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3 波长、频率和波速学案及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物理选修33 波长、频率和波速学案及答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波长、频率和波速,波长、频率和波速关系及其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节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新知预习
1.波长(λ):在波动中,振动__________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叫做波长,在横波中,两个相邻__________或两个相邻__________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纵波中,两个相邻__________或两个相邻__________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2.频率(f):波的频率由__________决定,在任何介质中频率不变,等于波源振动频率.
3.波速(v):波速仅由__________决定,波速与波长和周期的关系为__________,即波源振动几个周期,波向前传播__________个波长.
典题·热题
知识点一 波长、频率和波速
例1下列对波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波速表示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
B.波速表示介质质点振动的快慢
C.波速表示介质质点迁移的快慢
D.波速跟波源振动的快慢无关
解析: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用波速表示,它的大小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与介质质点的振动速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与波源振动快慢无关,故A、D两项正确;波速不表示质点振动的快慢,介质质点也不随波迁移,因此B、C两项错误.
答案:AD
例2图12-3-2所示的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2-3-2
A.质点A、C、E、G、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
B.质点B、F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等
C.质点D、H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D.质点A、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它们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解析: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质点A、C、E、G、I在该时刻的位移都是零,由于波的传播方向是向右的,容易判断出质点A、E、I的速度方向是向下的,而质点C、G的速度方向是向上的,因而这五个点的位移不总是相同,A项错误;质点B、F是同处在波峰的两个点,它们的振动步调完全相同,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等,B项正确;质点D、H是处在相邻的两个波谷的点,它们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C项正确;虽然质点A、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振动步调也完全相同,但由于它们不是相邻的振动步调完全相同的两个点,它们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不是一个波长(应为两个波长),D项错误.
答案:BC
误区警示 在理解波长的概念时,要注意切不可把“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等的质点”与“在振动中某一时刻位移相等的质点”混为一谈,另外还要注意“相邻”二字,不要把波长的概念理解为“两个在振动中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
知识点二 波长、频率和波速关系及其应用
例3如图12-3-3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1 m的六个质点a、b、c、d、e、f.均静止在各自平衡位置,一列横波以1 m/s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a,质点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t=1 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4 s<t<5 s这段时间内( )
图12-3-3
A.质点c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B.质点a的速度逐渐增大
C.质点c向下运动
D.质点f保持静止
解析:由t=1 s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知周期T=4 s,再由波速v=1 m/s知波长λ=vt=4 m,又知各质点相距1 m,故a与e相距一个波长,是振动步调完全相同的质点.
在4 s<t<5 s这段时间内,a又离开平衡位置向最高点运动,受的回复力越来越大,因而加速度逐渐增大,但速度越来越小;c质点与a质点振动步调相反,正从平衡位置向最低点运动,因而加速度逐渐增大,但速度越来越小,在4 s<t<5 s这段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是4 m<x<5 m,波还没有传到质点f,f仍静止不动,答案是A、C、D三项.
答案:ACD
巧解提示 如果能画出波形,由波形图判断就更形象直观.如图12-3-4所示,图中实线表示t=4 s时的波形图,虚线表示4 s<t<5 s时的波形图.
图12-3-4
例4对机械波关于公式v=λf,正确的是( )
A.v=λf适用于一切波
B.由v=λf知,f增大,则波速v也增大
C.v、λ、f三个量中,对同一列波来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保持不变的只有f
D.由v=λf知,波长是2 m的声音比波长是4 m的声音传播速度小2倍
解析:公式v=λf适用于一切波,无论是机械波还是电磁波,A项正确;机械波的波速仅由介质决定,与频率f无关,所以B、D两项错;对同一列波,其频率由振源决定,与介质无关,故C项正确.
答案:AC
方法归纳 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机械波的波速仅由介质决定,与频率和波长无关;机械波的频率由振源决定,与介质无关.
知识点三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与波的图象的综合
例5在图12-3-5所示的图象中,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图象,经过t=0.2 s后这列波的图象如图中虚线所示,求这列波的波速.
图12-3-5
解析:从波的图象可读出波长λ=4 m,振幅A=2 cm.
此题引起多种可能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传播方向的不确定;一个是时间t和周期T的大小关系不确定.
答案:设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2 s可能是(n+)(n=0,1,2,…)个周期,即t=(n+)T1,
周期T1==
波速v1===5(4n+1) m/s(n=0,1,2,…)
设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t=0.2 s可能是(n+)(n=0,1,2,…)个周期,即t=(n+)T2
周期T2==
波速v2===5(4n+3) m/s(n=0,1,2,…).
方法归纳 多解问题是大家倍感头痛的问题,但简单地说引起多解的原因为:①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引起的多解;②波的周期性引起的多解;③质点振动方向不明确引起的多解.
有时候上述多解成因交织在一起,使得问题更隐蔽复杂,学习时一定要弄清多解成因.
例6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两个质点P和Q,它们的平衡位置相距s=1.2 m,且大于一个波长,介质中的波速为v=2 m/s,P和Q的振动图线如图12-3-6所示,求振动周期的最大值,并画出t=0时的波的图象.
图12-3-6
解析:这是一道波动与振动图象相结合的问题,通过振动图象确定每一时刻质点的振动方向,然后由P、Q两点振动情况,确定两者间距与波长的关系;又因为波的传播方向未知,可从下面两种情况加以分析:1.波由P点向Q点传播;2.波由Q点向P点传播.
答案:(1)波由P点向Q点传播
由振动图线可知Q点的振动在时间上比P点至少落后,因而P、Q两点之间的距离至少是λ,根据波的周期性,s与λ的关系应为(注意题目中s>λ)
s=nλ+λ(n=1,2,3,…) λ=(n=1,2,3,…)
故周期T===(n=1,2,3,…),显然,n=1时,λ和T有最大值,其最大值分别为λ1=0.96 m,T1=0.48 s.
下面作出t=0时波的图象,要正确画出该时刻波的图象,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①根据题中振动图象,t=0时P点位移yP=A,速度vP=0;Q点位移yQ=0,速度最大,且将向正最大位移振动.
②以P点为原点,PQ为x轴画出直角坐标系,并根据s=λ1及PQ=s进行合理分度,将P、Q的横、纵坐标在坐标图上标出,然后画出经过这两点的一条图象,如图12-3-7所示.
图12-3-7
(2)波由Q点向P点传播
这种情况下与(1)的求解方法基本相同.
所以s=nλ+λ(n=1,2,3,…)
λ=
T===(n=1,2,3,…)
当n=1时,λ和T取最大值,其最大值分别为λ2= m≈0.69 m,T2= s≈0.34 s,t=0时波的图象如图12-3-8所示.
图12-3-8
方法归纳 由于题中未明确波速方向,所以要考虑两种情况;又由于图中未标明数值,要求周期,须先求波长,而题中只给s>λ,所以应写出波长的多解表达式.至于P、Q间距是波长的多少倍,是由波的传播方向和P、Q在同一时刻的振动状态决定.
自主广场
我夯基我达标
1.一列简谐横波在图12-3-5中x轴上传播,a、b是其中相距为0.3 m的两点,在某时刻a点质点正位于平衡位置向上运动,b点质点恰巧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已知横波的传播速率为60 m/s,波长大于0.3 m,则( )
图12-3-5
A.若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频率为150 Hz
B.若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频率为100 Hz
C.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频率为75 Hz
D.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频率为50 Hz
思路解析:由题意,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ab=λ,λ=ab=0.4 m
所以λ=v/f
所以f== Hz=150 Hz
选项A正确,选项B错,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
ab=λ,λ=1.2 m
f==Hz=50 Hz
选项C错,选项D正确.
答案:AD
2.如图12-3-6所示,在平面xOy内有一沿水平轴x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3.0 m/s,频率为2.85 Hz,振幅为8.0×10-2 m.已知t=0时,P点质点的位移为y=4.0×10-2 m,速度沿y轴正方向,Q点在P点右方9.0×10-1 m处,对于Q点的质点来说( )
图12-3-6
A.在t=0时,位移为y=-4.0×10-2 m
B.在t=0时,速度沿y轴负方向
C.在t=0.1 s时,位移为y=-4.0×10-2 m
D.在t=0.1 s时,速度沿y轴正方向
思路解析:因为λ==m,PQ=9×10-1 m,,按题意画出t=0时刻的波形图,如下图实线所示,由波形图可判定选项A错,选项B正确.周期T=0.4 s,Δt=0.1 s=,波形向x轴正方向平移如下图中虚线所示,则选项C正确.此刻Q点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选项D错.
答案:BC
3.如图12-3-7所示,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a、b两点相距14.0 cm,b点在a点的右方,当一列简谐横波沿此长绳向右传播时,若a点的位移达到正方向最大时,b点的位移恰为零,且向下运动,经过1.00 s后,a点的位移为零,且向下运动,而b点的位移达到负极大.则这
一简谐波的波速可能是( )
图12-3-7
A.4.67 m/s B.6 m/s C.10 m/s D.14 m/s
思路解析:先根据题干所述,画出a、b之间的波形图,由波从左向右的传播方向,及b点的振动方向可知,a、b之间至少为3λ/4,即(m+3/4)λ=14.0 m(m=0,1,2, …),由已知可得时间关系:1.00 s至少应为T/4,即(nT+T/4)=1.00 s.在讨论振动和波的问题时,首先应想到的是周期性、重复性.这种重复性既表现在时间上又表现在空间上,λ=分 14×44m+3式 m,T= s,由速度公式可得v=,
当n=0,m=0时,v=4.67 m/s
当n=1,m=1时,v=10 m/s,其余数值都不可能.
答案:AC
4.如图12-3-8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虚线是0.2 s后的波形图.
图12-3-8
(1)若波向左传播,求它的可能周期和最大周期.
(2)若波向右传播,求它的可能传播速度.
(3)若波速是45 m/s,求波的传播方向.
思路解析:(1)波向左传播,传播的时间为Δt=T+nT(n=0,1,2,…)
所以T=4Δt/(4n+3)=4×0.2/(4n+3)=0.8/(4n+3) s,(n=0,1,2,3,…)
最大周期为:Tm=s=0.27 s.
(2)波向右传播Δt=+nT(n=0,1,2,3,…)
所以T=0.8/(4n+1) s,(n=0,1,2,…)而λ=4 m
所以v==5(4n+1) m/s(n=0,1,2,…).
(3)波速是45 m/s,设波向右传播,由上问求得向右传播的波速公式为:45=5(4n+1)解得n=2.故假设成立,波向右传播.
答案:(1)T=0.8(4n+3) s,(n=0,1,2,3,…) Tm=0.27 s
(2)v=5(4n+1) m/s(n=0,1,2,…)
(3)向右传播
5.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当t=0和t=0.005 s时的两波形图如图12-3-9.求:
图12-3-9
(1)设周期大于(t2-t1),如果波向右(或向左)传播时,波速各为多少?
(2)设周期小于(t2-t1),波速为6 000 m/s,求波的传播方向.
思路解析:(1)因为(t2-t1)<T,所以波传播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由图看出,λ=8 m,则Δx1=2 m,Δx2=6 m.
如波向右传播则波速为:v右=m/s=400 m/s
如波向左传播则波速为:v左=m/s=1 200 m/s
(2)因为Δx=v·t=6 000×0.005 m=30 m
且Δx=3λ+Δx2=30 m
因此波向左传播.
答案:(1)v右=400 m/s,v右=1 200 m/s
(2)波向左传播
6.已知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动图象如图12-3-10所示,再经过1.1 s时,P点第3次出现波峰,求:(1)波速v;(2)从图示时刻起,Q点再经过多长时间第一次出现波峰?
图12-3-10
思路解析:(1)由传播方向可以判断P点在t=0时刻振动的方向向下,需经2个周期第3次达到波峰位置,即2T=1.1 s
所以T=×1.1 s=0.40 s
所以v===10.0 m/s.
(2)由图知A点在t=0时刻向下振动,即振源的起振方向向下,故Q点亦向下起振,起振后须经3T/4才第一次到达波峰,则Q点第一次到达波峰经历的时间t=T=+
×0.40 s=0.4 s.
答案:(1)10.0 m/s
(2)0.4 s
我综合我发展
7.如图12-3-11所示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线,经0.3 s后,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设该波的周期T大于0.3 s,求:
图12-3-11
(1)波长和振幅;
(2)若波向右传播,求波的周期和波速;
(3)若波向左传播,求波的周期和波速.
思路解析:(1)从波形图线上直接读出波长和振幅分别为λ=2 cm和A=10 cm.
(2)由题图知波向右传播,且T大于0.3 s,知在0.3 s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小于波长,从图知向右传播了3λ/4,所用时间应为0.3 s=T, T=0.4 s,故v==5 m/s.
(3)波向左传播,且T大于0.3 s,知在0.3 s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小于波长,从图知向左传播了λ,所用时间应为0.3 s=T,T=1.2 s,故v==m/s.
答案:(1)λ=2 m,A=10 m
(2)T=0.4 s,v=5 m/s
(3)T=1.2 s,v=m/s
8.(2006重庆高考)图12-3-12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当R点在t=0时的振动状态传到S点时,PR范围内(含P、R)有一些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这些质点的x坐标取值范围是( )
图12-3-12
A.2 cm≤x≤4 cm B.2 cm<x<4 cm
C.2 cm≤x<3 cm D.2 cm<x≤3 cm
思路解析:由平移法画出振动状态传到S点时的波形如图虚线所示,不难看出PR范围内2 cm≤x<3 cm的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
答案:C
9.一列简谐波在x轴上传播,如图12-3-13,t1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2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Δt=t2-t1=0.1 s,问:
图12-3-13
(1)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且Δt<T,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多大?
(2)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但Δt无约束条件,波速是多大?
(3)若传播方向及周期均无约束条件,波速是多大?
(4)若波速v=340 m/s,则波向哪个方向传播?
思路解析:(1)从图知,该波的波长为8 m,因Δt<T,故Δx<λ,由图知Δt=T/4,T=0.4 s,则:v=λ/T=20 m/s.
(2)由于Δt无约束条件,由振动的周期性,则Δt=(n+1/4)T,T=s,则:v=λ/T=20(4n+1) m/s.
(3)因传播方向及周期均无约束条件,则波传播的双向性和时间周期性均要考虑:
当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振动的周期性,则Δt=(n+1/4)T,T=s,则:v=λ/T=20(4n+1) m/s.
当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由振动的周期性,则Δt=(n+3/4)T,T=s,则:v=λ/T=20(4n+3) m/s.
(4)波在Δt时间内移动的距离Δx=v·Δt=340×0.1 m/s=34 m/s=4λ,由图可知向x轴正方向传播.
答案:(1)v=20 m/s
(2)v=20(4n+1) m/s(n=0,1,2,…)
(3)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v=20(4n+1) m/s(n=0,1,2,…)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v=20(4n+3) m/s(n=0,1,2,…)
(4)向x轴正方向传播.
10.如图12-3-14,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虚线是经0.4 s后的波形图象.
图12-3-14
(1)假设波向右传播,它传播的可能距离、可能速度、最大周期分别是多少?
(2)假设波速是92.5 m/s,波的传播方向如何?
思路解析:(1)波向右传播,经0.4 s后,它传播的距离s=(k+)λ=4(k+) m(k=0,1,2,…)
可能速度v===10(k+) m/s(k=0,1,2,…)
设可能周期为T,则(k+)T=0.4,T=(k=0,1,2,…)
则最大周期Tm= s=5.3 s.
(2)若波向右传播,则v=10(k+)(k=0,1,2,…)
若波向左传播,则v==10(k+)(k=0,1,2,…)
当10(k+)=92.5时,k=9.25-0.75=8.5
10(k+)=92.5时,k=8,k是整数,所以波向左传播.
答案:(1)s=4(k+)(k=0,1,2,…)
v=10(k+) m/s(k=0,1,2,…)
Tm=5.3 s
(2)波向左传播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3 波长、频率和波速学案设计,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自主预习,典型例题,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3 波长、频率和波速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自主预习,典型例题,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选修33 波长、频率和波速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掌握以下几类题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