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79)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79),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运用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 12 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窸窣(sū)蜷曲(juǎn)顷刻(qǐng)随声附和(hè)
狩猎(shòu)酝酿(niàng)啜泣(chuò)混为一谈(hùn)
栖息(qī)贮蓄(zhù)停滞(zhì)踉踉跄跄(qiāng)
脸颊(jiá)抖擞(sǒu)庇护(pì)忍俊不禁(jīn)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弥漫峭壁感概更胜一畴
收敛迸渐葱笼骇人听闻
生涯喧腾时辰喜出望外
决别倏忽愕然持之以桓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人类的足迹,印进了寥.廓.星空,他们问候世界,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 寥廓:高远空旷。
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菡萏:荷花的别称。这里指含苞未放。
任何一项伟大的发明,都离不开科学家一.丝.不.苟.的态度,来不得半点马虎。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
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莽莽榛榛:无边无际。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长了小腿的蝌蚪还学青蛙妈妈慌张地蹬开了腿
②小溪流一边奔流,一边玩耍
③小蝌蚪可有些怕痒,就赶快向岸边游
④他一会儿让那些漂浮着的小树叶打个转儿
⑤小树叶不害怕,轻轻转了两个圈儿,就又往前漂
⑥一会儿挠挠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的痒痒
A. ②④⑥⑤③①B. ②④⑤⑥③①
C. ③①②④⑤⑥D. ③⑤①④⑥②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的表达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理解:运用夸张,极言皇帝“换衣服”之勤,强调了他奢侈、爱慕虚荣的特点。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 多么令人神往、惊讶!(张锋《化石吟>)
理解:用“苏醒”“讲的故事”等把“化石”拟人化,赋予“化石”可感的生命与灵性,赞颂“化石”的神奇。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
理解: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阴雨绵绵,淅沥不止的特点。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 端,也不见其终极。(宗璞《紫藤萝瀑布》)
理解:把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写出了紫藤萝花灿烂辉煌的盛开景象。
下列名著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繁星》《春水》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代表作,它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书写 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作者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母爱之情传达出来,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龟兔赛跑”“蚊子和狮子”“女 娲造人”“农夫和蛇”这些有趣的故事都出自这本集子。
“有一天,猫不怀好意地、假惺惺地举办生日宴会,请来许多鸡赴宴。鸡刚一到齐,猫立刻 就关上大门,把它们统统吃掉了。”这则寓言故事借猫的形象嘲讽了人类贪得无厌的缺点,具有警示意义。
(二)填空(共 5 分)
默写(共 5 分,每空 1 分)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1 分)
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1 分)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1 分)
《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写花草揭示时节是早春的诗句是 , 。
(2 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 9 分)
阅读《虽有嘉肴》,完成第 8—10 题。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不知其旨.也旨:
学.学半学: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 分)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翻译:
其此之谓乎翻译:
《虽有嘉肴》是一篇层次分明的说理短文,首先通过“嘉肴”和“ ① ”的类比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接着从“学”和“教”两方面谈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② ”与“知困”,并揭示由此产生的效果是“自反”和“自强”,然后得出结论“ ③ ”。最后引用《兑命》的话加以佐证。
(3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27 分)
(一)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第 11—12 题。(共 7 分)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
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作者将济南与北平、伦敦和热带相比,突出了济南冬天的哪些“奇迹”和“怪事”?(3 分) 答:
作者对济南冬景生动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请以画线句子为例作简要赏析。(4 分)
答:
爱
①每天午饭后,女儿就会自己回房间睡觉,睡觉之前自己到浴室洗手,洗脚。一天,她撒了个娇,要我抱着她洗。于是,我一只手抱着她,一只手打开水龙头给她洗脚。女儿的脚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悄悄地长大了,记得她刚出生的时候,粉嫩的脚丫子放在我的手掌心,轻轻一握,像一颗大白兔奶糖嵌进我的手心。
②女儿的脚上沾满了灰,还有她用笔画出的各种墨水的痕迹。我抹了几滴沐浴乳,打一个小圈圈,就冒出来几个小泡泡,女儿高兴极了,咯咯直笑。
③我想,在我的小时候妈妈也曾这样给我洗脚吧,可是我却没有一丝印象。不知道等女儿长大了,是不是也同如今的我一样,不记得我为她洗脚的事了呢?
④18 岁那年,爸妈在外打工,读书放假回家的我和爷爷奶奶同住。一个冬天的晚上,我第一次给爷爷奶奶洗脚,那是两双干瘪的脚,因为没有肉,所以血管显得格外的粗,脚后跟是厚厚的茧。我用热水给他们的脚泡得通红,然后帮爷爷奶奶剪了脚趾甲。现在都记得爷爷笑得很开心的样子, 稀疏的胡子一翘一翘,嘴都合不拢。奶奶乐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细缝,“呵呵”的笑声不绝于耳。
⑤第一次给爸爸洗脚的时候,我都已经当了妈妈了。婚后两年,爸爸才来我的家,大热的天, 他坐了几十个小时的火车。到家的时候我们都很累了,他说感觉他的腿麻木得很,我一看,原来长时间坐着,他的小腿都已经水肿了。于是我打来一盆热水,倒了些白酒和盐给他泡脚。
⑥记得小时候全家人会围在一起泡脚。大大的洗脚盆,热气腾腾的水,爸爸的大脚占据了盆的一半。我怕烫,不敢把脚放进水里,一直踩在爸爸的脚背上。父亲当年的大脚如今也不大了,我的脚比爸爸的脚小不了多少了。我准备给父亲脱袜子的时候,父亲把脚挪开了。我把父亲的脚拽了过
来,他又固.执.地把脚别了过去。直到我再次摁住父亲的脚,他才不再动了。父亲当年厚实的大脚板不知什么时候变得干瘪起来,当年泡脚之后红润的脚背已经变得黑而瘦,当年一个个强劲有力的脚
趾头,关节部位不知什么时候长出了一个个的突起。这些突起的顶部又都长出了大小不一的茧,仿佛一个个历经风雨后破损不堪的小帽子。因为水肿的关系,所以脚背高高地鼓起来;因为穿的皮鞋不透气,有点真菌感染,很多地方都脱皮了。我给他的腿捏了一遍,然后用毛巾擦干,修剪好脚趾甲,抹上药膏。透过水汽,分明看见父亲眼圈微红。他嘴唇微微动了动,似乎想说出什么话来,但终于什么也没有说。
⑦这是我第一次给爸爸洗脚,长到 24 岁第一次给爸爸洗脚!
⑧以前做老师的时候还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让回家给爸爸妈妈洗脚。我是晚了多少年才完成的这个作业啊!
⑨而我的女儿,什么时候也会想给我洗一次脚呢?
(有改动)
作者叙述了给亲人们洗脚,传递亲情的经历。参照所给语句,梳理文章内容。(4 分)
①一天午后,“我”给女儿洗脚,女儿很高兴。
②
③
阅读第⑥段,说说“固执”一词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2 分) 答:
阅读⑤—⑧段,第⑧段画线句子与前文的哪两处相照应?(把原文抄写在下面,字迹工整清楚)(3 分,含书写 1 分。)
答:第一处: 第二处:
阅读全文,从“我”对亲人的照顾中,可以看出“我”是怎样的人?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6 分)
答:
(三)阅读《遥感卫星》,完成第 17—18 题。(共 5 分)
①信息技术革命,是传送信息技术的更新,是获取信息手段的突破。获取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些深层次关键信息是至关重要的,遥感卫星就是人类获取重要信息的重要工具。它【甲】,
【乙】, 【丙】。
②我国宝成铁路自建成以来,长期被滑坡、塌方灾害困扰。长期以来,铁道专家一直找不出内在原因,只能在灾害与维修的怪圈中折腾。然而在我国发射的返回式遥感卫星拍摄的照片上清晰地显示,这条铁路一些地段处于地层的断裂带上,于是铁路部门立即对此采取了加固地层的措施,才从根本上减少了山体滑坡时事故的发生。
③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国土普查,是人类获取信息的另一重要途径。例如,我国对于青藏高原等人迹罕至、自然条件恶劣之地进行普查,遥感卫星提供的一幅照片的覆盖面积是航空照片的 140 倍,
只需 1 人用 3 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解译判读工作;如用飞机航拍,则需 30 人用几个月时间;如用人工则需几年。
④我国石油地质队员在对柴达木盆地“伊克雅乌汝”油气构造进行调查时,26 人苦战 4 个月,
才测出 568 个点,以此绘制成五万分之一的地质图;而卫星仅.用一张照片就把情况看清。
⑤我国考古工作者还利用遥感卫星图片,发现了一批古代遗迹。比如内蒙古昭乌达盟附近的一座被黄沙深埋的古城,在遥感卫星照片上被发现,并确认是元朝忽必烈为其女儿鲁国大长公主兴建的应昌古城。
阅读全文,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应填写的语句是()。(只填序号)
(3 分)
①代替人们勘察无人区的情况
②远在太空就可以看清人们在地面察觉不到的地质断层
③发现地下的石油、古迹答:【甲】
【乙】
【丙】
说说第④段中“而卫星仅用一张照片就把情况看清”一句中“仅”字的好处。(2 分) 答:
四、作文(共 47 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7 分)
一天,晓琴对好朋友可凡倾诉:“妈妈天天都说表姐比我强,真烦!”
请你以可凡的名义,给晓琴写一段话,设身处地,劝慰她,帮助她化解烦恼。 要求:(1)内容具体,语言准确得体。
(2)字数在 120-150 字之间。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 分)
初.中.一.学.期.,你也许遇见了一位影响了你的老师,一个引为知己的朋友,一件触动心灵的事, 一本充满魅力的书,一处经常流连的风景……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 500-700 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班级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
(二)填空(5 分)
7. (1)学而不思则罔(2)山岛竦峙(3)似曾相识燕归来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每空 1 分,共 5 分)
二、文言文阅读(9 分)
8. (1)甘美(2)教(共 2 分)
(1)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2 分)
(2)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2 分)
①至道②知不足③教学相长(共 3 分)
三、现代文阅读(27 分)
(一)(7 分)
答案要点:没有风声,响晴,温晴(共 3 分)
评分标准:结合句子进行赏析 3 分,语言表达 1 分。共 4 分。
答案要点
“固执”一词表现了“父亲”自尊和疼爱孩子的心理。(2 分)
答案示例:
第一次给爸爸洗脚的时候,我都已经当了妈妈了。
这是我第一次给爸爸洗脚,长到 24 岁第一次给爸爸洗脚!
(每处 1 分,书写 1 分,共 3 分)
评分标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5 分,语言表达 1 分。共 6 分。
(三)(5 分)
17. ②①③(每处 1 分,共 3 分)
用“仅”字突出遥感卫星和人工调查相比,效率非常高。(2 分)
四、作文(47 分)
(一)(7 分)
(7 分)评分标准:内容 4 分,语言 3 分。
(二)(40 分)
项目
等级
内容、表达(36 分)
说明
书写(4 分)
一类卷
(40-34)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 2 处以下语病。
赋分范围:36-30 分
以 33 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 分
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 2 个以下,格式规范
二类卷
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
以 27 分为基准分上
3 分
(40 分)作文评分标准
。
书写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 3-4 个,格式规范
三类卷
(28-24)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 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 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有 5-6 处语病。
赋分范围:24-20 分
以 22 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 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 5-7 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
(23-0)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 7 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19-0 分
以 13 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1-0 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 8 个以上,格式不规范。
,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79),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名句填空,语言综合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79),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79),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劝阻身边人不买野生鸟类,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