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白山高二物理选修3-3 7.4《温度和温标》同步检测(新人教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5544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长白山高二物理选修3-3 7.4《温度和温标》同步检测(新人教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5544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长白山高二物理选修3-3 7.4《温度和温标》同步检测(新人教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55444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4 温度和温标课时练习
展开1.(2010年高考上海卷)以下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解析:选B。健康人餐后由于糖类的消化、吸收等过程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在调节血糖的相关激素的作用下,最终恢复到正常水平。
2.若一个人剧烈运动但是却不感到口渴,这时( )
A.丢失的水的质量比盐的质量大
B.丢失的盐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
C.丢失的水的比例比盐的比例大
D.丢失的盐的比例比水的比例大
解析:选D。人剧烈运动会随汗液丢失大量的盐,丢失的盐的比例比水的比例大,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所以不感到口渴。
3.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上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解析:选A。人体内缺乏水分将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同时体内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减少尿的排出,维持水分的平衡。
4.(2011年江苏连云港高二检测)根据图示内容判断,下列有关血糖平衡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的实现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的实现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的实现
解析:选D。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浓度,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促进④、⑤、⑥等过程的实现;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血糖,肝糖原可分解成血糖。
5.肾小管与周围的毛细血管之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的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量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解析:选A。原尿中葡萄糖浓度增高,浓度差减小,被肾小管重吸收的水分减少,尿量增多。
6.下图表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垂体释放的A物质是________激素。
(2)B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
(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后,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减少________的分泌。
(4)某人一天至少要喝10 kg水,不喝不行,经医生检查发现他的垂体功能有问题。你认为此人多饮多尿的原因是什么?
(5)如果肾功能出现问题,不能通过肾脏排出多余的Na+,会出现全身浮肿症状,此时的全身浮肿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有利于维持________的平衡。
(6)从图示中可以看出,水盐平衡调节过程受____________和________调节,二者________发挥作用,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维持。
解析:根据水盐平衡调节过程可判断:A是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B结构为大脑皮层。垂体功能障碍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能力下降,尿量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渴觉中枢兴奋,需大量饮水。综上所述,水盐平衡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答案:(1)抗利尿 (2)大脑皮层 (3)抗利尿激素
(4)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垂体不能将其释放,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减少 (5)渗透压
(6)神经 体液 相互协调
1.(2010年高考福建卷)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解析:选A。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水平的激素,其生理作用为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水平,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原,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就不能发挥作用。
2.某人肝癌晚期后,腹部积水,疼痛难忍,医生为缓解其腹痛,利尿排水,为其静脉输送的主要成分是( )
A.复合氨基酸 B.葡萄糖和维生素
C.无机盐 D.血浆蛋白
解析:选D。腹部积水是指腹部组织水肿,为缓解排除积水,应升高病人的血浆渗透压,只有当血浆渗透压超过组织液渗透压时,组织液中的水分才会进入血浆使水肿减轻。
3.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血钾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含量( )
A.都将增加 B.都将减少
C.前增后减 D.前减后增
解析:选A。抗利尿激素具有促进水分重吸收、减少尿的排出、保留体内水分、从而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恢复正常的作用;醛固酮具有保钠排钾、维持血钾和血钠含量平衡的作用。因此,当血钾含量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分泌量都会增加。
4.精神病患者发病时,自控能力较差,有暴力倾向,医生给病人注射一定量的某物质,使其出现暂时休克现象,若要使其迅速苏醒,可注射另一种物质,这两种物质分别是(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麻醉剂和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和葡萄糖
D.甲状腺激素和生理盐水
解析:选C。由题中条件可知,注射某物质,出现暂时休克是由于血糖浓度降低造成的,而能降低血糖的惟一激素是胰岛素,要使其迅速苏醒需注射葡萄糖。
5.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的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
①在兔饱足状态下 ②在兔空腹状态下 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
解析:选A。本题通过胰岛B细胞的生理功能来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降低血糖浓度。因此首先确定空白对照实验为饱足状态下,先测血糖含量再测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再确定实验组兔在饱足状态下注射链脲佐菌素后分别测定血糖及胰岛素含量。通过对比得出胰岛B细胞生理功能是否被破坏。
6.(2011年江苏南通高二检测)关于胰岛素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没有胰岛素,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
B.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障碍,但氧化分解正常
C.胰岛素不足,糖原合成减少,细胞供能正常
D.胰岛素不足,非糖物质转化葡萄糖增多
解析:选D。胰岛素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既可以增加糖的去路,又可以抑制糖的来源。在增加去路方面,首先是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在抑制来源方面,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这样的话,若胰岛素不足时,葡萄糖进入细胞有障碍,同样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也受到影响;而同时抑制肝糖原分解的能力减弱,造成糖原分解加强,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能力减弱,造成葡萄糖增多。
7.糖尿病患者有“三多”,其中之一是“尿多”。下列对其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发生病变,导致产生的尿量增多
B.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有葡萄糖,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从而使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
C.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高,导致口渴,水喝得多了,尿就多了
D.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发生病变,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能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有减少尿量的作用
解析:选B。糖尿病的病因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少,血糖进入细胞及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发生障碍,而非糖物质转化成糖仍在进行,从而使血糖升高,部分糖随尿排出,而尿中的葡萄糖又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因此导致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进而导致尿量增多。
8.下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根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肾小管、抗利尿激素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解析:选C。本题考查水平衡调节的生理过程:
因此,A为抗利尿激素,B为肾小管,C为大脑皮层渴觉中枢。
二、多项选择题
9.下图表示正反馈及负反馈的过程及其不同点。在正常人体内,以下生理过程属于负反馈的是( )
A.血糖浓度的稳定
B.pH的稳定
C.受精卵分裂过程的启动
D.体温的调节
解析:选ABD。A、B、D三项均可通过负反馈调节使机体的血糖浓度、pH、体温维持在一定水平上,而受精卵的分裂过程一旦启动,会通过正反馈调节使卵裂迅速进行。
10.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B.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
C.胰岛B细胞产生的激素能降低血糖含量
D.胰岛A细胞和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
解析:选AC。当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出现高血糖,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80 mg/dL时,糖就从肾脏排出而出现糖尿。胰岛细胞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降低,两者是拮抗作用,共同调节血糖平衡。
三、非选择题
11.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通过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______促进[ ]________和[ ]__________对________的重吸收,减少了尿的排出,保持了体内的水分,使细胞外液渗透压趋向于正常。
(2)当血钾升高或血钠降低时,可直接刺激________,使________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 ]________和[ ]________对________的重吸收和对________的分泌,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3)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构成肾小管的细胞中线粒体较多,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肾脏在水盐调节中的作用。
(1)人饮水不足或吃过咸的食物都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的排出,使渗透压恢复正常。
(2)当血钾升高或血钠降低时,都可刺激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主动吸收和对K+的分泌。
(3)由于肾小管对Na+的主动吸收和对K+的分泌都需消耗能量,所以肾小管的细胞中线粒体较多。
答案:(1)抗利尿激素 1 肾小管 2 集合管 水分
(2)肾上腺皮质 醛固酮 1 肾小管 2 集合管 Na+ K+
(3)提供能量,有利于对Na+的主动吸收和对K+的分泌
12.(2011年深圳高二检测)如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请据图分析回答:
(1)科学家发现摘除狗的胰脏后会出现糖尿病症状,因此,他们提出胰脏是分泌“抗糖尿病物质”的器官。同时有人发现结扎胰导管后导致腺泡组织变性,但胰岛不变化,结扎动物也不产生糖尿病症状。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
(2)饭后10分钟图中的激素②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该激素是由图中的________分泌的。
(3)激素①和激素②能作用于肝脏,其作用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激素②能作用于全身组织而激素①不能,说明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的特点。请另举一种能几乎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的激素____________。
解析: 本实验说明糖尿病与胰岛素有关,而与胰腺泡组织无关,从图可知,激素①是胰高血糖素,激素②是胰岛素,饭后10分钟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除胰岛素作用于全身之外。甲状腺激素也作用于全身几乎所有的细胞。
答案:(1)糖尿病的产生与胰岛有关,而与胰腺泡无关
(2)分泌增加 B细胞
(3)激素②促进糖原合成;激素①促进糖原分解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特异性 甲状腺激素
13.(实验探究)某研究小组进行一个有关兔水盐代谢调节的实验,以下为实验报告,请予以完善。
实验名称 兔的水盐代谢调节
(一)材料与方法
(1)家兔12只,2.5 kg/只,随机分为3组(甲、乙及丙组),每组4只。
(2)对甲组兔静脉滴注1.5%NaCl溶液,乙组滴注0.9% NaCl溶液,丙组滴注蒸馏水。滴注量均为200 mI,0.5 h滴完。
(3)从滴注开始收集测定2 h内兔的尿液量。
(二)结果与分析
(1)甲、乙、丙三组兔平均尿量比较:____________。
(2)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讨论
(1)实验设计时每组兔能否只用1只?为什么?
(2)有人认为需要增加1组兔才能使本实验设计更为完善,你认为对该组兔最有必要作何实验处理?为什么?
解析:(二)(1)当注射不同物质后,三组兔的体液渗透压发生了变化:甲组兔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乙组不变,丙组降低,因此甲组兔的尿液最少,丙组最多。
(2)渗透压发生变化后,改变了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改变了实验兔的尿量。
(三)(1)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可重复性,只设1只兔无法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所以要取多只兔平均分组。
(2)从题中来看,还少一空白对照组,即不注射任何物质的组。
答案:(二)(1)甲<乙<丙
(2)甲组血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乙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变,尿量较甲组多;丙组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最多
(三)(1)不能。只用1只兔不能排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结果,不准确。
(2)用这组兔作空白对照,不滴注任何液体,可以使甲、乙、丙三组兔的尿量有更好的比较基准。
人教版 (新课标)5 内能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5 内能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理量与物体的内能无关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4 温度和温标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4 温度和温标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状态处于热平衡态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3 分子间的作用力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3 分子间的作用力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