl,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比较物质的溶解性,同一物质在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从而确定提纯方法,据此分析
二、多选题(共2题;共6分)
16.水在通电条件下完全分解,不能得到的生成物组合是( )
A. 2mol 氢气和 1mol 氧气
B. 1 克氢气和 8 克氧气
C. 2 克氢气和 1 克氧气
D. 10 毫升氢气和 20 毫升氧气
【答案】 C,D
【解析】【解答】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可产生2mol氢气和1mol氧气,不符合题意;
B、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故可生成1g氢气和8g氧气,不符合题意;
C、由B可知,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不可能生成2g氢气和1g氧气,符合题意;
D、在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根据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及化学式的意义分析
17.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中有单质
B. 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1
C.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 该净化过程可减少有毒气体排放
【答案】 A,D
【解析】【解答】A、生成物中的N2属于单质,故符合题意;
B、由2NO+2CO 2CO2+N2可知,参加反应的NO、CO的物质的量比为2:2=1:1,故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的分子总数是4,反应后是3,故分子总数减少,故不符合题意;
D、该装置能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根据具体的原子结合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方程式进行分析
三、填空题(共1题;共3分)
18.长征五号B 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该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作为推进剂。
(1)液氢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氢气是绿色能源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氢气可以由多种途径获得。
①煤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能产生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 X+H2 , X 的化学式是________,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②电解水能产生氢气,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
③酒精(C2H6O)和钠反应能产生氢气。酒精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0.5mol 酒精中约含有________个碳原子。
【答案】 (1)纯净物
(2)2H2+O2 2H2O
(3)CO;降低;氢原子、氧原子;3;1:3;6.02×1023
【解析】【解答】(1)液氢就是液态的氢气,是氢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纯净物,故填纯净物。
(2)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只生成水一种物质,不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2 2H2O。
(3)①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出现了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反应后出现了2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尚缺的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存在于X中,则X的化学式为CO,故填CO;
反应前水中的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反应后生成的氢气属于单质,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则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填降低。
②电解水时水分子转化为氢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所以电解水的实验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氧原子,故填氢原子、氧原子。
③由酒精的化学式可知,酒精是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故填3;
由酒精的化学式可知,1个酒精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所以其中的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3,故填1:3;
由酒精的化学式可知,1个酒精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0.5mol 酒精中碳原子的数目=0.5mol×2×6.02×1023/mol=6.02×1023 , 故填6.02×1023。
【分析】(1)根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分析
(2)根据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分析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及化合价规则分析分析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
四、流程题(共1题;共5分)
19.某粗盐中含氯化钠、可溶性杂质和泥沙,粗盐提纯流程如下:
(已知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g/100g 水。)
(1)氯化钠属于________(填“易溶”或“可溶”)物质。
(2)量取 20mL 水,应选用________mL 量筒量取(填编号)。
a 0 b 25 c 100
(3)20℃时,20 克水中溶解________克氯化钠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4)操作A 名称是________,操作 A 所得的溶液是氯化钠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5)对该实验中的蒸发过程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 刚开始蒸发时,没有晶体析出
b 蒸发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直增大
c 蒸发后的精盐中只有氯化钠
d 蒸发需用的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石棉网
【答案】 (1)易溶
(2)b
(3)7.2
(4)过滤;不饱和
(5)a
【解析】【解答】(1)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g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
(2)量取 20mL 水,应选用25mL的量筒;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g,20 克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 20g脳36g100g=7.2g ;
(4)将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水分离的操作是过滤;20℃时,20 克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7.2g,所以粗盐7.0g溶解在20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
(5)a、由(4)可知得到不饱和溶液,所以刚开始蒸发时,没有晶体析出,故正确;
b、蒸发后有晶体析出后,若温度不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不正确;
c、蒸发后的精盐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可溶性杂质,故不正确;
d、蒸发需用的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铁架台、玻璃棒等,故不正确。
【分析】(1)根据100g水中溶解的氯化钠分析
(2)根据量筒的选择方法分析
(3)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分析
(4)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分析
(5)根据蒸发的操作进行分析
五、实验题(共3题;共10分)
20.下图是常见的反应发生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若要控制该反应的发生和停止,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 D 装置。
(3)碳酸氢钠(Na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270℃时完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2NaHCO3 Na2CO3+H2O↑+CO2↑此反应可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编号),将得到的气体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装置,若看到现象________,说明气体中含有水分。
(4)若用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并能方便的收集,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编号) 用 73 克稀盐酸和足量碳酸钙反应制得 4.4 克二氧化碳,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答案】 (1)试管
(2)2H2O2 MnO2__ 2H2O+O2↑;不能
(3)A;白色粉末变蓝
(4)C;解:设HCl的质量为x 则 7344=x4.4g 解得:x=7.3g 所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0%。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__ 2H2O+O2↑,由于二氧化锰是粉末固体,用长颈漏斗不能做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填:2H2O2 MnO2__ 2H2O+O2↑ 不能;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属于固体加热产生气体型反应,选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将得到的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若有水分,粉末变成蓝色。故填:A 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4)用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制气体,还要能方便收集,最好选用C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过程详见答案。故填:C; 10%。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分析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分析
(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分析
21.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不同化学实验。玻璃管左端通入一氧化碳,管内放入氧化铜,可以进行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
(1)观察到A 处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证明一氧化碳的________性。 尾气处理时,若点燃尾气,现象是________。
(2)对实验过程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 开始时,先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后点燃酒精灯
b 观察到B 中有气泡时,说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反应
c 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立即停止通一氧化碳
d 结束后,A 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
(3)玻璃管左端封闭,管内放入木炭和氧化铜,酒精灯换成酒精喷灯,可以进行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
①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观察到B 处的现象是________。
②该实验结束时,尾气中检测到一氧化碳,产生一氧化碳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4)比较一氧化碳、木炭分别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
①在两个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元素的存在形态都没有发生改变。
②若要得到相等质量的铜,则反应掉的一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参加反应的木炭的质量。
【答案】 (1)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还原;尾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2)bc
(3)C+2CuO 2Cu+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生成的 CO2 与木炭反应生成CO
(4)氧;大于
【解析】【解答】(1)A处玻璃管内放的是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我们会看到黑色的氧化铜固体会变成红色的固体粉末,所以会观察到A处的玻璃管内,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因为一氧化碳可以把氧化铜还原成为铜,所以证明了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尾气处理实际上处理的是反应的一氧化碳,点燃尾气,我们会看到一氧化碳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同时放出热量。故填: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还原;尾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2)a. 开始时,先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目的是赶走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后点燃酒精灯,描述正确。故a不正确;
b.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之后,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所以如果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了反应,而实验开始时需要先通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不反应,会观察到B中有气泡产生,所以观察到B中有气泡,不可以说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了反应,描述不正确。故b正确;
c. 实验结束应该先熄灭酒精灯,再通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让还原出来的铜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之后,再停止通入一氧化碳,以防止还原出来的铜被再次氧化,c描述不正确,故c正确;
d. 实验结束以后,硬质玻璃管A中的氧化铜被还原成为铜,减少的质量即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所以A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d描述正确。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bc。
(3)①. 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的二氧化碳会使B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该实验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条件是高温,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有可能在高温条件下与木碳继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填:反应生成的 CO2 与木炭反应生成CO。
(4)①. 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知,铜元素由反应前的化合态变为单质游离态,碳元素和氧元素仍然存在于化合物当中,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又根据木炭和氧化铜的反应 ,碳元素由反应前的单质碳变到了二氧化炭化合物中,铜元素由氧化铜中的化合态变到了铜单质中的游离态,只有氧元素反应前后始终是化合态。所以在两个化学反应前后,只有氧元素的存在形态都没有发生改变。故填:氧。
②. 根据两个反应的方程式: , ,生成相同质量(64份质量)的铜时,反应掉的一氧化碳的质量28大于参加反应的木炭的质量6。故填:大于。
【分析】(1)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分析
(4)化学方程式分析
22.某雪饼包装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1)该干燥剂的干燥原理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2)该干燥剂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主要成分可能有: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为探究其成分,取放置后的干燥剂样品进行如下实验:(杂质不参与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依据)
实验结论
I.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再滴入酚酞。
无色酚酞变红
该样品中________(填“可能”或“一 定”)有氧化钙
II.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
________
该样品中一定没有碳酸钙。
III. 称取该样品 5.6 克,放入足量
水中,得到悬浊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m 克。
m 的数值范围为________
该样品的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答案】 (1)CaO+H2O=Ca(OH)2;化合反应
(2)可能;固体逐渐溶解,无气泡产生;5.6g<m<7.4g
【解析】【解答】(1)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2)I.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再滴入酚酞。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也可能含氢氧化钙,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该样品中可能有氧化钙;
II.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实验结论为:该样品中一定没有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实验现象为固体逐渐溶解,无气泡产生;
III. 称取该样品 5.6 克,放入足量水中,得到悬浊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m 克。如果该样品全部是氢氧化钙,则m=5.6g,如果该样品全部是氧化钙,设生成氢氧化钙的质量是x
CaO565.6g+H2O=Ca(OH)274x
5674=5.6gx x=7.4g
该样品的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钙,故m的数值范围是:5.6g<m<7.4g。
【分析】(1)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反应的特点分析
(2)根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分析
2024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共6页。
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含详解: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含详解,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Fe2O3中Fe的化合价是, 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下列物质用途错误的是, 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对于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未知,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