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能演练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5498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年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能演练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5498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年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能演练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5498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选修3-1第二章 恒定电流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后复习题
展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电阻R和一根电阻为零的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
B.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小于并联支路中最小的电阻
C.在并联电路中,任意支路电阻增大或减小时,总电阻将随之增大或减小
D.电阻R和阻值无穷大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无穷大
答案:D
三个电阻的阻值之比为R1∶R2∶R3=1∶2∶5,并联后接入电路,则通过三个支路电流的比值为( )
A.1∶2∶5 B.5∶2∶1
C.10∶5∶2 D.2∶5∶10
解析:选C.三个电阻并联,电压相等,设为U,由欧姆定律得I=,所以I1∶I2∶I3=∶∶=∶∶=∶∶=10∶5∶2,C对,A、B、D错.
图2-4-10
(2012·山东泰安第一中学高二测试)如图2-4-10所示的分压器电路,AB为分压器的输出端.若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变阻器中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接负载R时输出电压UAB=UCD/2
B.当接上负载R时,输出电压UAB<UCD/2
C.负载R越大,UAB越接近UCD/2
D.负载R越小,UAB越接近UCD/2
答案:ABC
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1 mA,内阻为500 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0 V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表上( )
A.串联一个10 kΩ的电阻
B.并联一个10 kΩ的电阻
C.串联一个9.5 kΩ的电阻
D.并联一个9.5 kΩ的电阻
解析:选C.把一个电流表改装成一个电压表,要串联一个电阻,可知B、D错误.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Ig时,电流表表头两端的电压
Ug=IgRg=1×10-3×500 V=0.5 V
串联电阻R分担的电压
UR=U-Ug=10 V-0.5 V=9.5 V
所以串联电阻的阻值
R===9.5 kΩ.
C正确,A错误.故选C.
图2-4-11
如图2-4-11所示电路,R1=2 Ω,R2=3 Ω,R3=4 Ω.
(1)如果已知流过电阻R1的电流I1=3 A,则干路电流多大?
(2)如果已知干路电流I=3.9 A,则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多大?
解析:(1)由欧姆定律得R1两端的电压为:
U1=I1R1=3×2 V=6 V.
R1、R2、R3并联,三者两端电压应相等,U1=U2=U3.
R2中的电流为:I2== A=2 A.
R3中的电流为:I3== A=1.5 A.
干路中的电流为I=I1+I2+I3=6.5 A.
(2)设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则:
=++,所以R= Ω.
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IR=3.9× V=3.6 V.
电流分别为:I1== A=1.8 A
I2== A=1.2 A.I3== A=0.9 A.
答案:见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三个阻值都为R的电阻,它们任意连接、组合,得到的电阻值不可能是( )
A.0.5R B.3R
C.1.5R D.R
解析:选D.三个电阻串联时电阻最大是3R,B可能;两个电阻并联时电阻是0.5R,A可能;两个电阻并联再和一个电阻串联时总阻值是1.5R,C可能;三个电阻并联时电阻最小等于R,D不可能.
电阻R1 与R2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1∶2,则当R1 与R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时,R1和R2两端电压之比U1∶U2为( )
A.1∶2 B.2∶1
C.1∶4 D.4∶1
答案:B
图2-4-12
(2012·重庆南开中学高二检测)如图2-4-12所示,R1=10 Ω,R2=R3=20 Ω,下列关于R1、R2、R3消耗的电功率P1、P2、P3以及R1、R2两端电压U1、U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U1=U2,P1=P2=P3
B.U1>U2,P1∶P2∶P3=1∶2∶2
C.U1=U2,P1∶P2∶P3=2∶1∶1
D.U1<U2,P1<P2=P3
解析:选C.R2、R3并联后的电阻R23==10 Ω
所以U1=U2=U3,根据P=U2/R,所以==,=,C选项正确.
图2-4-13
如图2-4-13所示,电源内阻不计,已知R1=2 kΩ,R2=3 kΩ,现用一个内阻为6 kΩ的电压表并联在R2的两端,电压表的读数为6 V.若把它接在a、b两点间,电压表的读数为( )
A.18 V B.12 V
C.8 V D.6 V
解析:选B.电压表并联在R2两端时,并联部分的电阻为= kΩ=2 kΩ,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动势为12 V;电压表并联在a、b两端时,测量的是电源的电动势,所以其示数为12 V.
图2-4-14
如图2-4-14所示电路,G是电流表,R1、R2是两个可变电阻,调节可变电阻R1、R2,可以改变电流表G的示数.当M、N间的电压为6 V时,电流表的指针刚好偏转到最大刻度.将M、N间的电压改为5 V时,若要使电流表G的指针仍偏转到最大刻度,下列方法中一定可行的是( )
A.保持R1不变,增大R2
B.增大R1,减小R2
C.减小R1,增大R2
D.保持R2不变,减小R1
答案:B
在一块微安表G两端并联一个电阻R,就改装成了一块电流表.今将该表与一标准电流表串联后去测电流,发现该表的示数总比标准表的示数小,修正的方法为( )
A.在R上并联一个小电阻
B.在R上并联一个大电阻
C.将R的阻值变大些
D.将R的阻值变小些
解析:选C.电流表示数偏小,说明改装时与表头并联的分流电阻小,分流较多,因此修正的方法为将R的阻值变大些.
(2012·哈师附中高二检测)有一未知电阻Rx,为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先后用下图中甲、乙两种电路进行测试,利用甲图测得的数据是“2.8 V 5.0 mA”,而用乙图测得的数据是“3.0 V 4.0 mA”,那么该电阻测得的较为准确的情况是( )
图2-4-15
A.560 Ω,偏大 B.560 Ω,偏小
C.750 Ω,偏小 D.750 Ω,偏大
解析:选D.由于=<=,即电流表的变化大,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大,根据试触法的原则,可知用安培表内接法比较准确,用乙图电路,此时电阻为R===750 Ω,在电流表的内接法中,测量值大于真实值,D正确.
两个电压表V1和V2是由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改装成的,V1的量程是5 V,V2的量程是15 V.为了测量15~20 V的电压,现将两电压表串联使用,这种情况下( )
①两个电压表的读数相等
②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等
③两个电压表的读数之比等于两电压表的内阻之比
④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之比等于两电压表内阻之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改装电压表时,需串联一个分压电阻,其阻值为R=(n-1)Rg.用同样的表头改装成量程不同的电压表,量程越大,改装倍数n越大,需要分压电阻越大,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也将越大,故R1<R2,当两电压表串联时,根据串联电路中的分压原理,应有U1∶U2=R1∶R2,即内阻大的分压大,①错误,③正确.两表的偏角取决于流过表头的电流,将两电压表串联后的原理图如图:
可见,两个表头也是串联关系,通过的电流应相同,故偏角相同,②正确,④错误.故选C.
(2012·衡阳八中高二检测)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A1、A2,若把A1、A2分别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2-4-16所示,则闭合电键后,下列有关电表的示数、电表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2-4-16
A.图甲中的A1、A2的示数相同
B.图甲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
C.图乙中的A1、A2的示数和偏角都不同
D.图乙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
解析:选B.甲图中两表头两端电压相等,表头中的电流相同,故指针偏角相同,由于量程不等,故示数不同,A错B对;乙图中两表串联,故示数相同,由于分流电阻不同,故两表头中电流不同,指针偏角不同,故C、D错.
二、非选择题
如图2-4-17所示为用伏安法测定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所需的器材实物图,器材规格如下:
图2-4-17
(1)待测电阻Rx(约100 Ω)
(2)直流毫安表(量程0~20 mA,内阻50 Ω)
(3)直流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5 kΩ)
(4)直流电源(输出电压6 V,内阻不计)
(5)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5 Ω,允许最大电流1 A)
(6)开关1个,导线若干
根据器材规格及实验要求,画出实验原理图,并在本题的实物图上连线.
解析:先确定采用电流表内接电路还是外接电路.
因为==2<==50,所以采用电流表外接.
再确定滑动变阻器是采用限流式接法还是分压式接法.
若采用限流式接法,则滑动变阻器阻值达到最大时,电阻中电流最小,I== A=36 mA,
此时电阻Rx的电压约为3.6 V,均已超过电流表和电压表量程,故必须采用滑动变阻器分压式接法.实验原理图和实物连线如图所示.
答案:见解析
在如图2-4-18所示的电路中,小量程电流表的内阻Rg=100 Ω,满偏电流Ig=1 mA,R1=900 Ω,R2= Ω.
图2-4-18
(1)当S1和S2均断开时,改装所成的表是什么表?量程多大?
(2)当S1和S2均闭合时,改装所成的表是什么表?量程多大?
解析:(1)当S1和S2均断开时电流表和R1串联,改装成电压表,其量程为:
U=Ig(Rg+R1)=1×10-3×(100+900) V=1 V.
(2)当S1和S2均闭合时,S1闭合将R1短路,电流表和R2并联改装成电流表,其量程为I=Ig+IgRg/R2=1 A.
答案:(1)电压表 1 V
(2)电流表 1 A
(2012·贵池中学高二检测)如图2-4-19所示,R1=2 Ω,R2=3 Ω,滑动变阻器最大值R3=5 Ω,则当滑动触头从a滑到b的过程中,安培表示数的最小值为多少?
图2-4-19
解析:设触头上部分电阻为x Ω,则下部分为(5-x) Ω,
总电阻R==
由数学知识可知当2+x=8-x时,即x=3 Ω,R最大,此时Rmax= Ω=2.5 Ω
安培表的示数最小Imin== A=2 A.
答案:2 A
高中1 电源和电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1 电源和电流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关于电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选修3-12 电阻定律测试题: 这是一份教科版选修3-12 电阻定律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 A D.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选修35 焦耳定律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物理选修35 焦耳定律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5×60 J=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